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穿戴惯性传感技术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
1
作者 陈斯琪 寇俊辉 +3 位作者 陈小路 吴铭渝 付国荣 郭良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36,共10页
为了实现基于可穿戴惯性传感技术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开发了基于特征选择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基于时间比例优化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多数据类型、多特征、多分类器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并对比了3种模型的步态... 为了实现基于可穿戴惯性传感技术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开发了基于特征选择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基于时间比例优化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多数据类型、多特征、多分类器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并对比了3种模型的步态阶段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特征选择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73.66%;基于时间比例优化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0.96%;利用脚背处俯仰角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训练得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人体步态阶段识别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7.04%、86.80%;针对不同的步态阶段和使用场景,可差异化选择不同的识别方法以获得理想的识别效果;综合采用时间比例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综合识别准确率。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人体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步态阶段识别 可穿戴惯性传感技术 特征选择 时间比例优化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向刚 唐海 +1 位作者 付常君 石宇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5-289,302,共6页
步态是指人体走路时的姿态,步态识别是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步态阶段的区分是步态识别的重要内容。以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为基础,基于安装在膝关节的编码器和大腿部的加速度传感器,在外骨骼辅助行走中识别步... 步态是指人体走路时的姿态,步态识别是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步态阶段的区分是步态识别的重要内容。以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为基础,基于安装在膝关节的编码器和大腿部的加速度传感器,在外骨骼辅助行走中识别步态的不同阶段。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其次对隐马尔科夫步态识别算法进行设计,包括结构的建立、参数的训练和最终的识别;最后对性能进行评估,总体正确率达到91.06%,说明HMM用于步态阶段识别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可夫模型 步态阶段 识别
下载PDF
基于改进LeNet-5的落足阶段步态特征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3
作者 罗鑫 郭威 唐云祁 《现代计算机》 2020年第35期37-42,共6页
传统的足迹检验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且效率低,为了提高足迹检验的客观性和自动性,建立立体足迹落足阶段步态特征数据库,共收集了8000张立体足迹照片。通过在LeNet-5基础上增加激活函数层(ReLU、PReLu)、归一化... 传统的足迹检验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且效率低,为了提高足迹检验的客观性和自动性,建立立体足迹落足阶段步态特征数据库,共收集了8000张立体足迹照片。通过在LeNet-5基础上增加激活函数层(ReLU、PReLu)、归一化层(LRN、BN),共设计四种网络结构用于步态特征的自动分类。结果表明:加入PReLU和LRN的网络准确率最高,测试准确率为98%。可见改进后的网络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落足阶段步态特征自动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落足阶段特征 LeNet-5 激活函数 归一化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畅 魏忠诚 +2 位作者 张春华 王巍 赵继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87-3493,共7页
为降低数据噪声的干扰,提高步态识别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步态识别算法(GR-HMM)。利用滑动平均滤波模型对步态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建立观测序列;基于GR-HMM算法计算观测序列概率,重估迭代至观测序列概率收敛,得到GR-HM... 为降低数据噪声的干扰,提高步态识别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步态识别算法(GR-HMM)。利用滑动平均滤波模型对步态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建立观测序列;基于GR-HMM算法计算观测序列概率,重估迭代至观测序列概率收敛,得到GR-HMM算法的参数模型;对步态数据进行步态阶段识别及步态关键事件定位。基于Shimmer IMU采集的数据对算法进行训练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GR-HMM算法的步态阶段识别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3.1%和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隐马尔可夫模型 步态阶段 滑动平均滤波 分割
下载PDF
Shape and gravitational field of the ellipsoidal satellites
5
作者 GAO BuXi HUANG Yo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2015-2020,共6页
The shape and gravitational field of ellipsoidal satellite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tidal theory. For ellipsoidal satellit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First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atellite form... The shape and gravitational field of ellipsoidal satellite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tidal theory. For ellipsoidal satellit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First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atellite formation, strong tidal friction allowed the satellites move in a synchronous orbit and evolve into a triaxial ellipsoidal shape. Because the tidal potential from the associated primary and the centrifugal potential from the satellite spin are nearly fixed at the surface, the early satellites are the viscoelastic celestial body, and their surfaces are nearly in the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state. The deformation is fixed in the surface of the satellite. By using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primary and satellite, the tidal height and the theoretical lengths of three primary radii of the ellipsoidal satellite are calculated. Secondly, the current ellipsoidal satellites nearly maintain their ellipsoidal shape from solidification, which happened a few billion years ago. According to the satellite shape, we estimated the orbital period and spinning angular velocity, and then determined the evolution of the orbit. Lastly, assuming an ellipsoidal satellite originated in the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state, the surface shape could be determined by tidal, rotation, and additional potentials. However, the shape of the satellite's geoid differs from its surface sh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shapes is discussed and a formula for the gravitational harmonic coefficients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ipsoidal satellites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secular love number SHAPE tidal heigh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