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死亡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祥辉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0S期187-187,共1页
自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死亡",像是一门艺术一样在西方文学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如何将人从在死中救赎出来,成了西方文学探讨的一个恒久主题。《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 自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死亡",像是一门艺术一样在西方文学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如何将人从在死中救赎出来,成了西方文学探讨的一个恒久主题。《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在本文中,笔者试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平凡的悲剧人物之死的塑造上探讨其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死亡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死亡艺术 死亡 救赎
下载PDF
死亡的艺术天地——《红楼梦》与《小城畸人》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群立 《外国语文》 1992年第1期9-17,56,共10页
死亡艺术的美学价值,确立了《红楼梦》与《小城畸人》的世界地位。死亡在小说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布局、形象的塑造、哲理的启示、艺术的创新和反映历史时代等方面异曲同工。它是悲剧美的典范。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 死亡艺术的美学价值,确立了《红楼梦》与《小城畸人》的世界地位。死亡在小说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布局、形象的塑造、哲理的启示、艺术的创新和反映历史时代等方面异曲同工。它是悲剧美的典范。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畸人》 《红楼梦》 艺术天地 历史的必然要求 美学价值 死亡艺术 小说主题 社会根源 悲剧美 世界地位
下载PDF
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艺术
3
作者 谢龙庆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共1页
艾米莉.狄金森被誉为"自萨福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在她的诗作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围绕着死亡这一主题。本文从死亡艺术角度来解读狄金森的死亡诗歌,以分析她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死亡诗歌 死亡艺术
原文传递
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和“死亡”艺术观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振宏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他的"狂欢化"理论也具有这些特点。他的"死亡"艺术观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英雄(神)之死、平凡的悲剧性人物之死和怪诞人物之死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死亡艺术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死亡”艺术 被引量:15
5
作者 闫秋红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5,共5页
八十年代以营造"北极村童话"而令文坛瞩目的迟子建,随着自己生命体验的时空切换和深层感悟,在艺术上逐渐褪去了梦幻般的童话色彩,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把笔致伸向更幽深更复杂的历史与人性的层面.尽管这样可能会留有某种遗憾... 八十年代以营造"北极村童话"而令文坛瞩目的迟子建,随着自己生命体验的时空切换和深层感悟,在艺术上逐渐褪去了梦幻般的童话色彩,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把笔致伸向更幽深更复杂的历史与人性的层面.尽管这样可能会留有某种遗憾和艺术欠缺,但是,对于一个年轻而有探索勇气的作家来说,走出自我艺术模式的窠臼显然是必要的和明智的.纵观她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空灵、浪漫、温婉的风格的情调贯穿始终,构建了"迟子建式"的特有美学品质.在另一方面,我们领悟到了迟子建笔下更神秘更内在的精神生活,即那个散发着死亡气息的另一世界.自"北极村童话"始,她就不断地倾心于对死亡的描述.在她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死亡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 死亡艺术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艺术 叙事风格
下载PDF
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辛慧 《丝绸之路》 2010年第4期65-66,共2页
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蕴。巴金笔下的悲剧,可分为个体生命的死亡悲剧、个体性格的死亡悲剧和整个"家"崩溃灭亡的悲剧。在作者抒写死亡悲剧的背后,有对旧制度的憎恨,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美的追求。
关键词 巴金 《激流三部曲》 死亡悲剧艺术
下载PDF
海涅诗歌中死亡意象分析及文化蕴含 被引量:1
7
作者 扈明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4-117,共4页
运用西方死亡文化理论,研究了基督教的死亡观念和西方死亡哲学对海涅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了海涅诗歌中表现死亡艺术的文化蕴含:通过梦魇、死亡、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以及拟人的艺术方法,赋予死亡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 运用西方死亡文化理论,研究了基督教的死亡观念和西方死亡哲学对海涅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了海涅诗歌中表现死亡艺术的文化蕴含:通过梦魇、死亡、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以及拟人的艺术方法,赋予死亡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寓意,不仅渲染了作者对不幸爱情的悲哀情愫,而且让人得到了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在海涅描写死亡的过程中,已经使艺术与死亡哲学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契合与和谐,死亡意象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最高的美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文化 死亡习俗 西方死亡 哲学死亡艺术 文化蕴含
下载PDF
