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元素在钢表面氧化过程中富集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长荣 杨小平 文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14,共5页
对不同铜含量的钢在表面氧化过程中铜的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的热加工性能与钢中铜含量有着密切联系。残余铜含量越高,晶界与基体界面氧化腐蚀越严重,热脆性倾向越大;热加工时间越长,液态富铜相渗透晶界越深,分布面越宽... 对不同铜含量的钢在表面氧化过程中铜的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的热加工性能与钢中铜含量有着密切联系。残余铜含量越高,晶界与基体界面氧化腐蚀越严重,热脆性倾向越大;热加工时间越长,液态富铜相渗透晶界越深,分布面越宽,晶界富集量越多;热加工温度越高,晶内、晶界氧化越剧烈。合理地改善热加工时间和温度,可以减轻钢中残余铜元素所导致的热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铜元素 表面氧化 热脆性
下载PDF
锻造钢锭残余元素铜出格控制
2
作者 董军 邱春笋 《广重科技》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锻造钢锭 残余元素出格控制 QC小组
下载PDF
残余元素砷铜在耐低温低合金高强度钢中析出特点及机理分析
3
作者 孙丽新 《莱钢科技》 2015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模拟加热试验,使得残余有害元素铜砷析出,并分析析出特点及析出机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残余元素 加热试验 晶界析出
下载PDF
残余Cu对钢材热加工性能的危害及其抑制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小平 李长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介绍了废钢循环中铜元素的主要来源,分析了残余铜元素在钢热加工过程中的赋存状态及其造成钢材"热脆性"的机制,总结了抑制铜元素对钢材"热脆性"危害的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废钢中残余铜元素有害影响的... 介绍了废钢循环中铜元素的主要来源,分析了残余铜元素在钢热加工过程中的赋存状态及其造成钢材"热脆性"的机制,总结了抑制铜元素对钢材"热脆性"危害的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废钢中残余铜元素有害影响的抑制措施,避免或减轻其对钢材热加工性能的影响,以提高废钢的循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铜元素 废钢 热脆性
下载PDF
稀土夹杂物诱导钢中ε-Cu析出的错配度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鹏 李长荣 +1 位作者 刘然 师帅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为改善铜原子在奥氏体晶界处的偏析,探究稀土夹杂物对钢中残余铜元素析出的影响,采用二维错配度理论,对稀土夹杂物成为钢中ε-Cu异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ε-Cu的(111)面与Ce_2O_3的(0001)面和La_2O_3的(0001)面二维... 为改善铜原子在奥氏体晶界处的偏析,探究稀土夹杂物对钢中残余铜元素析出的影响,采用二维错配度理论,对稀土夹杂物成为钢中ε-Cu异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ε-Cu的(111)面与Ce_2O_3的(0001)面和La_2O_3的(0001)面二维错配度分别为6.7%和7.9%,与Ce_2O_2S(0001)面上的二维错配度为8.8%,即Ce_2O_3,La_2O_3和Ce_2O_2S均可以作为ε-Cu的中等有效形核核心;而CeS的(100)面与ε-Cu(100),(110)和(111)面的二维错配度分别为50.3%,27.2%和31.1%,说明CeS不能作为ε-Cu的异质形核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夹杂物 残余铜元素 异质形核核心 二维错配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