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严峻 卢桂花 +3 位作者 阮玉山 廖兴胜 罗昱 肖绍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85-6087,共3页
目的比较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3D-CTA)与当前的"金标准"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在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诊断中各自准确性。方法对5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老年患者进行3D-CTA检查,用ROC曲线来比较3D-CTA与DSA的诊断性能。... 目的比较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3D-CTA)与当前的"金标准"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在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诊断中各自准确性。方法对5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老年患者进行3D-CTA检查,用ROC曲线来比较3D-CTA与DSA的诊断性能。结果 56例老年患者中有69个动脉瘤被发现,DSA检测到8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检测到7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25%和97.92%,准确度为95.54%。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928,ROC分析发现3D-CTA诊断性能好。结论研究认为3D-CTA可作为老年病人术后残余动脉瘤检测的替代方式。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十分接近传统DSA检测方法。3D-CTA作为一种性价比高、非侵入性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老年病人,对初始和长期评估残余动脉瘤可以替代DSA的检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动脉瘤(RA) 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及中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兵 方淳 +4 位作者 李明华 王武 徐浩文 王珏 张蓓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45-849,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弹簧圈栓塞技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7年在我科治疗并经系统随访的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19例,共20枚动脉瘤。其中9枚动脉瘤单纯使用弹簧圈填塞,9枚使用支架辅助弹簧... 目的探讨治疗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弹簧圈栓塞技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7年在我科治疗并经系统随访的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19例,共20枚动脉瘤。其中9枚动脉瘤单纯使用弹簧圈填塞,9枚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2枚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使用弹簧圈成功填塞,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5例,瘤颈残留9例,瘤腔残留6例。有3例出现弹簧圈部分遗留于载瘤动脉,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和血栓形成。19例患者均经历1年以上随访。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7例完全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残留轻度偏瘫,1例遗留动眼神经不全麻痹。1年后造影随访显示15枚动脉瘤完全闭塞,4枚瘤颈残留,1枚瘤腔残留扩大。未发现弹簧圈脱出、移位、载瘤动脉瘤狭窄。结论介入弹簧圈填塞术治疗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选择合适的栓塞技术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支架 颈残留 残余动脉瘤
下载PDF
栓塞治疗35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天 李冬梅 +6 位作者 杜世伟 白志峰 汪晶 朱海波 杨杨 张隆辉 毛更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5例、37枚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分析临床疗效、预后及随访结果,讨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技巧.结...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5例、37枚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分析临床疗效、预后及随访结果,讨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技巧.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发现37枚栓塞的微小动脉瘤中,达完全栓塞者27枚,动脉瘤瘤颈残留7枚,瘤腔残留3枚;30例患者获术后6~ 36个月随访,未发现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应用一些手术技巧和各种栓塞材料,微小动脉瘤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残余动脉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