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标准化残肝体积比预测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丰晓 白雪松 胡敬华 《肝脏》 2022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评价标准化残肝体积比(sFLR)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21年2月术前腹部三维CT重建、施行肝切除术HCC患者74例(男58例、女1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目的 评价标准化残肝体积比(sFLR)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21年2月术前腹部三维CT重建、施行肝切除术HCC患者74例(男58例、女1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PHLF相关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确定PHLF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74例HCC患者PHLF28例(PHLF组)、非PHLF46例(非PHLF组)。PHLF组、非PHLF组患者PLT分别为123(29,238)×10^(9)/L、168(38,53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分别为36.3(26.0,41.2)g/L、42.8(25.6,48.8)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LR分别为0.50(0.38,0.78)、0.67(0.36,0.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分分别为9(6,12)分、7(6,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PT、INR、ALT、HBsAg及肿瘤直径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PLT、Alb、sFLR及MELD评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LT、Alb、sFLR及MELD评分均是HCC患者PHL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sFLR诊断HCC患者PHLF发生时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54、76.9%及73.9%,MELD评分诊断HCC患者PHLF发生时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53.8%及82.6%,两者联合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为80.8%、91.3%。sFLR联合MELD评分诊断HCC患者PHLF发生时的AUC值均分别显著高于sFLR、MELD评分(P<0.05)。结论 sFLR联合MELD评分是预测HCC患者PHLF发生的有效指标,该预测模型能有效指导肝切除术后的早期处理,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为肝切除术的术前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切除术后功能衰竭 标准化残肝体积比 终末期病模型评分
下载PDF
ICG滞留率联合残肝体积比在半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邱烽 蔡卫华 +3 位作者 吴建军 王建新 吴金柱 徐磊 《交通医学》 2021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CG R15)联合残肝体积比(SFLVRS)在半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36例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测定肝脏总体积(TLV)、残肝体积(FLV),结合患者体表面积(BSA),计算标准化全...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CG R15)联合残肝体积比(SFLVRS)在半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36例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测定肝脏总体积(TLV)、残肝体积(FLV),结合患者体表面积(BSA),计算标准化全肝体积(SLV),残肝体积比(SFLVRS);使用ICG检测仪检测ICG滞留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分为肝功能衰竭组5例和无肝功能衰竭组31例。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半肝切除手术,术后5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发生率13.9%,术后保守治疗后治愈。两组年龄、术前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PAB(前白蛋白)、PT(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功能衰竭组术前ICG R15(13.7±3.4)%,术中出血量(653.0±61.1)mL,输血量(455.0±44.8)mL,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的病例占比4例(80.0%)及第一肝门单次阻断时间(20.4±4.6)min大于无肝功能衰竭组,SFLVRS(47.1±6.1)%低于无肝功能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 R15联合残肝体积比可进一步提高评估残余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性,有助于降低半肝切除手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CT检查 残肝体积比 ICG滞留率
下载PDF
甲胎蛋白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华华 许捷鸿 +1 位作者 易宏 杜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评估甲胎蛋白(AFP)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9-05~2014-09期间68例临床分期相同的行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资料,根据随访1年有无复发进行临床分组,其中复发组32例,未复... 目的评估甲胎蛋白(AFP)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9-05~2014-09期间68例临床分期相同的行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资料,根据随访1年有无复发进行临床分组,其中复发组32例,未复发组36例,比较两组间患者术后AFP均值与标准化残肝体积,分析AFP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后的AFP均值分别为(110.25±89.44)ng/ml和(70.71±54.32)ng/ml,标准化残肝体积分别为(371.59±27.35)mL/m^2和(462.56±61.96)ml/m^2。复发组的AFP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均值为(0.29±0.22),高于未复发组(0.16±0.16)(P〈0.01)。结论AFP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风险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当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1年内的AFP与标准化残肝体积比超过0.2时,复发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标准化体积 复发
下载PDF
标准残肝体积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41
4