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建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艺术终结"是当前国内外文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艺术终结研究主要围绕"艺术终结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艺术到底会不会终结?"两个主要问题展开。对艺术终结的理解直接影响对艺术是否终结的判断... "艺术终结"是当前国内外文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艺术终结研究主要围绕"艺术终结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艺术到底会不会终结?"两个主要问题展开。对艺术终结的理解直接影响对艺术是否终结的判断及其判词的说服力;反之,对艺术是否终结的判断又会影响对艺术终结的理解。我国对这两个问题存在一定的误解与简单化倾向,这不利于继续推进与深化艺术终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终结 艺术死亡 艺术转型
下载PDF
海明威笔下的“死亡”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9-34,共6页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曾经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准备”,“死亡”作为“生存”所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地为人类所认知,而文学作品则成了人类自身最可贵的创伤与死亡的经历的记载。在众多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良...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曾经把哲学定义为“死亡的准备”,“死亡”作为“生存”所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地为人类所认知,而文学作品则成了人类自身最可贵的创伤与死亡的经历的记载。在众多关注人类命运的有良知的作家、艺术家里,海明威以他独特而冷峻的目光选择了“死亡”作为惯常表现的题材,并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引入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把“死”与“生”相对照,写作了人生存的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为生存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及接受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文化意蕴 主人公 战争 《永别了 武器》 海明威研究 生命意识 死亡艺术 评论家 死亡的恐惧
下载PDF
艺术的蜕变与情感价值的失落
10
作者 芦继庆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情感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人类建构文化的基点,情感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首选价值。传统文化是以情感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化,是文化的原生形态。然而,情感文化并不能为人类征服世界的本能意志提供支持,理性文... 情感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人类建构文化的基点,情感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首选价值。传统文化是以情感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化,是文化的原生形态。然而,情感文化并不能为人类征服世界的本能意志提供支持,理性文化成为文化的主体是必然的,因此艺术的衰落也是必然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艺术会必然死亡,只要情感存在着,艺术就必然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价值 传统文化 艺术死亡
下载PDF
艺术的迷惘与拯救——兼论“艺术终结论”
11
作者 扶廷斌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自从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以来,这一观点并未沉寂,它在丹托和米勒等当代理论家的理论中依然有强烈的回响。研究者对这一观点的阐释也出现了迥然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从黑格尔以来的"艺术终结论"不是艺术的死亡,... 自从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以来,这一观点并未沉寂,它在丹托和米勒等当代理论家的理论中依然有强烈的回响。研究者对这一观点的阐释也出现了迥然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从黑格尔以来的"艺术终结论"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艺术步入了迷惘期。针对艺术的迷惘,需要从自然与人性两方面去拯救,还艺术以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家园的崇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论 艺术死亡 迷惘 拯救
下载PDF
论《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复调叙事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健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文本增添了陌生化效果。复调叙事的存在,再次有力证明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叙事 语言狂欢 艺术死亡
下载PDF
鲁迅译作与其死亡实体表现艺术
13
作者 肖百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4,共9页
鲁迅作品往往将死亡作为有情有感的实体形象进行描绘。在他笔下,死亡不再只是背景或修辞手段,而是主要角色之一。这样的手法与他自己的翻译作品关系密切。文章从《域外小说集》《近代美术史潮论》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入手,比较了它与鲁迅... 鲁迅作品往往将死亡作为有情有感的实体形象进行描绘。在他笔下,死亡不再只是背景或修辞手段,而是主要角色之一。这样的手法与他自己的翻译作品关系密切。文章从《域外小说集》《近代美术史潮论》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入手,比较了它与鲁迅创作中的死亡实体表现艺术的同异之处,并分析了鲁迅之所以从这些译作中接受这种表现方式的多重原因。死亡实体表现方式不仅影响了鲁迅创作的美学风格,也对新文学其他一些作家的创作发生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作 鲁迅 死亡实体表现艺术
原文传递
论王梵志诗中的悲剧--基于悲剧美学的理论
14
作者 黄炬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4-89,共6页
王梵志的诗体现出了奥斯卡·王尔德眼中的生活悲剧——毫无美感的,甚至是丑陋、鄙俗的人事。爱情永恒是人类的强烈愿望,人的这个本质力量幻灭在了他的诗中。王梵志用“消长”来解释个人乃至全人类的命运悲剧,相比古希腊人停留于命... 王梵志的诗体现出了奥斯卡·王尔德眼中的生活悲剧——毫无美感的,甚至是丑陋、鄙俗的人事。爱情永恒是人类的强烈愿望,人的这个本质力量幻灭在了他的诗中。王梵志用“消长”来解释个人乃至全人类的命运悲剧,相比古希腊人停留于命运表面上的悲感来说又进了一步。租庸调制和府兵制下社会环境之恶劣、王梵志及其他劳苦大众的遭遇之悲惨、压迫剥削与亲情异化之触目惊心,这些悲剧作家和理论家所认为的社会悲剧也都体现在了他的诗中。现实的污秽和矛盾搅乱了他的三观,造成了他精神上的悲剧,以至于极力呐喊“死亡艺术”来唾弃这个世界,来做些微弱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诗 人生悲剧 命运悲剧 社会悲剧 死亡艺术
下载PDF
浅论“心理距离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红岩 《榆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心理距离说 审美主体 文艺创作 距离感 文艺作品 文艺欣赏 审美原则 审美客体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死亡艺术
下载PDF
