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督教教育与日本明治初期的武士阶层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永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29,共4页
明治初期日本基督教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处于衰落期的中下层武士提供了重掌对社会控制与领导的机会。武士阶层之所以接受基督教教育,一方面在于传教士所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则在于基督教所承载的西方文明同明治... 明治初期日本基督教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为处于衰落期的中下层武士提供了重掌对社会控制与领导的机会。武士阶层之所以接受基督教教育,一方面在于传教士所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另一方面则在于基督教所承载的西方文明同明治日本所追求的现代化有着密切关系。大量武士皈依基督加快了近代日本基督教的本土化进程,而这也与同期的中国形成了强烈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教育 武士阶层 日本
下载PDF
日本武士阶层与中央集权矛盾性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征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47-54,共8页
由于日本在前近代一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因此武士才得以产生、发展、壮大,并建立武家政权。明治中央集权政府一成立,武士阶层迅速土崩瓦解,消散灭亡,因此从其兴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武士作为具有"私兵"性质的社会阶层与... 由于日本在前近代一直没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因此武士才得以产生、发展、壮大,并建立武家政权。明治中央集权政府一成立,武士阶层迅速土崩瓦解,消散灭亡,因此从其兴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武士作为具有"私兵"性质的社会阶层与中央集权的权力体制有着天然的矛盾性与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武士阶层 中央集权 国家
下载PDF
江户时代武士阶层身份认同感的灌输——从仪式到教育
3
作者 丁诺舟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24-31,共8页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身份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时代,武士阶层与其他阶层被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然而,阶层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为了培养与强化武家子女的阶层意识,江户幕府利用幼年时期的"成长仪式"和少年时期的"教育&quo...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身份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时代,武士阶层与其他阶层被有意识地加以区分。然而,阶层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为了培养与强化武家子女的阶层意识,江户幕府利用幼年时期的"成长仪式"和少年时期的"教育",无孔不入地展开灌输阶层意识的洗脑工作。武士阶层是江户幕府统治的基础,统治者凭借高明的手段,培养出了大批有着根深蒂固身份意识、自觉维护统治秩序的武士,使得日本在其统治下迎来了二百余年的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阶层 身份认同 江户时代 仪式 教育
下载PDF
江户时期武士阶层子弟教育初探——以萨摩藩为例
4
作者 李征 《日本研究》 2019年第3期77-87,共11页
武士子弟教育意义重大,它既为培养得力统治力量起积极作用,同时又为自身阶层起规范与净化作用。江户时代武士子弟教育除幕府的官学外,各藩均有自己的教育机构--藩校、乡学等,为武士子弟养成,培养合格地方管理者提供良好支持。萨摩藩因... 武士子弟教育意义重大,它既为培养得力统治力量起积极作用,同时又为自身阶层起规范与净化作用。江户时代武士子弟教育除幕府的官学外,各藩均有自己的教育机构--藩校、乡学等,为武士子弟养成,培养合格地方管理者提供良好支持。萨摩藩因其西南边陲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经济环境、外样大名的政治身份及其较高的武士人口比,为武士子弟教育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萨摩武士子弟教育主要在藩校与"乡中"中进行,其兼具官学与私学的特点,其教育特征是尚武性、等级性、地域性、集团性及较浓郁的儒家性。虽然江户幕府对武士的熏陶、约束与教养奠定了全日本200多年的和平环境,但由于其人为设计制度性缺欠,特别是缺乏弹性的身份制导致了逆生力量--各藩中下级武士的成长。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武士在日本受到外来冲击的影响下亲手瓦解了封建制度,领导了日本近代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阶层 子弟教育 江户时期 萨摩藩 "乡中"
下载PDF
武士阶层在近代日本社会动员中的作用及启示
5
作者 盛赟 周飞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19世纪末日本社会转型成败的原因在于是否成功进行了高效的社会动员。政权的合法性认同、社会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是社会动员的必要条件。武士道价值体系对天皇的政治合法性的认同能够增强变化社会中所缺乏的秩序和效率;武士阶层沟通... 19世纪末日本社会转型成败的原因在于是否成功进行了高效的社会动员。政权的合法性认同、社会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是社会动员的必要条件。武士道价值体系对天皇的政治合法性的认同能够增强变化社会中所缺乏的秩序和效率;武士阶层沟通天皇和普通民众,实现多方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趋同,冲破了官僚集团利益固化的藩篱,克服了官僚阶层的体制性障碍;武士阶层的分化,为明治维新提供源源不竭的人力资本和精神支持,成为体制外动员的媒介。因而武士阶层是日本社会成功动员的关键变量。而中国传统政权具有先天的合法性困境和官僚阶层的体制性障碍,缺乏社会转型的需求和动员机制。以史为鉴,作为技术治理的社会动员对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国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动员 武士阶层 官僚集团
