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地方音乐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军 乔菊英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
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地文音乐教育文献有效挖掘整理来进行分析开发城市音乐教育文献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武汉市 地方音乐教育 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网络群组特征的生态管理分区--以武汉市为例
2
作者 何建华 袁毅 +2 位作者 张苗苗 覃荣诺 陈志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4-1525,共12页
生态管理分区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生态差异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分区方法侧重生态功能属性,较少考虑生态斑块之间联系强度差异,忽视了斑块的群组结构。以武汉市为例构建生态网络,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视角,结合斑块空... 生态管理分区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生态差异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分区方法侧重生态功能属性,较少考虑生态斑块之间联系强度差异,忽视了斑块的群组结构。以武汉市为例构建生态网络,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视角,结合斑块空间组织和斑块联系强弱,运用凝聚子群方法,提取联系紧密的生态组分,将网络划分为异质性群组,基于网络群组特征和生态景观辐射范围进行分区覆盖分析,并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1)86条生态廊道连接研究区34处生态斑块,进一步形成8个生态群组;(2)多数群组内部连通性较好,北部群组之间联系较强,南部群组之间联系相对较弱;(3)依据群组结构功能特征,形成6大网络群组分区,通过与武汉市经济发展规划分区对比,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城市外围的分区网络稳定性较好,中部稳定性较差,识别分区内13个重要斑块和16条重要廊道,作为重点发展保护对象;(5)综合分区特征将6大分区确立为生态屏障区、生态控制区、生态改善区、生态修复区、生态开发区以及生态保育区,并提出生态发展差异化保护措施。研究将生态功能属性和空间结构属性进行有机关联并制定分区策略,为区域生态管理分区、生态保护规划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分区 生态网络 凝聚子群 网络群组 武汉市
下载PDF
城市职购出行距离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3
作者 单卓然 敬丽莉 +2 位作者 袁满 张馨月 黄亚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职购行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消费活动,对其特征及成因的理解有助于完善城市就业中心与商业中心的协调布局,丰富城市生活空间的理论认识。以武汉市为例,运用LBS位置服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GIS空间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测度职购出行距... 职购行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消费活动,对其特征及成因的理解有助于完善城市就业中心与商业中心的协调布局,丰富城市生活空间的理论认识。以武汉市为例,运用LBS位置服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GIS空间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测度职购出行距离,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居民职购活动以中短程出行为主,职购距离的圈层异质性明显,城市边缘及外围地区职购便利性更差。就业地商业可达性、社会经济属性、就业通勤成本、网络购物习惯等是影响职购出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应优先对10余处职购不便问题突出的就业集聚区开展优化,既要推动基于多因素协同的综合优化,也要区别不同就业集聚区职购困难的诱致主因,实施分类型、差异化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购活动 出行距离 影响因素 优化对策 武汉市
下载PDF
职住地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通勤行为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4
作者 彭建东 张远航 +2 位作者 申犁帆 代琦 杨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4-1543,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快速蔓延导致了职住分离及交通拥堵等问题,倡导轨道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成为大城市缓解通勤压力的重要手段。当前研究主要以居住地作为地理背景考察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通勤的作用,但较少探索就业地建成环境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快速蔓延导致了职住分离及交通拥堵等问题,倡导轨道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成为大城市缓解通勤压力的重要手段。当前研究主要以居住地作为地理背景考察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通勤的作用,但较少探索就业地建成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武汉市为例,通过189个轨道站点的刷卡数据识别轨道交通通勤人员并构建通勤出行链,通过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解析职住地涉及建成环境和轨道站点的30个特征因素对通勤客流量和通勤时间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居住地通勤客流量表现为较集中的点状分布,就业地通勤客流量则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结构,职住地两端通勤时间的空间格局均呈中间低、外围高的分布特征;②职住地周边建成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通勤客流量和通勤时间普遍存在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整体而言居住地建成环境的相对影响程度高于就业地,但就业地“公司企业数”是影响通勤客流最重要的要素,就业地“与城市中心距离”则是影响通勤时间的首要因素;③职住地周边同一建成环境因素,对于通勤客流量和通勤时间的影响可能截然相反,这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关。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住地建成环境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的关联,有助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职住空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关系 建成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 通勤行为 梯度提升决策树 武汉市
