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内弹道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帆
廖振强
+1 位作者
刘国鑫
陈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共5页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通过从膛内导出部分火药气体经喷管向后喷射实现了大幅度减小后坐冲量的目的。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14.5mm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通过从膛内导出部分火药气体经喷管向后喷射实现了大幅度减小后坐冲量的目的。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14.5mm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机枪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匹配合理的情况下,14.5mm口径的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能以仅损失6.3%的初速的代价减少40.56%的后坐冲量,这一性能对于增强单兵和轻型作战平台的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低
后坐力
武器
内弹道模型
准两相流
发射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后坐力武器喷管推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2 位作者
丁宁
武宪威
栾成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162,共5页
为探究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对后坐力的作用效力,建立了低后坐力武器喷管仿真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燃气压力作用下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喷管型面阻力特性和推力特性,根据推力特性仿真结果探究了喷管结构参数对推力特性的影...
为探究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对后坐力的作用效力,建立了低后坐力武器喷管仿真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燃气压力作用下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喷管型面阻力特性和推力特性,根据推力特性仿真结果探究了喷管结构参数对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在火药燃气开始作用瞬间推力急剧增大;在燃气作用初期由于膛内压力较大,火药燃气在喷管尾部形成低压区产生负推力;在燃气作用中后期,喷管推力呈现幅值较小的平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
后坐力
武器
喷管
气动特性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兵榴弹武器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洪亚军
王亚平
徐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为提高单兵榴弹武器系统的设计性能,缩短设计周期,建立了涉及质量、内弹道、外弹道和人枪相互作用的单兵榴弹武器系统集成优化模型。以武器后坐力最小为目标进行单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后坐力降低7.2%;以武器后坐力最小、武器系统最轻和...
为提高单兵榴弹武器系统的设计性能,缩短设计周期,建立了涉及质量、内弹道、外弹道和人枪相互作用的单兵榴弹武器系统集成优化模型。以武器后坐力最小为目标进行单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后坐力降低7.2%;以武器后坐力最小、武器系统最轻和弹丸飞行时间最短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与单目标优化结果对比,多目标优化有效提高了单兵榴弹武器系统的综合性能,避免了单个目标优化时其他目标严重劣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兵榴弹
武器
人枪系统
武器后坐力
单目标优化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喷孔前置式膨胀波枪炮发射过程数值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帆
廖振强
+1 位作者
刘国鑫
陈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5032-5034,5039,共4页
喷孔前置式膨胀波枪炮是一种结合了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枪炮和膨胀波火炮性能优点的新型低后坐力武器。提出了其发射过程的四阶段物理模型,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其特殊的减后坐组件结构提出了身管...
喷孔前置式膨胀波枪炮是一种结合了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枪炮和膨胀波火炮性能优点的新型低后坐力武器。提出了其发射过程的四阶段物理模型,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其特殊的减后坐组件结构提出了身管—反作用导气管双流场耦合计算的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以14.5mm喷孔前置式膨胀波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普通14.5mm机枪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匹配合理的情况下14.5mm喷孔前置式膨胀波弹道枪能在不减小弹丸初速的前提下减少40.56%的后坐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低
后坐力
武器
内弹道模型
准两相流
发射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内弹道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帆
廖振强
刘国鑫
陈杨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共5页
文摘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通过从膛内导出部分火药气体经喷管向后喷射实现了大幅度减小后坐冲量的目的。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14.5mm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机枪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匹配合理的情况下,14.5mm口径的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能以仅损失6.3%的初速的代价减少40.56%的后坐冲量,这一性能对于增强单兵和轻型作战平台的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低
后坐力
武器
内弹道模型
准两相流
发射原理
Keywords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low recoil weapon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quasi two-phraseflow
propulsion theory
分类号
TJ012.15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后坐力武器喷管推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郭保全
黄通
丁宁
武宪威
栾成龙
机构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北大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1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489)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1D121082)资助。
文摘
为探究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对后坐力的作用效力,建立了低后坐力武器喷管仿真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燃气压力作用下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喷管型面阻力特性和推力特性,根据推力特性仿真结果探究了喷管结构参数对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后坐力武器喷管在火药燃气开始作用瞬间推力急剧增大;在燃气作用初期由于膛内压力较大,火药燃气在喷管尾部形成低压区产生负推力;在燃气作用中后期,喷管推力呈现幅值较小的平稳变化。
关键词
低
后坐力
武器
喷管
气动特性
结构优化
Keywords
low recoil weapon
nozzl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J7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兵榴弹武器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洪亚军
王亚平
徐诚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文摘
为提高单兵榴弹武器系统的设计性能,缩短设计周期,建立了涉及质量、内弹道、外弹道和人枪相互作用的单兵榴弹武器系统集成优化模型。以武器后坐力最小为目标进行单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后坐力降低7.2%;以武器后坐力最小、武器系统最轻和弹丸飞行时间最短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与单目标优化结果对比,多目标优化有效提高了单兵榴弹武器系统的综合性能,避免了单个目标优化时其他目标严重劣化的现象。
关键词
单兵榴弹
武器
人枪系统
武器后坐力
单目标优化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individual grenade launcher
human-gun system
weapon recoil force
singze-objective optimiza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J29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喷孔前置式膨胀波枪炮发射过程数值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帆
廖振强
刘国鑫
陈杨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5032-5034,5039,共4页
文摘
喷孔前置式膨胀波枪炮是一种结合了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枪炮和膨胀波火炮性能优点的新型低后坐力武器。提出了其发射过程的四阶段物理模型,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其特殊的减后坐组件结构提出了身管—反作用导气管双流场耦合计算的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以14.5mm喷孔前置式膨胀波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普通14.5mm机枪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匹配合理的情况下14.5mm喷孔前置式膨胀波弹道枪能在不减小弹丸初速的前提下减少40.56%的后坐动量。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低
后坐力
武器
内弹道模型
准两相流
发射原理
Keywords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low recoil weapon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quasi two-phrase flow
propulsion theory
分类号
TJ012.15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内弹道机理研究
张帆
廖振强
刘国鑫
陈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后坐力武器喷管推力特性研究
郭保全
黄通
丁宁
武宪威
栾成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单兵榴弹武器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方法
洪亚军
王亚平
徐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喷孔前置式膨胀波枪炮发射过程数值仿真与分析
张帆
廖振强
刘国鑫
陈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