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VIM-DWI基于肝段水平对肝纤维化患者测量的可重复性及诊断效能
1
作者 黄乐生 张晚春 +1 位作者 唐嘉慧 刘天柱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评估肝纤维化患者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测量的可重复性,并评估基于肝右叶肝段的IVIM-DWI相关参数对早期及中晚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2020年6月~2022年9月期间招募早期肝纤维化及晚期肝纤维化患者,使用IV... 目的评估肝纤维化患者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测量的可重复性,并评估基于肝右叶肝段的IVIM-DWI相关参数对早期及中晚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2020年6月~2022年9月期间招募早期肝纤维化及晚期肝纤维化患者,使用IVIM-DWI序列进行肝脏扫描。两名检查者基于肝右叶各段水平,应用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和拉伸指数模型测量相关参数数据。对获得的测量数据应用变异系数(CV)进行可重复性检验,剔除可重复性较低(CV>20%)的肝段参数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的IVIM-DWI参数,计算诊断效能并描绘ROC曲线。结果59名早期肝纤维化和38名晚期肝纤维化患者被纳入研究。获得的数据中,D*(CV:29.25%~41.47%)和DDC(CV:22.44%~30.63%)的可重复性较差,而ADC(CV:5.29%~9.76%)、D(9.53%~13.22%)、f(CV:12.83%~16.95%)和α(CV:8.82%~15.52%)的可重复性较好。剔除可重复性较低的参数后,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早期肝纤维化与晚期肝纤维化组的诊断模型并描绘ROC曲线,最终纳入模型的肝段水平参数为SⅦD及SⅧf,最终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结论基于肝段的高可重复性,IVIM-DWI对肝纤维化仍能获得较好的诊断效能,其中D、f参数以及肝右叶上段SⅦ、SⅧ在满足可重复性的前提下,可能是较稳定的肝纤维化分级诊断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纤维化 可重复性
下载PDF
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治疗左肝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聂云贵 成武 王文儿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35,共6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治疗左肝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湘雅常德医院(3例)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例)收治的4例局限于肝Ⅲ段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治疗左肝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湘雅常德医院(3例)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例)收治的4例局限于肝Ⅲ段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3例,中位年龄61.5(45.0~69.0)岁。4例患者中,2例为单纯性肝Ⅲ段肝内胆管结石,1例为肝Ⅲ段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1例为肝Ⅲ段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4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式治疗局限于肝Ⅲ段的肝内胆管结石。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其中1例实施联合肝左静脉重建的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及切肝范围的变更。手术时间分别为280 min、440 min、220 min及110 min;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60 min、60 min、75 min和25 min。术中均无输血。4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10 d、9 d和6 d。1例发生肝断面积液,经保守治疗吸收治愈;其余3例均无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9.5(10.0~24.0)个月,均无结石复发或胆道相关症状。结论 对于符合特定解剖条件的局限于肝Ⅲ段的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解剖性肝Ⅲ段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切除 切除 内胆管结石 脐裂静脉
下载PDF
CT三维可视化指导腹腔镜精准肝段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疗效研究
3
作者 唐浩 宋文渊 +2 位作者 程千里 曾凯 文拔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维可视化指导腹腔镜精准肝段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3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被分为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肝段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手术。观... 目的探讨CT三维可视化指导腹腔镜精准肝段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3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被分为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肝段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手术。观察组在术前对CT图像进行可视化、分割和放大处理,制定个体化肝段切除方案。术后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01.8(96.4,117.6)min、(25.9±6.7)mL和(9.6±1.5)d,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21.3(98.5,135.4)min、(37.7±15.9)mL和(11.9±2.7)d,P<0.05】,而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2.6±0.3)d对(2.8±0.6)d,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5.6±8.4)μmol/L、(35.6±2.3)g/L和(78.1±21.2)U/L,与对照组【分别为(17.1±1.4)μmol/L、(36.8±2.7)g/L和(99.2±21.3)U/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道损伤和胆漏发生率为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P<0.05);在术后2周复查,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术后随访1年,经超声或CT检查发现观察组肝内结石复发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结论术前,应用CT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结石侵犯范围,拟定手术方案,行肝段切除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结石复发率,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胆管结石 CT三维可视化技术 切除 治疗