作者 陈熙 杜正贵 +3 位作者 李波 魏永刚 严律南 文天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29-1833,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切除术后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大小与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03/2008-02收治的75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术前采用CT测定患者的全肝体积,术中被切除的肝脏... 目的:探讨肝脏切除术后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大小与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03/2008-02收治的75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术前采用CT测定患者的全肝体积,术中被切除的肝脏组织的体积由排水法测定,全肝体积与术中切除肝脏组织体积之差除以患者的体表面积即为标准残肝体积.根据术后患者肝功能代偿状况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标准残肝体积均数的差异;并根据标准残肝体积再分组,比较组间术后发生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肝功能轻度代偿不全组60例,中度代偿不全组12例,重度代偿不全组3例(因重度代偿不全组例数过少,纳入中度代偿不全组进行统计分析).术后肝功能轻度代偿不全组标准残肝体积均值为545±93mL/m2,而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组仅为398±82mL/m2,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发生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患者标准残肝体积较小.按标准残肝体积416mL/m2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SRLV≤416mL/m2,而B组SRLV>416mL/m2,两组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分别为68.8%和6.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SRLV≤416mL/m2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较高.结论:标准残肝体积是评估肝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有效且简便的方法,对预测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及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体积 切除术 功不全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评估残肝体积及指导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方驰华 冯石坚 +5 位作者 范应方 鲍苏苏 钟世镇 杨剑 项楠 曾宁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术前评估及指导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0例入住我院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亚毫米原始扫描数据,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观察重建模型进...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术前评估及指导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0例入住我院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亚毫米原始扫描数据,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观察重建模型进而仿真手术,计算残肝体积百分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手术风险,将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术前风险评估及真实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3DVS对腹部脏器及其脉管系统三维重建的模型结构清晰、直观、形象逼真。10例患者功能肝体积介于(1335.28±293.72)ml;肿瘤体积介于(399.06±276.26)ml;残肝体积介于(770.12±226.77)ml;结合患者临床资料,10例患者术前测得的残肝体积百分比均能满足术后肝功代偿要求,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一致,术前利用MI-3DVS手术风险评估与真实手术风险一致。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指导肝脏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肝脏肿瘤切除率,评估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三维重建 仿真手术 体积 切除
下载PDF
标准残肝体积预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龚文锋 陆战 +4 位作者 张志远 钟鉴宏 马良 向邦德 黎乐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术标准残肝体积(the 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的安全临界值及其评估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术标准残肝体积(the 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的安全临界值及其评估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共181例半肝切除术HCC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测定肝脏总体积、肿瘤体积、残肝体积、切除的肝体积。术中排水法测定切除标本的体积。按照"50-50标准"分成肝衰竭组(22例)与无肝衰竭组(159例),分析发生PHLF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肝硬化亚组SRLV的临界值及其预测PHLF效能,并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的CT分级资料。结果:术后共发生PHLF 22例,PHLF相关死亡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水平及SRLV是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按照肝硬化病理进行亚组分析,肝硬化组102例(Ⅰ、Ⅱ级肝硬化84例,Ⅲ级肝硬化18例,无Ⅳ级肝硬化),18例发生PHLF,PHLF相关死亡1例。HCC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发生PHLF的SRLV临界值为340 mL/m^2(灵敏度94.4%,特异度74.7%,曲线下面积0.861,P<0.01)。结论:SRLV≤340 mL/m^2的HCC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行半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术 术后功能衰竭 标准体积
下载PDF
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切除术后标准化残肝体积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白延霖 马荣花 赵克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5-287,291,共4页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切除术后标准化残肝体积大小与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7例因泡型肝包虫病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的残肝体积(remnant liver volume,RLV...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切除术后标准化残肝体积大小与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7例因泡型肝包虫病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的残肝体积(remnant liver volume,RLV)、标准化残肝体积(standardize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残肝体积占标准化全肝体积的比例(standardized remnant liver volume ratio,SRLVR)。根据术后患者肝功能代偿状况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SRLVR的差异;并根据SRLVR再分为两组,比较组间术后肝功能中、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和术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SRLVR分别是44%和67%(P=0.015)。