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
1
作者 杨丽 刘庆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87-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 目的:研究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全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 m m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白介素(Interlenkim-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明显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采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不会影响疗效,但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PCI术 替罗非班 半剂量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体外心肺复苏后左室血栓1例
2
作者 桑栋栋 商德亚 付国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前国内尚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后左室血栓(LVT)的病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因心源性休克、室颤行ECPR,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治疗期间出现左室血栓,经强化抗凝、降低ECMO流量等治... 目前国内尚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后左室血栓(LVT)的病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因心源性休克、室颤行ECPR,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治疗期间出现左室血栓,经强化抗凝、降低ECMO流量等治疗后血栓消失,经过V-A ECMO治疗13天后撤离ECMO,住院29天后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死亡。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醒我们AMI行ECMO治疗时需警惕左室血栓的发生,一旦出现左室血栓提示患者预后差,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体外心肺复苏 左室血栓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术前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治疗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3
作者 洪守祥 岳正山 戴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前给予阿司...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替格瑞洛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拟行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90 mg)和观察组(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每组各39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心肌酶谱指标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PC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前,PCT、MP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CT、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红蛋白(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LDH、HBDH及c Tn 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VR)、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及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流速(D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VR、SPV及DP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前接受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替格瑞洛
下载PDF
sST2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蒋泽楠 胡宪清 +2 位作者 金强松 倪瑜琦 傅慎文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39-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42例(STEMI组),另择非冠心病及心力衰...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42例(STEMI组),另择非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sST2水平。观察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及sST2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STEMI组sST2水平36.80(19.31,66.47)ng/mL,高于对照组的12.20(9.11,15.66)ng/mL(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sST2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2,95%CI 1.001~1.063,P=0.040),sST2预测1年内发生MACE的AUC为0.815,截断值为45.969 ng/mL,灵敏度为0.844,特异度为0.736。结论sST2与STEMI发病相关,并可预测STEMI患者1年内的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下载PDF
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胆心综合征1例
5
作者 金宇 赵成琛 +1 位作者 贾亮亮 项美香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95-298,共4页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2024年1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1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胆心综合征病例,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及CT检查后确诊,在对胆道...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2024年1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1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胆心综合征病例,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及CT检查后确诊,在对胆道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后,胸痛症状显著缓解,心电图ST段明显回落。本文结合其诊疗过程,分析总结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心综合征 胆囊炎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钙蛋白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顾黔琳 徐丹 张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比较两组CK-MB、cTnI和NT-pro BNP水平;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CK-MB、cTnI、NT-pro BNP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持续压低53例、ST段压低动态衍变67例。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K-MB、cTnI及NT-pro BNP是发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OR=3.515、4.683、3.577,P<0.05)。CK-MB、cTnI、NT-pro BNP单一及联合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95%CI:0.649~0.851)、0.748(95%CI:0.649~0.847)、0.731(95%CI:0.631~0.832)、0.827(95%CI:0.739~0.915)。结论CK-MB、cTnI、NT-pro BNP可用于辅助诊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且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肌钙蛋白Ⅰ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诊断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心肌微循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王要鑫 秦啸鸣 +3 位作者 刘洁云 秦雷 张帅 郭秋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8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在某院行PPCI手术治疗的90例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在某院行PPCI手术治疗的90例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微循环[造影评分指数(CSI)]、血生化指标[葡萄糖(Glu)、尿酸(UA)、白介素-6(IL-6)],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和CSI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A、IL-6、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PPCI术后STEMI非糖尿病老年患者,达格列净可带来多种获益,同时可改善心肌微循环,且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非糖尿病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肌微循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的相关因素
8