下载PDF
德川时代后期武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及其启示
6
作者 张熹珂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3,共3页
德川时代日本社会的阶层分化 德川时代,指的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时期,时间上从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开始,直至1867年被迫“大政奉还”为止。在社会制度方面,德川时代继承了丰臣秀吉所确立的“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 德川时代日本社会的阶层分化 德川时代,指的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时期,时间上从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开始,直至1867年被迫“大政奉还”为止。在社会制度方面,德川时代继承了丰臣秀吉所确立的“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日本近世社会是以士农工商的身份制度为基干的社会,武家是基本的统治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时代 社会流动 武士阶层 日本社会 德川幕府 统治阶级 阶层分化 德川家康
原文传递
陶唐古国与运城盐池
7
作者 吉成名 《盐业史研究》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陶唐古国的兴起与运城盐池密切相关。唐人具有尚武精神,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君主和武士阶层,建立了官僚机构和军队,占领了河东地区,控制了运城盐池,长期从事池盐生产和运销,发展为强大的部落国家。运城盐池的池盐生产和运销不仅基本满... 陶唐古国的兴起与运城盐池密切相关。唐人具有尚武精神,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君主和武士阶层,建立了官僚机构和军队,占领了河东地区,控制了运城盐池,长期从事池盐生产和运销,发展为强大的部落国家。运城盐池的池盐生产和运销不仅基本满足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居民的食盐需求,而且给陶唐古国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为陶唐古国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唐部落发展过程中,运城盐池的池盐生产和运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部落 武士阶层 运城盐池 陶唐古国 经济基础
下载PDF
抗战时期我军对日军武士道的瓦解
8
作者 倪超 《政工学刊》 2015年第9期8-9,共2页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原本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及其哲学,主要包括名、忠、勇、义、礼、诚、克、仁八种传统品德。然而,由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选择了对外侵略扩张的近代化发展道路,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武士道精神在经...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原本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及其哲学,主要包括名、忠、勇、义、礼、诚、克、仁八种传统品德。然而,由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选择了对外侵略扩张的近代化发展道路,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武士道精神在经过明治时期的资本主义改造,尤其是遭遇军国主义的恶性渲染利用之后,发生了急剧的变异,成为了日本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和战争工具。抗日战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道精神 抗战时期 日军 抗日战争时期 道德规范 武士阶层 封建社会 侵略扩张
下载PDF
浅谈日本中世阴阳道同武家政权的紧密联系——以土御门家的兴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丽丽 徐凤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168-170,共3页
中国的阴阳五行传入日本后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日本特色的阴阳道文化。到了平安时代,阴阳道在天皇和贵族的支持下发展到了鼎盛期。然而中世武士阶层的兴起,社会的动乱使得发展兴盛的阴阳道不得不面临一个转折期。而阴阳道中的大家——土御... 中国的阴阳五行传入日本后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日本特色的阴阳道文化。到了平安时代,阴阳道在天皇和贵族的支持下发展到了鼎盛期。然而中世武士阶层的兴起,社会的动乱使得发展兴盛的阴阳道不得不面临一个转折期。而阴阳道中的大家——土御门家同中世武士政权的分分合合也从侧面反映了中世政权的跌宕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道 幕府 土御门家 武士阶层
下载PDF
平清盛与平氏政权的建立
10