在术后肝功能不全患者将分为A、B两组,A组(SRLVR≤50%)中、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为76.9%,而在B组(SRLVR>50%)中、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LVR是影响泡型肝包虫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因素,SRLVR≤50%可使中、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 标准化体积 术后功能代偿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术后标准残肝体积及其与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龚文锋 张志远 +5 位作者 陆战 张秋明 马良 张志明 向邦德 黎乐群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术后标准残肝体积(SRLV)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及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时的SRLV。方法 80例HBV相关性HCC患者分为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组26例,未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组54例。采用Myrian-Liver手术规... 目的探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术后标准残肝体积(SRLV)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及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时的SRLV。方法 80例HBV相关性HCC患者分为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组26例,未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组54例。采用Myrian-Liver手术规划系统对所有进行术前模拟切除,术中排水法测定切除肝脏的体积。比较两组患者的SRLV,分析HCC术后SRLV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计算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时及不同肝功能代偿不全分级的SRLV临界值。结果模拟预切除的肝脏体积与排水法实际切除的肝脏体积分别为(613.5±47.2)ml、(568.2±41.9)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术后SRLV与肝功能代偿不全呈正相关性(P<0.05)。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组SRLV为(450.06±148.09)ml/m2,低于未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组的(534.94±133.10)ml/m2(P<0.05)。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时SRLV的临界值为462 ml/m2,A级及B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SRLV临界值分别为462 ml/m2、424 ml/m2。结论 SRLV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准确评估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程度以有效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标准体积 功能代偿不全 术后 临界值 乙型炎病毒
下载PDF
ICGR15联合PT及标准残肝体积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江发 胡虞乾 +1 位作者 何松青 陈孝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联合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对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的作用。方法对6... 目的探讨术前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联合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对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的作用。方法对64例因大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后患者肝功能代偿情况分组,对术前生化检查及一般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轻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组(50例)、中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组(14例)之间ICGR15、PT、SRLV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PLFPI=0.186×ICGR15+0.849×PT-0.007×SRLV-9.617。经过ROC分析PLFPI预测术后肝功能重度代偿不全的临界值为-0.33,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7.10%。结论术前ICGR15联合术前PT及标准残肝体积能够较好地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以PLFPI<-33作为预防大肝癌肝切除术后重度肝功能代偿不全的术后肝功能综合预测指数界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储备 标准体积 ICGR15 PT
下载PDF
残肝体积与精准肝切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钰 杜成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3期1742-1743,共2页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切除、TACE、生物治疗、免疫治疗、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无论哪种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1]。董家鸿等[2-4]在我国提出的精准肝切除要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保...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切除、TACE、生物治疗、免疫治疗、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无论哪种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1]。董家鸿等[2-4]在我国提出的精准肝切除要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保留残肝体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随着精准肝切除的提出,再加上近年来人们对肝体积与患者肝功能相关性的研究不断深入,肝体积计算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以及对手术安全性[5]及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精准切除术 功能不全
下载PDF
功能性残肝体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朝峰 童钟 黄俊 《肝脏》 2019年第7期752-755,共4页
目的应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Gd-EOB-DTPA-MRI)对残肝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评估,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通过Gd-EOB-D... 目的应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Gd-EOB-DTPA-MRI)对残肝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评估,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通过Gd-EOB-DTPA-MRI测量并计算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全肝体积(LV)、标准肝体积(SLV)及功能性残肝体积(FLV)。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共有72例肝癌患者符合要求纳入研究,其中肝功能不全患者9例,无肝功能不全患者63例。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ST、RE及FLV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密切相关。将术前AST值、RE及FLV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FLV(OR=0.572,P<0.05)是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OB-MRI测量的FLV对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钆塞酸二钠 功能性体积 脏强化程度
