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残余能量法诊断结构故障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方林 顾松年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8,共4页
定义新的、与结构故障有关的特征参数—残余能量后,推导了各自由度对残余能量贡献的表达式。故障发生前,系统不提供任何残余能量;故障发生后,由于结构物理参数的变化,产生了残余能量,根据各阶模态下的残余能量,诊断故障的发生与... 定义新的、与结构故障有关的特征参数—残余能量后,推导了各自由度对残余能量贡献的表达式。故障发生前,系统不提供任何残余能量;故障发生后,由于结构物理参数的变化,产生了残余能量,根据各阶模态下的残余能量,诊断故障的发生与否及严重程度。计算出每一自由度对残余能量的贡献,贡献最大者即为与故障有关的自由度,从而可诊断故障的位置。数字仿真与实物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行,且适合多故障和复杂结构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残余能量 振动特性 结构故障
下载PDF
残余能量差法用于在役结构无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迎春 杜守军 章梓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09-112,共4页
在役结构因其原始指纹不易获得,使得对其进行损伤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动力检测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标———残余能量差,并且推导了各节点对于残余能量差贡献的表达式。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的残余能量差的变化可以判... 在役结构因其原始指纹不易获得,使得对其进行损伤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动力检测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标———残余能量差,并且推导了各节点对于残余能量差贡献的表达式。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的残余能量差的变化可以判断损伤的发生与否及其损伤位置,它不需要结构的完好指纹作为比较,适用于在役结构的无损检测和状态监测。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的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无损检测 残余能量 长期监测 能量 残余 损伤检测 动力检测 损伤识别 损伤位置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古构造残余应力随深度分布及带中残余能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安欧 高国宝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63-69,共7页
本文介绍了测量岩体中三维区域残余应力和嵌镶残余应力及其弹性应变能密度的方法,并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上的5个大口径深钻孔岩芯的具体测量结果,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古构造残余应力及残余应变能密度沿深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残余应力... 本文介绍了测量岩体中三维区域残余应力和嵌镶残余应力及其弹性应变能密度的方法,并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上的5个大口径深钻孔岩芯的具体测量结果,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古构造残余应力及残余应变能密度沿深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及残余弹性应变能密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本文还估算了该断裂带岩体中储存的残余弹性应变能的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断裂带 残余能量
下载PDF
基于单元残余能量灵敏度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合良 谢居静 熊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在定义单元残余能量基础上进行单元残余能量的灵敏度分析,提出基于单元残余能量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建立结构损伤识别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求得损伤系数向量,便可同时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 在定义单元残余能量基础上进行单元残余能量的灵敏度分析,提出基于单元残余能量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建立结构损伤识别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求得损伤系数向量,便可同时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各损伤工况不但能准确定位,而且能有效识别出损伤程度,识别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能量 灵敏度 损伤识别
下载PDF
残余能量释放对风机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袁野 王彦 吕项羽 《吉林电力》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通过分析风机在进行低电压穿越的过程中,由于风机输出功率的降低所产生的一部分残余的能量对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指出这部分残余能量应尽可能通过crowbar或者吸收电阻来释放,使风机能尽量维持在低穿前的状态,将有助于风机在低穿过程... 通过分析风机在进行低电压穿越的过程中,由于风机输出功率的降低所产生的一部分残余的能量对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指出这部分残余能量应尽可能通过crowbar或者吸收电阻来释放,使风机能尽量维持在低穿前的状态,将有助于风机在低穿过程结束后快速进行有功功率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能量释放 低电压穿越 有功功率恢复 CROWBAR
下载PDF
基于残余噪声能量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温玉 唐斌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基于残余噪声能量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无需对目标信号、杂波与噪声的先验统计信息做假设,权向量值由系统设定的残余噪声决定。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杂波与噪声信号。