下载PDF
城市交通网络对工业用地隐性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5
作者 饶映雪 钟意 吴晨羲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2,共12页
研究目的:依据城市工业用地转型的隐性内涵及其驱动理论,探究城市交通网络对工业用地隐性转型的影响机理,以助推城市交通结构优化和工业新型化发展。研究方法:工业用地隐性形态评价模型、核密度估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对数衰减函数。... 研究目的:依据城市工业用地转型的隐性内涵及其驱动理论,探究城市交通网络对工业用地隐性转型的影响机理,以助推城市交通结构优化和工业新型化发展。研究方法:工业用地隐性形态评价模型、核密度估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对数衰减函数。研究结果:(1)武汉市主城区工业用地隐性转型发展非均衡性较强;(2)武汉市主城区高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对工业用地隐性转型驱动作用显著并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3)不同等级道路对工业用地隐性转型廊道效应的吸引力差异表现为主干道最高,次干道次之,而铁路、高速公路、支路对其具有排斥作用,工业用地隐性转型受主干道、次干道影响的效应偏好显著。研究结论:为纾困城市工业用地内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应重点实施内涵建设和差异化空间管控,协同路网结构优化和工业用地隐性转型,以引导经济要素流动为目标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创新城市工业用地管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工业用地 隐性转型 地理加权回归 武汉市
下载PDF
前奏与序曲:1949年—1951年武汉市戏曲演出考论
6
作者 朱伟明 陈小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1),武汉市的戏曲演出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且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艺术形态。剧本内容方面,由传统戏曲“多元化”的消解转变为“政治中心论”的形成;排演机制方面,则由从前的“名角制”逐渐趋向于“导演制”;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1),武汉市的戏曲演出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且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艺术形态。剧本内容方面,由传统戏曲“多元化”的消解转变为“政治中心论”的形成;排演机制方面,则由从前的“名角制”逐渐趋向于“导演制”;观摩会演作为本时期戏曲演出的新模式,不仅影响了戏曲的创作模式,而且成为集中反映时代精神的风向标。这一时段艺术形态的嬗变,既是“戏改”运动的前奏,也是“十七年”湖北戏曲发展的序曲。这一时期的戏曲艺术形态嬗变,为新中国湖北戏曲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武汉市 戏曲演出 艺术形态 嬗变
下载PDF
新时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7
作者 上官莉娜 郭昕欣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新时代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湖北省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新时代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湖北省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其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专业人才、供给侧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据此,建议从制度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数字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武汉市
下载PDF
建设“幸福智苑” 推动基层社区高质量发展——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智苑社区为例
8
作者 孔海娥 周梦婷 熊南叶 《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第3期47-48,共2页
2019年3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社区为基础、以群众为主体,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在全国城乡人居环境... 2019年3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社区为基础、以群众为主体,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在全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精心组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共享 东湖高新区 共同缔造 基层社区 幸福生活 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 以社区为基础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快速扩张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协同的交互作用
9
作者 戚琦 王玲 +5 位作者 陈俊辰 王彬宇 贺淑钰 韩建南 李兆华 李昆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3-963,共11页
研究城市快速扩张区域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关系和驱动因素,对于协调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研究区11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特征、权衡/协... 研究城市快速扩张区域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关系和驱动因素,对于协调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研究区11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特征、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多重因子交互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武汉市城市化率增长25.43%,土地利用结构显著变化,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最大,增加了25.86%,湖泊和耕地面积显著减少。②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下降趋势,减少了6.70亿元,调节服务价值占主导地位,达到总量65.75%以上,其中水文调节服务价值总量最高,主要来源于湖泊。③2000―2020年武汉市11种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以协同关系为主导,占比80.00%,权衡关系主要存在于食物生产与其他服务之间。④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解释度高于自然因素,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和人口密度对其影响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市扩张 权衡关系 地理探测器 武汉市
