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0,共27页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 中国道路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问题的根本、根据和基础,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探索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有立足大历史观,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避免陷入“中国道路、西方话语”的陷阱。要重构史观,了解、学习、借鉴、批判和超越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思想素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把握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走向及趋势,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5000多年文明史以及100多年党史、70多年新中国史、6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要重构文明,以“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与回归、守正与创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重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立比较完整、完善的关于中国道路阐释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有关中国道路理论的特色方式、特色理论视域、特色学派,以揭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要抓紧构建新时代中国学和世界中国学,实现自我视角和他者视角相互交织、比较平衡的文明交流和研究范式。要高度关注当前世界中国学研究中七大具有全局性的“中国问题”,包括汤因比之问、彭慕兰之问、李约瑟之问、康德拉季耶夫之问、福山之问、雷默之问、李希霍芬之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深化对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形成富有创造性和价值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中国道路的思想建构和实践指导做出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时代中国学 世界中国学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三维辩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根植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已逐步发展为当前党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议题。党的自我革命是在历史中生成、在发展中传承、在实践中光大的,故而要准确把握这一创新理论,就要结合党对自身...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根植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已逐步发展为当前党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议题。党的自我革命是在历史中生成、在发展中传承、在实践中光大的,故而要准确把握这一创新理论,就要结合党对自身百年奋斗史的历史总结来分析,认识其伴随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演化而来的三重特征:内生性、长效性和系统性。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把握这三点,不仅有助于厘清自我革命理论在思想争鸣中所遇到的挑战,也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核心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大历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共13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优秀传统历史观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包括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历史观的批判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大一统”思想等,蕴含着与唯物史观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和创新萌芽,在中国社会历史观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益成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进步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 进步历 民本思想 大同思想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守正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遵循,在具体实践中统筹好“两个大局”,以大历史观为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内涵 基本遵循 实践要求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中国青年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长期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希泉 《广东青年研究》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现代意义上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成壮大,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更多地源于内部质变的历史必然,并且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现代意义上中国青年群体的生成壮大,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更多地源于内部质变的历史必然,并且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赋予了中国青年独特的本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青年工作为中国青年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支持,有效克服了西方青年发展模式的固有缺陷,已经并将持续为中国青年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社会时空和发展路径。中国青年世代的有序更替与接续奋斗是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运动顺应历史大势的历史主动,是展现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时代责任、未来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青年发展模式的核心要义表现为青年群体的整体发展和优先发展,以健康和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实践能力是青年发展的最核心目标和优先发展理念的最鲜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 中国青年发展 基本规律 长期趋势
下载PDF
坚持唯物史观:《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莉萍 《创造》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些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走好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确立了根本遵循,而读经典原著应是深刻领会其精神要义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遵循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大历 认识把握 经典原著 唯物 精神要义
下载PDF
不易与变易:董仲舒历史观的易学内涵
7
作者 段方乐 祝新颖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历史观定位并不符合董仲舒思想的整体面目。他的历史观体系用“天道”不变的“不易”维度,来说明人类社会存在着内在的客观规律性,狭义上表现为“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规律。当然,也包含着封建伦理的客观...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历史观定位并不符合董仲舒思想的整体面目。他的历史观体系用“天道”不变的“不易”维度,来说明人类社会存在着内在的客观规律性,狭义上表现为“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规律。当然,也包含着封建伦理的客观化倾向,这是应当批判的。同时,董仲舒从历史的“变易”维度,来解释朝代更迭世移法变的历史进步性,狭义上就是“改朝更制”的历史变革。由此可见,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内含着历史变化发展的“合理内核”。这也说明他的理论体系存在着对易学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不易 变易
下载PDF
大一统历史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凝聚
8
作者 田广林 周宇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大一统”历史观是两汉王朝的官方历史哲学,其核心要义是王权至上基础上的国家统一、天下一家。汉代的主流思想家和历史家出于维护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立场,在其历史叙事体系中,建构了纵向圣王一脉相袭,横向华夷共祖同源的“大一统”历史... “大一统”历史观是两汉王朝的官方历史哲学,其核心要义是王权至上基础上的国家统一、天下一家。汉代的主流思想家和历史家出于维护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立场,在其历史叙事体系中,建构了纵向圣王一脉相袭,横向华夷共祖同源的“大一统”历史发展演进模式,作为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确认其文化身份的历史依据,同时建构了华夷同源、“天下一家”、“四海归一”的大一统历史记忆,将华夷各族整合成为一个世代相继、绵延不断的“文化血缘”共同体,籍以与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政治时局相呼应。通过这样的人为建构,赋予汉帝国绍继周、殷而为新王的正统性与权威性,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孕育,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历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下载PDF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哲学变革
9
作者 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5,共10页
历史观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性贡献的领域之一,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诞生以前,一切哲学在历史观上都受困于“观念的神话”与“遮蔽”。而“观念的神话”与“遮蔽”,源自人类实践的具体历史形式--分工,特别是... 历史观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性贡献的领域之一,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诞生以前,一切哲学在历史观上都受困于“观念的神话”与“遮蔽”。而“观念的神话”与“遮蔽”,源自人类实践的具体历史形式--分工,特别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以及职业精神生产者的出现和扩大。唯物史观的创立,终结了观念决定历史的神话、超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历史宿命论的神话,开辟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图景。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应摈弃从观念到观念、从文献到文献、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范式,从实践的不同历史形态的变化入手,展开活的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观念神话 分工 唯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历史观多重意蕴探析