下载PDF
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手术的历史与现状
4
作者 肖永胜 周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手术(RAPID)是一种结合了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和辅助性肝移植各自优势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以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代表的非硬化性肝脏疾病以及合并门静脉高压... 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手术(RAPID)是一种结合了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和辅助性肝移植各自优势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以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为代表的非硬化性肝脏疾病以及合并门静脉高压的肝脏硬化性疾病。该手术是在肝移植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取得明显进步的背景下诞生的,旨在解决供肝短缺和肝源分配问题。RAPID手术的步骤包括一期受体左肝切除+供体左外叶部分肝移植+移植物门静脉血流调控;手术间期监测移植物体积的增长、功能的增加和二期受体一期手术时残留的病肝切除手术。RAPID手术的发展包括活体供肝RAPID手术(LD-RAPID)和脾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脾窝异位辅助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术(RAVAS)。然而与经典肝移植相比,RAPID手术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和严格的风险管理。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和远期术后随访对于充分认识RAPID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切除 切除联合Ⅱ~Ⅲ部分移植的延期全切除 辅助性移植 联合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除术 结直肠癌转移
下载PDF
Ⅵ段肝管解剖结构与肝内胆管结石外科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波 吴金术 +2 位作者 廖春红 易为民 杨尽晖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Ⅵ段肝管解剖结构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复发结石的关系及外科治疗方案。方法 术中观察 75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扩张者Ⅵ段肝管开口部位及肝管走向 ;回顾性分析 33例右肝残石的结石分布。结果 Ⅵ段肝管汇入夹角多小于 90... 目的 探讨Ⅵ段肝管解剖结构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复发结石的关系及外科治疗方案。方法 术中观察 75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扩张者Ⅵ段肝管开口部位及肝管走向 ;回顾性分析 33例右肝残石的结石分布。结果 Ⅵ段肝管汇入夹角多小于 90°、行程迂曲 ;右肝内胆管孤立结石多见于Ⅵ段肝管。结论 Ⅵ段肝管行程迂曲及汇入夹角小是肝内残石及复发结石的重要原因。解除胆管开口狭窄、矫治胆管畸形及肝段切除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肝管解剖 内胆管结石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一过性肝段性强化在肝脓肿动态增强CT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夕富 白人驹 +2 位作者 孙浩然 白旭 李亚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特别是肝段性强化 ,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 11例 2 4个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实质期的肝脏 3期动态增...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特别是肝段性强化 ,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 11例 2 4个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实质期的肝脏 3期动态增强CT检查。结果  2 4个肝脓肿中 ,2 0个位于肝右叶 ,4个位于左叶。典型肝脓肿 4个 ,表现为双靶征、中心均匀低密度 ,内含气体 ;不典型肝脓肿 2 0个 ,其中 16个表现为蜂窝状 ,并有持续强化征、边缘锐利征等 ,其余 4个非蜂窝状表现 ,但有段性强化。 2 4个肝脓肿有 18个出现段性强化 ,发生率为 75 %。结论 段性强化是肝脓肿的又一重要的动态增强CT表现 ,在肝脓肿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其病理基础是炎症导致门静脉血流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性强化 动脉期 门静脉期 实质期 动态增强CT
下载PDF
第二代双源CT对肝脏八段灌注成像的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苏佰燕 金征宇 +6 位作者 刘炜 孙昊 王萱 陈钰 薛华丹 张云庆 徐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采用第2代双源CT灌注方法探讨肝脏灌注成像中各肝段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15例低血糖查因的患者行第2代双源CT腹部灌注扫描,得到肝脏灌注图像,经肝脏灌注软件处理后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的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脏灌注指数,分... 目的采用第2代双源CT灌注方法探讨肝脏灌注成像中各肝段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15例低血糖查因的患者行第2代双源CT腹部灌注扫描,得到肝脏灌注图像,经肝脏灌注软件处理后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的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脏灌注指数,分析肝脏各段间血流灌注的差异。结果肝脏Ⅲ、Ⅳ段肝动脉灌注量与肝脏Ⅴ~Ⅷ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Ⅱ段门静脉灌注量与肝脏Ⅵ、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Ⅲ段门静脉灌注量与肝脏Ⅴ~Ⅷ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Ⅲ段肝动脉灌注指数与肝脏Ⅴ~Ⅷ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2代双源CT大螺距往复扫描模式可用于评价全肝各段血流灌注情况,肝脏各段间血流灌注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肝脏血管解剖特点及检查体位有关,其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
下载PDF