作者 杨文雅 孙斌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平安时代末期(1068~1185年)政治统治的中心由贵族逐渐转移到武士,其中,武士家庭出身的平清盛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历经保元、平治之乱,成为开启日本武士政权时代鼻祖的人。
关键词 武士阶层 平清盛 平氏政权
下载PDF
日本中世文化与中国禅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立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44-47,50,共5页
日本中世文化的许多内涵(包括该时期形成的文艺理念、审美意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都对日本的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内涵。论文通过对日本中世文化中的主要部分与传自中国的禅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进一步... 日本中世文化的许多内涵(包括该时期形成的文艺理念、审美意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都对日本的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内涵。论文通过对日本中世文化中的主要部分与传自中国的禅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渊源关系以及日本中世文化所受到的来自中国禅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指出:日本中世文化的主要部分实际上是在传自中国的禅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受中国文化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令人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世文化 中国 禅文化 文化交流 禅宗 武士阶层 书画艺术 礼法 宋学
下载PDF
福泽谕吉与《西洋事情》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富 《日本研究》 2006年第4期41-41,共1页
《西洋事情》出版于1866(庆应2)年10月。该书是福泽谕吉执笔的第一部介绍西洋地理、兵法、科技、航海等的书籍。福泽谕吉于1861(文久)年随寺岛宗则等遣欧使团赴欧期间,福泽随团走访了欧洲国家的工厂、公园、市政厅、矿山、博物馆... 《西洋事情》出版于1866(庆应2)年10月。该书是福泽谕吉执笔的第一部介绍西洋地理、兵法、科技、航海等的书籍。福泽谕吉于1861(文久)年随寺岛宗则等遣欧使团赴欧期间,福泽随团走访了欧洲国家的工厂、公园、市政厅、矿山、博物馆、银行、监狱,购入了大批关于欧洲历史、政治、海陆军、地理、风俗等书籍。归国后,福泽根据其书籍和参访笔记,执笔写下了该书。当时,日本社会正处于“奉敕攘夷”的政治风潮中,自身随时都有因介绍西洋而招来性命危险的可能,但福泽敏锐地察觉到了未来世界的潮流是积极引入西洋文明的时代动向,将目光转移到了掌握日本政治改革关键的武士阶层。为此,福泽利用1865年“条约敕许”的时机,以日本武士为理解西洋文明的对象,在1866年3月至6月间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写就了《西洋事情》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文明 福泽谕吉 日本社会 政治改革 武士阶层 欧洲国家 欧洲历史 第一部
下载PDF
“日本国王”与“东山御物”——浅谈足利将军家的中国画收藏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文祺 《中国美术》 2019年第4期148-153,共6页
遣唐使的派遣中断以后,日本逐渐形成在吸收、消化唐文化基础上的独特审美意识,并将唐文化逐渐日本化,形成了所谓的"国风文化"。平安时代结束后,日本执政阶层由以天皇为首的公家转为了以征夷大将军为首的武家。公元1194年,源... 遣唐使的派遣中断以后,日本逐渐形成在吸收、消化唐文化基础上的独特审美意识,并将唐文化逐渐日本化,形成了所谓的"国风文化"。平安时代结束后,日本执政阶层由以天皇为首的公家转为了以征夷大将军为首的武家。公元1194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政权,取代了日本的公家政权,确定了武士掌权的局面。武士政权的建立使武士阶层迫切需要一种与公家的"王朝文化"对抗的自己的文化,室町时代的中日交流使武家开始学习宋元文化,并逐渐形成日本特有的"武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化 将军 中国画 文化基础 收藏 东山 国王 武士阶层
下载PDF
洪秀全的权力人格缺少什么
14
作者 王龙 《同舟共进》 2013年第3期65-68,共4页
在近代中国太平天国的烽火硝烟刚刚散去时,日本武士阶层反政府叛乱的著名战役“西南战争”拉开了帷幕。无论是起义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仅延续了半年多的日本“西南战争”远无法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提并论。况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 在近代中国太平天国的烽火硝烟刚刚散去时,日本武士阶层反政府叛乱的著名战役“西南战争”拉开了帷幕。无论是起义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仅延续了半年多的日本“西南战争”远无法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提并论。况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的是成千上万被欺凌压榨的人民的怒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西乡隆盛领导的“西南战争”明显是一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战争,他代表的只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而又螳臂挡车的武士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人格 权力 近代中国 武士阶层 持续时间 群众基础
下载PDF
“维新三杰”分裂,改革不是请客吃饭 总设计师和战友摊牌
15
作者 熊崧策 《国家人文历史》 2012年第14期43-44,共2页
