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论日本战国时代汉学经典的吸收:以武士社会为中心
1
作者 胡炜权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25-132,170,共9页
日本战国时代为日本汉学史研究上的空白时期,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均少以战国时代的汉学为主题。通常认为当时儒学为主的汉学还没有发展起来,要等到江户时代才逐渐发展。然而,通过战国时代武士的遗训、文书等鲜有被利用来分析江户时以前... 日本战国时代为日本汉学史研究上的空白时期,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均少以战国时代的汉学为主题。通常认为当时儒学为主的汉学还没有发展起来,要等到江户时代才逐渐发展。然而,通过战国时代武士的遗训、文书等鲜有被利用来分析江户时以前日本汉学发展的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战乱长期化的日子里,即便知识传播受到掣肘,战国武士通过僧侣的教导,在行为和道德思想上已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从自身的修为到教化家臣上借用汉学的智慧,下启江户时代推广儒学的潮流。战国时代在"江户时代以前"的日本汉学史发展上实有不可轻视的地位,有必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战国时代 汉学 战国大名 武士社会
原文传递
日本近代以前武士间“众道”现象考
2
作者 赵悠然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7期91-92,共2页
"众道"在日本指的是男子之间的"情(近似于恋情)",亦被称为若道或是若众道,它是武士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古代日本武士间众道现象的发展与流变,概述了众道的内涵与意义。阐述了众道出现的客观原因:战争原因... "众道"在日本指的是男子之间的"情(近似于恋情)",亦被称为若道或是若众道,它是武士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古代日本武士间众道现象的发展与流变,概述了众道的内涵与意义。阐述了众道出现的客观原因:战争原因;男女地位变迁与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道 武士社会 日本 同性恋
下载PDF
第三等级的洁净与道德:韦伯新教研究的民族学反思
3
作者 张亚辉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64,共15页
要理解欧洲的宗教改革以及马克斯·韦伯对宗教改革的研究,单纯从16至17世纪的社会史状况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关注从格里高利七世的宗教改革,经由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直到宗教改革阶段,天主教大教会与国王和武士贵族关... 要理解欧洲的宗教改革以及马克斯·韦伯对宗教改革的研究,单纯从16至17世纪的社会史状况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关注从格里高利七世的宗教改革,经由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直到宗教改革阶段,天主教大教会与国王和武士贵族关系的一系列转变的历史过程。天主教与第三等级伦理的内在亲和性使前者始终与武士贵族集团处于紧张关系当中,并伴随着12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城居第三等级兴起,武士集团的道德独立性趋于衰败,第三等级逐步取得了道德和法的支配权,而宗教改革就是对这一漫长历史过程的总体回应,既不是宗教内部的冲突,也不是偶然事件。将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亲和性的研究放置于这个大的宗教———社会史框架中,不论是祛魅、入世的禁欲主义、诚实的品行还是工作的热情,都是第三等级对自己内在伦理状况的现代性反思的结果。至于韦伯一再强调的个体因对得救的焦虑而产生的在现世内努力工作的动机,在逻辑上是不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高利七世 武士社会 新教改革 第三等级 资本主义
下载PDF
神圣婚姻与法替代:论吐蕃王权的佛教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亚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16,M0004,M0005,共19页
吐蕃王权从拉托托日年赞开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佛教化过程。本文通过对吐蕃时期的神话与历史的分析,认为吐蕃赞普引入佛教的主要原因是推动吐蕃从一个完全由新龄组的道德与法所构成的武士社会向某种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国王通... 吐蕃王权从拉托托日年赞开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佛教化过程。本文通过对吐蕃时期的神话与历史的分析,认为吐蕃赞普引入佛教的主要原因是推动吐蕃从一个完全由新龄组的道德与法所构成的武士社会向某种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国王通过佛教建构了一个全新的老龄组祭司团体,并以此克服了武士社会的封建制度对内部和平的不断威胁。在这一过程中,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婚姻通过塑造岩魔女这一神话人物并以堪舆术将其镇服,从而在全新的意义上界定了作为政治体的吐蕃整体,而赤尊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向上的婚姻实现了吐蕃的法替代。在赤松德赞时代,莲花生与寂护重复了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政治功能,最终使得吐蕃王权与封建制度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 年龄组 武士社会 盟约 祭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