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武汉建筑与楚文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琨 袁强 《四川建筑》 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
在当今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中国建筑在日益失去自身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日益单调乏味。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继承和发扬传统地域建筑文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中仅以武汉市为例,予以阐述,希望能引起业界的... 在当今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中国建筑在日益失去自身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日益单调乏味。如何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继承和发扬传统地域建筑文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中仅以武汉市为例,予以阐述,希望能引起业界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建筑 楚文化 融合
下载PDF
近代武汉建筑事务所——景明洋行历任主要负责人之身世及作品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泽阳 谭刚毅 《华中建筑》 2019年第8期9-12,共4页
景明洋行是近代武汉重要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其设计作品造型典雅,紧随国际建筑思潮。对于景明洋行设计作品的研究已相当全面,然而对于运营洋行的建筑师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涉及。该文在已有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新发掘的史料,明... 景明洋行是近代武汉重要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其设计作品造型典雅,紧随国际建筑思潮。对于景明洋行设计作品的研究已相当全面,然而对于运营洋行的建筑师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涉及。该文在已有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新发掘的史料,明确景明洋行的成立时间,并对洋行五位历任主要负责人即海明斯、伯克利、帕克因、雷纳兹以及胡珀的身世背景及职业生涯进行梳理,对其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探究景明洋行对于近代武汉建筑发展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明洋行 海明斯 伯克利 雷诺兹 帕克因 胡珀 近代武汉建筑
下载PDF
建国后(1949-1965)武汉建筑施工的制度体系发展--以建筑安装企业和行业管理为例
3
作者 赵彬 何季凇 《华中建筑》 2020年第6期29-34,共6页
中国传统的营造业是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的统称,而近现代中国建筑业体系则将设计业与施工业划分开来。武汉现代建筑施工体系是中国建筑施工体系的地方性体现,该文将时间范围界定于1949年-1965年,试图从武汉建筑现代转型的建筑施工企业组... 中国传统的营造业是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的统称,而近现代中国建筑业体系则将设计业与施工业划分开来。武汉现代建筑施工体系是中国建筑施工体系的地方性体现,该文将时间范围界定于1949年-1965年,试图从武汉建筑现代转型的建筑施工企业组成和行业管理体系的发展中做一个初步的分析和总结,梳理武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和建设实践脉络,挖掘特定历史时期企业发展与建设活动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现代建筑 建筑制度 建筑施工 建筑安装 行业管理
下载PDF
武汉建筑用地三种特征土壤吡虫啉回收率试验
4
作者 王余霞 李阳艳 阮健伟 《城市害虫防治》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采用甲醇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PLC),对白蚁防治药剂吡虫啉在武汉建筑用地3种特征土壤中的残留量进行阳性添加和回收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各种土壤中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潮土73.7%~78.8%,2.2%~3.4%... 采用甲醇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PLC),对白蚁防治药剂吡虫啉在武汉建筑用地3种特征土壤中的残留量进行阳性添加和回收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各种土壤中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潮土73.7%~78.8%,2.2%~3.4%,红棕壤67.8%~72.2%,2.8%~4.5%,黄棕壤66.4%~70.1%,2.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武汉建筑用地特征土壤 甲醇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回收率测定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童乔慧 任晨晨 《华中建筑》 2023年第3期134-138,共5页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 该文首先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中周恩来故居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回顾,通过BIM工具对周恩来故居逆建模获取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基于建筑信息云平台提出新型数字展览模式,在满足数字旅游功能的同时简化日常监测、维护工作。依靠BIM建模基础为历史建筑数字展览可视化提供信息支持,多角度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价值,实现历史建筑价值再生,在新时代为历史建筑价值再生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数字化 云平台
下载PDF
基于BIM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童乔慧 魏净兰 李亦星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启了新的大门,该文以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为例,介绍其选址、演变和现状,分析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等特点,运用BIM技术的核心软件Revit创建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的信息模型,可视化记录管理历史建筑的数据信息,并将BIM模型导入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中进行采光分析,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光性能优化策略,旨在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保护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学生饭厅及俱乐部 历史建筑保护 光性能优化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翼角建造探析
7
作者 唐艺窈 童乔慧 尚伟 《建筑遗产》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01年、2016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西协作建设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典范。文章基于翔实史料,梳理了两期工程中翼角建造的历史。论述了一期工程中,本土工匠主动施工变更的...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于2001年、2016年分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西协作建设的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典范。文章基于翔实史料,梳理了两期工程中翼角建造的历史。论述了一期工程中,本土工匠主动施工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原因。并解读了在施工变更的影响之下,外籍设计师对二期工程翼角结构设计和图纸绘制的改进,及设计改进所体现的观念变化。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论述了近代中国固有式建筑中,本土工匠的主动施工变更现象,此现象反映了本土工匠对民族形式的影响更具主动性,且与工匠地缘相关。同时通过解读两期工程翼角的设计内容,论述了外籍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设计认知的探索与发展。最终以此反映本土工匠和外籍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影响侧重与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本土工匠 施工变更 翼角 中国固有式建筑
