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占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现行刑法新增加的罪名。本文就增设本罪的必要性、本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出版物
少数民族
歧视意图
侮辱
意图
犯罪行为
原文传递
歧视可以“间接”吗?——对间接歧视可责性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金韬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7,共17页
间接歧视离我们对歧视的日常理解较远,我们应将后果而非意图作为认定间接歧视的标准。禁止间接歧视在司法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难以说明这类歧视的可责性。"侵权法解释"和"分配正义解释"提供了两...
间接歧视离我们对歧视的日常理解较远,我们应将后果而非意图作为认定间接歧视的标准。禁止间接歧视在司法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难以说明这类歧视的可责性。"侵权法解释"和"分配正义解释"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责任基础,但是它们都是片面的。"双层可责性理论"则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关于间接歧视可责性的图像,它能同时说明个体层面的可责性和结构层面的可责性。这两个层面的可责性以群体身份为连接纽带,间接歧视的可责性在两个层面之间双向动态循环,最终根源于群体之间不公正的社会结构。在间接歧视的情境中,尽管行为人同等对待了不同群体的成员,但是群体之间的不平等依然会导致相关行为产生具体损害。同时,受歧视者遭到的损害也进一步彰显并加固了不公正的社会结构。可责性问题与责任归属问题密切相关,由行为主体承担间接歧视的责任既是合理的,也是符合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
歧视
歧视意图
可责性
反
歧视
法
原文传递
国际法中迫害罪的犯罪心理
3
作者
李明奇
《前沿》
2012年第5期15-18,共4页
迫害罪是危害人类罪中的一个具体罪行,危害人类罪的犯罪心理适用于迫害罪。迫害罪应当为故意犯罪,同时,迫害罪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歧视性意图,这是迫害罪犯罪心理的最显著特征。迫害罪要求行为人基于政治、种族、民族、族裔、文化、宗...
迫害罪是危害人类罪中的一个具体罪行,危害人类罪的犯罪心理适用于迫害罪。迫害罪应当为故意犯罪,同时,迫害罪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歧视性意图,这是迫害罪犯罪心理的最显著特征。迫害罪要求行为人基于政治、种族、民族、族裔、文化、宗教、性别或根据公认为国际法不容的其他理由,对任何可以识别的团体或集体进行迫害。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审判实践是确定迫害罪犯罪心理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迫害罪
犯罪心理
罗马规约
歧视
性
意图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占英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文摘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现行刑法新增加的罪名。本文就增设本罪的必要性、本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出版物
少数民族
歧视意图
侮辱
意图
犯罪行为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歧视可以“间接”吗?——对间接歧视可责性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金韬
机构
宁波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7,共17页
基金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隐性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20SFB3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间接歧视离我们对歧视的日常理解较远,我们应将后果而非意图作为认定间接歧视的标准。禁止间接歧视在司法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难以说明这类歧视的可责性。"侵权法解释"和"分配正义解释"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责任基础,但是它们都是片面的。"双层可责性理论"则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关于间接歧视可责性的图像,它能同时说明个体层面的可责性和结构层面的可责性。这两个层面的可责性以群体身份为连接纽带,间接歧视的可责性在两个层面之间双向动态循环,最终根源于群体之间不公正的社会结构。在间接歧视的情境中,尽管行为人同等对待了不同群体的成员,但是群体之间的不平等依然会导致相关行为产生具体损害。同时,受歧视者遭到的损害也进一步彰显并加固了不公正的社会结构。可责性问题与责任归属问题密切相关,由行为主体承担间接歧视的责任既是合理的,也是符合理性的。
关键词
间接
歧视
歧视意图
可责性
反
歧视
法
Keywords
Indirect Discrimination
Discriminatory Intent
Culpability
Anti-discrimination Law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际法中迫害罪的犯罪心理
3
作者
李明奇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出处
《前沿》
2012年第5期15-18,共4页
文摘
迫害罪是危害人类罪中的一个具体罪行,危害人类罪的犯罪心理适用于迫害罪。迫害罪应当为故意犯罪,同时,迫害罪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歧视性意图,这是迫害罪犯罪心理的最显著特征。迫害罪要求行为人基于政治、种族、民族、族裔、文化、宗教、性别或根据公认为国际法不容的其他理由,对任何可以识别的团体或集体进行迫害。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审判实践是确定迫害罪犯罪心理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迫害罪
犯罪心理
罗马规约
歧视
性
意图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
吴占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1
原文传递
2
歧视可以“间接”吗?——对间接歧视可责性问题的分析
金韬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0
原文传递
3
国际法中迫害罪的犯罪心理
李明奇
《前沿》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