经动脉超选择性肝段、亚肝段联合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晓磷 谭光喜 +4 位作者 胡道予 谭一清 余成新 鲁玲 王俊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超选择性肝段或亚肝段联合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25例小肝癌经肝段或亚肝段超选择性插管,应用超液态碘化油、无水乙醇和高温高压消毒后的明胶海绵颗粒对载瘤肝段或亚肝段进行联合栓塞,术后1~3个月复查AF... 目的探讨经动脉超选择性肝段或亚肝段联合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25例小肝癌经肝段或亚肝段超选择性插管,应用超液态碘化油、无水乙醇和高温高压消毒后的明胶海绵颗粒对载瘤肝段或亚肝段进行联合栓塞,术后1~3个月复查AFP、CT和彩色多普勒,随访6个月~5年. 结果 AFP值于2周内逐渐恢复正常;病灶体积于术后1~3个月明显缩小;12例出现复发或肝内转移,复发或转移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采取反复栓塞治疗;本组病例平均治疗次数为6次;术后1、3、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8%、72%、52%. 结论对于没有外科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接受切除手术的小肝癌患者,经动脉超选择性肝段或亚肝段联合栓塞术是一种疗效显著的非手术微创治疗手段,并可取代小肝癌的常规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 或亚联合栓塞 超选择性插管 栓塞治疗 经动脉 临床研究 超液态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
下载PDF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开金 李建伟 +4 位作者 陈健 范毓东 郭鹏 王小军 郑树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29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3%,26例成功...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29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3%,2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切除部位例数分别为:Ⅰ段3例、Ⅱ段2例、Ⅲ段3例、Ⅳ段4例、V段6例、Ⅵ段7例、Ⅶ段2例、Ⅷ段2例。手术时间(220.17±61.56)min,术中出血量(311.72±127.70)m L,围手术期输血率3.44%,肿瘤直径(3.66±1.14)cm,切缘(2.11±0.87)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1.69±0.71)d,术后住院时间(8.72±2.9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肝细胞肝癌,其中高分化癌6例、中分化癌20例、低分化癌3例。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8%、81.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5%、71.7%。将本研究病例按切除部位分为左前下段组(Ⅱ/Ⅲ/Ⅳb/Ⅴ/Ⅵ段)(19例)与后上段组(Ⅰ/Ⅳa/Ⅶ/Ⅷ段)(10例),对比提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肝门阻断率、肝门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输血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切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选择性病例中,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好、早期复发率低,且初步证实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不仅适用于左前下段肝癌的治疗,亦可运用于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后上段肝癌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腹腔镜 解剖性切除术
下载PDF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适应证及解剖基础 被引量:28
10
作者 褚建国 孙晓丽 +6 位作者 黄鹤 徐晓明 朴龙松 吕春燕 孙鹏 杨淑慧 刘姝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完成TIPS分流术。静脉曲张出血 5 2例 ,难治性腹水 12例 ,等待肝移植 1例。结果  6 5例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 ,1年内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常规TIPS。结论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TIPS技术用于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结果提示由于肝内分流道曲度较小 ,1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入路 颈静脉 内门体分流术 适应证 解剖基础 移植
下载PDF
国人肝段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振美 刘树伟 +5 位作者 林祥涛 刘学静 李振平 汤煜春 马刚 娄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0-403,F0003,共5页
目的: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重新认识,提出一种新的国人肝段划分方法,为影像学和肝外科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使用5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和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研究了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 目的: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重新认识,提出一种新的国人肝段划分方法,为影像学和肝外科提供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使用5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和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研究了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流范围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国人肝段新的划分方法:门静脉右支主干存在时,依肝中静脉所在的正中裂将肝分为左、右半肝。右半肝被一弯曲的右叶间裂分成右前上叶和右后下叶。右前上叶依垂直段间裂分为腹侧和背侧段。右前上叶的腹侧段被水平亚段间裂分为上、下两个亚段。右后下叶依水平段间裂分为上、下两段。肝左静脉主干存在时,依肝左静脉主干所在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成左后上叶和左前下叶。左前下叶依左段间裂分为内侧和外侧段。水平亚段间裂将左前下叶的内侧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依弧形背裂分尾状叶和右前上叶及左前下叶内侧段。结论:国人肝段新的划分法不仅有利于肝内微小病变的精确定位,而且便于肝外科探索新的和更加安全的术式来施行各种肝切除和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门静脉 静脉 断层解剖学
下载PDF
