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定位施肥残留养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30
1
作者
程艳丽
邹德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15年培肥后,磷肥、有机肥残留养分对粮豆作物的增产效果至少在三年以上,低量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残留养分的增产率最高,为119.46%。长期施用有机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促进土壤磷有效性的发挥;棕...
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15年培肥后,磷肥、有机肥残留养分对粮豆作物的增产效果至少在三年以上,低量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残留养分的增产率最高,为119.46%。长期施用有机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促进土壤磷有效性的发挥;棕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与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41,α=0.01,n=36)。在投入磷素相等的情况下,土壤中残留的全磷含量则主要受作物吸磷量的制约。有机—无机结合培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长期定位试验
产量
残留后效
原文传递
梨幼树到结果初期春施15N–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的残留与损失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振旭
孙明德
+4 位作者
武阳
田海青
杜瑞瑞
赵艳艳
刘松忠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5,共9页
2014—2016年,以‘黄冠’梨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从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春季施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土壤残留与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期(2014—2015年)梨树生长以中心干和粗根等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生长量相对较小;进...
2014—2016年,以‘黄冠’梨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从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春季施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土壤残留与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期(2014—2015年)梨树生长以中心干和粗根等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生长量相对较小;进入结果初期(2016年)后树体生长表现为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枝梢等营养器官生长与产量形成并存,生长量大幅增加。整个试验期间,树体贮藏器官的标记氮素吸收量较大,其中幼树期中心干吸收量最大,结果初期粗根吸收量最大。0~100 cm土层标记氮素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和施用年限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施用标记氮素后第1年(2014年),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较高,残留率达63.61%,梨幼树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3.25%。随后两年(2015—2016年)土壤残留量较低,树体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0.51%和0.80%。试验结束时,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标记氮素的累计利用率为4.57%,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为20.34%,损失率达7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
幼树期
结果初期
15N–尿素
吸收
残留后效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期定位施肥残留养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30
1
作者
程艳丽
邹德乙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金
程艳丽(1973-)
女
+2 种基金
辽宁人
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
文摘
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15年培肥后,磷肥、有机肥残留养分对粮豆作物的增产效果至少在三年以上,低量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残留养分的增产率最高,为119.46%。长期施用有机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促进土壤磷有效性的发挥;棕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与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41,α=0.01,n=36)。在投入磷素相等的情况下,土壤中残留的全磷含量则主要受作物吸磷量的制约。有机—无机结合培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棕壤
长期定位试验
产量
残留后效
Keywords
Brown soil
Long - term located experiment
Residue - effect
Production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梨幼树到结果初期春施15N–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的残留与损失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振旭
孙明德
武阳
田海青
杜瑞瑞
赵艳艳
刘松忠
机构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5,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6B03-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010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KJCX20170111,KJCX20180701)。
文摘
2014—2016年,以‘黄冠’梨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从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春季施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土壤残留与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期(2014—2015年)梨树生长以中心干和粗根等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生长量相对较小;进入结果初期(2016年)后树体生长表现为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枝梢等营养器官生长与产量形成并存,生长量大幅增加。整个试验期间,树体贮藏器官的标记氮素吸收量较大,其中幼树期中心干吸收量最大,结果初期粗根吸收量最大。0~100 cm土层标记氮素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和施用年限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施用标记氮素后第1年(2014年),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较高,残留率达63.61%,梨幼树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3.25%。随后两年(2015—2016年)土壤残留量较低,树体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0.51%和0.80%。试验结束时,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标记氮素的累计利用率为4.57%,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为20.34%,损失率达75.07%。
关键词
梨
幼树期
结果初期
15N–尿素
吸收
残留后效
Keywords
pear
no bearing stage
young bearing stage
15N-urea
uptake
residual effect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定位施肥残留养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程艳丽
邹德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0
原文传递
2
梨幼树到结果初期春施15N–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的残留与损失
梁振旭
孙明德
武阳
田海青
杜瑞瑞
赵艳艳
刘松忠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