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词“向后”的词汇化及其历时发展考察
1
作者 张言军 张文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6-133,共8页
“向后”在近代汉语中既可以用作介词短语,也可以用作表示“后来,将来”义的时间词。从源头上看,“向后”的时间词用法是由介词短语演化而来的,但是此种用法并未延续到现代汉语中,而是在明代之后就逐渐走向了衰落,目前现代汉语使用该词... “向后”在近代汉语中既可以用作介词短语,也可以用作表示“后来,将来”义的时间词。从源头上看,“向后”的时间词用法是由介词短语演化而来的,但是此种用法并未延续到现代汉语中,而是在明代之后就逐渐走向了衰落,目前现代汉语使用该词时除个别方言点还有遗留外,在共同语中已经消亡。从历时发展来看,时间词“向后”的衰落与其时间义不够突出、在组配时受到较多的限制以及时间系统内部同功能词语的竞争有关。在动态调整中,“向后”逐渐舍弃了时间词的用法,而仅保留了其优势的介词短语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后 介词短语 词汇化 历时发
下载PDF
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的嬗变逻辑与实践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娜 陈鑫峰 钟永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目的】研究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嬗变的历程、路径和动因,从中总结实践启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将森林公园的发展纳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嬗变的历程、路径和动因,从中总结实践启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将森林公园的发展纳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分析,在国家与林业发展战略转型及森林公园价值转向的多重路径中划分森林公园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森林公园数量变化、建设资金来源结构、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等量化分析,总结归纳森林公园发展嬗变的内在逻辑。【结果】1)近40年中国森林公园经历了“林业多种经营项目(1982—1991年)—林业第三产业(1992—1997年)—多维度发展的林业绿色产业(1998—2010年)—自然保护地和社会公共事业(2011年至今)”的嬗变历程。2)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的嬗变路径可以归纳为:“旅游目的地—自然保护地”的属性变迁;“经济产业—社会公共事业”的功能演变;“逐利—逐绿—逐义”的价值转向;“封闭—开放—融合”的格局转化。【结论】1)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嬗变的主要动因可以归结为:追求社会公正的变革、实现生态可持续的愿景和“好生活”图景。2)中国森林公园依然面临政府主导地位缺失带来的管理复杂化、与国有林场“两位一体”管理体制的掣肘、管理者与经营者角色错位催生的多重矛盾、国有林场改革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带来的新变局、相关法律缺位带来的行业管理效力受限等问题。3)积极对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协调与国有林场“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推进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完善森林公园的法律体系,将是今后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方向和发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历时发 嬗变逻辑 实践启示
下载PDF
“到”语法功能的历时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练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现代汉语中"到"是个语法功能发达的常用词,它的各种用法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成熟的:"到"在先秦已出现,东汉时期语法功能开始逐渐增强,在连动结构中语义逐渐虚化,至唐代介词和补语功能基本形成,直至现代"到&... 现代汉语中"到"是个语法功能发达的常用词,它的各种用法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成熟的:"到"在先秦已出现,东汉时期语法功能开始逐渐增强,在连动结构中语义逐渐虚化,至唐代介词和补语功能基本形成,直至现代"到"的所有用法才全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 连动 补语 历时发
下载PDF
时间词“昨年”、“旧年”的共时分布及其历时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言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现代汉语中表示"今年的上一年"这一概念的常用词是"去年"。而从历时的角度看,"昨年"在元明清时期,"旧年"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也都曾一度用来表示这一概念。在历时的竞争中,两词逐渐衰落,并最终被... 现代汉语中表示"今年的上一年"这一概念的常用词是"去年"。而从历时的角度看,"昨年"在元明清时期,"旧年"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也都曾一度用来表示这一概念。在历时的竞争中,两词逐渐衰落,并最终被淘汰,现代汉语中两词仅在个别方言点中有所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昨年” “旧年” 共时分布 历时发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外语教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艳君 张传燧 《武陵学刊》 2013年第6期126-129,共4页
