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
66
1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3 位作者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孙海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40,共7页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热潮,国外学者在北美、印度等含油气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利用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两项关键技术,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沙一层序进行了地震...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热潮,国外学者在北美、印度等含油气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利用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两项关键技术,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沙一层序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在对研究区内各个层序界面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Recon软件制作了研究区内一系列的地层切片,这些切片提供了沙一层序沉积体系连续的地震图像,刻划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展布范围以及水下分支河道和间湾的分布位置,为该凹陷寻找薄层隐蔽油气藏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南凹陷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地层切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
35
2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4 位作者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成克男
徐新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为了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的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相位调整、分频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该区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0°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从而可大...
为了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的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相位调整、分频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该区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0°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从而可大大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利用分频技术得到的一系列频率切片比用常规振幅和相位切片在捕获微小的横向变化和展现不同的沉积特征方面更加有效;歧南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沙河街组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曲流河沉积的地层切片展现出支流汇入干流、凹岸侵蚀、凸岸加积、截弯取直和牛轭湖等一系列沉积微相特征;品质好的三维地震资料是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基础,在断层不发育的明化镇组河流相地区,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分频技术
地层切片
歧南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正华
杨香华
+2 位作者
陈红汉
韦阿娟
郝利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是个活跃的生烃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良好的储集砂体,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等技术,对研究区储集层岩石组分和储集层孔隙类型进行了识别鉴定。发现次生孔隙在不同构造单...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是个活跃的生烃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良好的储集砂体,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等技术,对研究区储集层岩石组分和储集层孔隙类型进行了识别鉴定。发现次生孔隙在不同构造单元分布不同。西部羊三木—扣村—仙庄缓坡带次生孔隙主要分布于3个带:①1650~1800,m,②2300~2600,m,③2880~2920m。埕北断阶带次生孔隙分布于2200~2800m。凹陷中心带次生孔隙分布在2900~3500,m。研究区以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具备次生孔隙发育的物质基础。沉积环境对储集层物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同等埋深的几类碎屑沉积砂体中,湖岸滩坝的储集物性最好,重力流主水道和近岸水下扇扇中水道相对较好,近岸水下扇间湾、扇端沉积以及重力流水道侧翼和末梢沉积较差。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机理为:①黏土包膜的发育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②有机质向烃类转换中形成的有机酸以及黏土矿物蒙脱石向伊利石转换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溶液,对长石和岩屑颗粒产生溶蚀,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③进入砂岩储集层中的孔隙水的活跃性影响次生孔隙的发育。④油气充注过程中溶解作用大于胶结作用,油气充注末期次生孔隙发育。⑤断层和不整合附近由于大气淡水中溶有大量CO2,进入储集层易形成碳酸,易于溶蚀长石等矿物,有利于次生孔隙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南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深部储集层
储集层物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歧南凹陷油气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袁淑琴
赵宇超
+1 位作者
王洪彪
张洪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本文对歧南凹陷油气藏形成基本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具有多套烃源岩,良好的母质、有机质低演化、高转化率的特征;构造、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有利组合形成多类型圈闭。研究区油气聚集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油气藏类型丰富多彩,按圈...
本文对歧南凹陷油气藏形成基本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具有多套烃源岩,良好的母质、有机质低演化、高转化率的特征;构造、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有利组合形成多类型圈闭。研究区油气聚集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油气藏类型丰富多彩,按圈闭成因可分为五大类:构造型油气藏、岩性型油气藏、地层型油气藏、潜山型油气藏和复合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南凹陷
油气藏
圈闭
油气聚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歧南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5
作者
袁淑琴
赵宇超
+1 位作者
张洪娟
王洪彪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歧南凹陷生油凹陷控制油气藏平面分布,区域性及局部盖层分布控制油气纵向分布。研究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不同带上有一种或几种主要油气藏类型,由中心至边缘,油藏有序分布。歧南凹陷原油性质随油藏埋深和层位变化。天然气性质以甲烷含量...