肝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图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树伟 于台飞 +4 位作者 王凡 刘汉明 赵斌 王永贵 王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为MR矢状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照观察38例腹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41例胎肝管道铸型和8例活体腹部MR矢状图像,探讨肝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结果:依肝左静脉可区分段Ⅱ和段Ⅲ,门静... 目的:为MR矢状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照观察38例腹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41例胎肝管道铸型和8例活体腹部MR矢状图像,探讨肝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结果:依肝左静脉可区分段Ⅱ和段Ⅲ,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是段Ⅱ、段Ⅲ与段Ⅳ间的天然良界,段Ⅰ位于静脉韧带裂后方或/和下腔静脉前方,肝中静脉与肝门或胆囊窝的连线可用以区分段Ⅳ与段Ⅴ、段Ⅷ,依肝右静脉、胆囊窝和门静脉右支及其分支可区分出段Ⅴ、段Ⅷ、段Ⅵ、段Ⅶ。结论:依肝静脉、门静脉和肝的自然沟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解剖 矢状断面 NMR 成像
下载PDF
基于肝内肝门静脉解剖的肝脏右前叶分段新概念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谢于 蔡守望 +2 位作者 董家鸿 周丁华 周宁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根据肝内肝门静脉的走形分布,提出肝脏分段的新概念,为影像学和肝脏外科提供资料。方法采用60例正常的活体肝移植供肝影像资料,研究右前叶肝内肝门静脉的走形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流范围,10例Mevis三维软件重建图像,探讨两... 目的根据肝内肝门静脉的走形分布,提出肝脏分段的新概念,为影像学和肝脏外科提供资料。方法采用60例正常的活体肝移植供肝影像资料,研究右前叶肝内肝门静脉的走形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流范围,10例Mevis三维软件重建图像,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Couinaud分段中的Ⅷ段门脉支可大致分为腹侧支和背侧支,最多可达4支;约90%的背侧支越过肝右静脉分布到Couinaud分段中的VII段。V段的门脉分支大多来自右前叶或Ⅷ段门脉的腹侧支。因此,可将右前叶分为腹侧段:Couinaud分段中的Ⅷ段的腹侧段(S8v)和V段(S5)背侧段:Couinaud分段中的Ⅷ段的背侧段(S8d)两个部分。结论新的划分方法不仅有利于肝内病变的精确定位,而且便于肝脏外科实施新的、更安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右前叶
下载PDF
肝段MRI异常信号对肝脓肿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纪盛章 陈胜利 +2 位作者 曹立荣 王浩 崔存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分析肝脓肿的MRI表现,特别是肝段MRI异常信号,探讨其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肝脓肿的41个病灶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肝脓肿,单发13例,其中单房7例,多房6例;多发脓肿11例。肝段... 目的分析肝脓肿的MRI表现,特别是肝段MRI异常信号,探讨其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肝脓肿的41个病灶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肝脓肿,单发13例,其中单房7例,多房6例;多发脓肿11例。肝段性异常信号灶29个,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其中4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其余T1WI无异常信号;22个表现为楔形,7个为圆形,范围、大小不一。8例行增强MRI者中,5例平扫表现肝段性异常信号的病灶均呈肝段性强化。另有2例MRI平扫呈肝段性T2WI高信号灶,CT增强检查见动脉期一过性肝段性强化。无论MRI增强还是CT增强其强化形态和范围与平扫MRI肝段性异常信号一致。结论肝段MRI异常信号是炎症导致门静脉分支狭窄、血流减少,肝动脉血流代偿性增加所致,对肝脓肿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异常信号 脓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56层CT全肝灌注评估肝硬化段性功能储备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国华 殷允娟 +2 位作者 侯海燕 常军 姜建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以临床Ch ild-pug 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 目的:以临床Ch ild-pug 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以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PPI)。对正常组及肝硬化组行肝段性灌注测量,对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肝脏各段间HAP、HPP、TLP、HAPI、HPPI均无统计学差异,HAP:HPP=1/3~1/4;Ch ild-pug h A级H A P、T LP存在段间差异(P〈0.05),H A P:H PP=1/2~1/3;Ch ild-pug h B级H A P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1/2~1/3;Child-pugh C级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2/1~2/3。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间比较:除Ⅱ、Ⅲ段HA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Ⅰ-Ⅷ段各灌注参数均存在部分组间差异(P〈0.05),Ⅰ-Ⅷ段HPP肝硬化各组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肝脏各段HAP、HAPI值呈上升趋势,HPP、TLP、HPPI值呈下降趋势,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血供比例逐渐增大。结论:256层CT全肝灌注模式可用于直观定量反映肝硬化肝脏各段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储备功能分段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硬化
下载PDF
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谢敖文 彭欣然 +3 位作者 曹文声 赵春博 陈书伟 胡和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以规则性肝段(叶)切除为主要手段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中89例为初次手术... 目的探讨以规则性肝段(叶)切除为主要手段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中89例为初次手术者,其中8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4例胆囊用作胆管修补,3例行胆囊间置胆肠吻合。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行Ⅲ段切除2例,行Ⅳ段切除5例,行Ⅴ段切除3例,行Ⅵ段切除22例;行Ⅱ+Ⅲ段切除39例,Ⅰ+Ⅱ+Ⅲ段切除2例,Ⅱ+Ⅲ+Ⅳ段切除9例,Ⅱ+Ⅲ+Ⅴ段切除5例,Ⅱ+Ⅲ+Ⅵ段切除15例;Ⅵ+Ⅶ段切除4例,Ⅴ+Ⅵ+Ⅶ+Ⅷ段切除6例。68例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4例同时行胆肠吻合术。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残石率5.88%。结论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是当前肝胆管结石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准确确定结石分布范围、规则切除病变肝段、保存足够正常肝组织、保护肝脏重要结构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规则性切除术 切除
