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与殇的奏鸣曲:《春江花月夜》生命意识的深度解读
1
作者 杨帆 《中学语文》 2024年第30期63-64,共2页
《春江花月夜》作为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巅峰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生命哲思,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入剖析这首诗,探讨其中蕴含的“美与殇的奏鸣曲”——生命之美与生命之殇如何在诗中交织共鸣,以及这... 《春江花月夜》作为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巅峰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生命哲思,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入剖析这首诗,探讨其中蕴含的“美与殇的奏鸣曲”——生命之美与生命之殇如何在诗中交织共鸣,以及这种交织如何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识的独到见解,进而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生命之美 生命之 深度解读
下载PDF
厉祀、殇祀与《国殇》《礼魂》的祭义
2
作者 曹胜高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149,共6页
周有七祀制度,王祀泰厉、诸侯祀公厉、大夫祀族厉,以厉祀祭祀无后者。殇祀则祭祀二十岁以下的殇者,使其附先祖从食。二者皆以祭祀的方式,使其魂有所归而不为祟。兵死者不入兆域,通过集体安葬而享受祭祀。楚有厉神,又有武夷掌兵死者,皆... 周有七祀制度,王祀泰厉、诸侯祀公厉、大夫祀族厉,以厉祀祭祀无后者。殇祀则祭祀二十岁以下的殇者,使其附先祖从食。二者皆以祭祀的方式,使其魂有所归而不为祟。兵死者不入兆域,通过集体安葬而享受祭祀。楚有厉神,又有武夷掌兵死者,皆使兵死者享受祭祀而有所归。由厉祀、殇祀制度观察,《国殇》当为楚国为兵死者举行的公祀仪式,以安其魂。按照楚汉的魂魄观念,神灵魂魄合一,常人则魂飞魄散,故《礼魂》当为安魂曲,用于人鬼之祀,其当为《国殇》的附歌,而非送神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祀 《国 《礼魂》 祭义
下载PDF
李商隐的雨殇情结
3
作者 严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0-81,共2页
在李商隐的雨殇情怀诗中,"雨"成了一种有灵性的比兴和象征寄托,借雨写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借雨寄托个人的不幸身世和人生体验,借雨象征险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势力。他对雨的倾情,是他隐晦、曲折解读人生命运的方式。
关键词 李商隐 情结
下载PDF
逃离之殇与文化病理:论伍绮诗《无声告白》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本文从叙事伦理分析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视域和精神分析传统的文化批判,对作为《无声告白》核心叙事结构的“逃离之殇”进行伦理解读,认为它是一种基于文化总体性的“症候叙事”,揭示作品文体的文化病理书写特征。作品家庭... 本文从叙事伦理分析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视域和精神分析传统的文化批判,对作为《无声告白》核心叙事结构的“逃离之殇”进行伦理解读,认为它是一种基于文化总体性的“症候叙事”,揭示作品文体的文化病理书写特征。作品家庭叙事空间所彰显的“捆绑型关系”和“双重束缚死结”、社会叙事空间所蕴含的“自我污名化”和“群体妄想症”、历史叙事空间所显现的“谱系蜕变”和“历时寄生”,分层级体现以美国文化为典型的“沼泽性文化”病理特征,暗含叙事伦理作为诊断文化本身病理的“疗性”伦理属性,昭示出更广泛意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秉承文化病理学批评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告白》 逃离之 文化病理 叙事伦理
下载PDF
西路军兵殇古浪及其教训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汉河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51-57,共7页
1936年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之九军兵殇古浪,是西路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当时就着重从战术指挥层面作了总结。然而,当我们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从宏观层面作全局分析时,就会发现西路军总部在指导思想、兵力部署、战机捕... 1936年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之九军兵殇古浪,是西路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当时就着重从战术指挥层面作了总结。然而,当我们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从宏观层面作全局分析时,就会发现西路军总部在指导思想、兵力部署、战机捕捉、利用地形等方面也存在一些教训:一是西路军提前集结部队,分南北两路西进古浪,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落实《平大古凉战役计划》关于"首先消灭平番、大靖间马步芳野外部队"的纲领,没有抓住横梁山一带的有利地形和战机,主动组织两个主力军歼灭追敌一两个旅,使敌有所惊惧,从而为红九军兵殇古浪城留下了隐患。二是红九军兵殇古浪,确实存在军事部署指挥欠妥,死打硬拼,没有及早组织突围等问题;从更高层面考察,西路军未能主动组织主力军协调配合,打击追敌,而把主要关注点放在凉州和谈和迅速西进上,也是西路军兵殇古浪不可忽视的原因。三是对红九军的整顿是必须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存在对军级干部处分过重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路军 古浪 教训
下载PDF
风雨中的“呐喊”——王西麟《殇》的复调技法分析和情感布局 被引量:3
6
作者 檀革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1-60,共10页
王西麟的作品饱含强烈情感。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他成熟的复调思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其室内乐《殇》(Op.30)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运用的复调技法及表现的情感意义,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寻找作者力图在古老的民乐、现代创作技法和现... 王西麟的作品饱含强烈情感。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他成熟的复调思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其室内乐《殇》(Op.30)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运用的复调技法及表现的情感意义,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寻找作者力图在古老的民乐、现代创作技法和现代人的情感三者间建立起来的合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 帕萨卡利亚 固定音型 情感
