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溺死动物不同时间血清锶检测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甘建一 朱金生 +4 位作者 龙仁 赖伟勇 岳霞 林少影 梁安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研究动物溺水死后不同时间血锶的变化。方法以高频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ICP-XSP)检测外样水体中锶离子含量,并分别测定家兔溺死与死后入水的左心血的锶含量。结果实验家兔溺水死后5min、6h和24h血锶含量分别为(0.273±0.... 目的研究动物溺水死后不同时间血锶的变化。方法以高频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仪(ICP-XSP)检测外样水体中锶离子含量,并分别测定家兔溺死与死后入水的左心血的锶含量。结果实验家兔溺水死后5min、6h和24h血锶含量分别为(0.273±0.126)、(0.335±0.146)和(0.132±0.033)μg/ml,溺水死后5min和6h与溺水前的(0.117±0.03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溺水死后24h与溺水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后入水的血锶含量与死前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尸体在水中浸泡时间对血锶含量有显著影响,所以超过12h以上的水中尸体,须结合当地环境,尸体现象,硅藻检验,溺死水源及血锶离子含量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后入水 血锶含量
下载PDF
肺血液坠积现象判断溺死的辅助作用
2
作者 巫坚 黎增强 +6 位作者 代文道 赵建 周亚萍 权国林 赵乾皓 马雁兵 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溺死和非溺死尸体中肺血液坠积现象,评估该现象在辅助溺死法医病理学死因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市2011年1月—2021年6月以来经系统尸体检验明确死因的案件235例,按照尸体发现位置分为水中尸体组(97例)和非水中尸体组(138... 目的研究溺死和非溺死尸体中肺血液坠积现象,评估该现象在辅助溺死法医病理学死因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市2011年1月—2021年6月以来经系统尸体检验明确死因的案件235例,按照尸体发现位置分为水中尸体组(97例)和非水中尸体组(138例),水中尸体组又分为水中溺死组(90例)和水中非溺死组(7例),非水中尸体组分为非水中溺死组(1例)、非水中非溺死组(137例),经3名资深法医病理学家独立对案件尸体解剖照片进行阅片,判断肺组织是否出现血液坠积,统计肺血液坠积现象的检出率。结果水中溺死组(90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0,阴性率为100%;水中非溺死组(7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100%,阴性率为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尸体组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7.22%,非水中尸体组(剔除2例后剩余136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血液坠积现象阴性是溺死的特征性尸体征象,可辅助溺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后入水 肺血液坠积 尸体征象
下载PDF
溺水尸体的额窦形态观察研究
3
作者 蔡博策 王占国 +6 位作者 郑亚军 阴国英 王晖 李学文 张朝阳 王树明 张占元 《刑事技术》 2001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骨壁无出血。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掌握,可作为法医尸检中鉴别生前溺水或死后入水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额窦变化 生前死后入水 溺水尸体 法医 尸检
下载PDF
硅藻破案
4
作者 阿碧 《检察风云》 2008年第5期34-36,共3页
一条僻静的河流中出现了一具高度腐烂的女尸,雷蒙德法医大显身手,挖出了背后的变态凶手。
关键词 尸体腐败 米勒 呼吸道 死后变化 硅藻 雷蒙德 法医 死后入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