下载PDF
局部碱腐蚀法制作肝段管道铸型标本 被引量:10
17
作者 洪辉文 石小田 +5 位作者 李泽宇 刘畅 吴坤成 钟光明 胡杰威 王兴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管道铸型标本 碱腐蚀法 制作 内管道 铸型雕制法 管道系统 胆外科
下载PDF
大肝癌规则性肝段切除与不规则肝切除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恺 王刚 +4 位作者 黄明文 黄长文 邹书兵 邵江华 傅华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肝癌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能否提高大肝癌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实施的大肝癌规则性肝段切除病例的手术情况,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实施不规... 目的:探讨大肝癌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能否提高大肝癌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实施的大肝癌规则性肝段切除病例的手术情况,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实施不规则肝切除术的患者比较。结果: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0%、62.5%、47.5%;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50.0%、30.0%。实施不规则性肝段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9%、65.5%、49.1%,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47.3%、27.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从肿瘤学上来讲规则性肝段切除比不规则性肝切除更具有优势,但在临床实践中并不能提高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肝癌肝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可能同受损的肝脏本身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性切除 术后生存率
下载PDF
多肝段联合切除术在双侧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石刚 李敬东 +2 位作者 陶涛 雷俊阳 严德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评价多肝段联合切除对双侧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5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52例均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胆总管或肝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 目的评价多肝段联合切除对双侧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5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52例均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胆总管或肝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有胸腔积液15例(28.8%),切口感染7例(13.5%),大量腹腔积液5例(9.6%),膈下感染6例(11.5%),肝功能衰竭4例(7.7%),胆漏2例(3.8%),腹腔内感染2例(3.8%)。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为5.8%(3/52),死亡原因均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术后T管造影发现7例存在肝内胆管残余结石,5例经胆道镜完全取出残余结石,结石清除率为95.9%(47/49)。48例获长期随访,平均随访41.3个月,5例术后结石复发,1例反复发作胆管炎,本组远期优良率达87.5%(42/48例)。结论双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多肝段联合切除可以同时清除双侧结石病灶,并解除胆管高位狭窄,达到根治性目的,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但此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结合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情况,选择性地在双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内胆管结石 联合切除
下载PDF
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37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冯春红 贺凯 +2 位作者 夏先明 李波 张孟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01-1903,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前诊断、肝叶段切除的部位和范围以及联合术式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该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237例肝内胆管结石肝叶段切除的病例,在237例中,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及胆管狭窄的部位,行左肝外叶...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前诊断、肝叶段切除的部位和范围以及联合术式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该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237例肝内胆管结石肝叶段切除的病例,在237例中,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及胆管狭窄的部位,行左肝外叶切除+T管引流98例,左肝外叶切除+肝门胆管修复整形+T管引流19例,左肝外叶切除+肝门胆管整形+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7例,左半肝切除+肝门胆管整形+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4例,左肝外叶切除+左肝断面胆管空肠Longmire吻合3例,肝方叶切除+肝门胆管整形+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7例,V、VI肝段切除+T管引流术11例,VI、VII肝段切除+T管引流术28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11年(平均82个月),优良率达96.6%。1例于术后10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发生术后残石(1.7%),3例偶有胆管炎发作。结论重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及胆管狭窄的部位,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的部位和范围及合理应用联合术式,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术前诊断 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