歧南凹陷生油凹陷控制油气藏平面分布,区域性及局部盖层分布控制油气纵向分布。研究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不同带上有一种或几种主要油气藏类型,由中心至边缘,油藏有序分布。歧南凹陷原油性质随油藏埋深和层位变化。天然气性质以甲烷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地层水有三种类型:NaHCO3型,CaCl2、MgCl2。沙一段和沙三段主力生烃层有机质丰度自北向南增高的特征十分明显。烃源岩生烃中心的变化对油气藏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南凹陷
油气藏
原油性质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振升
刘庆新
+2 位作者
谭振华
赵仕民
吕卫东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8-971,共4页
从歧南凹陷QN3井有机碳、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多种化验分析资料出发,对QN3井各层段地层暗色泥岩有机质进行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歧南凹陷东一段属于非烃源岩,东二段以中等烃源岩为主,部分为好烃源岩,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和...
从歧南凹陷QN3井有机碳、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多种化验分析资料出发,对QN3井各层段地层暗色泥岩有机质进行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歧南凹陷东一段属于非烃源岩,东二段以中等烃源岩为主,部分为好烃源岩,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和沙三段均属于好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Ⅰ2型为主,但浅层成熟度偏低,进入生油门限的深度在2 900~3 000 m之间;埋深在3 400~3 500 m之间时开始大量生油,具备生成工业油气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综合评价
有机质
歧南凹陷
原文传递
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含油气系统及其评价
7
作者
韩波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年第S1期210-,共1页
随着十九世纪末期燃气机的诞生,石油行业蓬勃发展起来,石油开始替代煤炭成为世界性的主要能源。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石油勘探技术和地质构造带等方面的研究,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希望能提高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率。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是...
随着十九世纪末期燃气机的诞生,石油行业蓬勃发展起来,石油开始替代煤炭成为世界性的主要能源。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石油勘探技术和地质构造带等方面的研究,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希望能提高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率。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是构造岩性油气资源的富藏区,受斜坡这种地质构造的影响,使其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近年来,针对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的油气系统的研究成为焦点,推动了不同地质条件的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和油气资源的开采。本文将从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这地质条件的概况出发,对其油气系统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
口
凹陷
歧
南
斜坡构造带
油气系统
评价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
66
1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孙海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40,共7页
文摘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热潮,国外学者在北美、印度等含油气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利用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两项关键技术,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沙一层序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在对研究区内各个层序界面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Recon软件制作了研究区内一系列的地层切片,这些切片提供了沙一层序沉积体系连续的地震图像,刻划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展布范围以及水下分支河道和间湾的分布位置,为该凹陷寻找薄层隐蔽油气藏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南凹陷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地层切片
Keywords
Huanghua depression; Qinan sag; seismic sedimentology; phase shift; stratal slicing
分类号
P593.1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
35
2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成克男
徐新宇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3CB214608)
文摘
为了对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的沉积体系进行更为精确细致的刻画,利用相位调整、分频解释和地层切片等关键技术,对该区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0°相位调整后的地震数据使地震道近似于波阻抗剖面,从而可大大提高剖面的可解释性;利用分频技术得到的一系列频率切片比用常规振幅和相位切片在捕获微小的横向变化和展现不同的沉积特征方面更加有效;歧南凹陷明化镇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沙河街组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曲流河沉积的地层切片展现出支流汇入干流、凹岸侵蚀、凸岸加积、截弯取直和牛轭湖等一系列沉积微相特征;品质好的三维地震资料是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基础,在断层不发育的明化镇组河流相地区,应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相位调整
分频技术
地层切片
歧南凹陷
Keywords
seismic sedimentology
phase shift
frequency division
stratal slicing
Qinan sag
分类号
P539.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正华
杨香华
陈红汉
韦阿娟
郝利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系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基金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歧南水道沙河街组沉积微相研究与有利储集相带分析”(编号:2005-kt-001)资助
