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韩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中的“武陵桃源情结” 被引量:6
1
作者 崔雄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141,共7页
从新罗末到朝鲜朝,历经千余年,"武陵桃源"从最初简单质朴的、对远离战乱的封闭世界的向往,逐渐演变为带有游仙色彩的、对神界拜访过程的韩国式乌托邦世界。这是"武陵桃源情结"在韩国文学中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从新罗末到朝鲜朝,历经千余年,"武陵桃源"从最初简单质朴的、对远离战乱的封闭世界的向往,逐渐演变为带有游仙色彩的、对神界拜访过程的韩国式乌托邦世界。这是"武陵桃源情结"在韩国文学中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不仅能够探究出韩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东亚文学对同一文学概念本土化阐释的模式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文学 山水田园文学 陶渊明 武陵桃源情结
下载PDF
朝鲜文学对武陵桃源的静穆追寻——以“海左七贤”之李仁老汉诗《游智异山》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闫钰卓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论及朝鲜文学中的武陵桃源,不得不提及"海左七贤"的核心人物——李仁老,其诗文作品将"武陵桃源"这一主题意象推向朝鲜文学的巅峰。本文通过对其汉诗代表作《游智异山》审美艺术视角的解读,把握其将《智异山青鹤洞... 论及朝鲜文学中的武陵桃源,不得不提及"海左七贤"的核心人物——李仁老,其诗文作品将"武陵桃源"这一主题意象推向朝鲜文学的巅峰。本文通过对其汉诗代表作《游智异山》审美艺术视角的解读,把握其将《智异山青鹤洞记》中对"武陵桃源"的寻觅从记述转为诗语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桃源 李仁老 游智异山 静穆追寻 主题意象
下载PDF
朝鲜朝国文文学中的“武陵桃源”意象
3
作者 李红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54-60,共7页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中描写的"武陵桃源"意象对朝鲜朝时期国文文学史影响巨大。朝鲜朝"武陵桃源"是官吏统治下的理想社会,朴仁老要通过改善其治理方式的方法,把朝鲜朝农村变成"武陵桃源"般美好的社...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中描写的"武陵桃源"意象对朝鲜朝时期国文文学史影响巨大。朝鲜朝"武陵桃源"是官吏统治下的理想社会,朴仁老要通过改善其治理方式的方法,把朝鲜朝农村变成"武陵桃源"般美好的社会。朝鲜朝"武陵桃源"是官场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安玟英把"武陵桃源"当作排解失意的苦闷和寻找寄托的歇脚处。朝鲜朝"武陵桃源"是更加世俗化、理想化的自然田园,在曺植、赵榥、姜复中等人那里,"武陵桃源"更是处处可见的、平和而质朴的朝鲜朝山水自然景象。朝鲜朝文人们把"武陵桃源"拉到了真实的人间,在其精神追求上比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所描写的理想社会世俗化了很多。朝鲜朝国文文学中世俗化、理想化了的"武陵桃源"意象是朝鲜朝文人按本土的文化心理和思想追求对原作进行改造的结果,为后来韩国文学中涌现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 国文文学 陶渊明 武陵桃源”意象
下载PDF
梦境 画境 诗境 心境——朝鲜朝《梦游桃源图》题赞诗文的桃源想象
4
作者 崔雄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9,共7页
朝鲜半岛朝鲜朝初期画家安坚的《梦游桃源图》是朝鲜半岛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在安平大君的倡导下,以陶渊明的"武陵桃源"为旨趣而创作的。作品附有朝鲜朝21位著名文人的题画诗,体现了朝鲜朝文人对作为"他者"的&qu... 朝鲜半岛朝鲜朝初期画家安坚的《梦游桃源图》是朝鲜半岛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在安平大君的倡导下,以陶渊明的"武陵桃源"为旨趣而创作的。作品附有朝鲜朝21位著名文人的题画诗,体现了朝鲜朝文人对作为"他者"的"武陵桃源"的"集体想象",甚至是"社会总体想象"。此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历史上的积极交流与互动,更彰显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增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游桃源图》 武陵桃源 梦境 诗境
下载PDF
高丽文人笔下的陶渊明形象 被引量:5
5
作者 崔雄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0-35,共6页
宋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获得了很大的提高。随着高丽与中国交往的频繁,以李奎报、李仁老等为代表的高丽文人一时掀起了慕陶、论陶的热潮。高丽文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偏好对陶渊明及其作品进行了整合式的衍生性解读,突出了陶渊明高洁... 宋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获得了很大的提高。随着高丽与中国交往的频繁,以李奎报、李仁老等为代表的高丽文人一时掀起了慕陶、论陶的热潮。高丽文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偏好对陶渊明及其作品进行了整合式的衍生性解读,突出了陶渊明高洁儒雅的形象,高丽文人笔下的“归去来”和“武陵桃源”情绪得到了抒发和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文人 陶渊明 形象解读 “归去来” 武陵桃源 情结
下载PDF
朝鲜朝文人刘希庆山水田园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东峰 夏中华 《东疆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95-102,共8页
刘希庆是朝鲜朝中期的贱民诗人,囿于身份等级制度,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刘希庆对陶渊明尊崇有加,并将“武陵桃源”作为精神寄托,但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前者是决绝而主动的归隐,那么后者就是被迫在自然界中徘徊,朝鲜民族的本土文... 刘希庆是朝鲜朝中期的贱民诗人,囿于身份等级制度,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刘希庆对陶渊明尊崇有加,并将“武陵桃源”作为精神寄托,但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前者是决绝而主动的归隐,那么后者就是被迫在自然界中徘徊,朝鲜民族的本土文化是造成其境遇的重要因素。在艺术风貌方面,刘希庆取法王孟山水田园诗,以清疏高远、闲淡自然的风格为主,亦呈现出雄阔壮逸的特征。刘希庆及枕流台酬唱活动体现了朝鲜朝贱民阶层在文学上的从属地位,以及朝鲜朝社会等级制度与儒家思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刘希庆 山水田园诗 枕流台 武陵桃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