作者 张聪聪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12月接受PCI术治疗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个月内采用中文简体版自主性感知量表评估...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12月接受PCI术治疗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个月内采用中文简体版自主性感知量表评估自主性感知水平,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记录相关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自主性感知水平,分析可能影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平均评分(63.12±4.25)分。内在力量低下、消极应对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评分均低于内在力量良好、积极应对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在力量低下、消极应对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水平低的影响因素(P<0.05),得到方程:Y=66.013-3.245X_(1)-3.563X_(2)。结论 内在力量低下、消极应对是导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自主性感知水平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自主性感知 内在力量 应对方式
下载PDF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9
作者 何元盛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选取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3年6月,随... 目的:研究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选取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心功能、血管再通率、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还能提高血管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TNK-tPA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功能 血管再通率
下载PDF
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翟家琦 汤百伶 +1 位作者 李兰 李红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07-0110,共4页
研究健康教育在急诊 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院前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患者接受STEMI教育情况进行分组,本研究以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名 STEMI病... 研究健康教育在急诊 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院前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患者接受STEMI教育情况进行分组,本研究以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名 STEMI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受过STEMI相关知识的宣教分为两组。观察组此前接受过STEMI教育宣教。所有患者全部于病情发作的 24 h 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数据,采用多因子 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导致院前急救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医护人员,有心绞痛史,有冠心病家族史,有心源性休克,造影时 TIMI流量为0,血栓抽吸率高于对照组,但在院前抢救耽误情况、从发病至医院的用时和总缺血时间比对照组要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对比的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文化程度、代表性症状、院前心跳骤停、120等是导致 STEMI院前抢救延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结果显示:在 STEMI病人中,健康教育比(OR=0.475)、典型症状(OR=0.412)和120 (OR=0.551)是导致 STEMI院前急救耽误的重要原因。在对年龄、性别、家庭成员是否为医务人员、有心绞痛史、家族史、心脏性休克等进行校正后, STEMI病人发生院前抢救延迟的独立危险因子依然是健康教育(OR=0.464)、典型症状(OR=0.406)和120 (OR=0.559)。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 AMI病人的入院时间,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 院前救治 LOGISTIC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DAMTS13、SFRP5、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陈国英 孟坚强 +1 位作者 张志诚 盛西陵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ADAMTS13)、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ASTEMI患者(AS...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ADAMTS13)、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ASTEMI患者(ASTEMI组)的临床资料,另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6人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ADAMTS13、SFRP5、hs-CRP水平,对ASTEMI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ASTEMI组ADAMTS13、SFRP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不同Killip分级患者ADAMTS13、SFRP5表达水平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hs-CRP表达水平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均P<0.05)。ASTEMI组中,26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亚组支架置入个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Killip分级≥Ⅱ级占比、hs-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ADAMTS13、SFRP5表达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亚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置入个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Killip分级、hs-CRP、LVEF、ADAMTS13、SFRP5均为A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ASTEMI患者ADAMTS13、SFRP5降低,hs-CRP升高,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 超敏C反应蛋白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预后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探讨
12
作者 刘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63-0066,共4页
为了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对其展开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随机把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对照组(阿司匹林)与观察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 为了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对其展开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随机把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对照组(阿司匹林)与观察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疗效较高、cTnT、血小板聚集较低,aPTT较高(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在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中价值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治疗方法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探讨
13
作者 刘小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94-009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共计2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而参照组患...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共计2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而参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为(46.22±3.33)mm,明显低于参照组的(50.44±3.25)mm;同时,探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5.21±1.22)mg/L,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为(15.50±3.19)mg/L,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为(3.29±0.48)μg/L,以及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为(0.02±0.05)μg/L,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对应指标的(8.33±1.44)mg/L、(23.48±3.27)mg/L、(5.57±1.26)μg/L和(0.05±0.07)μg/L。此外,探究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为(52.22±7.66)%,也低于参照组的(59.26±8.84)%;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探究组为2.8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7.14%。在心脏功能指标上,探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4.89±5.3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46.49±3.58)%;二尖峰E峰/A峰值为(1.28±0.47),同样高于参照组的(0.76±0.4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48.01±11.27)s,也长于参照组的(43.27±10.85)s。最后,在心绞痛改善分级上,探究组也显示出优于参照组的结果。