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感渲染下的“死神”——浅析《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是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下的著名诗篇。女诗人以柔美曲折的方式表达了爱情失意后的无限感伤和领悟真理的欣喜,实现了对死亡的超越。意象"陌生化"和语言"亲近化"技巧的有机结合、独特的...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是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下的著名诗篇。女诗人以柔美曲折的方式表达了爱情失意后的无限感伤和领悟真理的欣喜,实现了对死亡的超越。意象"陌生化"和语言"亲近化"技巧的有机结合、独特的诗歌形式(韵律、破折号等)让读者获得新奇审美体验的同时,也阐释了女诗人自己重要的美学观:美和真理一致并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神 感伤 超越 陌生化 审美体验
下载PDF
舒伯特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 被引量:2
2
作者 薛红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3-45,共3页
一直生活在欧洲反动复辟中心维也纳的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痛切地感到梅特涅黑暗统治下的沉闷窒息的气氛,他写了一系列旨在控诉和抗议反动势力对广大人民和进步事业的摧残,表现人们渴望光明、自由的音乐作品。《死神与少女》就是其中... 一直生活在欧洲反动复辟中心维也纳的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痛切地感到梅特涅黑暗统治下的沉闷窒息的气氛,他写了一系列旨在控诉和抗议反动势力对广大人民和进步事业的摧残,表现人们渴望光明、自由的音乐作品。《死神与少女》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歌曲的主人公──少女虽然被死神夺走了年轻的生命,但这一令人心颤的悲剧,正是以生命的死亡和美的毁灭,张扬和肯定了“生”战胜“死”、“美”战胜“丑”的意念和力量。要演唱好这个作品.首先一声、必须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仔细认真地分析作品,其次才是如何调动一切必要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去阐释和表现歌曲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艺术歌曲 死神与少女》 审美意义 演唱处理
下载PDF
《死神来迎接大主教》的生态视角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妙玲 吴菲祺 李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薇拉.凯瑟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中通过对印第安人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生活方式的描述,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 薇拉.凯瑟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中通过对印第安人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生活方式的描述,再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印第安文化,传播印第安人尊重大地的深层道德,为今天工业化社会缓和文明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借鉴,促使人们深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死神来迎接大主教》 印第安文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青年厂摄制散文诗电影《死神与少女》 被引量:1
4
作者 红铜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210-211,共2页
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一个被截肢的少女,死神在向他们召唤。在银幕上以诗化的形式展现了他俩从相遇、相识到相认,心灵沟通并携起手共同摆脱死神的诱惑,进行人生的突围。最终,癌症夺去了老人的生命,少女活了下来,但他们却同时打败了自己... 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一个被截肢的少女,死神在向他们召唤。在银幕上以诗化的形式展现了他俩从相遇、相识到相认,心灵沟通并携起手共同摆脱死神的诱惑,进行人生的突围。最终,癌症夺去了老人的生命,少女活了下来,但他们却同时打败了自己心理的死神。这部散文诗电影,探索从人本体(自然的人)的角度去表现生命之美和人生的价值。人,难以战胜生理的死神却可以打败心理的死神,即"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战胜自我为强者。死神的克星是爱神。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及纯真、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神与少女》 死神 少女 散文诗 诗歌 林洪桐
下载PDF
环境的艺术——评《死神的精度》中主体意识的表达
5
作者 王晨萱 陈丹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8-58,共1页
电影气氛的烘托以及电影情节的表述,方法有很多,其中借助环境设计的手法,将情节的发展与环境相联,以环境的变化衬托和辅助电影中主体意识的表达,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死神 哥特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死神形象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慧英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艾米丽·狄金森,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称为拥抱死亡的诗人,她一生中创作近1800首诗作,其中与死亡主题有关的诗歌约占三分之一。对于死亡主题的幽深探索,使诗人的笔下幻化出各种不同的死神形象。探讨这些形象,便可窥得诗... 艾米丽·狄金森,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称为拥抱死亡的诗人,她一生中创作近1800首诗作,其中与死亡主题有关的诗歌约占三分之一。对于死亡主题的幽深探索,使诗人的笔下幻化出各种不同的死神形象。探讨这些形象,便可窥得诗人对死亡的思考和态度。本文整理和选取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死神形象加以介绍,进而领略诗人死亡诗作的奇丽以及理解诗人超凡的死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丽·狄金森 死神形象 死亡观
下载PDF
——舒伯特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的死亡哲学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广军 《广播歌选》 2009年第10期66-67,共2页
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①,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他在德国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他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关键词 舒伯特艺术歌曲 死亡哲学 作曲家 钢琴伴奏 死神 和声 音乐作品 人物性格 诗歌 不和谐
下载PDF