下载PDF
联合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晓峰 王振龙 +4 位作者 何涛 余勇 李康德 陈博艺 李称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病人。术前完成病人的生化、凝血功能检查、腹水B超,测定体表面积... 目的探讨联合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病人。术前完成病人的生化、凝血功能检查、腹水B超,测定体表面积和肝体积,进行ICGR15检测,术后根据病人有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分为肝功能衰竭组(A组)9例,以及无肝功能衰竭组(B组)39例。对两组临床资料以及对三种评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48例病人肝癌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9例,无肝功能衰竭39例,发生率为18.75%,两组病人的年龄、ALT、AST、TBIL、ALB、PT、术前Child-Pugh评分、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ICGR15、SRLV、肝门阻断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和残肝体积占比分别与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和残肝体积占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可以作为评估原发性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准确指标,且联合应用两者可以互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ICGR15 CT测量 体积 脏储备功能
下载PDF
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对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FreLSVR)对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8月入院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78例,对肝脏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计算病人残肝体积与脾脏体积比,并... 目的探讨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FreLSVR)对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8月入院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78例,对肝脏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计算病人残肝体积与脾脏体积比,并预测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FreLSVR与病人肝功能相关,FreLSVR越大,病人术后肝功能越好,FreLSVR> 1.0组病人住院的中位时间为15天(8~22天),FreLSVR≤1.0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1天(13~36天),两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eLSVR可反应病人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原发性 功能实验 残肝体积比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肝脏管道供血分布及残肝体积的计算
14
作者 郭晓曦 王博亮 +3 位作者 黄绍辉 程明 黄晓阳 宋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4-799,共6页
在肝切除、肝移植等手术计划中,精确地计算残肝体积至关重要,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文中结合临床上肝外科手术的术式,提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计算出基于肝脏管道供血分布的残肝体积的算法.首先基于个体化肝脏CT数据,通过分割和细... 在肝切除、肝移植等手术计划中,精确地计算残肝体积至关重要,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文中结合临床上肝外科手术的术式,提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计算出基于肝脏管道供血分布的残肝体积的算法.首先基于个体化肝脏CT数据,通过分割和细化2个步骤建立肝实质三维模型及肝内管道的抽象树状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灵活地选定肝内管道分支数目和分支起点,并基于多背景距离变换计算肝脏供血分布和各部分所占比例,从而得到准确的残肝体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对肝切除结果的模拟和计算精度能满足实际临床需求,可为手术计划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树 管道分支 脏管道供血分布 体积
下载PDF
残肝体积简化计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韩冰 吴力群 卢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39,共2页
在术前CT断层图像上,用边界描记法测量47例肝脏肿瘤患者的肝体积,计算标准残肝体积比(%RLVst);找出能代表肝体积的典型层面及相应的算法,得出简化的残肝体积比(%RLVsi);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分析两种算法%RLV的关系。认为简化计算法... 在术前CT断层图像上,用边界描记法测量47例肝脏肿瘤患者的肝体积,计算标准残肝体积比(%RLVst);找出能代表肝体积的典型层面及相应的算法,得出简化的残肝体积比(%RLVsi);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分析两种算法%RLV的关系。认为简化计算法测算残肝体积比更为简便而准确,适用于较大肝脏肿瘤的大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体积 简化计算 典型层面
下载PDF
残肝体积/体重比率预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战 龚文锋 +4 位作者 张志远 钟鉴宏 马良 向邦德 黎乐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合并肝硬化患者残肝体积/体重比率(RLV-BWR)的安全临界值及其评估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效能。方法分析181例行半肝切除的HCC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Myrian-Liver手术规划系统测定肝脏总体积、肿瘤体积、残肝...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合并肝硬化患者残肝体积/体重比率(RLV-BWR)的安全临界值及其评估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效能。方法分析181例行半肝切除的HCC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Myrian-Liver手术规划系统测定肝脏总体积、肿瘤体积、残肝体积,切除的肝体积。术中排水法测定切除标本体积。按照"50-50标准"分成肝衰竭组与无肝衰竭组,分析发生PHLF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肝硬化亚组RLV-BWR的临界值及其预测PHLF的效能,回顾性分析患者肝硬化背景CT分级。结果术后共发生PHLF22例,PHLF相关死亡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水平及RLV-BWR是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按照术后肝硬化病理进行亚组分析,肝硬化组102例,18例术后发生PHLF,PHLF相关死亡1例。HCC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发生PHLF的RLV-BWR临界值为0.94%(ROC=0.853,P<0.01,敏感度94.4%,特异性72.3%)。半肝切除肝硬化患者CT评级为Ⅰ~Ⅲ级。结论对RLV-BWR≤0.94%的HCC合并肝硬化患者行半肝切除术,术后发生PHLF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体积/体重比率 术后功能衰竭
下载PDF