关键词 杂波抑制 自适应滤波 残余噪声能量
下载PDF
电火花放电能量及其损耗的计算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庆明 汪建平 +2 位作者 李磊 张云明 宇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55-1260,共6页
为了准确计算不同放电条件下的电火花放电能量,对系统中的能量损耗进行了量化分析。对3种常用放电能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放电过程中电容残余能量和电路损耗能量的损耗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电... 为了准确计算不同放电条件下的电火花放电能量,对系统中的能量损耗进行了量化分析。对3种常用放电能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放电过程中电容残余能量和电路损耗能量的损耗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电容储存能量在2 mJ^2 J之间时,随着储存总能量的增大,因电容残余能量造成的能量损耗率由1%增大到20%,电路损耗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由70%减小到5%,而整个系统的能量损耗率由70%减小到20%。因此,直接通过电容上的储存能量来计算火花放电能量会产生一定误差,应采用积分求解法来计算火花放电能量。当电容储存能量较大时,误差较小,可以直接通过电容上的储存能量计算得到放电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放电 点火电压 有效放电能量 电容残余能量 电路损耗 能量损耗率
下载PDF
中国西南部强震带残余应变能水平场与大震分布的关系
8
作者 安欧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6-980,共5页
据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横跨与平行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四个测区,用X射线法布设26条测线,测得了岩体宏观残余应变能密度水平分布等值线图,研究了其与区内大震时空分布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西南部 X射线法 残余能量 能震分布关系
下载PDF
基于跨层可持续能量的Femtocell能效优化
9
作者 万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69-2472,共4页
将能量供应的持续性问题建模为一个NP-hard的最大化网络能量残余比率(ERR)的优化求解问题,通过分析能效和能量耗尽速率(EDR)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最大化网络ERR算法。该算法采用跨层方式进行,通过物理(PHY)层的功率控制使链路的能量效率达... 将能量供应的持续性问题建模为一个NP-hard的最大化网络能量残余比率(ERR)的优化求解问题,通过分析能效和能量耗尽速率(EDR)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最大化网络ERR算法。该算法采用跨层方式进行,通过物理(PHY)层的功率控制使链路的能量效率达到最大,然后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接入控制使网络ERR达到最大。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化网络ERR算法在改善网络生存时间和提高由可再生能源供能的用户数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效率 蜂窝网络 可再生能源 能量残余比率 能量耗尽速率
下载PDF
基于视觉原理的多分辨率地形生成准则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金莲 杜薇 迟忠先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95-1298,共4页
目前多分辨率地形的生成准则主要是屏幕空间误差或其变相表达的地形粗糙度,但该类误差准则仅适于对近处的地形进行简化.为了能对远处的地形进行简化,因而从能量传播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适合对离视点较远的区域进行简化的残余能量准则... 目前多分辨率地形的生成准则主要是屏幕空间误差或其变相表达的地形粗糙度,但该类误差准则仅适于对近处的地形进行简化.为了能对远处的地形进行简化,因而从能量传播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适合对离视点较远的区域进行简化的残余能量准则,同时将其与屏幕空间误差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视觉原理的多分辨率地形生成准则,并给出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实时生成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三角形的数目,并能适合于大规模地形的实时显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多分辨率模型 屏幕空间误差 残余能量准则 地形简化准则 视觉原理
下载PDF
基于时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时分簇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翠 巨永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405-3407,3414,共4页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时分簇算法(TDCA);算法受簇内时分复用调度机制的启发,采用一种类似的分时机制产生簇头;该分时机制能让局部残余能量最大的节点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隙内成为簇头,并使簇头分布均匀;簇头采用多...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时分簇算法(TDCA);算法受簇内时分复用调度机制的启发,采用一种类似的分时机制产生簇头;该分时机制能让局部残余能量最大的节点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隙内成为簇头,并使簇头分布均匀;簇头采用多跳路由的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通过比较等效通信距离,选择最节约能量的下一跳路由。算法有效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热区"问题,均衡了节点能耗;以某200m×200m方形区域内布置400个节点的小型WSN为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TDCA算法能够显著延长网络寿命(分别比LEACH和EEUC算法延长了344%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均衡 残余能量 多跳通信 分时分簇