翻译中难以避免之符号美的损失——“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中意象汉译的符号学评析
8
作者 张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意象是诗歌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名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便富含意象美。然而由于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特点与本质的不同,这些意象的美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不被重意而轻形甚至是舍弃“喻”。本文试以上... 意象是诗歌艺术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名作《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便富含意象美。然而由于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特点与本质的不同,这些意象的美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不被重意而轻形甚至是舍弃“喻”。本文试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美名诗解读》中的译本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解析诗歌中意象美的由来和在译文中的传达,从而指出翻译中存在诗歌美损失的原因与必然,并尝试提出补救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 意象 符意 符形 符喻
下载PDF
追寻永恒的价值——浅析《死神来迎大主教》的主题思想
9
作者 邵芳 许慧洁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4期227-227,共1页
《死神来迎大主教》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女作家薇拉·凯瑟的重要作品,写作题材和风格清新而独特。本文着重分析该作品的主题思想,揭示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 死神来迎大主教》 主题思想 永恒
下载PDF
伪善的死神,虚无的永生——《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死神形象及“永生”主题再议
10
作者 曾雪梅 《英语研究》 2022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国内学界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一诗的研究几乎得出一致的结论:诗人美化了死神以及死亡相伴的旅程,因为死亡最终引向“永生”;诗人通过该诗表达了对“永生”的信仰。本文基于两个事实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 国内学界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一诗的研究几乎得出一致的结论:诗人美化了死神以及死亡相伴的旅程,因为死亡最终引向“永生”;诗人通过该诗表达了对“永生”的信仰。本文基于两个事实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首先,狄金森创作了大量死亡主题诗歌是因为诗人一生都处于死亡的阴影之中,而非出于颂扬死神的目的;其次,狄金森没有皈依基督教,对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一直持怀疑态度。本文立足于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采用的反讽的语言策略,对《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的死神形象进行再议,分析了诗人以死神表面的“友善”刻画死神的伪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揭示死亡残酷的本质,以及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的虚无。死神相伴的旅程充满哥特式的氛围,而最终抵达的也非永生,而是永恒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善 虚无 死神 永生
下载PDF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新探——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及物系统分析
11
作者 绳菊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是美国著名诗人艾米丽·迪金森死亡诗歌中的代表作。文章尝试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系统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其独特的死亡主题与哲理意味,同时,揭示及物分析如何帮助读者理解诗歌主题...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是美国著名诗人艾米丽·迪金森死亡诗歌中的代表作。文章尝试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系统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其独特的死亡主题与哲理意味,同时,揭示及物分析如何帮助读者理解诗歌主题,加深对诗歌语篇意义的认识,为赏析诗歌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 及物系统 死亡
下载PDF
红色鼓动诗的前奏曲——读殷夫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
12
作者 胡源 《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殷夫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是一首包含着多种情感,而尤以阶级情感为明显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在诗中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心灵的话语,创造了一位真实动人的17岁革命青年艺术形象。诗人的理想、信念在诗中得到形象表现。《在死神未到之前... 殷夫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是一首包含着多种情感,而尤以阶级情感为明显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在诗中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心灵的话语,创造了一位真实动人的17岁革命青年艺术形象。诗人的理想、信念在诗中得到形象表现。《在死神未到之前》使诗人的红色鼓动诗长于政治抒情的特点初见端倪,为后期的革命诗歌创作奏响了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夫 《在死神未到之前》 红色鼓动诗
下载PDF
形相似而“神”不同——比较李斯特与圣-桑的《死神之舞》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海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死神舞蹈”原为艺术史上中世纪的绘画题材 ,后经过作曲家们的加工发展被创造性地运用到音乐作品中 ,作为重要的音乐题材。同为浪漫主义时期杰出代表作曲家李斯特与圣 -桑都曾用“死神”作为创作的主题 ,各自谱写出了杰出的交响音乐作... “死神舞蹈”原为艺术史上中世纪的绘画题材 ,后经过作曲家们的加工发展被创造性地运用到音乐作品中 ,作为重要的音乐题材。同为浪漫主义时期杰出代表作曲家李斯特与圣 -桑都曾用“死神”作为创作的主题 ,各自谱写出了杰出的交响音乐作品———《死神之舞》。这两首具有相同标题的交响性音乐作品取材来源及音乐材料是否也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神之舞 题材 音乐材料 主题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视域下“三维”转换翻译策略研究——以科幻作品《三体Ⅲ·死神永生》英译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春林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29-33,40,共6页