清末民国时期的外语教学因处于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清末民国时期的外语教学依据历时性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62至1900年的发端时期,1901至1936年的发展时期,1937至1949年的缓进时期。每个阶段的外语教... 清末民国时期的外语教学因处于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清末民国时期的外语教学依据历时性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62至1900年的发端时期,1901至1936年的发展时期,1937至1949年的缓进时期。每个阶段的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师生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学习成效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历时性特点。同时,各个时期的外语教学也具有共时性特征:教学机构多种多样,日臻完备;教学目的合乎需求,个性频现;教学内容多搬英美,融汇中西;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争鸣不断;教师主体地位彰显,成效显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时期 外语教学 历时性发 共时性特征
下载PDF
六合农民画的当代叙事转向研究
6
作者 苏佳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六合农民画经历了1976—1989年的初创高峰期,1990—2005年的发展瓶颈期和2006年至今的再发展时期,完成了从传统民俗生活到现代民间绘画,再到当代生产生活的叙事内容转向。对六合农民画叙事主体进行个人生活史的回顾,对发展过程中六合农... 六合农民画经历了1976—1989年的初创高峰期,1990—2005年的发展瓶颈期和2006年至今的再发展时期,完成了从传统民俗生活到现代民间绘画,再到当代生产生活的叙事内容转向。对六合农民画叙事主体进行个人生活史的回顾,对发展过程中六合农民画家的身份建构与社会调适进行分析发现农民画家不仅经营了自身的精神世界,获取了职业机会与画家身份,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农民画家主动承担了发展农民画文化事业的责任,并结合时代调整农民画叙事策略。六合农民画在当代的叙事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其他民间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合农民画 历时发 叙事转向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大型保障性社区养老配套环境发展演进的多维特征与启示——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小雷 徐建 王博 《城市建筑》 2018年第34期64-69,共6页
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文献、现场调研数据,梳理广州典型保障性社区养老配套环境的历时性发展特征,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大型保障房社区的发展特征及其养老配套特点,试图厘清保障性社区养老配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构建可持续的适老性... 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文献、现场调研数据,梳理广州典型保障性社区养老配套环境的历时性发展特征,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大型保障房社区的发展特征及其养老配套特点,试图厘清保障性社区养老配套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构建可持续的适老性社区支持体系探索发展经验,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保障性社区 社区养老配套 历时性发 特征
下载PDF
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历时发展与规律演进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更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竞技游泳历来是夏季奥运会的大项,其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奥运竞技集团的优胜与劣败,而对其自身演进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后续奥运战略布局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搜集、整理了中国竞技游泳近六十年来的成绩记录,运用定基比、环比描述统... 竞技游泳历来是夏季奥运会的大项,其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奥运竞技集团的优胜与劣败,而对其自身演进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后续奥运战略布局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搜集、整理了中国竞技游泳近六十年来的成绩记录,运用定基比、环比描述统计方法对中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历史演进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总结、归纳出中国竞技游泳运动的技术自主驱动、非衡涨落突变、路径依赖发展三个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游泳 历时发 规律演进
下载PDF
叠加、强化式“X以来”的构成限制、形成动因及其历时发展
9
作者 张言军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7,共10页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化式的组配格式,即将"时点+以来"所表达的时间范围又以明确的时段词语在结构中重现出来,造成了语义上的强化。从构成上看,叠加式中"时点_(1)"只能是名词性时点,"时点_(2)"只能是动词性时点;强化式中"时点"只能是动词性时点,"时段"只能是名词性时段。说写者在叙述中采用这种叠加、强化式的组配格式,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语用需求而做出的创新。从历时层面来看,叠加式在六朝时既已出现,而强化式则直到清代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强化 构成限制 形成动因 历时发
下载PDF
量词“轮”的历时发展及其认知机制
10
作者 彭慧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146,共4页
"轮"是唐五代时期新兴的一个量词单位。它产生之后,辗转流传一直使用至今,然而在从古到今的传承过渡中,它的称量功能和称量范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其形成伊始的表意功能及其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看出,量词"轮"的形... "轮"是唐五代时期新兴的一个量词单位。它产生之后,辗转流传一直使用至今,然而在从古到今的传承过渡中,它的称量功能和称量范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其形成伊始的表意功能及其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看出,量词"轮"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取决于汉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同时也与汉语量词体系的日益成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轮” 历时发演变认知