下载PDF
殇逝:上古中国礼俗中的殇与年龄观念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刚 《唐都学刊》 2017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未成年人之死即为殇。但这种观念纳入礼俗后,往往被加以改造。礼制中"夭而不为殇",政治上"成年而为殇",宗教信仰"攻祭殇鬼",都是跟随人的实际需要而适时变动。所谓殇死,不仅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消失,不仅是... 未成年人之死即为殇。但这种观念纳入礼俗后,往往被加以改造。礼制中"夭而不为殇",政治上"成年而为殇",宗教信仰"攻祭殇鬼",都是跟随人的实际需要而适时变动。所谓殇死,不仅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消失,不仅是社会个体生命独立无依的离去,不仅是人的自然年龄的突然夭半,而是在这一现象上反映出人的社会年龄会跟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殇"的被认定,更多是一种社会行为,自然年龄成年与否,死或未死,与社会礼俗观念理念切合,才被赋予意义,获得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中国 礼俗 年龄观念
下载PDF
嫁殇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陵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126-128,163,共4页
嫁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婚姻习俗 ,它写尽了寡妇的屈辱与辛酸。嫁殇的历史 ,就是女人的地位史 ,女人的贞节史。嫁殇 ,其实是对女人人性残酷的捕杀与掠夺 ,它直接导致人性走样变形。
关键词 人性 贞节
下载PDF
透过王昭君悲剧形象探析封建文人的三种情殇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元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8-90,共3页
本文对王昭君的悲剧形象中的三种情殇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共鸣;对违反封建道德标准的恼怒;对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的愤恨三种情殇是历代文人热衷于描写昭君并多数喜欢或倾向于把王昭君形象塑造成悲剧的艺术形象的根源... 本文对王昭君的悲剧形象中的三种情殇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共鸣;对违反封建道德标准的恼怒;对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的愤恨三种情殇是历代文人热衷于描写昭君并多数喜欢或倾向于把王昭君形象塑造成悲剧的艺术形象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悲剧形象反思、资料考证,提出王昭君的历史真实形象是一个有生活见解的、性格刚强、不为封建礼教所拘,并为民族团结做出重要贡献的妇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形象 自愿请行
下载PDF
欧洲难民的人权之殇
10
作者 鲜开林 汪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0-27,共8页
2015年以来愈演愈烈的欧洲难民危机对当今国际政治秩序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尤其对输入国的欧洲各国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更为严重。由于地缘邻近、社会福利水平高、经济发达等因素,欧洲成为难民的首选地,而欧洲各国对难... 2015年以来愈演愈烈的欧洲难民危机对当今国际政治秩序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尤其对输入国的欧洲各国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更为严重。由于地缘邻近、社会福利水平高、经济发达等因素,欧洲成为难民的首选地,而欧洲各国对难民问题所持的立场和所采取的政策不一致,难民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难民问题持续发酵,使得欧洲正在遭受着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另一方面,由于难民规模庞大、救援经费不足、非法偷运组织等因素的影响,难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人格尊严权等基本人权亦受到严重侵害。文章透过欧洲难民危机人权之殇的表现、缘由,指出寻求解决欧洲难民危机难题和全世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欧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难民 人权之 表现 缘由 出路
下载PDF
妙笔书写爱情冷暖 丹青描绘细腻心思——《长门赋》与《月殇》的叙事策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云洁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77-80,共4页
短篇小说《长门赋》与《月殇》都是以婚姻危机为叙事母题的文学作品,但同样的小说母题,却构思出不同的故事和情节,结局也截然相反:两篇小说的主人公的婚姻命运是一合一散。在写作技巧方面两位作家都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叙事策略各有千... 短篇小说《长门赋》与《月殇》都是以婚姻危机为叙事母题的文学作品,但同样的小说母题,却构思出不同的故事和情节,结局也截然相反:两篇小说的主人公的婚姻命运是一合一散。在写作技巧方面两位作家都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叙事策略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对心理描写都有独到之处,意识的流动参与了小说结构的设计,推进了小说的情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门赋 叙事 结构 策略
下载PDF
论《国殇》为秦人所作及其相关问题
12
