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满意度法在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武汉市郊区为例
1
作者 胡伟艳 赵志尚 +1 位作者 刘进 谌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4期385-389,493,共6页
在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评估常用的方法中,意愿调查法要求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农地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特征价格法依赖于市场的均衡假设,这些在现实或执行中很难达到,而且这两种方法只能捕获个人意识到的资源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在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评估常用的方法中,意愿调查法要求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农地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特征价格法依赖于市场的均衡假设,这些在现实或执行中很难达到,而且这两种方法只能捕获个人意识到的资源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考虑对无法感知资源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文应用生活满意度法,对武汉市郊区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对研究区346份有效样本的计量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农地对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每增加农地1hm2,按照五等计量生活满意度增加0.50;农户对农地每年的平均受偿意愿为4.35×10~4元/hm^2,农地资源价值为138.32×10~4元/hm^2。研究认为,生活满意度法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将其用于农地资源价值评估可为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的研究应用提供比较,丰富和扩展了当前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资源价值 生活满意度法 主观福利 武汉市郊区
下载PDF
农村形势与“三农”政策——武汉市郊区的调查与思考
2
作者 刘崇顺 《学习与实践》 2004年第11期31-36,43,共7页
关键词 农村形式 “三农”政策 武汉市郊区 调查 村级债务
下载PDF
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人口现状研究
3
作者 徐孝龙 冯子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5-77,共3页
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人口的现状研究对于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人口的结构、体育活动的经济投入、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人口的现状研究对于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人口的结构、体育活动的经济投入、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武汉市农村(郊区)的体育人口现状。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人口的总体的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突出问题表现在:该地区的体育文化服务没有满足体育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该地区体育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引导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采取准确有效的措施促进武汉市农村(郊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郊区 体育人口 现状研究
下载PDF
大城市近郊区产业类型对就业人口流动的差异化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4
作者 严雪心 周婕 +1 位作者 盛富斌 牛强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4,共12页
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等多源时序大数据,识别近郊区主要就业中心及其主导产业,并提出从就业人口流动的数量、强度和方向3个方面构建就业人口流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净活跃度与总活跃度测... 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遥感影像数据等多源时序大数据,识别近郊区主要就业中心及其主导产业,并提出从就业人口流动的数量、强度和方向3个方面构建就业人口流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净活跃度与总活跃度测度就业人口流动的数量,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Getis-ord Gi*指数识别就业人口流动的空间特征,然后采用就业人口流动强度识别不同产业类型对就业人口流动强度影响的差异,最后通过标准差椭圆识别不同产业类型对就业人口流动方向及范围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武汉市近郊区整体呈现就业人口向近郊区各就业中心流动的趋势,但各就业中心间就业人口活跃度差异较为显著。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及信息技术产业是武汉市近郊区就业人口流动强度最大的产业,吸引范围主要涵盖高等院校密集的地区;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就业人口流动强度较大,但其吸引范围相对较小;航运物流与航空物流产业发展迅捷,其就业人口流动强度正逐步增强,受地理区位制约,其就业吸引范围最广;建筑业、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就业人口流动强度则呈现逐年减弱的趋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人口净流出的现象,其就业吸引范围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类型 就业人口流动 时序多源大数据 差异化影响 信息技术产业 高校密集区 武汉市郊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