文摘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是个活跃的生烃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良好的储集砂体,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X衍射等技术,对研究区储集层岩石组分和储集层孔隙类型进行了识别鉴定。发现次生孔隙在不同构造单元分布不同。西部羊三木—扣村—仙庄缓坡带次生孔隙主要分布于3个带:①1650~1800,m,②2300~2600,m,③2880~2920m。埕北断阶带次生孔隙分布于2200~2800m。凹陷中心带次生孔隙分布在2900~3500,m。研究区以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具备次生孔隙发育的物质基础。沉积环境对储集层物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同等埋深的几类碎屑沉积砂体中,湖岸滩坝的储集物性最好,重力流主水道和近岸水下扇扇中水道相对较好,近岸水下扇间湾、扇端沉积以及重力流水道侧翼和末梢沉积较差。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机理为:①黏土包膜的发育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②有机质向烃类转换中形成的有机酸以及黏土矿物蒙脱石向伊利石转换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溶液,对长石和岩屑颗粒产生溶蚀,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③进入砂岩储集层中的孔隙水的活跃性影响次生孔隙的发育。④油气充注过程中溶解作用大于胶结作用,油气充注末期次生孔隙发育。⑤断层和不整合附近由于大气淡水中溶有大量CO2,进入储集层易形成碳酸,易于溶蚀长石等矿物,有利于次生孔隙发育。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南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深部储集层
储集层物性
Keywords
Huanghua Depression
Qinan Sag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deep reservoir
reservoir petrophysics
分类号
TE12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歧南凹陷油气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袁淑琴
赵宇超
王洪彪
张洪娟
机构
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滩海开发公司
中国石油渤海钻井工程有限公司油气合作开发分公司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文摘
本文对歧南凹陷油气藏形成基本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具有多套烃源岩,良好的母质、有机质低演化、高转化率的特征;构造、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有利组合形成多类型圈闭。研究区油气聚集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油气藏类型丰富多彩,按圈闭成因可分为五大类:构造型油气藏、岩性型油气藏、地层型油气藏、潜山型油气藏和复合型油气藏。
关键词
歧南凹陷
油气藏
圈闭
油气聚集
Keywords
Qinan Depression
Reservoirs
trap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歧南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5
作者
袁淑琴
赵宇超
张洪娟
王洪彪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井工程有限公司油气合作开发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滩海开发公司
出处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文摘
歧南凹陷生油凹陷控制油气藏平面分布,区域性及局部盖层分布控制油气纵向分布。研究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不同带上有一种或几种主要油气藏类型,由中心至边缘,油藏有序分布。歧南凹陷原油性质随油藏埋深和层位变化。天然气性质以甲烷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地层水有三种类型:NaHCO3型,CaCl2、MgCl2。沙一段和沙三段主力生烃层有机质丰度自北向南增高的特征十分明显。烃源岩生烃中心的变化对油气藏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歧南凹陷
油气藏
原油性质
分布规律
Keywords
Qinan depression
reservoirs
oil property
distribution law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振升
刘庆新
谭振华
赵仕民
吕卫东
机构
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8-971,共4页
文摘
从歧南凹陷QN3井有机碳、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多种化验分析资料出发,对QN3井各层段地层暗色泥岩有机质进行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歧南凹陷东一段属于非烃源岩,东二段以中等烃源岩为主,部分为好烃源岩,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和沙三段均属于好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Ⅰ2型为主,但浅层成熟度偏低,进入生油门限的深度在2 900~3 000 m之间;埋深在3 400~3 500 m之间时开始大量生油,具备生成工业油气的条件。
关键词
烃源岩
综合评价
有机质
歧南凹陷
Keywords
Source rock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rganic matter
Qinan Sag.
分类号
TE12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含油气系统及其评价
7
作者
韩波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年第S1期210-,共1页
文摘
随着十九世纪末期燃气机的诞生,石油行业蓬勃发展起来,石油开始替代煤炭成为世界性的主要能源。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石油勘探技术和地质构造带等方面的研究,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希望能提高油气资源的有效开采率。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是构造岩性油气资源的富藏区,受斜坡这种地质构造的影响,使其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近年来,针对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的油气系统的研究成为焦点,推动了不同地质条件的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和油气资源的开采。本文将从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这地质条件的概况出发,对其油气系统进行评价。
关键词
歧
口
凹陷
歧
南
斜坡构造带
油气系统
评价
岩性油气藏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
董艳蕾
朱筱敏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孙海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歧南凹陷地震沉积学研究
董艳蕾
朱筱敏
曾洪流
边树涛
刘长利
成克男
徐新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刘正华
杨香华
陈红汉
韦阿娟
郝利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港歧南凹陷油气藏特征研究
袁淑琴
赵宇超
王洪彪
张洪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港油田歧南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袁淑琴
赵宇超
张洪娟
王洪彪
《辽宁化工》
CAS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骅坳陷歧南凹陷烃源岩评价
王振升
刘庆新
谭振华
赵仕民
吕卫东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原文传递
7
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构造带含油气系统及其评价
韩波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