作者 李其霞 王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9-43,共5页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 《九歌·国殇》一篇之作者、作时及创作主旨,传统认为乃屈原为纪念楚国历年战争中为国牺牲之将士所作。但从《国殇》与《九歌》它篇风格之迥异及其语词绝不类于屈原所作《楚辞》它篇来看,《国殇》不仅非屈原之所作且也非《楚辞》之所属。而从《国殇》与《诗经.秦风.无衣》风格及《汉书》等文献所述秦人风尚之比较来看,《国殇》之风最近秦人。而考之《史记》等相关文献,《国殇》最有可能为秦人纪念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国中少年所作,其时间当是长平之战后即公元前260年后这一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风秦俗 长平之战 秦诗
下载PDF
讲述历史的方法:《唇齿殇》解读
13
作者 田右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唇齿殇》围绕着金岩馆作为叙事中心,采用重复的对称结构,在向后拉伸的记忆中照亮我们关于目前生活的理解。蓝海洋的小说是一种关于历史的认识方法,以个体的经验展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想象性的虚构世界里为我们讲述过去,同时想象着... 《唇齿殇》围绕着金岩馆作为叙事中心,采用重复的对称结构,在向后拉伸的记忆中照亮我们关于目前生活的理解。蓝海洋的小说是一种关于历史的认识方法,以个体的经验展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想象性的虚构世界里为我们讲述过去,同时想象着邕城的未来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齿 历史 自我
下载PDF
青春、情殇、画面感——郭敬明小说的意义及限度
14
作者 刘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30-34,共5页
郭敬明擅长用华丽的语言讲故事,他叙写个体积极的生存与现实认同之间的矛盾,叙写为护卫爱情的纯洁与神圣而自陨的年轻生命,毫不隐藏地将他们那一代人的情感世界揭以示人,以浪漫感伤的画面和流动飘逸的文字向读者呈上他们渴望被了解的青... 郭敬明擅长用华丽的语言讲故事,他叙写个体积极的生存与现实认同之间的矛盾,叙写为护卫爱情的纯洁与神圣而自陨的年轻生命,毫不隐藏地将他们那一代人的情感世界揭以示人,以浪漫感伤的画面和流动飘逸的文字向读者呈上他们渴望被了解的青春岁月和成长历程。但是面对未来,如何去激情而昂扬地寻找更深远更宽阔的发展之路是郭敬明亟待解决的实践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生存 画面感
下载PDF
令人忧思的乡殇——电影文学剧本《乡殇》的文化解读
15
作者 高恒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19-120,共2页
《电影文学》剧本《乡殇》,蕴含了乡风之殇、乡土之殇、乡情之殇。作品写当下、写下层、写平民、写历史、写民俗,一个个沉甸甸的话题,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又彰显了作品的厚重文化底蕴。
关键词 《乡 乡风 乡土 乡情
下载PDF
《国殇》“凌余阵”新诠
16
作者 曹海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5,98,共4页
屈原《国殇》中“凌余阵兮躐余行”的“凌余阵”,古今学者一般是将其解释为“侵犯我们的行阵”。本文不赞同这一传统的解释 ,并通过考察古代文献资料 ,指出“凌余阵”犹言“驰余阵”。
关键词 屈原 《国 凌余阵 考释
下载PDF
影像语阈中的青春之殇——从《孔雀》《立春》到《最爱》
17
作者 郑孝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1,共2页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以个人化的影像语言,以细腻的细节复制,以无法抑制的怀旧与感伤,或再现禁锢时代理想的一再夭折以及物质匮乏与精神贫瘠的背景下青春的苍白与压抑;或揭示执著追求梦想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洞明世事的...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以个人化的影像语言,以细腻的细节复制,以无法抑制的怀旧与感伤,或再现禁锢时代理想的一再夭折以及物质匮乏与精神贫瘠的背景下青春的苍白与压抑;或揭示执著追求梦想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洞明世事的人生智慧;或展现当下现实语境中人性的扭曲与黑暗。他借助的都是与青春无法剥离的悲剧故事,印证的是一个"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长卫 影像语阈 青春之
下载PDF
铭记乃是一种历史对话——王从地《棋殇》论略
18
作者 张德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4-98,102,共6页
优秀小说的深度当然来自作家心灵的博大与精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与作家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洞悉社会、体悟人生的高超能力息息相关。它向读者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好的故事,还有潜藏在故事之中的有关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命自身的... 优秀小说的深度当然来自作家心灵的博大与精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与作家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洞悉社会、体悟人生的高超能力息息相关。它向读者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好的故事,还有潜藏在故事之中的有关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命自身的多方位思考。小说《棋殇》选取史实为背景,并将历史事件引入小说,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精神 人文
下载PDF
《情殇都市》述评
19
作者 孙桂平 《邯郸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2-94,96,共4页
《情殇都市》有四大特点:一是主题设置推陈出新;二是两性关系寓意深长;三是故事内容切中时弊;四是写作技巧可圈可点。《情殇都市》作为电视剧的蓝本很适合。
关键词 《情都市》 贾阳 传统文化 高等学校 性爱
下载PDF
一号的内心肌理和时代的精神病症——论毕淑敏中篇小说《昆仑殇》
20
作者 汤晨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昆仑殇》通过一次伤亡严重的野营拉练的描写,精确而深刻地揭示了浸染社会几十年之久的一种精神病症。这种病症的心理本质是苦难崇拜和死亡迷恋,将受难和牺牲作为目标加以追求,以制造崇高感和精神超越,忽视和否认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昆仑殇》通过一次伤亡严重的野营拉练的描写,精确而深刻地揭示了浸染社会几十年之久的一种精神病症。这种病症的心理本质是苦难崇拜和死亡迷恋,将受难和牺牲作为目标加以追求,以制造崇高感和精神超越,忽视和否认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从而走向人性和人道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精神病症 苦难崇拜 死亡迷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