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落物添加对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意锟 方升佐 +1 位作者 田野 唐罗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239-7246,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研究了黏壤土和粉砂质壤土条件下杨树叶和小麦秸秆混合以及改变杨树叶添加频次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各残落物后,25℃时土壤呼吸速率高于15℃,粉砂质壤土高于黏壤土(P<0.05)。分4次添... 采用室内培养研究了黏壤土和粉砂质壤土条件下杨树叶和小麦秸秆混合以及改变杨树叶添加频次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各残落物后,25℃时土壤呼吸速率高于15℃,粉砂质壤土高于黏壤土(P<0.05)。分4次添加杨树叶处理(P2、P2-W)的呼吸速率在1—7d较小,第8天后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在9、17、25d会出现峰值。(2)培养初期,混合物对有机碳矿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培养结束时表现出促进作用(P<0.05)。分4次添加杨树叶最终的有机碳净矿化累积量高于一次添加处理(P<0.05)。(3)和单一处理相比,杨树叶-小麦秸秆混合后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显著提高(P<0.05),而分4次添加杨树叶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高于一次性添加处理(P<0.05)。添加残落物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且这种现象在混合处理(P1-W,P2-W)中更为明显(P<0.05)。说明残落物混合及添加频次增加能有效调节碳动态及氮供应,这对深入了解农林复合系统碳氮循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落物 混合 添加频次 碳矿化 土壤微生量C 土壤微生量N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几种不同植物残落物碳、氮矿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兴丽 周建斌 +1 位作者 王春阳 刘建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2,126,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法(28℃下培养60 d)研究了采自黄土高原地区10种植物残落物的化学组成及施入土壤后碳、氮的矿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乔木和草本残落物C/N比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较大,有机碳的矿化率在整个培养期间的差异均达较显著...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法(28℃下培养60 d)研究了采自黄土高原地区10种植物残落物的化学组成及施入土壤后碳、氮的矿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乔木和草本残落物C/N比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较大,有机碳的矿化率在整个培养期间的差异均达较显著水平。60 d培养结束后,草本植物残落物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平均值,33.14%)>灌木(27.80%)>乔木(23.23%)。培养结束时,3种乔木类植物残落物氮的平均固持率为39.67%;草本类的紫花苜蓿在整个培养期间释放氮素,培养结束后其氮累积矿化率为45.98%,而长芒草和白羊草在整个培养期间则固持氮素,培养结束后其氮素累积固持率分别为46.98%和50.56%。供试的3种灌木(沙棘、柠条及山桃)残落物的C/N比(15~16)和木质素含量(25~29)相近,其有机碳的矿化率差异相对较小,而残落物氮矿化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植物体的C/N比不是决定其氮素分解转化的唯一因子,植物残落物的其他化学特性也会影响其加入土壤后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残落物 碳矿化 氮矿化
下载PDF
残落物混合分解对杨树-农作物复合系统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意锟 方升佐 +1 位作者 田野 唐罗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4,164,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杨-麦、杨-花生等不同复合经营模式下,杨树叶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后对土壤碳、氮矿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模式中,花生叶处理的有机碳矿化累积量最大,花生茎秆、杨树叶处理次之,小麦秸秆处理最低...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杨-麦、杨-花生等不同复合经营模式下,杨树叶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后对土壤碳、氮矿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模式中,花生叶处理的有机碳矿化累积量最大,花生茎秆、杨树叶处理次之,小麦秸秆处理最低。混合处理有机碳矿化累积量依次为杨树叶-花生叶>杨树叶-花生茎秆>杨树叶-小麦秸秆,且培养结束时,混合物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2)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各残落物氮含量、C/N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杨树叶、小麦秸秆及其混合物处理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添加花生叶、花生茎秆以及它们与杨树叶的混合物使矿质态氮含量高于对照。试验说明杨-麦、杨-花生复合模式均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调节碳的动态及氮的供应,而选择种植含氮量高的农作物更有利于促进残落物分解和养分归还,这对深入研究林-农复合系统的模式筛选、结构优化及可持续经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落物 混合 碳矿化 土壤微生量碳、氮