作为中国本土原创性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探索性研究,其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体Ⅲ·... 作为中国本土原创性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探索性研究,其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体Ⅲ·死神永生》在生态翻译视域下,突出语言的异质性以处理形合与意合的语言维转换,预设读者文化背景以取舍脚注和正文解释性翻译的文化维转换,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强化译文交际效果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为科幻作品英译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生态翻译"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三体Ⅲ·死神永生》
下载PDF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致音乐》《死神与少女》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洋 《北方音乐》 2019年第21期16-19,共4页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到1400年以后就已存在的德国艺术歌曲利德的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美学观念的变化,即器乐如何表达文学(歌词)内容。文章以舒伯特的艺术作品《致音乐》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到1400年以后就已存在的德国艺术歌曲利德的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美学观念的变化,即器乐如何表达文学(歌词)内容。文章以舒伯特的艺术作品《致音乐》和《死神与少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舒伯特创作背景的研究和音乐语言特征的解析,来阐释作曲家创作时的所思所想及其面对困境时仍然饱含希望进行创作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艺术特征 《致音乐》 死神与少女》
下载PDF
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视角分析英语诗歌——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晓瑜 《文教资料》 2010年第9期26-27,共2页
隐喻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作为一个认知机制.一个认知域(源域)部分映射于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上,目标域因为源域而得到部分地理解。隐喻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歌同质。本文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角度分... 隐喻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作为一个认知机制.一个认知域(源域)部分映射于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上,目标域因为源域而得到部分地理解。隐喻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歌同质。本文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角度分析艾米莉迪金森著名小诗《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对比分析英诗文本,可从诗人的认知层面更深层次地体会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独特的理解和诗歌本身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隐喻 认知
下载PDF
东方神话传说中死神及冥界神话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83-185,共3页
对东方神话传说冥界神话的来源——"灵魂观"进行探讨并对死神形象进行归纳分析及分类,讨论了死神这个形象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蕴。
关键词 东方神话 冥界 死神 灵魂观
下载PDF
《死神与少女》创作特点浅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广芳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8-19,共2页
舒伯特作为18世纪浪漫乐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艺术歌曲的创作是他一生音乐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的艺术体裁。《死神与少女》这首短小的通谱体形式的艺术歌曲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四大特征——抒情性、标题性、幻想性、即兴性。
关键词 舒伯特 死神与少女》 歌曲分析 创作特点
下载PDF
由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与顾恺之《洛神赋图》看中外美术之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3期67-68,共2页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艺术作品中会有所表现,如从图像学角度看,埃贡·席勒《死神与少女》与顾恺之《洛神赋图》两幅画题材虽同,但在表现手法、构图、题材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死神与少女》 《洛神赋图》 中外美术 题材 构图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探析圣桑《死神之舞》的钢琴演奏技巧——借鉴霍洛维茨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鲁禹君 《当代音乐》 2017年第4期48-50,共3页
以"死神"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题材,自中世纪以来经过众多文学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其中,圣桑的交响诗《死神之舞》(又译为《骷髅之舞》)对音乐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各钢琴演奏家艺术风格的形... 以"死神"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题材,自中世纪以来经过众多文学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其中,圣桑的交响诗《死神之舞》(又译为《骷髅之舞》)对音乐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各钢琴演奏家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探析圣桑交响诗《死神之舞》演绎为钢琴演奏曲的过程,分析如何运用钢琴的演奏技巧,通过优美的旋律再现整部作品所具有的神秘、恐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神之舞 圣桑 霍洛维茨 钢琴演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