下载PDF
武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PM_(2.5)组分特征与区域来源解析
10
作者 王健颖 唐晓 +4 位作者 陈科艺 胡柯 王瑶 丁宁 韩雨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9,共13页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相继实施,在高强度的污染治理下,中东部地区PM_(2.5)污染改善效果显著。为探讨在PM_(2.5)浓度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仍时有发生的武汉冬季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及特征,以2020年1...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相继实施,在高强度的污染治理下,中东部地区PM_(2.5)污染改善效果显著。为探讨在PM_(2.5)浓度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仍时有发生的武汉冬季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及特征,以2020年12月武汉地区一次长达10 d的重污染过程为例,利用多种观测数据和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分析污染过程中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和区域贡献等。结果表明:污染日二次无机盐SNA(SO_(4)^(2-)、NO_(3)^(-)和NH+4)和碳质组分(EC和OC)在PM_(2.5)中的占比高(分别为78%和18%),NO_(3)^(-)的占比从清洁日的36%上升到污染日的46%,是污染过程中占比最高的化学组分。污染期间,NO_(3)^(-)和SO_(4)^(2-)的浓度比为2.9~6.1,因此二次无机盐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移动源;OC和EC的浓度比为3.0~9.8,因此碳质组分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燃煤源。污染期间主要有河南-孝感-武汉和安徽-黄冈-武汉2条污染传输带,污染物传输以武汉周边城市的近距离输送为主,随着污染程度加重,武汉本地及武汉城市圈的区域贡献增加。重度污染天是静稳天气下持续的偏弱东风和西北风输送的污染气团在不易扩散的天气条件下累积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污染过程 区域传输 武汉市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预测研究
11
作者 刘凤莲 杨人懿 +1 位作者 杨磊 彭海英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基于武汉市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FLUS模型模拟2020—2035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估算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建设用地的扩张挤占了耕地、林地、水域等其他生态空间。未来武汉... 基于武汉市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FLUS模型模拟2020—2035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估算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建设用地的扩张挤占了耕地、林地、水域等其他生态空间。未来武汉市建设用地继续扩大,耕地、林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多轴多心的开放式扩张格局,耕地渐趋破碎化。(2)水域、耕地和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了生态系统服务总值的主体,三者之和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0%以上。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5.73亿元,预测到2035年减少到323.24亿元,比2000年减少32.2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FLUS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市化 武汉市
下载PDF
武汉市南湖2000—2021年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12
作者 殷宗敏 杨玉龙 +3 位作者 孙晨 柳思羽 刘学浩 何文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72-75,共4页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波段比值法获取2000—2021年武汉市南湖水域面积,分析南湖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湖2003年水域面积最大,水域面积在2000—2007年呈现缩小,2008—2012年呈现增大,2013—2021年又呈现缩小,南湖治理时间与...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波段比值法获取2000—2021年武汉市南湖水域面积,分析南湖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湖2003年水域面积最大,水域面积在2000—2007年呈现缩小,2008—2012年呈现增大,2013—2021年又呈现缩小,南湖治理时间与水域面积增大时间点重合,说明湖泊治理取得了成效。南湖2000—2021年水域面积整体呈现缩小,面积缩小总量为1.02 km~2,且北面、东面的面积缩小变化最为明显,南湖水域面积在2004—2005年呈现突变性快速缩小。南湖水域面积与蒸发量存在正相关,南湖水域面积与气温存在负相关。指数平滑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LSTM)都能预测南湖水域面积,且水域面积在2022—2024年呈现增大,但指数平滑模型预测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卫星数据 水域面积 时空变化 相关性 武汉市南湖
下载PDF
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构建与实践
13
