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城市土壤Cu,Zn,Pb含量及其形态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华林 周江敏 +3 位作者 金煜彬 杜爱雪 俞伟峰 杨东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8,134,共5页
分别采集了温州市区风景区、交通干线、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土壤样品21个,郊区农田保护区土壤样品2个,测定了各土壤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Cu,Zn,Pb,Cd含量。结果表明:各土样Cu,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59±18.29)mg/kg,(169.40&... 分别采集了温州市区风景区、交通干线、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土壤样品21个,郊区农田保护区土壤样品2个,测定了各土壤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Cu,Zn,Pb,Cd含量。结果表明:各土样Cu,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59±18.29)mg/kg,(169.40±52.97)mg/kg,(65.22±26.86)mg/kg,均超出温州土壤背景值。Cd仅在个别土样中检出,且浓度极低。各形态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Cu,Zn,Pb均以残余态为主,分别为60.17%,50.95%,47.33%。Cu和Pb的酸提取态含量最低,Zn则是有机态含量最低。各形态含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u,Zn各形态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而Pb则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酸提取 氧化物结合 有机 残余态
下载PDF
西南某稀土尾矿中铅的形态及迁移规律
2
作者 王春蕾 黄艺 +2 位作者 龙小玲 陈莹 张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7-298,共2页
从18世纪芬兰化学家J.Gadolin发现第一个稀土元素的氧化物起到现在,人类对稀土的认识、研究、利用已有200多年,随着稀土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发现了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企业往往只把目光投向价格昂贵的稀土矿... 从18世纪芬兰化学家J.Gadolin发现第一个稀土元素的氧化物起到现在,人类对稀土的认识、研究、利用已有200多年,随着稀土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发现了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企业往往只把目光投向价格昂贵的稀土矿本身,对其他伴生矿物则忽略太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重金属 铅形 可提取 稀土元素 腐殖酸 氧化 残余态 应用技术 稀土矿
下载PDF
环境降解聚乙烯地膜残余组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樊有国 罗学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环境降解地膜在外界光、温、水、气、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已从过去的块状崩解实现了"米汤"状"溶解"入土壤环境,但降解后的聚乙烯粉末残余物是否仍旧严重污染土壤环境成为新一轮争议的热点。文章采用L9(34)正交设计,... 环境降解地膜在外界光、温、水、气、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已从过去的块状崩解实现了"米汤"状"溶解"入土壤环境,但降解后的聚乙烯粉末残余物是否仍旧严重污染土壤环境成为新一轮争议的热点。文章采用L9(34)正交设计,从聚乙烯的分子量、残余量、土壤类型、土壤深度等因素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角度来研究粉末态聚乙烯残余物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聚乙烯2 000(数均分子量,下同)和LLDPE(lin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在模拟100 a残余量处理水平下对脲酶和脱氢酶影响最显著,呈现超低分子量和超高分子量在最大残余量时的处理对脲酶和脱氢酶影响最显著的规律。就磷酸酶活性而言,对磷酸酶的影响则呈现出分子量越大、残余量越大影响越显著的趋势。在整个玉米生长周期,处理的3种土壤酶活平均值分别为58.83、89.83和350.79μg/(g·h),是对照平均活度的1.15、1.06和1.19倍,呈现聚乙烯处理后土壤酶活性增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降解地膜 粉末残余 土壤酶活性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土壤环境因素对粉末态聚乙烯降解残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樊有国 罗学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5,共5页
在实验条件下模拟进入不同土壤3a后的残膜粉末并进行分离提取,采用红外、DSC和高温GPC等手段表征,研究了土壤环境因素对残膜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图谱显示三种聚乙烯(PE)埋入土壤3a后均有明显的羰基吸收峰和其他含氧基团的出现,摩... 在实验条件下模拟进入不同土壤3a后的残膜粉末并进行分离提取,采用红外、DSC和高温GPC等手段表征,研究了土壤环境因素对残膜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图谱显示三种聚乙烯(PE)埋入土壤3a后均有明显的羰基吸收峰和其他含氧基团的出现,摩尔质量分布变窄、分布曲线左移,聚乙烯2 000 g/mol(数均摩尔质量,下同)、5 000 g/mol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平均结晶度分别下降了0.91%、20.83%和1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降解地膜 粉末残余 分离与提取 降解行为
下载PDF
WCB闸阀阀体拉伸性能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飞 张久峰 汝阳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1-943,共3页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WCB闸阀阀体拉伸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阀体中碳含量偏低、残余铸态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及显微疏松是导致WCB闸阀阀体拉伸性能不合格的原因。
关键词 拉伸性能 碳含量 残余组织 非金属夹杂物 显微疏松
下载PDF
B+级铸钢中大块珠光体形成原因探讨与消除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少华 朱正锋 徐贵宝 《机车车辆工艺》 2012年第6期24-25,共2页
B+级铸钢(ZG25MnCrNi)是广泛应用于生产摇枕、侧架的重要材料,热处理工艺一般为900℃固熔3~4 h后吹风冷却,其金相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等轴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近期一些生产厂家发现铁素体与珠光体基体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大块状珠光体组织... B+级铸钢(ZG25MnCrNi)是广泛应用于生产摇枕、侧架的重要材料,热处理工艺一般为900℃固熔3~4 h后吹风冷却,其金相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等轴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近期一些生产厂家发现铁素体与珠光体基体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大块状珠光体组织。通过对该类异常组织的金相、元素分布与力学性能的分析,发现形成大块状珠光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局部温度不均匀引起的残余铸态组织和遗传影响,但这类组织对B+级钢的力学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还表明通过在正火处理前施加1次高温退火可以消除该类异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级铸钢 大块珠光体 残余
下载PDF
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冯淑仙 刘金环 王洁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6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术且术前存在残余低频或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多频... 目的分析术前多频稳态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拟行人工耳蜗术且术前存在残余低频或高频残余听力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将38例0.5、1.0 kHz作为低频组,将40例2.0、4.0 kHz作为高频组。所有患儿人工耳蜗术后1个月开机后实施系统化言语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言语识别率;干预3、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言语可懂度(SIR)评分、听觉行为分级问卷(CAP)评分、听觉整合量表(MAIS)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高频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短句识别率(70.00%,28/40;67.50%,27/40;75.00%,30/40)均高于低频组(45.00%,18/38;42.50%,17/38;50.00%,20/38),P均<0.05。干预3、6、12个月,高频组SIR、CAP、MAIS评分均高于低频组(P均<0.05)。结论与术前低频残余听力患儿相比,高频残余听力更有利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和听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术 术前多频稳残余听力 言语恢复
原文传递
铸钢试棒力学性能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年云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3年第7期346-347,350,共3页
对日常检测中材料ZG2 30 4 5 0两类力学性能不合格现象的试棒进行了宏观检验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 ,试棒中出现残余铸态组织、集中夹杂物和显微缩松等缺陷是造成这两类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原因。
关键词 铸钢 力学性能 残余 集中夹杂物 显微缩松 断口宏观检验 金相组织检验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