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印度之行》——论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意识与殖民主义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霞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他又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公民的身份,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矛盾的心理,并用两种声音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之行》 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意识 殖民主义意识
下载PDF
丹尼尔·笛福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 被引量:5
2
作者 何赫然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7-108,共2页
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多少年来是我们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当我们在以前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及研究时 ,多从流行作家 ,大众作家这个角度去看待他以及他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他所处的生活时代背景出发 ,结合其主要作品 。
关键词 英国 丹尼尔·笛福 殖民主义意识 文学作品 小说创作 时代背景
下载PDF
从话语的人际意义解读《黑暗之心》的殖民主义意识
3
作者 方菊华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7期24-27,共4页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涉及海外殖民的小说,它蕴涵的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话语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分析作者在与读者的理解互动中所采用的话语人际意义手段,深刻揭...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涉及海外殖民的小说,它蕴涵的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话语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分析作者在与读者的理解互动中所采用的话语人际意义手段,深刻揭示文本蕴涵的殖民主义意识和种族优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之心》 话语的人际意义 殖民主义意识
下载PDF
《印度之行》中的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4
作者 乔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36期37-38,共2页
众多评论家将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视为反殖民主义的典范作品。但是福斯特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毕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意识的影响,其作品中也常常流露出鲜明的殖民主义意识。文章从景色描写和人物刻画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这种隐藏的殖... 众多评论家将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视为反殖民主义的典范作品。但是福斯特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毕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意识的影响,其作品中也常常流露出鲜明的殖民主义意识。文章从景色描写和人物刻画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这种隐藏的殖民主义意识,这将有益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极其作品的思想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之行 福斯特 殖民主义意识
下载PDF
《泰比》中的殖民主义文化意识
5
作者 朱喜奎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5期183-187,共5页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泰比》看似作者在批判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土著岛国实施的侵略行径和霸权行为,批判西方帝国主义的扩张,并描述了泰比山谷善良质朴的土著岛民在美丽怡人的大自然中安享太...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泰比》看似作者在批判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土著岛国实施的侵略行径和霸权行为,批判西方帝国主义的扩张,并描述了泰比山谷善良质朴的土著岛民在美丽怡人的大自然中安享太平的生活画面,实则反映出了作者本人内心中的殖民主义文化意识,其主要表现在白人种族的主体意识,低劣的土著文化和白人殖民主义心理,说明了麦氏的种族身份、文化背景和美国当时天定命运说对其思想意识和政治主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比》 麦尔维尔 殖民主义文化意识
下载PDF
《毒木圣经》中殖民意识的矛盾性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林 邹慧玲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3,共5页
芭芭拉·金索尔弗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毒木圣经》自问世以来颇受欢迎,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殖民主义意识。本文依据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解读作品中的种族主义、东方主义等... 芭芭拉·金索尔弗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毒木圣经》自问世以来颇受欢迎,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殖民主义意识。本文依据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解读作品中的种族主义、东方主义等,阐释金索尔弗的殖民主义倾向。剖析了作者对非洲被殖民者形象的另类塑造、对非洲文化的全新阐释、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种种罪行的批判,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日趋衰落的必然趋势,体现了金索尔弗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小说将金索尔弗矛盾的殖民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木圣经》 芭芭拉·金索尔弗 殖民意识 殖民主义意识
下载PDF
格雷厄姆·格林《沉静的美国人》中矛盾的殖民意识
7
作者 夏宗霞 《外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沉静的美国人》因冷战的底色受到英国的欢迎、美国的谴责、苏联和中国的追捧,格林因此被视为反帝、反殖的进步作家。在此背景下,很少有人关注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殖民主义意识。本文依据后...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沉静的美国人》因冷战的底色受到英国的欢迎、美国的谴责、苏联和中国的追捧,格林因此被视为反帝、反殖的进步作家。在此背景下,很少有人关注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殖民主义意识。本文依据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解读格林的种族优越感和对英帝国日趋衰落的哀叹,阐释其殖民主义倾向。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种种罪行的批判,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日趋衰落的必然趋势,体现了格林的反殖民主义意识。本文通过揭示作者亲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立场之间的矛盾情感,揭示作者的政治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静的美国人》 格雷厄姆·格林 殖民意识 殖民主义意识