作者 张治平 江旺祥 +3 位作者 苏晞 张勇 叶其圣 郭鹏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的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及其成果,并深入分析其运作机制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急救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 通过项目论证与规划、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救援实践与效果评估等方法,构建...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的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及其成果,并深入分析其运作机制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急救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 通过项目论证与规划、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救援实践与效果评估等方法,构建并完善了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武汉市成功建立了空地一体化急救站,实现了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护的常态化运行,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结果 实践证明,该体系在提升救援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救治成功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武汉亚心总医院空地一体化急救站已完成200多例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护转运,展现了高效与专业的救援能力。结论 研究成果为武汉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急救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证支持,为推动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代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一体化 急救体系 武汉市 航空医疗救护
下载PDF
基于文本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武汉市水政策演进研究
14
作者 董怡 邹磊 +2 位作者 夏军 张家兴 周超普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文本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水政策演进分析框架,以武汉市2001—2021年出台的252份水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基于Word2Vec模型的关键词词典构建技术及关键词热度计算方法,从政策关键词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探究了武汉市... 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文本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水政策演进分析框架,以武汉市2001—2021年出台的252份水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基于Word2Vec模型的关键词词典构建技术及关键词热度计算方法,从政策关键词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探究了武汉市水政策演进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武汉市水政策演进经历了初期探索、综合治理、生态优先3个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政策体系;水政策关注重点由供用水需求逐渐转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工具以命令控制型为主,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呈现减少趋势,技术支撑型政策工具和公众参与型政策工具占比有所提升;武汉市水政策发展主要面临系统治理理念相对薄弱、防洪防涝关注不够、政策工具类型结构失衡等问题,未来可以从坚持系统治水、提升防洪防涝能力、完善政策工具结构等方面对水政策制度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政策 政策演进 文本计量 政策工具 武汉市
下载PDF
多年龄段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影响因素和空间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80个公园为例
15
作者 郑段雅 周星宇 +2 位作者 季冬兰 戴时 赵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可达性是影响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关键点之一,年龄阶段、交通条件、公园数量与分布都会对老年人的实际可达性距离产生影响。基于多源大数据,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80个公园和出行访问公园的11万人次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 可达性是影响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关键点之一,年龄阶段、交通条件、公园数量与分布都会对老年人的实际可达性距离产生影响。基于多源大数据,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80个公园和出行访问公园的11万人次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可达性距离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据此展开空间评价。在可达性距离方面,数据统计显示,老年人访问公园实际可达性距离约在6 km,“超标”情况普遍,且在空间上以二环线为界,内外差异明显。在相关影响因素方面,当公园可达性距离超过1.5 km时,随着距离的增加,年龄越大的老人出访比例会越低;当公园与居住地的距离超过老年人适宜的模式(步行2 km)时,老年人可能因不愿改变出行方式而减少出行;当公园彼此布点距离在3 km以内时,随着布点密度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提升高龄老年人的出访意愿。在空间评价方面,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发现汉阳西部、洪山中南部居住的老年人出访公园出行比例异常偏低,三环线边缘的部分公园较难吸引周边老年人出访。总体而言,一方面拓展了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的研究技术框架;另一方面能为相关规划建设提供指引建议,实现理论与实践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年人 公园 可达性 空间句法 社会网络模型 武汉市
下载PDF
碳排放视角下武汉市土地生态风险时空格局演变
16
