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林西早中生代O型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冬兵 刘勇胜 +2 位作者 宗克清 高长贵 徐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8,共8页
对内蒙古林西地区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大洋型(O型)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w(SiO2)=57.89%~63.97%、w(Al2O3)=15.39%~16.17%、w(Na2O)/w(K2O)=1.5~2.2(除一个为0.9)、A/CNK=0.83~0.97、Mg#=49~64、w(Cr)... 对内蒙古林西地区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大洋型(O型)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w(SiO2)=57.89%~63.97%、w(Al2O3)=15.39%~16.17%、w(Na2O)/w(K2O)=1.5~2.2(除一个为0.9)、A/CNK=0.83~0.97、Mg#=49~64、w(Cr)=91~209μg/g、w(Ni)=52.2~111.4μg/g、w(Sr)=551~1018μg/g、w(Yb)=1.18~1.71μg/g、w(Y)=12.6~17.7μg/g、δ(Eu)=0.86~0.94]。利用LA-ICP-MS对其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4±2)Ma(MSWD=0.36)。此时,区域内古亚洲洋已闭合,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说明,林西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是由残余洋壳部分熔融并随后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内蒙古林西早中生代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产出表明,洋壳来源的埃达克岩(O型埃达克岩)不仅可以随俯冲同时产生,而且也可以在非俯冲环境下由保存在古俯冲带地幔中的残余洋壳部分熔融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早中生代 高镁埃达克质岩 残余洋壳
下载PDF
西藏洞错埃达克质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国川 王保弟 +2 位作者 刘函 王立全 周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2-1782,共1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缝合带之一,其闭合时限还存在争议,制约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研究。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晚期的粗安岩,LA-ICP-MS测得其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02.0±...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缝合带之一,其闭合时限还存在争议,制约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研究。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洞错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早白垩世晚期的粗安岩,LA-ICP-MS测得其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02.0±1.9Ma,岩石高SiO_2、Al_2O_3、富Na及高的Sr/Y值(25.2~42.2),贫Nb(11.1×10^(-6)~16.6×10^(-6))、Y(11.7×10^(-6)~18.3×10^(-6))和Yb(1.06×10^(-6)~1.77×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有与埃达克质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具有高Mg~#的特点(Mg~#=50.0~54.1)。认为洞错高Mg~#埃达克质岩很可能是残留洋壳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交代地幔的产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由此推测,洞错早白垩世晚期埃达克质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时限应该在102Ma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洞错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 粗安岩 埃达克质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残余洋壳熔融
下载PDF
甘肃北山早古生代蛇绿岩带的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扬 何国琦 《上海国土资源》 1988年第3期10-23,共14页
板块构造学说问世以来,地质学有了突破性进展。现代大洋岩石与大陆蛇绿岩之间明显的相似性,使人们把蛇绿岩视为消失大洋在大陆造山带中的残留标志。笔者综合有关蛇绿岩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北山首次确定了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带。
关键词 蛇绿岩带 残余洋壳 岩石化学图解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右旗晚二叠世埃达克质火山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文鹏 张生旭 +6 位作者 姜海洋 刘洪大 隋成禹 孙江军 张俭峰 吕石佳 李新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0-1721,共12页
内蒙古东南部巴林右旗地区发育晚二叠世埃达克质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安山岩、粗安岩、英安岩及辉石安山岩,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56.7±2.7Ma,指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套火山岩属准铝质-弱铝质中钾钙碱性... 内蒙古东南部巴林右旗地区发育晚二叠世埃达克质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安山岩、粗安岩、英安岩及辉石安山岩,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56.7±2.7Ma,指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套火山岩属准铝质-弱铝质中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具富Si(SiO_2>56%)、高Al(Al_2O_3>15%)、富Na、贫K、高Sr、低Yb和Y等特征,Na_2O/K_2O值为2.33~3.90,Mg~#值为35.3~60.8;稀土元素总量为96.69×10^(-6)~192.4×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a/Yb)_N值为6.27~13.82),具正的Eu(δEu=1~1.67)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为O型(大洋型)埃达克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资料,巴林右旗埃达克质火山岩是残留在地幔中的古亚洲洋残余洋壳部分熔融并受到地幔橄榄岩混染形成的,暗示晚二叠世存在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俯冲消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晚二叠世 埃达克岩 残余洋壳 古亚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