下载PDF
尊重历史城市的文化生态——由武汉民国时期民居研究探寻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之道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瞻宁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4-187,共4页
针对武汉里分民居的现状调查和保护研究,提出了城市建设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合理重构的“渐进性更新”观点及方法。
关键词 武汉里分建筑 文化生态 城市文脉 合理重构
下载PDF
论武汉近代里分建筑的渐进式重构 被引量:2
9
作者 傅欣 王云龙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2期164-165,共2页
该文通过对近代武汉里分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意义进行阐述,在课题论证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近代武汉里分建筑内外环境的风貌特色,结合具体的改造工程设计项目实践提出了对其进行渐进式重构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武汉近代里分建筑 渐进式 重构
下载PDF
历史建筑保护的BIM技术运用——以武汉大学华中水工试验所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童乔慧 杨飞 刘天卉 《华中建筑》 2021年第5期31-36,共6页
该文以武汉大学水工试验所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BIM技术应用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必要性,采用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水工所各构件的BIM族规划,接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工所砖墙与斗栱模型,探索了各构件之间的驱动关系与参数化... 该文以武汉大学水工试验所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了BIM技术应用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必要性,采用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水工所各构件的BIM族规划,接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构建水工所砖墙与斗栱模型,探索了各构件之间的驱动关系与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建立了针对历史建筑的族模板,并在建筑施工管理上加以运用,以期为历史建筑保护的BIM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结构、内涵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宏杰 《长江论坛》 2008年第4期86-89,共4页
作为内地开埠较早的城市,武汉的近代教会建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者提出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结构特征和精神内涵,认为"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积极意义应受到肯定... 作为内地开埠较早的城市,武汉的近代教会建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者提出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结构特征和精神内涵,认为"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积极意义应受到肯定、保护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教会建筑文化 结构和内涵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建造历程及其修缮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乔慧 查吟川 李洋 《新建筑》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校园内狮子山东部,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栋主楼、四栋附楼以及连廊组成。其建造分为二期进行,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完工。理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武汉大学理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原始功...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校园内狮子山东部,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栋主楼、四栋附楼以及连廊组成。其建造分为二期进行,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完工。理学院自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武汉大学理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原始功能基本延续下来。武汉大学理学院建成后比较大型的修缮保护工程主要有1946年的复校修缮、21世纪初的结构加固和2015年的首次数字化整体修缮保护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理学院 开尔斯 修缮 保护
下载PDF
珞樱中的天上宫阙——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乔慧 胡宇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该文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为研究对象,结合老斋舍各阶段设计图纸探究其规划演变历程,并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和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挖掘老斋舍独特的历史价值。老斋舍包括四大栋宿舍楼和连接各栋的三座拱券门,建筑群掩映在樱花丛中... 该文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斋舍为研究对象,结合老斋舍各阶段设计图纸探究其规划演变历程,并对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和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挖掘老斋舍独特的历史价值。老斋舍包括四大栋宿舍楼和连接各栋的三座拱券门,建筑群掩映在樱花丛中,成为校园内最具特色的景观园区,如天上宫阙般雄伟壮观。老斋舍是中国近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中西方设计师对民族形式的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老斋舍 规划演变 地不平天平 设备装置
下载PDF
武汉市建筑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14
作者 胡锐 郑玲 +1 位作者 龚承柱 郑璐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年第8期79-80,83,共3页
武汉市建筑农民工生存状况无显著改善,长期的社会流动和城市体验使他们的个人依赖、城市意识明显增强,但仍缺乏作为城市公民所应有的主人翁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二元制度的客观存在,则更加束缚了农民工自身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要... 武汉市建筑农民工生存状况无显著改善,长期的社会流动和城市体验使他们的个人依赖、城市意识明显增强,但仍缺乏作为城市公民所应有的主人翁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二元制度的客观存在,则更加束缚了农民工自身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要想解决当前农民工生活现状的难题,首先需要从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与教育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建筑农民工 生存现状 建议
