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翼角建造探析
1
作者 唐艺窈 童乔慧 尚伟 《建筑遗产》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01年、2016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西协作建设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典范。文章基于翔实史料,梳理了两期工程中翼角建造的历史。论述了一期工程中,本土工匠主动施工变更的...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01年、2016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西协作建设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典范。文章基于翔实史料,梳理了两期工程中翼角建造的历史。论述了一期工程中,本土工匠主动施工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原因。并解读了在施工变更的影响之下,外籍设计师对二期工程翼角结构设计和图纸绘制的改进,及设计改进所体现的观念变化。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论述了近代中国固有式建筑中,本土工匠的主动施工变更现象,此现象反映了本土工匠对民族形式的影响更具主动性,且与工匠地缘相关。同时通过解读两期工程翼角的设计内容,论述了外籍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设计认知的探索与发展。最终以此反映本土工匠和外籍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影响侧重与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本土工匠 施工变更 翼角 中国固有式建筑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建造历程及其修缮保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童乔慧 查吟川 李洋 《新建筑》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校园内狮子山东部,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栋主楼、四栋附楼以及连廊组成。其建造分为二期进行,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完工。理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武汉大学理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原始功...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校园内狮子山东部,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栋主楼、四栋附楼以及连廊组成。其建造分为二期进行,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完工。理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武汉大学理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原始功能基本延续下来。武汉大学理学院建成后比较大型的修缮保护工程主要有1946年的复校修缮、21世纪初的结构加固和2015年的首次数字化整体修缮保护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理学院 开尔斯 修缮 保护
下载PDF
珞樱中的天上宫阙——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童乔慧 胡宇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该文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为研究对象,结合老斋舍各阶段设计图纸探究其规划演变历程,并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和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挖掘老斋舍独特的历史价值。老斋舍包括四大栋宿舍楼和连接各栋的三座拱券门,建筑群掩映在樱花丛中... 该文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为研究对象,结合老斋舍各阶段设计图纸探究其规划演变历程,并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和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挖掘老斋舍独特的历史价值。老斋舍包括四大栋宿舍楼和连接各栋的三座拱券门,建筑群掩映在樱花丛中,成为校园内最具特色的景观园区,如天上宫阙般雄伟壮观。老斋舍是中国近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中西方设计师对民族形式的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老斋舍 规划演变 地不平天平 设备装置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工学院及其中庭营造探究
4
作者 童乔慧 曹明葳 田永乐 《新建筑》 202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武汉大学工学院位于校园内珞珈山片区南北主轴线上,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院建成之初作为武汉大学工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后作为学校行政楼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建筑由一栋主楼、四座附楼以及连廊、碉楼等部... 武汉大学工学院位于校园内珞珈山片区南北主轴线上,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院建成之初作为武汉大学工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后作为学校行政楼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建筑由一栋主楼、四座附楼以及连廊、碉楼等部分组成,其中主楼中庭及其钢屋架承载的玻璃屋顶是工学院最具特色的部分,体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和先进营造技术的融合。文章通过梳理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建造历程,分析其设计理念的依据,力图充分阐释设计师对建筑艺术、营造技术与地域特色的理解与融汇,深入挖掘工学院的保护价值,反映其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时代特性和重要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工学院 开尔斯 中庭 玻璃顶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童乔慧 任晨晨 《华中建筑》 2023年第3期134-138,共5页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历史建筑数字展览可视化提供信息支持,多角度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价值,实现历史建筑价值再生,在新时代为历史建筑价值再生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数字化 云平台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童乔慧 魏净兰 李亦星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的数据信息,并将BIM模型导入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中进行采光分析,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光性能优化策略,旨在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保护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学生饭厅及俱乐部 历史建筑保护 光性能优化
下载PDF
历史建筑保护的BIM技术运用——以武汉大学华中水工试验所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童乔慧 杨飞 刘天卉 《华中建筑》 2021年第5期31-36,共6页
该文以武汉大学水工试验所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BIM技术应用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必要性,采用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水工所各构件的BIM族规划,接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工所砖墙与斗栱模型,探索了各构件之间的驱动关系与参数化... 该文以武汉大学水工试验所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BIM技术应用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必要性,采用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水工所各构件的BIM族规划,接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工所砖墙与斗栱模型,探索了各构件之间的驱动关系与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建立了针对历史建筑的族模板,并在建筑施工管理上加以运用,以期为历史建筑保护的BIM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另一种面向——近代工程师莱文斯比尔的在华探索
8
作者 唐莉 童乔慧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基于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视角,从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相关的150余份结构设计图纸出发,追溯结构工程师莱文斯比尔在华的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展现其在建筑制图规范化、现代结构技术“中国化”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近代建筑体系建立、西... 本文基于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视角,从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相关的150余份结构设计图纸出发,追溯结构工程师莱文斯比尔在华的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展现其在建筑制图规范化、现代结构技术“中国化”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近代建筑体系建立、西方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探索意义,以及对中国近代建筑业的发展影响,以此纪念这位工程师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文斯比尔 结构工程师 结构设计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