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7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评估和供心选择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73对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供体,选择供心,分析心脏移植受者生存情况和边缘供心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潜在供体,在判定脑死亡状态后,明确供体家属...目的总结7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评估和供心选择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73对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供体,选择供心,分析心脏移植受者生存情况和边缘供心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潜在供体,在判定脑死亡状态后,明确供体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后,评估供体,选择供心,使供受体最大限度匹配。73例心脏移植受者手术成功率为94.5%(69/73),围手术期死亡4例,术后随访1年死亡4例。边缘供心使用情况:供体年龄≥45岁17例,供受体体质量不匹配2例,供体中毒1例,供心冷缺血时间≥4 h 43例,大部分心脏移植受者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或)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最终顺利出院。结论供受体最大限度匹配可使心脏移植患者获益最大;同时,适当放宽供心选择标准,增加供心数量,将为众多等待心脏移植患者带来希望。展开更多
随着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工作的广泛开展,DCD来源的供肾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DCD供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亦呈逐渐增加趋势,如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会性病毒感染、排斥反应等,这就要求临床...随着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工作的广泛开展,DCD来源的供肾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DCD供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亦呈逐渐增加趋势,如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会性病毒感染、排斥反应等,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评估供肾质量,除了临床评分及肉眼评估外,肾移植术中零点穿刺标本是评估移植肾功能、预测器官分配或远期存活的金标准[1]。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DCD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移植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肝移...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DCD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移植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状态,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结果100例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病死率为3%(3/100),其死亡因素与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术中出血量、供体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肝细胞水肿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供体冷缺血时间≥840 min、脂肪肝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26%(26/100),其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与受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中输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观时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幼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单侧供肾成人肾移植的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例5岁8个月幼儿DCD提供了两个供肾,分别为两例成人受者做肾移植手术。总结术中、术后管理经验,随访1年,...目的总结幼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单侧供肾成人肾移植的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例5岁8个月幼儿DCD提供了两个供肾,分别为两例成人受者做肾移植手术。总结术中、术后管理经验,随访1年,监测移植肾功能、移植肾大小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供肾大小:右肾长径8.0cm、短径3.0cm、宽径4.0cm,左肾长径8.2cm、短径3.1cm、宽径4.3cm。2例受者均为50kg以下的女性。采用单肾右髂窝移植,手术方式及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与成人供肾移植相同。受者的血清肌酐(Scr)分别于术后10d和30d降至正常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于术后15d和50d增加至稳定水平(>50ml/min),移植肾各径长度在2周内达到稳定水平并接近成人肾大小。随访至交稿日,两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无发生蛋白尿及并发症。结论 5岁左右的幼儿DCD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在选择合适受者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总结7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评估和供心选择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73对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供体,选择供心,分析心脏移植受者生存情况和边缘供心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潜在供体,在判定脑死亡状态后,明确供体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后,评估供体,选择供心,使供受体最大限度匹配。73例心脏移植受者手术成功率为94.5%(69/73),围手术期死亡4例,术后随访1年死亡4例。边缘供心使用情况:供体年龄≥45岁17例,供受体体质量不匹配2例,供体中毒1例,供心冷缺血时间≥4 h 43例,大部分心脏移植受者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或)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最终顺利出院。结论供受体最大限度匹配可使心脏移植患者获益最大;同时,适当放宽供心选择标准,增加供心数量,将为众多等待心脏移植患者带来希望。
文摘随着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工作的广泛开展,DCD来源的供肾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DCD供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亦呈逐渐增加趋势,如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会性病毒感染、排斥反应等,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评估供肾质量,除了临床评分及肉眼评估外,肾移植术中零点穿刺标本是评估移植肾功能、预测器官分配或远期存活的金标准[1]。
文摘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DCD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移植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状态,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结果100例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病死率为3%(3/100),其死亡因素与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术中出血量、供体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肝细胞水肿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供体冷缺血时间≥840 min、脂肪肝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26%(26/100),其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与受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中输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观时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状态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