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
被引量:
8
1
作者
樊宇英
王伦志
+1 位作者
唐磊
张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核磁共振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剖宫产再孕的妇女孕期B超监测下剖宫产瘢痕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颖
李坚
+3 位作者
段华
陈雁鸣
Sooranna Dev
Ruilian Chen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3期8-10,共3页
目的:通过B超监测评价剖宫产再孕的孕妇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剖宫产瘢痕处的形态改变,并评价最后的分娩结局。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观察320例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妇女怀孕11~13周、19~21周以及32~34周时剖宫产瘢痕的变化,主要测量剖宫产...
目的:通过B超监测评价剖宫产再孕的孕妇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剖宫产瘢痕处的形态改变,并评价最后的分娩结局。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观察320例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妇女怀孕11~13周、19~21周以及32~34周时剖宫产瘢痕的变化,主要测量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的厚度变化。结果:在320例孕妇中,284例发现剖宫产瘢痕的宽度、长度及厚度均发生改变,比例达到88.7%,瘢痕的长度和宽度明显增大,瘢痕的厚度明显变薄。2例孕妇因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发生破裂而终止妊娠,这2例病例,B超监测瘢痕处子宫肌层厚度为0.5mm,整个孕期减少了2.7mm、2.5mm。结论:通过观察,建立了相关的B超参考数据,并证明了剖宫产瘢痕在下一次妊娠中会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菲薄的瘢痕处肌层厚度以及该处厚度的快速减少是剖宫产瘢痕破裂的先兆,在剖宫产再孕产妇的孕期监测过程中,瘢痕处肌层厚度的快速改变是提示剖宫产瘢痕破裂的潜在预警信号。这对防止剖宫产再孕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再孕
剖宫产瘢痕
经阴道超声
剖宫产瘢痕处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
被引量:
8
1
作者
樊宇英
王伦志
唐磊
张茜
机构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72-675,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阴道超声
核磁共振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诊断价值
Keywords
transvaginal son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residual myometrial thickness
diagnostic value
分类号
R714.2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剖宫产再孕的妇女孕期B超监测下剖宫产瘢痕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
12
2
作者
冯颖
李坚
段华
陈雁鸣
Sooranna Dev
Ruilian Chen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3期8-10,共3页
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提供基金支持(GJ2012)
文摘
目的:通过B超监测评价剖宫产再孕的孕妇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剖宫产瘢痕处的形态改变,并评价最后的分娩结局。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观察320例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妇女怀孕11~13周、19~21周以及32~34周时剖宫产瘢痕的变化,主要测量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的厚度变化。结果:在320例孕妇中,284例发现剖宫产瘢痕的宽度、长度及厚度均发生改变,比例达到88.7%,瘢痕的长度和宽度明显增大,瘢痕的厚度明显变薄。2例孕妇因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发生破裂而终止妊娠,这2例病例,B超监测瘢痕处子宫肌层厚度为0.5mm,整个孕期减少了2.7mm、2.5mm。结论:通过观察,建立了相关的B超参考数据,并证明了剖宫产瘢痕在下一次妊娠中会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菲薄的瘢痕处肌层厚度以及该处厚度的快速减少是剖宫产瘢痕破裂的先兆,在剖宫产再孕产妇的孕期监测过程中,瘢痕处肌层厚度的快速改变是提示剖宫产瘢痕破裂的潜在预警信号。这对防止剖宫产再孕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剖宫产再孕
剖宫产瘢痕
经阴道超声
剖宫产瘢痕处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Keywords
Pregnancy with a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Caesarean section scars
Transvaginal sonography
Residualmyometrial thickness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
樊宇英
王伦志
唐磊
张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剖宫产再孕的妇女孕期B超监测下剖宫产瘢痕形态学改变
冯颖
李坚
段华
陈雁鸣
Sooranna Dev
Ruilian Chen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