下载PDF
论《重返呼啸山庄》对《呼啸山庄》的改写
8
作者 王立飞 《语文学刊》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美国作家林·海尔-萨金特的《重返呼啸山庄》以希思克利夫出走的三年留白为起点,讲述了希思克利夫离开呼啸山庄后的经历,破解了“希思克利夫之谜”。萨金特通过改写希思克利夫的身份,展现希思克利夫人性之恶的方式,突出了希思克利... 美国作家林·海尔-萨金特的《重返呼啸山庄》以希思克利夫出走的三年留白为起点,讲述了希思克利夫离开呼啸山庄后的经历,破解了“希思克利夫之谜”。萨金特通过改写希思克利夫的身份,展现希思克利夫人性之恶的方式,突出了希思克利夫的“他者”形象。除了重塑希思克利夫的人物形象之外,萨金特也通过重构情节的方式改写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在《重返呼啸山庄》中,美洲成为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象征,病重的凯瑟琳是与希思克利夫在美洲一起生活了5年后去世的。对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的改写体现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返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希思克利夫 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印度之行》中福斯特的双重意识
9
作者 赵爱青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作家福斯特在其小说《印度之行》中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了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矛盾思想。通过结合小说写作背景和小说作者的自身因素,分别从这两个不同的思想视角切入,深入研究和分析这种矛盾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根源,以利于加深对小... 作家福斯特在其小说《印度之行》中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了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矛盾思想。通过结合小说写作背景和小说作者的自身因素,分别从这两个不同的思想视角切入,深入研究和分析这种矛盾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根源,以利于加深对小说中作者矛盾思想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之行 殖民主义意识 殖民主义意识 矛盾思想
下载PDF
“汤姆叔叔”形象质疑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玉凤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发表150年来,评论界一致认为汤姆叔叔是一个逆来顺受、唯命是从的黑人反面形象原型.本文对这种传统的汤姆叔叔形象提出质疑,认为斯托夫人笔下的汤姆实际上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个富于爱心、乐于助人、勇于为他... <汤姆叔叔的小屋>发表150年来,评论界一致认为汤姆叔叔是一个逆来顺受、唯命是从的黑人反面形象原型.本文对这种传统的汤姆叔叔形象提出质疑,认为斯托夫人笔下的汤姆实际上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个富于爱心、乐于助人、勇于为他人牺牲的英雄.同时,本文试图为斯托夫人正名.斯托夫人不仅敢于颠覆传统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刻画了一个理想化的黑人形象汤姆,而且塑造了颇具反叛精神的黑人青年乔治.因此,多年来评论界指责斯托夫人丑化黑人形象是不公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叔叔" 斯托夫人 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人物形象 废奴文学 《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 美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帝国博览会”与轰炸“幽灵村”:多丽丝·莱辛《非洲故事集》中的跨种族命运共同体想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彬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1年第1期234-246,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帝国博览会”这类英国政治经济宣传的影响,为数众多的英国人移民南非并与南非白人和南非黑人之间建立了跨种族互动关系。多丽丝·莱辛的《非洲故事集》从英国南非定居者的视角出发,凭借“非洲大路”“幽灵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帝国博览会”这类英国政治经济宣传的影响,为数众多的英国人移民南非并与南非白人和南非黑人之间建立了跨种族互动关系。多丽丝·莱辛的《非洲故事集》从英国南非定居者的视角出发,凭借“非洲大路”“幽灵村”和“第二间小屋”等隐喻,诠释了构建南非跨种族命运共同体的希望与需求。然而,在南非英国社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和种族杂合暗恐的影响下,莱辛跨种族命运共同体的愿望只能停留于想象层面,轰炸“幽灵村”可被视为莱辛跨种族命运共同体想象破灭的文学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跨种族命运共同体想象 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种族杂合暗恐
下载PDF
白人的神话——解读《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的鹰眼形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娟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8期69-70,共2页
在库珀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库珀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白人男性形象——鹰眼,然而在表面的"白人神话"之下,鹰眼身上却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本文从库珀对他形象的塑造过程入手,分析库珀潜层文本所遮蔽的殖民主义意识。
关键词 库珀 鹰眼 白人的神话 殖民主义意识
下载PDF
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海平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80,共7页
《黑暗的中心》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重要小说。自它问世以来 ,文学批评界就该小说是否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争议。本文回顾了以钦努阿·阿契贝为代表的认为该作品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 《黑暗的中心》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重要小说。自它问世以来 ,文学批评界就该小说是否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争议。本文回顾了以钦努阿·阿契贝为代表的认为该作品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康拉德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和以塞德雷克·瓦兹为代表的截然相反的观点 ,探讨了该小说的艺术手法 ,指出该小说存在着两种意识 :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意识和作家在创作该小说时无意中流露出的意识 :种族主义意识。尽管如此 ,该小说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主义 康拉德 《黑暗的中心》 短篇小说 殖民主义意识 现代主义手法 时代背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