下载PDF
动态助词“来”的历时发展及其衰落动因考察
11
作者 张言军 宋净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的使用并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在共同语中逐渐衰落了,今天仅在偏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有所使用。作为动态助词,“来”的衰落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身功能负担过重,以及在使用中受限制过多的内因作用,也有系统内部成员竞争的外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助词 历时发 衰落动因
下载PDF
对《死水微澜》中成都方言词汇历时发展的认知调查
12
作者 张冬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本文以成都方言小说《死水微澜》"序幕"部分为语言标本,对百年前成都话文本词汇在现代普通话影响下的历时变化做个案调查,发现成都方言词汇发展既有变化也有延续.在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阐释下,词汇构成要素变迁的理据是人们社... 本文以成都方言小说《死水微澜》"序幕"部分为语言标本,对百年前成都话文本词汇在现代普通话影响下的历时变化做个案调查,发现成都方言词汇发展既有变化也有延续.在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阐释下,词汇构成要素变迁的理据是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跨域投射.词汇变迁分为词汇消亡、词汇固化、受普通话的同化和书面语转向口语表达等多种情况.同时,成都话中保留使用的"非理性"词汇形式,实为交际者强调双方亲密关系的情感诉求符号,这应是语言演变维持一定稳定性而以延续的一种内在心理认知逻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方言词汇 死水微澜 认知 历时发
下载PDF
更迭与传承:贵州晴隆彝族舞蹈“阿妹戚托”历时性考察
13
作者 陈爽娇 《艺术评鉴》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阿妹戚托”是流传于晴隆原三宝彝族境内的彝族传统婚嫁舞蹈。由于时代变迁,“阿妹戚托”由原生态舞蹈逐渐朝着舞台表演艺术发展,表演场地、人员构成和舞蹈形态也随之嬗变。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 “阿妹戚托”是流传于晴隆原三宝彝族境内的彝族传统婚嫁舞蹈。由于时代变迁,“阿妹戚托”由原生态舞蹈逐渐朝着舞台表演艺术发展,表演场地、人员构成和舞蹈形态也随之嬗变。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族群内文化自觉性与政府主导下的共同参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助力“阿妹戚托”的当代传承和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舞蹈 阿妹戚托 历时性发 传承
下载PDF
堆石矮堰清水冲刷历时发展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 王路 +2 位作者 杨克君 刘兴年 聂锐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8-658,共11页
堆石矮堰是常用的“生态友好型”河道整治建筑物。水流经过堆石矮堰会在其周围产生冲刷,威胁其结构安全。为了提高堆石矮堰清水冲刷尺度的预测精度,基于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堆石矮堰清水冲刷的历时发展特性,分析了水流强度、矮堰淹没度... 堆石矮堰是常用的“生态友好型”河道整治建筑物。水流经过堆石矮堰会在其周围产生冲刷,威胁其结构安全。为了提高堆石矮堰清水冲刷尺度的预测精度,基于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堆石矮堰清水冲刷的历时发展特性,分析了水流强度、矮堰淹没度和矮堰透水性对冲刷尺度发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冲刷条件下,堆石矮堰下游冲刷坑在试验初期发展迅速,随后逐渐变缓;在冲刷发展的任一时刻,冲刷深度和冲刷长度随水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矮堰淹没度的增大而减少,矮堰透水性的增大使冲刷长度增加,使冲刷深度减少;随着冲刷的发展,冲刷坑纵剖面形态逐渐收敛,其面积与冲刷深度和冲刷长度的乘积线性正相关。基于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提出了堆石矮堰历时清水冲刷深度、长度、体积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指导堆石矮堰冲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修复 堆石矮堰 清水冲刷 历时发
下载PDF
位移动词“到”的语义扩展与语法化探讨
15
作者 骆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31-33,共3页
"到"是汉语里的高频词,其语义从表达空间位移逐渐演变为其他领域的移动,经历了具体到抽象的虚化过程。以往研究多从传统语法角度对其词性和语法功能进行讨论。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心理层面出发对其词义演变过程做... "到"是汉语里的高频词,其语义从表达空间位移逐渐演变为其他领域的移动,经历了具体到抽象的虚化过程。以往研究多从传统语法角度对其词性和语法功能进行讨论。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心理层面出发对其词义演变过程做出系列推拟和归纳,着重对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虚化机制和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结合历时与共时研究,以期对其语义扩展过程进行综合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 语法化 虚化 历时发
下载PDF
中国孔子学院历时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4-241,共8页