作者 韩雨非 刘艳中 +4 位作者 陈勇 汪樱 张祚 陈弘昳 谭玉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对土地生态安全的不利影响,揭示不同因素的演变情况。[方法]引入碳足迹压力指数,并结合植被覆盖度、降水距平百分比指数、土壤侵蚀程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一同构建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使用熵权法确定风险指标...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对土地生态安全的不利影响,揭示不同因素的演变情况。[方法]引入碳足迹压力指数,并结合植被覆盖度、降水距平百分比指数、土壤侵蚀程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一同构建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使用熵权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并计算了综合风险指数。最后,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武汉市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生态风险及空间集聚效应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武汉市生态风险整体呈降低态势但幅度较小,各行政区风险指数差值大,中心城区植被覆盖度低、土地利用混合度低、碳排放压力高、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堪忧;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呈较强的空间集聚状态,冷热点集聚程度先增强后减弱,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汉南区内。[结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激增造成了土地生态风险的进一步加剧和风险来源的多样化,引入碳足迹压力指数能更全面地评估区域土地生态风险情况,为降低土地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风险 碳排放 空间数据分析 武汉市
下载PDF
都市圈新城区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新城区为例
17
作者 蒋亮 陈洁 +1 位作者 罗静 田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2-301,共10页
医疗服务是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武汉市6个新城区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新城区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呈现网络结构,多中心层级化共存。医疗服务网络密度整... 医疗服务是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武汉市6个新城区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新城区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呈现网络结构,多中心层级化共存。医疗服务网络密度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总体关联度偏低,且大部分联系限于各区内部,整体节点聚集度较低。医疗服务中心地的网络非均衡性明显,形成了不同尺度的空间嵌套格局。(2)医疗服务中心地可分为6个子群,并呈现由内到外的圈层结构。6个子群的空间关联网络由北向南形成层次分明的板块,而且呈现出小团体现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子群的划分表现出鲜明的邻近指向特征,地理邻近关系对医疗服务中心地关联强度的影响比较明显。(3)空间邻近性、农业产值、第二产业企业注册资本、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道路密度和交通可达性对新城区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空间关联网络强度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而第三产业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疗服务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 网络结构 影响因素 武汉市新城区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算法的城市创新空间演变影响要素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18
作者 陈从心 张萍 韩叙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演变存在显著差异,关注其成因及关键影响要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这一机器学习方法,对影响研究区域内创新空间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处理该数据... 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演变存在显著差异,关注其成因及关键影响要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这一机器学习方法,对影响研究区域内创新空间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处理该数据集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有效捕捉影响因素与创新空间演变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同时,该模型还揭示了影响创新空间演变的重要因素为人口密度、距商业中心距离、地铁站密度和路网密度。基于以上分析,为城市创新空间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空间演变 机器学习 数学模型 随机森林 武汉市
下载PDF
寄望未来——从武汉市粮道街中学走出的“希望教育”(下)
19
作者 王一凡 《湖北教育》 2024年第6期35-38,共4页
“希望教育”探索实践过程,“希望教育”自1990年由黄万胄校长提出之后,以武汉市粮道街中学为中心,拓展至武昌区,辐射湖北省乃至广东省中山市,前后持续探索与实践30余年,先后开展了“希望教育”模式研究、希望心理研究、“希望教育”与... “希望教育”探索实践过程,“希望教育”自1990年由黄万胄校长提出之后,以武汉市粮道街中学为中心,拓展至武昌区,辐射湖北省乃至广东省中山市,前后持续探索与实践30余年,先后开展了“希望教育”模式研究、希望心理研究、“希望教育”与初中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希望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广东省中山市 探索实践 可持续性发展 武昌区 中学 武汉市 初中生
下载PDF
参照依赖视角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更新满意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20
作者 杨青 望舒卓 蔡银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7-1399,共13页
基于2019年实地调研的武汉典型城中村还建社区413份安置村民满意度调研数据,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探讨超大城市城中村安置村民参照依赖、生计资本与城中村更新改造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参照依赖... 基于2019年实地调研的武汉典型城中村还建社区413份安置村民满意度调研数据,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探讨超大城市城中村安置村民参照依赖、生计资本与城中村更新改造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参照依赖正向显著影响城中村安置居民更新改造满意度;2)参照依赖对象与自身关系的远近与影响程度成正相关;3)生计资本在参照依赖和更新改造满意度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拆迁补偿政策设计应加强村民公众参与,制定合理的住房合法产权认定标准,因地制宜,兼顾效率与公平;尽量消除因生计资本差异造成的影响,以培训等方式提高安置村民文化素质和技能,减少身份转变带来的“文化堕距”;组建监督小组监督城中村更新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更新 参照依赖 生计资本 满意度 调节效应 武汉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