结论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实行介入治疗的疗效较好,病患心功能、心绞痛改善更佳,不良反应发生更少,治疗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邓玉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06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CI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于医院...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06月-2022年0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CI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于医院进行PCI后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3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将其输入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发生组血管再通时间<6 h、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管再通时间<6 h、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是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能与血管再通时间、心肌梗死部位、低钾血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重视上述风险因素的早期评估,以降低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下壁心肌 低钾血症
下载PDF
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吕柯 李祯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断并行介入治疗的105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ACCE,将其分别纳入预后...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断并行介入治疗的105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ACCE,将其分别纳入预后不良组(n=24)和预后良好组(n=81).采取回顾性分析,采集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临床病例资料,以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作为随访终点事件.比较不同预后情况的NSTEMI患者临床资料以及T波方向,分析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24例患者发生MACCE,MACCE发生率为22.86%(24/105).预后不良组aVR导联T波为直立T波方向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VR导联T波方向为直立T波是导致NSTEMI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8.038,95%CI:2.703~23.908,P<0.05).结论:心电图aVR导联的直立T波与N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有一定关系,对其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抬高心肌 心电图 AVR导联 直立T波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微血管功能障碍再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明 张慧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首选再灌注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PCI后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与不良预后相关。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首选再灌注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PCI后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与不良预后相关。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PCI后发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微血管功能状态评估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血管功能障碍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开通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永奎 周春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21-424,432,共5页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开通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4例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延迟时间、系统延迟时间、院内延迟时间分别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itic回归分析各组血...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开通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4例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延迟时间、系统延迟时间、院内延迟时间分别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itic回归分析各组血管开通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延迟时间≤90 min组93例,>90 min组111例;女性、高龄、自费、居住地在城郊或农村、到院距离>10 km、发病时间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是患者延迟时间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入院方式为紧急救援系统(EMS)、发病时有陪护者是患者延迟时间的保护因素。系统延迟时间≤120 min组119例,>90 min组85例;乡镇转院、EMS入院、非正常工作时间是系统延迟时间的危险因素。院内延迟时间≤90 min组173例,>90 min组31例;乡镇转院、EMS入院是院内延迟时间的保护因素,非正常工作时间是院内延迟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 非正常工作时间是STEMI患者血管开通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患者延迟 系统延迟 院内延迟
下载PDF
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
18
作者 胡宪清 金强松 +7 位作者 周瑶瑶 倪瑜琦 蒋泽楠 傅慎文 陈巧莉 赖长春 陈向东 刘艳梅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金华地区5家二级以上医院心内科就诊的55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24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发病前是否...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金华地区5家二级以上医院心内科就诊的55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24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发病前是否接受过STEMI健康宣教分为宣教组85例和对照组46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120 min)的影响因素。结果 宣教组患者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家属是医务人员、有心绞痛病史、有冠心病家族史、合并心源性休克、造影时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级、血栓抽吸等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院前救治延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总缺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宣教(OR=0.463)、典型症状(OR=0.405)、呼叫120(OR=0.558)是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健康宣教能降低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院前救治延误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CRP/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旭李 曾慧 徐慧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9期24-27,31,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TIMI 3级,68例)和无复流组(TIMI 0~2级,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CRP/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价值。结果无复流组患者的CRP、CRP/Alb比值、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复流组(P<0.05),Alb显著低于正常复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Alb、CRP/Alb比值、D-二聚体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RP/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9.7%。结论CRP/Alb比值、D-二聚体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有助于临床无复流现象的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D-二聚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无复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建 易宜群 +1 位作者 林琦 林生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TIMI0-1级占比0%,大量出血占比3.33%,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20.00%、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血液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STEMI患者,可明显降低术后复流,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硝普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