论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艳双 《艺术评鉴》 2018年第9期64-65,共2页
音乐的传承方式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社会团体传承、学校传承等,传承手段主要包括口传心授、文字和图像、记谱、录音录像、网络媒体等,其中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口传心授的特点与其他传承手段的对比... 音乐的传承方式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社会团体传承、学校传承等,传承手段主要包括口传心授、文字和图像、记谱、录音录像、网络媒体等,其中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口传心授的特点与其他传承手段的对比以及"艺术死亡论"三个方面阐述口传心授在少数民族音乐中传承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心授 少数民族音乐传承 重要性 艺术死亡
下载PDF
The Art Hero Made International --Benjamin West Constructs Wolfe's Death on the Plains of Abraham
17
作者 Lloyd James Bennett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12期765-771,共7页
Globalization is a topic much discussed today with the explosion of cell phones and instant messaging. This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causes the art historian to ponder the speed with which ideas spread in past centurie... Globalization is a topic much discussed today with the explosion of cell phones and instant messaging. This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causes the art historian to ponder the speed with which ideas spread in past centuries. The eighteenth was a century of colonial expansion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ships that sailed the great oceans Sea travel betwee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drastically increased the spread of populations and their idea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world. A good way to trace the exchange of ideas in picture painting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ould be to follow an artist like Benjamin West from his Quaker background in Pennsylvania to the center of the neoclassical style in Rome and a prolific career in London at the Royal Academy. West's travels and career offer an example of how an American pursued the artistic style of contemporary Rome to make images of North American history from a base in England. It was globalization eighteenth-century-style made possible by an ambitious artist connecting across the sea-lanes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NTING history GLOBALIZATION neoclassicism eighteenth century West Wolfe
下载PDF
谈生说死
18
作者 达亮 《五台山研究》 2003年第2期17-21,共5页
“生”是自然大化的创造,“死”是自然大化的杰作。古今中外人士及宗教看安乐死,是生还是死,如何生,如何死;由生观死,由死观生,生死相安,这是最佳境界的一种生死大智慧。
关键词 安乐死 死亡艺术
下载PDF
Muse Turned "Femme Fatale" in D. G. Rossetti's Painting and Poetry
19
作者 Pritha Kund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12期772-786,共15页
In many of D. G. Rossetti's paintings, Elizabeth Siddal appears as a model. In real life, they formed a married couple, and the relatonship was not as idealistic as it might have been, between a muse-figure and an ar... In many of D. G. Rossetti's paintings, Elizabeth Siddal appears as a model. In real life, they formed a married couple, and the relatonship was not as idealistic as it might have been, between a muse-figure and an artist. After Elizabeth's death, Rossetti seemed to have been preoccupied with the "Lilith" theme in his painting and poetry and somehow he could not free himself from the haunting memory of the "wronged wife", the muse. This often found manifestation in his portrayal of the "femme fatale" images. Applying psychoanalysis to art-criticism and literary appreciation,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odel and an artist, which both psychologically and aesthetically, seemed to be working beyond the former's death.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ilith" image in D. G. Rossetti's art, this paper has shown the coplexities of the artist's agony and anxiety over the image of a muse, a homely beloved--turned into a threatening "femme fatale", now distant, unknown, frightening yet fascinating, and mystified by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G. Rossetti "Lady Lilith" Elizabeth Siddal femme fatale pre-Raphaelite art
下载PDF
中年人的心理危机
20
作者 王瑾 《健康生活》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中年期发生的事件,可能带给人新的压力,也可能带来机会,让他表现出更上一层楼的自我,及适应复杂事件的新生力量。
关键词 心理危机 中年人 人的危机 再接再励 死亡艺术 心理学家 下一代 钢琴奏鸣曲 中年危机 众所周知的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