西乡隆盛在1870年1月辞去中央政府官职回到鹿儿岛,为了废藩置县,大久保利通又把他请出来坐镇军队。在使团出国前,治理国家的重任被托付给西乡。谁能想到,出国与不出国,最终成为"维新三杰"决裂的导火索。1873年的明治政府。
关键词 总设计师 明治政府 大久保利通 废藩置县 西乡 分裂 武士阶层 改革 殖产兴业 山县有朋
下载PDF
武士道文化的反思——解读藤泽周平《黄昏清兵卫》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有金 徐晓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5,共2页
日本著名的时代小说大师藤泽周平,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武士小说。《黄昏清兵卫》收入了藤泽的八篇传世小说,描写江户时期没落武士阶层的生活。[1]主人公各个都是身怀绝技的武士,却无人以忠于藩主。
关键词 道文化 武士 小说 反思 江户时期 人间真情 右卫 武士阶层 日本 俸禄
原文传递
拒绝平庸 绅士E300L化身日本黑武士
17
作者 肖贾(文/图) 《汽车与社会》 2019年第28期40-45,共6页
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精神支柱,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如果用武士道形容一辆车,足以见其不凡。今天这台E300L运动版就是按照日本黑武士题进行改装的,单单从那全身“黑化”的外观,我们就能感受到车主的黑... 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精神支柱,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如果用武士道形容一辆车,足以见其不凡。今天这台E300L运动版就是按照日本黑武士题进行改装的,单单从那全身“黑化”的外观,我们就能感受到车主的黑武士主题改袈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 武士阶层 精神支柱
原文传递
日本近代钢琴音乐之流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小芸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0-72,共3页
日本于1853年在美国的威逼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从而导致长达二百多年的武士阶层彻底崩溃。日本政府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致力于国家现代化成为政府的目标。为实施这一目标,对... 日本于1853年在美国的威逼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从而导致长达二百多年的武士阶层彻底崩溃。日本政府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致力于国家现代化成为政府的目标。为实施这一目标,对所有的艺术采取了全方位的改革,音乐也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音乐 “门户开放”政策 流变 近代 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意识 国家现代化 武士阶层
原文传递
中世纪西欧贵族的爵位释义
19
作者 章衍 《中学历史教学》 2010年第8期54-55,共2页
公元五世纪后期.伴随诸蛮族的入侵和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在罗马废墟上重新确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卦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统治阶层.是贵族和教士。贵族是职业的武士阶层.他们以国王为代表.代表世俗权力。贵族的种类不尽相同.这... 公元五世纪后期.伴随诸蛮族的入侵和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在罗马废墟上重新确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即卦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统治阶层.是贵族和教士。贵族是职业的武士阶层.他们以国王为代表.代表世俗权力。贵族的种类不尽相同.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头衔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公爵、伯爵、男爵等这样的称谓.但这些称谓的形成在西欧的历史上有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族 西欧 中世纪 释义 爵位 罗马帝国 生产关系 武士阶层
原文传递
日本历史上的养子制及其文化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官文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65,共22页
日本历史上的养子制 ,从平安时代后期律令制的解体到 1 2世纪镰仓幕府武士政权创立后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平安贵族收养血缘亲族为主且以不论辈分为其特征 ;后期则以非血缘的异姓养子为主 ,武士阶层以“养子愿书”、庶民家以“养... 日本历史上的养子制 ,从平安时代后期律令制的解体到 1 2世纪镰仓幕府武士政权创立后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平安贵族收养血缘亲族为主且以不论辈分为其特征 ;后期则以非血缘的异姓养子为主 ,武士阶层以“养子愿书”、庶民家以“养子证文”来确立养父子关系为其特征。养子制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血缘亲族集团内部结构的变化乃至社会集团性质的质变 ,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文化特征。最终日本在前近代就形成了人为的身份制以及与此相应的功利主义和关于“人”本身的契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养子制 文化特征 12世纪 镰仑幕府 武士阶层 养父子关系 “养子愿书” “养子证文” 社会集团性质 价值观 伦理观 身份制 功利主义 契约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