术后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联合标准残肝体积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梅理祥 王栋 +2 位作者 李欢妮 李增博 周乐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第3天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ICG R15)联合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 目的:探讨术后第3天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ICG R15)联合标准残肝体积(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对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1例肝细胞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肝功能良好组(n=40)与肝功能不全组(n=21),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回归分析筛选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单一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联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肝功能不全诊断上的价值差异。结果:61例手术患者中共有21例发生术后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4.4%。术后肝功能良好组与肝功能不全组在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肿瘤体积、切除肝体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术后ICG R15,术中出血量和SRLV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ICG R15,术中出血量和SRLV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后ICG R15和SRLV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logit(P)=1.277+0.140×术后ICG R15–5.125×SRLV。术后ICG R15联合SRLV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的术后ICG R15和SRLV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713和0.681。结论:术后第3天ICG R15和SRLV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其诊断价值可能优于单一的术后第3天ICG R15和SRL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术后功能不全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标准体积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朔珲 严俊 +2 位作者 张奇煜 王海平 李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s FLR)在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s FLR)在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和普外五科因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ALBI评分、s FLR及ALBI评分×s FLR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患者72例,均为Child-Pugh分级A级,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7.78%(20/72),其中ALBI-Ⅰ级患者54例,ALBI-Ⅱ级患者18例,ALBI-Ⅰ级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ALBI-Ⅱ级患者[12.96%(7/54)比72.22%(13/18),P<0.001]。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OR=0.030,P=0.018)、ALBI分级(OR=11.758,P=0.020)及s FLR(OR=0.839,P=0.003)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ALBI评分×sFLR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其诊断效果好于ALBI评分(AUC=0.799)和s FLR(AUC=0.773)。结论相较于Child-Pugh分级,ALBI分级预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效果更准确,且ALBI评分×s FLR预测价值更优于单独ALBI评分或sF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标准体积 切除术后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增加残肝体积二期行吲哚菁绿辅助腹腔镜右半肝切除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大刚 吴昊钧 +2 位作者 陈利平 李唐 廖尔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37-639,共3页
我中心成功为1例术前评估残肝体积不足的巨大右肝肝癌患者经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增加残肝体积后,施行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腹腔镜右半... 我中心成功为1例术前评估残肝体积不足的巨大右肝肝癌患者经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增加残肝体积后,施行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经文献检索,国内外少有报道,现将病例资料总结如下。患者女,34岁,因“上腹隐痛1个月”收入我科。体格检查上腹部轻压痛。CT示:右肝巨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5.2 cm×9.4 cm,右肝动脉供血。查血结果:甲胎蛋白>1210.00 ng/mL,余未见异常。ICG 15 min清除率8.7%。既往乙肝病史。术前行三维重建,见图1。肿瘤紧邻肝中静脉,保留肝中静脉可能为临界切除,且依照预切线计算残肝体积为467 mL,22.2%。评估残肝体积过小,术后肝衰竭风险大。与患者、家属商议后决定介入后二期手术。先行PVE,使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弹簧圈选择性栓塞门静脉右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体积 腹部轻压痛 门静脉栓塞 中静脉 门静脉右支 二期手术 甲胎蛋白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标准残肝体积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宏 高琴琴 +3 位作者 王效益 万百顺 贺涛 张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标准残肝体积安全临界值及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肝功能衰竭组... 目的:对比分析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标准残肝体积安全临界值及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肝功能衰竭组,观察记录患者的肿瘤体积、肝脏总体积、切除体积、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血小板等指标。结果:肝功能衰竭组22例,无肝功能衰竭组136例。肝功能衰竭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总肝体积、残肝分数和标准残肝体积均小于无肝功能衰竭组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浓度高于无肝功能衰竭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残肝体积和术前总胆红素是进行肝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标准残肝体积安全临界值为340.38mL/m2。结论: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术标准残肝体积安全临界值为340.38 mL/m2,当标准残肝体积小于该临界值时,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硬化 切除 标准体积 安全临界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