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优美的形式描述丑恶的事实——保尔·策兰《死亡赋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建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7-28,共12页
本文试图对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的《死亡赋格》一诗进行全面周详的解释和分析。所谓解释多指语文学的外部研究,即简短介绍诗人生平和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诗文所引起的一些争议,为读者理解文本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则属于语文学内... 本文试图对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的《死亡赋格》一诗进行全面周详的解释和分析。所谓解释多指语文学的外部研究,即简短介绍诗人生平和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诗文所引起的一些争议,为读者理解文本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则属于语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围,它必须按照自身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术语来进行。本文试图以语文学的微观方法,从诗文的文字音韵,进而到句法-语法,然后到达诗文的综合结构,最终分析出诗文的内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兰 大屠杀 死亡赋格 音韵结构 文字结构 句法-语法结构 全诗结构
下载PDF
《死亡赋格》的互文性延展——在策兰、基弗和卡尔哈德尔的作品之间
2
作者 黄捷 《美术文献》 2018年第9期2-5,共4页
在保罗·策兰的诗歌《死亡赋格》之后,两位德国当代画家——基弗和卡尔哈德尔分别以综合媒材象征和抽象构成主义的方式创作了由策兰诗歌衍生的绘画作品。基于策兰的诗歌文本,这两幅艺术作品与原文本,同时彼此之间,产生了“互文关系... 在保罗·策兰的诗歌《死亡赋格》之后,两位德国当代画家——基弗和卡尔哈德尔分别以综合媒材象征和抽象构成主义的方式创作了由策兰诗歌衍生的绘画作品。基于策兰的诗歌文本,这两幅艺术作品与原文本,同时彼此之间,产生了“互文关系”。本文意在探寻这种互文性对理解和研究原文本维度的开拓,即原文本走出其自身,实现与其他作品的交叠所创建的新对话空间,同时意在研究《死亡赋格》为何会有多个不同的“作者”产生,基弗和卡尔哈德尔的不同表达方式选择和风格等主体差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赋格 互文性 策兰 基弗 卡尔哈德尔
原文传递
保罗·策兰困境:深陷雪中的言语
3
作者 李斯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42,266,共3页
保罗·策兰是夹在父辈的犹太传统和以色列家神的号令与德语传统及全人类的基督救赎暗码之间的一位奇特诗人,鉴于二战期间对犹太民族惨无人道的杀戮,相互冲突的神灵符号与二战的残酷现实使一位诗人对言语符号挥起"奥康姆剃刀&qu... 保罗·策兰是夹在父辈的犹太传统和以色列家神的号令与德语传统及全人类的基督救赎暗码之间的一位奇特诗人,鉴于二战期间对犹太民族惨无人道的杀戮,相互冲突的神灵符号与二战的残酷现实使一位诗人对言语符号挥起"奥康姆剃刀",使一个犹太人在欧洲的塞纳河里结束肉体生命。言语同样是策兰作为一位诗人的生命,这生命在神学符号的冲突中结束于既象征童年美好回忆,指称残酷现实的雪。流畅的"死亡赋格"因此坍缩成晦涩的个人内指典故,思想与言语的双重困境将诗人引向别无选择的、众多类似犹太艺术家最终都踏上的不归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策兰 死亡赋格 大屠杀 犹太意识 生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