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秀振 刘海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90,共2页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左”的错误方针的影响,东北抗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误。对此应当历史地看待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一·二六指示信” 东北抗日联军 历史地位
下载PDF
吴平与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好礼 《理论探讨》 1988年第4期86-89,共4页
吴平(1907—1942),原名吴兆镒,亦名吴绍镒。吴平是他在东北工作时的化名。吴平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自1934年9月到1935年9月,他在东北工作一年多,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巡视员、中共吉东特委书记,以后他又直接过问东北工作近... 吴平(1907—1942),原名吴兆镒,亦名吴绍镒。吴平是他在东北工作时的化名。吴平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自1934年9月到1935年9月,他在东北工作一年多,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吉东巡视员、中共吉东特委书记,以后他又直接过问东北工作近一年时间,对东北抗日斗争作出了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 抗日斗争 巡视员 代表团 满洲 书记 抗日同盟军 革命军 指示信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文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9-122,98,共5页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历史,有关专家已作过系统著述。但共产国际与东北抗战的关系问题,史学界至今尚未深入探讨。这不利于我们深刻认识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仅就共产国际与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问题略作探讨,以就...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历史,有关专家已作过系统著述。但共产国际与东北抗战的关系问题,史学界至今尚未深入探讨。这不利于我们深刻认识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局限性。本文仅就共产国际与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问题略作探讨,以就教于诸位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游击队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直接领导 形成 下层统一战线 军队 部队 苏联 抗日武装斗争
下载PDF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共产国际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好礼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提出和发展,与共产国际策略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九·一八”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上犯了“左”的错误,因此,对主要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以...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提出和发展,与共产国际策略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九·一八”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上犯了“左”的错误,因此,对主要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以及它与我党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往往为人们所回避,这样就很难对东北抗日联军作出恰当的、科学的评价,也不利于对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抗日联军 中共满洲省委 指示信 中共代表团 中国共产党 策略指导
下载PDF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5
作者 何学军 张秀振 《黑河学刊》 1995年第5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人民 东北抗日联军 中国共产 反日游击队 中共满洲省委 义勇军
下载PDF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奠基人——记“九一八”事变后的罗登贤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丽华 《党史纵横》 1998年第2期36-37,共2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地区较早地实行了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形成了抗日武装力量的统一战线.在谈到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深切缅怀罗登贤为之立下的不朽功勋,追忆他为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所从事的大量奠基活动.
关键词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满洲省委 奠基人 东北抗日义勇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抗日联军 统一战线策略 日本帝国主义
原文传递
国家建构视阈下缅甸联邦政府与佤邦联合军关系探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鲍志鹏 袁玥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9,共10页
1988年奈温军人政权被推翻后,缅甸新军人政府执政,自此开始了民族和解进程。1989年5月9日,联邦政府抓住时机,与从缅甸共产党武装分裂出来的佤邦联合军(UWSA)达成了历史性的停火协议,随后双方关系迅速升温,维持和巩固了和平稳定的局面,... 1988年奈温军人政权被推翻后,缅甸新军人政府执政,自此开始了民族和解进程。1989年5月9日,联邦政府抓住时机,与从缅甸共产党武装分裂出来的佤邦联合军(UWSA)达成了历史性的停火协议,随后双方关系迅速升温,维持和巩固了和平稳定的局面,从而推动了缅甸政府与其他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签署停火协议。然而,停火后双方利益上的冲突性与关系的复杂性仍然突出。在国家建构的视阈下,缅甸联邦政府推动的政治整合、武装统合、经济融合的"三合"进程引发了佤邦联合军的不满,军方对佤联军的容忍度也日益下降。虽然全国民主联盟(NLD)领导的民选政府力促全国民族和解进程,但是联邦政府与佤邦联合军实现根本性妥协的前景依然黯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国家建构 联邦政府 佤邦联合军 政治整合 武装统一 经济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