下载PDF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工学院及其中庭营造探究
15
作者 童乔慧 曹明葳 田永乐 《新建筑》 202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武汉大学工学院位于校园内珞珈山片区南北主轴线上,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院建成之初作为武汉大学工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后作为学校行政楼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建筑由一栋主楼、四座附楼以及连廊、碉楼等部... 武汉大学工学院位于校园内珞珈山片区南北主轴线上,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院建成之初作为武汉大学工科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办公场所;后作为学校行政楼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建筑由一栋主楼、四座附楼以及连廊、碉楼等部分组成,其中主楼中庭及其钢屋架承载的玻璃屋顶是工学院最具特色的部分,体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和先进营造技术的融合。文章通过梳理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建造历程,分析其设计理念的依据,力图充分阐释设计师对建筑艺术、营造技术与地域特色的理解与融汇,深入挖掘工学院的保护价值,反映其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时代特性和重要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工学院 开尔斯 中庭 玻璃顶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武汉近代金融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
16
作者 陈李波 葛洪达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8期238-239,共2页
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准,构建了和武汉近代金融建筑的相关评价体系。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角度,分析了建筑本体再利用后其建筑本体价值、附加价值产生的变化以及再利用手法方面的优劣。并选取实际案例,利用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 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准,构建了和武汉近代金融建筑的相关评价体系。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角度,分析了建筑本体再利用后其建筑本体价值、附加价值产生的变化以及再利用手法方面的优劣。并选取实际案例,利用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已再利用的金融建筑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对武汉其他类似的金融建筑再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武汉金融建筑 再利用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定位与保护——以武汉大学老建筑和上海“老洋房”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4,共4页
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中,往往存在着目标功能定位不清,进而导致保护不力的后果。笔者认为,武汉大学老建筑应定位为"教学和生活设施"、"建筑文物"和"旅游景点"三位一体式的建筑群,而上海"... 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中,往往存在着目标功能定位不清,进而导致保护不力的后果。笔者认为,武汉大学老建筑应定位为"教学和生活设施"、"建筑文物"和"旅游景点"三位一体式的建筑群,而上海"老洋房"应定位为"半商业性建筑"和"公益性建筑",并以此定位为基础开展保护和改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功能定位 武汉大学老建筑 上海“老洋房”
下载PDF
新时代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子葳 李晓峰 +1 位作者 沈伊瓦 刘晖 《华中建筑》 2022年第10期8-13,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探析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内涵为核心,从规模发展、开拓创新、低碳环保、和谐发展、共用共享5个目标子系统(准则层、一级指标)构建新时代武汉市建筑... 新时代背景下,探析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内涵为核心,从规模发展、开拓创新、低碳环保、和谐发展、共用共享5个目标子系统(准则层、一级指标)构建新时代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10年—2019年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新时代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促进新时代武汉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建筑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查档建档工作初探——探索构建建成于1861年-1937年间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档案库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志亮 李杰 +1 位作者 许颖 吴莎冰 《华中建筑》 2021年第3期21-24,共4页
武汉市登记在册的优秀历史建筑截至2019年共有208处,其中190处建于1861年—1937年期间,占总数的91.35%,是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重点和当务之急。这些建筑的档案缺失严重,建档工作较难,影响了相关的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 武汉市登记在册的优秀历史建筑截至2019年共有208处,其中190处建于1861年—1937年期间,占总数的91.35%,是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重点和当务之急。这些建筑的档案缺失严重,建档工作较难,影响了相关的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该研究根据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档案的具体类别,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走访了相关机构、采访了有关专家,并进行了互联网、内网信息搜索。研究总结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档案发掘的四条主要路径,并总结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档案管理的现存问题,提出建档建议。按照建档类别,结合建议要求,可以初步构建武汉优秀历史建筑档案体系,完成建成于1861年—1937年期间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建档工作,并为优秀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等建立完善的建筑档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档案 发掘路径 查档 建档
下载PDF
创新是永远的发展——访武汉市厦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国华
20
作者 冷靖华 《当代经济》 2004年第11期12-13,共2页
武汉厦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原本是口区装饰材料经营部,主要在顺道街经营装饰材料.由于民营企业灵活而果断的经营方式,使厦华公司的装饰材料业务日新月异.
关键词 武汉市厦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高国华 经营管理 规模化经营 诚信经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