10
作者 王娟 王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6期1-1,4-6,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蕴含多种独特的重要观念,其中独特的历史观仍有待进一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遵循。从唯物史观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成的独特历史观,尤其要重视历史耐心保持、秉持人民至上立场、强调世...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蕴含多种独特的重要观念,其中独特的历史观仍有待进一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遵循。从唯物史观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成的独特历史观,尤其要重视历史耐心保持、秉持人民至上立场、强调世界历史规律遵循、重视历史规律和大势把握四重内涵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 大历
下载PDF
近现代工程: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下)
11
作者 杨欢 李金城 +1 位作者 杨贺雅 李武华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49-61,共13页
文章从工程的由未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 文章从工程的由未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简述了原始工程与古代工程的特点以及向近代工程的演化,分析了近代工程、近代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并以电气工程为例回顾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初期发展。下篇分析了近代工程向现代工程的演变,探讨了现代工程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最后从整个工程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工程 工程教育 价值观
下载PDF
近现代工程: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上)
12
作者 杨欢 李金城 +1 位作者 杨贺雅 李武华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文章从工程的由来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 文章从工程的由来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简述了原始工程与古代工程的特点以及向近代工程的演化,分析了近代工程、近代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并以电气工程为例回顾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初期发展。下篇分析了近代工程向现代工程的演变,探讨了现代工程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最后从整个工程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工程 工程教育 价值观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毛泽东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13
作者 杨小军 李银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明确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等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根本制度基础和根本原则遵循。以史为鉴,新时代建设更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做到“三个相统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中华民族历史方位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目标定位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 大历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之维
14
作者 孙建茵 孙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习近平大历史观整体思维方法是从历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视角分析并把握历史趋势、历史脉动和历史走向的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空间和主—客体间存在着普... 习近平大历史观整体思维方法是从历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视角分析并把握历史趋势、历史脉动和历史走向的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空间和主—客体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即历史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关联性,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具体而言,首先从历时性上看,历史是持续的和发展的总过程,应从整体性视角认识历史趋势;其次从共时性上看,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世界历史之外,而是作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应从系统性视角把握历史脉动;最后从主—客观因素来看,历史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创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应从人民性视角看待历史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历 整体思维 唯物主义 方法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要内涵及时代价值
15
作者 刘信君 窦琦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其超越了以往各种主义历史观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清除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领域的统治地位,实现了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其超越了以往各种主义历史观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清除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领域的统治地位,实现了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揭开了人类历史普遍发展规律的秘密,找到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与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
下载PDF
山东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
16
作者 陈从显 徐爱钰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山东地方党史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齐鲁大地上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推进山东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地方党史资源独特优势,培养时代新人的现... 山东地方党史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齐鲁大地上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推进山东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地方党史资源独特优势,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之需,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微观具体的历史观教育视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增强大学生红色精神价值认同,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重要场域。从“大思政课”教育体系建设出发,立足思政课主阵地,发挥文艺教育和榜样教育作用,统筹建设党史协同教育平台,是促进山东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党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 价值认同
下载PDF
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规律及我国的机遇和挑战——以大历史观为分析视角
17
作者 孙西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西方推广其现代化模式的结果。我们需秉承宏大历史观,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趋势和时代潮流,从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模式三个维度,辩证看待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格局 经济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树立正确历史观 修好党史终身课
18
作者 徐敏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3期39-39,共1页
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对于我们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党的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保持正确历史前进方向,具有重要... 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对于我们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党的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保持正确历史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党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规律 学习 教育常态化 长效化 党的历 正确历 前进方向 条例
下载PDF
李大钊1923年武汉讲学史实考述——附李大钊演讲记录
19
作者 周文玖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4年第1期64-79,共16页
朱希祖、李大钊1923年到武汉讲学的时间,《朱希祖等北大教授1923年到武汉讲学时间辨正》确定为1923年2月初,而不是11月;但对“绕道上海”拜谒孙中山是发生在去武汉时还是离开武汉后则没有涉及。本文从《钱玄同日记》及李大钊回忆中找到... 朱希祖、李大钊1923年到武汉讲学的时间,《朱希祖等北大教授1923年到武汉讲学时间辨正》确定为1923年2月初,而不是11月;但对“绕道上海”拜谒孙中山是发生在去武汉时还是离开武汉后则没有涉及。本文从《钱玄同日记》及李大钊回忆中找到证据,确定该事发生在离开武汉后。李大钊在武汉演讲的“进步的历史观”没有收入《李大钊全集》,笔者在1923年印、已成孤本的《湖北寒假讲演会讲演集》中找到它,经整理和校对,予以刊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武汉讲学 进步的历
下载PDF
大历史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逻辑
20
作者 黄娟 刘翔 《世纪桥》 2024年第16期54-56,共3页
大学生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课堂。将大历史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从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掌握思政课的学理建设... 大学生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课堂。将大历史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从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掌握思政课的学理建设,也对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深度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