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济南市4个区气温对非意外死亡及死因别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萌萌
周脉耕
+5 位作者
张霞
黄季夏
白莉
桑少伟
张济
刘起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济南市4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
目的: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济南市4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济南市4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非意外
死亡
死因别死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3城市气温与人群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
8
2
作者
马新明
李润奎
+3 位作者
罗凯
张瑞明
王宗爽
许群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6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3城市(北京、成都和南京)气温与居民死亡的关系,评估气温相关的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方法收集2008-01-01至2010-12-31北京、成都和南京的每日死亡数、同期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数据,在控...
目的探讨中国3城市(北京、成都和南京)气温与居民死亡的关系,评估气温相关的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方法收集2008-01-01至2010-12-31北京、成都和南京的每日死亡数、同期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数据,在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研究气温与死因别死亡的关系。结果北京、成都和南京的气温与死因别死亡存在非线性关系,在较高温度时存在明显的急性效应,在较低温度时存在滞后效应。北京、成都和南京3城市极高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滞后0 d的累积热效应存在差异(P〈0.05),RR值分别为1.09(95%CI:1.04,1.14)、1.03(95%CI:1.01,1.05)和1.17(95%CI:1.10,1.25)。极低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滞后0-15 d的累积冷效应存在差异(P〈0.05),RR值分别为1.71(95%CI:1.43,2.04)、3.09(95%CI:1.57,6.10)和1.95(95%CI:1.21,3.16)。结论北京、成都和南京高温和低温均引起居民死亡风险升高,高温引起急性效应,低温产生的效应相对滞后,但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死因别死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顺义区大气臭氧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谷亚亚
甄国新
+5 位作者
谈敦芳
黄万玉
冉靖
张晗
吕占禄
张金良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研究大城市郊区大气臭氧(O3)对居民每日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2012年1月—2016年12月顺义区大气污染物浓度、人群死亡和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研究O3短期暴露对顺义区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结果大气中O3,1...
目的研究大城市郊区大气臭氧(O3)对居民每日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2012年1月—2016年12月顺义区大气污染物浓度、人群死亡和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研究O3短期暴露对顺义区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结果大气中O3,1h-max、O3,8h-max和O3,24h(lag1)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59%(95%CI:0.28%~0.91%)、0.64%(95%CI:0.22%~1.06%)和0.95%(95%CI:0.28%~1.62%),高于我国大中城市的研究结果。大气中O3,1h-max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lag1),居民每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56%(95%CI:0.14%~0.97%)、0.87%(95%CI:0.25%~1.48%)和0.84%(95%CI:0.22%~1.47%),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应O3,8h-max和O3,24h所致死亡人数的增加效应与O3,1h-max相似,但无统计学意义。O3,1h-max、O3,8h-max和O3,24h(lag1)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每日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33%、0.29%和0.16%,低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义区大气中O3浓度可增加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最大风险发生在滞后1 d,对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明显强于脑血管疾病死亡。作为臭氧的暴露指标,居民每日死亡对O3,1h-max比O3,8h-max和O3,24h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死因别死亡
时间序列
顺义
原文传递
题名
济南市4个区气温对非意外死亡及死因别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萌萌
周脉耕
张霞
黄季夏
白莉
桑少伟
张济
刘起勇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2012CB955504)
文摘
目的: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济南市4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济南市4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气温
非意外
死亡
死因别死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Keywords
Temperature
Non-accidental death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分类号
R195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3城市气温与人群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
8
2
作者
马新明
李润奎
罗凯
张瑞明
王宗爽
许群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6期805-810,共6页
基金
中国环境保护部公益项目(200909016)
文摘
目的探讨中国3城市(北京、成都和南京)气温与居民死亡的关系,评估气温相关的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方法收集2008-01-01至2010-12-31北京、成都和南京的每日死亡数、同期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数据,在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研究气温与死因别死亡的关系。结果北京、成都和南京的气温与死因别死亡存在非线性关系,在较高温度时存在明显的急性效应,在较低温度时存在滞后效应。北京、成都和南京3城市极高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滞后0 d的累积热效应存在差异(P〈0.05),RR值分别为1.09(95%CI:1.04,1.14)、1.03(95%CI:1.01,1.05)和1.17(95%CI:1.10,1.25)。极低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滞后0-15 d的累积冷效应存在差异(P〈0.05),RR值分别为1.71(95%CI:1.43,2.04)、3.09(95%CI:1.57,6.10)和1.95(95%CI:1.21,3.16)。结论北京、成都和南京高温和低温均引起居民死亡风险升高,高温引起急性效应,低温产生的效应相对滞后,但持续时间较长。
关键词
气温
死因别死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Keywords
temperature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分类号
R122.21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顺义区大气臭氧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谷亚亚
甄国新
谈敦芳
黄万玉
冉靖
张晗
吕占禄
张金良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中心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科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环境与自然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基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3-YSKY-03)
文摘
目的研究大城市郊区大气臭氧(O3)对居民每日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2012年1月—2016年12月顺义区大气污染物浓度、人群死亡和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研究O3短期暴露对顺义区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结果大气中O3,1h-max、O3,8h-max和O3,24h(lag1)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59%(95%CI:0.28%~0.91%)、0.64%(95%CI:0.22%~1.06%)和0.95%(95%CI:0.28%~1.62%),高于我国大中城市的研究结果。大气中O3,1h-max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lag1),居民每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56%(95%CI:0.14%~0.97%)、0.87%(95%CI:0.25%~1.48%)和0.84%(95%CI:0.22%~1.47%),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应O3,8h-max和O3,24h所致死亡人数的增加效应与O3,1h-max相似,但无统计学意义。O3,1h-max、O3,8h-max和O3,24h(lag1)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每日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33%、0.29%和0.16%,低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义区大气中O3浓度可增加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最大风险发生在滞后1 d,对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明显强于脑血管疾病死亡。作为臭氧的暴露指标,居民每日死亡对O3,1h-max比O3,8h-max和O3,24h敏感。
关键词
臭氧
死因别死亡
时间序列
顺义
Keywords
Ozone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Time series
Shunyi
分类号
R122.26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济南市4个区气温对非意外死亡及死因别死亡的影响
李萌萌
周脉耕
张霞
黄季夏
白莉
桑少伟
张济
刘起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原文传递
2
中国3城市气温与人群死亡的关系
马新明
李润奎
罗凯
张瑞明
王宗爽
许群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市顺义区大气臭氧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
谷亚亚
甄国新
谈敦芳
黄万玉
冉靖
张晗
吕占禄
张金良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