文章对遍布全球120个国家近500所孔子学院十年(2004-2014年)历时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孔子学院十年辉煌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开拓阶段、全球战略布局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由此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对孔子学院的继续发... 文章对遍布全球120个国家近500所孔子学院十年(2004-2014年)历时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孔子学院十年辉煌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开拓阶段、全球战略布局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由此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对孔子学院的继续发展谏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历时发 战略布局
下载PDF
中西方生态语言学历时发展及整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8-26,共9页
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态语言学得到了一系列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其丰富多样的理论资源和重要成果,但其学科体系仍缺乏系统的整合。研究将尝试从历时的角度对中西方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纵观整合性研究。通过对其重要发展阶段... 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态语言学得到了一系列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其丰富多样的理论资源和重要成果,但其学科体系仍缺乏系统的整合。研究将尝试从历时的角度对中西方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纵观整合性研究。通过对其重要发展阶段进行具体划分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各自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而尝试探寻中西方生态语言学整合研究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方法。研究为实现中西方生态语言学学科领域的对话交流,促进双方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的交融互鉴,以及推动兼收并蓄的生态语言学的整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提供广泛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历时发 整合研究
下载PDF
“失脚”与“失足”的历时发展与词义探究
18
作者 金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7-72,共6页
"失脚"和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失足"属于一对共生同义词,二者在历史上的发展历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从数量上看,两者均从宋代开始大量出现,经历元、明到清发展到顶峰。但是,从总量上看,"失脚"一词的发... "失脚"和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失足"属于一对共生同义词,二者在历史上的发展历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从数量上看,两者均从宋代开始大量出现,经历元、明到清发展到顶峰。但是,从总量上看,"失脚"一词的发展没有"失足"蓬勃,且清代以后呈现衰落趋势。从使用上看,二者在使用中的义项选择和语体色彩不同,反映语言的文白演变。从义项上看,二者应当都有从"犯错误"义项中引申的隐晦义"失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脚 失足 历时发 义项
下载PDF
语用否定“哪知道”的历时发展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锴桢 史梦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7-103,113,共8页
以往关于“哪知道”表否定的研究多集中在“哪”表否定的原因和“哪知道”作为话语标记时的语篇功能,对于“哪知道”表否定的来源及语用功能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构式角度出发,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哪知道”能够共现的成分... 以往关于“哪知道”表否定的研究多集中在“哪”表否定的原因和“哪知道”作为话语标记时的语篇功能,对于“哪知道”表否定的来源及语用功能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构式角度出发,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哪知道”能够共现的成分以及变量“X”的结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此构式是一种语用否定,表示说话者主观态度的功能,在不同语境下有否认、辩驳、意外、不满和无奈以及谦虚和感激这五类不同语用功能,其中以否认和意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知道” 历时发 构式义 语用功能
下载PDF
浅析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发展变化
20
作者 翟勇 《榆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9-101,共3页
唐五代在汉语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敦煌变文集》和前代相比晓畅易懂、明白如话,体现出这一时代的语言特征,是古白话系统逐渐成熟的标志。通过对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分析,揭示出部分汉语词缀从魏晋六朝到唐五代这... 唐五代在汉语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这一时期重要作品《敦煌变文集》和前代相比晓畅易懂、明白如话,体现出这一时代的语言特征,是古白话系统逐渐成熟的标志。通过对敦煌变文中词缀的分析,揭示出部分汉语词缀从魏晋六朝到唐五代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证明了附加式构词能力逐步增强是近代汉语复音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词缀 历时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