下载PDF
森林残落物的保土作用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治安 《福建水土保持》 1993年第3期46-46,共1页
森林的保土作用古人就曾作过充分的肯定:清朝梅曾亮,对林地水土流失曾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的描述。随着科学的进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森林生态的研究正日渐深入。总体来说,森林保持水上的巨大功能是林冠、林下植物、残... 森林的保土作用古人就曾作过充分的肯定:清朝梅曾亮,对林地水土流失曾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的描述。随着科学的进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森林生态的研究正日渐深入。总体来说,森林保持水上的巨大功能是林冠、林下植物、残落物和根系等的共同作用,而以残落物的作用居主导地位。有些地方在冬季树木落叶之后将残落物刮走沤肥或作燃料,使土壤裸露,这样就大大地削弱了森林的保持水土作用,减弱了森林防护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森林残落物 保土作用 滞水量
下载PDF
太原市森林公园绿地有机残落物循环利用探讨
5
作者 李宏 《山西林业》 2007年第6期19-20,共2页
循环利用有机残落物,在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和经营中应用是清洁生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止资源过度消耗、维护生态平衡,且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将会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促进节约型社... 循环利用有机残落物,在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和经营中应用是清洁生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止资源过度消耗、维护生态平衡,且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将会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有机残落物 堆肥 循环利用
下载PDF
森林残落物生态学在森林更新上技术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笑岩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年第8期179-179,共1页
森林残落物生态学这一学科去年在我国首先提出,依据其取得的成果和足够长期的科学数据监测得到的可靠性结论,提出了在森林更新方面进行应用的正确技术,匡正了以往采伐迹地清理的错误技术。正确的新技术不仅能降低更新造林成本,还能使造... 森林残落物生态学这一学科去年在我国首先提出,依据其取得的成果和足够长期的科学数据监测得到的可靠性结论,提出了在森林更新方面进行应用的正确技术,匡正了以往采伐迹地清理的错误技术。正确的新技术不仅能降低更新造林成本,还能使造林后的林分生长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残落物生态学 森林更新 采伐迹地清理
下载PDF
残落物去除对杉木林4种林下植物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张敏 陈伏生 +4 位作者 方向民 万松泽 李晓东 王辉民 卜文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92-2099,共8页
残落物和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关键过程和人工林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针对亚热带人工林残落物如何影响林下植被的研究较少,相关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中龄林布设的残落物去除和对照两种处理4次重复的... 残落物和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关键过程和人工林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针对亚热带人工林残落物如何影响林下植被的研究较少,相关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中龄林布设的残落物去除和对照两种处理4次重复的野外试验平台,在连续4年处理后选取2种优势草本(鳞毛蕨Dryopteris chinensis、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和2种优势灌木(毛冬青Ilex pubescens、紫珠Callicarpa bodinieri)为对象,于生长季测定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NH_4^+-N、NO_3^--N、矿质氮、有效磷含量和植物体叶和根N、P含量,分析不同林下植物根叶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残落物去除显著提高了4种林下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而矿质N因物种不同而响应各异;残落物去除除降低紫珠叶P含量外,对林下植物叶养分含量影响不显著,却显著提高了除淡竹叶根P之外植物根N和P含量;残落物去除提高了鳞毛蕨和淡竹叶根N/P以及紫珠叶N/P。可见,残落物去除短期内可提高表层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并且林下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及环境变化的响应显著强于和先于叶,叶养分平衡内稳性强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杉木林 残落物分解 林下植
原文传递
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杉木和檵木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君龙 王辉民 +2 位作者 付晓莉 杨风亭 陈伏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03,共8页