下载PDF
分布式三元量度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网格划分算法研究
12
作者 杨挺 孙雨耕 +2 位作者 张强 李桂丹 张志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以无线通信为介质的自组织传感器网络物理连接具有高连通性,构成复杂的物理拓扑结构。基于图论极大独立集理论并考虑传感器网络运行需求,本文提出分布式三元量度WSN有效网络划分算法(TMMGC)。算法以节点残余能量和点连通度为复合量度采... 以无线通信为介质的自组织传感器网络物理连接具有高连通性,构成复杂的物理拓扑结构。基于图论极大独立集理论并考虑传感器网络运行需求,本文提出分布式三元量度WSN有效网络划分算法(TMMGC)。算法以节点残余能量和点连通度为复合量度采用随机分布式极大独立集理论进行监测网格划分。通过仿真分析,依TMMGC算法划分网格均匀,最大最小网格容量均方差由9.0667减小到3.7619,从而有效提高数据融合效率;同时减少数据传输平均距离13%,节省网络运行能耗,提高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残余能量 监测网格 网格容量
下载PDF
里氏硬度冲击碰撞过程研究
13
作者 石伟 曾吾 +2 位作者 陶继增 李新良 李金颖 《中国计量》 2007年第12期52-53,共2页
里氏硬度是以能量测量为基础的硬度试验方法,其原理是使一个保持恒定能量(11N·mm)的冲击体冲击到静止的材料样品上,再回弹起来,测量回弹时尚存在于试样中的能量(残余能量),该残余能量即表示里氏硬度的大小。其测量方法是... 里氏硬度是以能量测量为基础的硬度试验方法,其原理是使一个保持恒定能量(11N·mm)的冲击体冲击到静止的材料样品上,再回弹起来,测量回弹时尚存在于试样中的能量(残余能量),该残余能量即表示里氏硬度的大小。其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冲击体距试样表面1mm位置处的冲击速度和反弹速度,作为动能的表征量。由这两个速度求得的商与1000的乘积定义为里氏硬度值。其公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硬度值 碰撞过程 能量测量 冲击速度 残余能量 试验方法 测量方法 回弹
下载PDF
类数目自适应的目标外观特征聚类
14
作者 路红 汤皓 费树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94-199,共6页
对运动目标外观特征聚类,在视频目标建模、检测和跟踪中具有重要应用。针对随机数据样本中类数难以事先设定问题,以交通车辆外观特征自适应聚类为对象,提出一种新的类数在线确定方法。采用迭代阈值和RGB分量目标检测融合,自动从背景中... 对运动目标外观特征聚类,在视频目标建模、检测和跟踪中具有重要应用。针对随机数据样本中类数难以事先设定问题,以交通车辆外观特征自适应聚类为对象,提出一种新的类数在线确定方法。采用迭代阈值和RGB分量目标检测融合,自动从背景中提取运动目标区域,以抑制背景干扰;在HSV空间中提取目标区域的V色彩分量直方图峰值轮廓;根据相邻候选峰的连续灰度差分和残余峰能量获得聚类数;利用S和V分量构成目标外观特征的样本强度矩阵,并联合所得聚类数和K-means算法实现样本强度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类数目自适应性、聚类有效性和计算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特征 自适应类数 峰值轮廓 候选峰 残余能量
下载PDF
一种基于TLP输入的系统级ESD模型分析方法(英文)
15
作者 王艺泽 王源 +1 位作者 曹健 张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298,共6页
基于已有的传输线脉冲发生器(TLP)与IEC 61000-4-2应力的等效关系,提出一种以TLP应力作为输入的系统级模型分析方法。与传统的IEC应力作为系统输入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解决了对流入待测器件(DUT)残余能量的计算不够精确的问题,同时提... 基于已有的传输线脉冲发生器(TLP)与IEC 61000-4-2应力的等效关系,提出一种以TLP应力作为输入的系统级模型分析方法。与传统的IEC应力作为系统输入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解决了对流入待测器件(DUT)残余能量的计算不够精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DUT失效预测方面的精准性。通过SPICE仿真,预测了上述两种应力作为系统输入的DUT失效情况。通过相应的印制电路板(PCB)的实测验证,进一步说明新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系统级失效预测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 传输线脉冲测试 静电枪 残余能量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流域干旱荒漠区湿地地表能量收支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学敏 秦璐 +3 位作者 吕光辉 杨建军 公延明 杨晓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9-317,共9页
利用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量塔2012年观测数据,比较了流域内荒漠区湿地地表典型日、季节尺度上的能量收支特征,揭示辐射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季节的能量闭合程度和能量残余累积特征。结... 利用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量塔2012年观测数据,比较了流域内荒漠区湿地地表典型日、季节尺度上的能量收支特征,揭示辐射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季节的能量闭合程度和能量残余累积特征。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干旱荒漠区湿地四季典型日能量平衡各分量均表现为昼高夜低、正午高凌晨低的单峰曲线,春季感热通量为主要耗能方式,夏、秋、冬季潜热大于感热;年尺度上潜热通量整体呈春夏增长、秋冬降低,夏季波动较大的趋势,水分是决定感热和潜热通量配比的关键因子;荒漠区湿地地表能量残余量每日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时段性,春、夏、秋、冬日平均能量残余量分别为17.77、4.19、171.99和-12.81 W·m^(-2),而季节尺度上能量残余量排序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相比于干旱区其他下垫面类型,荒漠区湿地潜热通量在能量支出中均占比较高(生长季,LE/R_n=0.803;全年,LE/R_n=0.698),同时其波文比小于干旱区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感热通量 涡度相关 太阳辐射 能量残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