细根对生态系统养分、水分和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可塑性的研究多集中于乔木树种,对灌木少有研究。本研究以杉木(乔木)和檵木(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研究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2物种1级和2级细根形态特... 细根对生态系统养分、水分和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可塑性的研究多集中于乔木树种,对灌木少有研究。本研究以杉木(乔木)和檵木(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研究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2物种1级和2级细根形态特征(比根长、直径和分枝比)及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揭示种内竞争和林下管理措施(残落物覆盖)对2物种细根塑性和养分吸收策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残落物覆盖、种内竞争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杉木细根形态特征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残落物覆盖显著提高了檵木1、2级根分枝比,残落物覆盖、种内竞争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降低了檵木1级根的直径。檵木细根属性的这些变化增加了其细根的养分吸收速率。因此,增加杉木林残落物覆盖使林下檵木细根形态特征的变化更利于土壤养分的高效吸收,进而可能会与同土层中塑性差的杉木细根产生养分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落物覆盖 种内竞争 细根形态特征 林下
原文传递
马尾松杆材林生物产量及密度效应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田大伦 潘维俦 +2 位作者 雷志星 龙恩华 蔡宝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82年第1期41-50,共10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松树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成本低和成林容易等优点,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重要先锋树种,其经济意义、防护效能及美学价值,都是为人们所公认的。马尾...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松树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成本低和成林容易等优点,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重要先锋树种,其经济意义、防护效能及美学价值,都是为人们所公认的。马尾松的杆材林阶段,是林木胸径和树高旺盛生长时期,立木的分化异常激烈,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个时期的立木密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 林分 密度增大 株数 马尾松 丛树 现存量 枯枝叶层 残落物 大径材 木材 大径级 林地 农业用地 产量
下载PDF
陕北黄龙山植被保持水土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厚远 程积民 张玉钧 《水土保持通报》 1981年第2期39-41,共3页
黄龙山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东南部,是典型残留植被保存较好的次生林区,也是黄河中游的水源林区。它除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外,并对周围地区的农业起着保障作用。故从生态上了解黄龙山植被保持水土的机理与作用,能为经营次生林和营造水土... 黄龙山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东南部,是典型残留植被保存较好的次生林区,也是黄河中游的水源林区。它除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外,并对周围地区的农业起着保障作用。故从生态上了解黄龙山植被保持水土的机理与作用,能为经营次生林和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保持水土 含水量 白桦林 森林 含水率 油松林 大披针苔草 残落物 枯枝叶层 辽东 黄龙山 陕北
下载PDF
森林与生态环境
11
作者 许宁 张建华 《求知》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1998年的长江洪水,更是给我国人民上了严肃的一课。严峻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保护和发展人类文明。它是功在当代福及子孙的千秋大业,它理所...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1998年的长江洪水,更是给我国人民上了严肃的一课。严峻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保护和发展人类文明。它是功在当代福及子孙的千秋大业,它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备受国人重视。保护森林资源、大搞植树造林就是改善环境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 阔叶林 荒漠化面积 森林 土地荒漠化 土地退化 枯枝叶层 残落物
下载PDF
茶棍蓟马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伯虎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2期70-71,共2页
茶棍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在晴隆县晴普茶区一年发生多代。近年来,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使茶叶生产成本上升。该虫为害茶树嫩梢或叶柄,出现褐色斑纹,芽叶干缩。以蛹在土壤缝隙、枯枝... 茶棍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在晴隆县晴普茶区一年发生多代。近年来,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使茶叶生产成本上升。该虫为害茶树嫩梢或叶柄,出现褐色斑纹,芽叶干缩。以蛹在土壤缝隙、枯枝落叶层和树皮缝中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后扩散到叶背面取食,并把卵产在叶背面叶脉处,初孵若虫有群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棍蓟马 嫩叶 取食 枯枝叶层 树皮 叶背 叶脉 桑叶 残落物 若虫 同型幼虫 为害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