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珍珠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探析——以《大地》《母亲》为例
1
作者 周亚萍 陈小丽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0期197-199,共3页
文章以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和《母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赛珍珠在作品中生动描绘了女性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并展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倾向。此外,她还敏锐地揭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被... 文章以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和《母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赛珍珠在作品中生动描绘了女性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并展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倾向。此外,她还敏锐地揭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被边缘化地位。这些生态女性主义元素引发了对生态和性别问题的思考,同时倡导人们维护命运共同体、批判阶级差异、尊重弱势群体,实现男性和女性的平等相处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母亲》 生态女性主义 生命意识
下载PDF
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演唱技巧研究
2
作者 史洪博 邢铁红 《黄河之声》 202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是由张洪喜填词,陆在易谱曲的作品,这首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听众喜爱。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和情感表达等。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演唱者需要准确地把... 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是由张洪喜填词,陆在易谱曲的作品,这首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听众喜爱。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和情感表达等。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演唱者需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各个方面,以展现出歌曲的艺术魅力。演唱者还需要注意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演唱者需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旋律走向,以及各个音符的抑扬顿挫。本文通过对《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技巧进行深入研究,从演唱技巧入手,分析其演唱方法。在演唱《祖国,慈祥的母亲》时,演唱者需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和音量,以表达出歌曲的内涵。旨在为演唱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在易 艺术歌曲 《祖国 慈祥的母亲》 演唱技巧
下载PDF
鲁迅藏丁玲《母亲》
3
作者 孙辰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母亲》是丁玲的未完稿小说。鲁迅所藏为上海良友印刷公司1933年初版的签名本(见封三)。小三十二开本,软布面精装,外加护封。封面上端有“良友文学丛书之七”字样,附有1902年丁母纺纱照片作为配图。版权页上是“一九三三,五,二十付排... 《母亲》是丁玲的未完稿小说。鲁迅所藏为上海良友印刷公司1933年初版的签名本(见封三)。小三十二开本,软布面精装,外加护封。封面上端有“良友文学丛书之七”字样,附有1902年丁母纺纱照片作为配图。版权页上是“一九三三,五,二十付排”、“一九三三,六,二十初版”、印数“1—4000”。初版没有序言,书尾有“良友文学丛书”的编辑赵家璧撰写的四百字《编者言》交代未完稿之事。随该书出版,另有两则售书宣传的大幅广告,印有丁玲照片,分别刊登于1933年6月25日的《时事新报》和6月27日的《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友文学丛书 《时事新报》 母亲》 印刷公司 《申报》 赵家璧 丁玲 版权页
下载PDF
壮族叙事诗《寻找太阳的母亲》的文化传承研究
4
作者 周芫 彭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寻找太阳的母亲》是广西壮族诗人韦其麟的代表作之一,该长篇叙事诗通过融入壮族文化元素、壮族民间生活和诗歌艺术手法,再现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和民族情感,充分体现出作品具有民族性、诗歌性和母体性的... 《寻找太阳的母亲》是广西壮族诗人韦其麟的代表作之一,该长篇叙事诗通过融入壮族文化元素、壮族民间生活和诗歌艺术手法,再现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和民族情感,充分体现出作品具有民族性、诗歌性和母体性的文化传承特点。该文从学校、媒介和社会层面发掘作品的文化传承途径,全面呈现其文化传承价值,即通过丰富的壮族文化课程内容,开展壮族特色文化活动,培养教师壮族文化素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叙事诗《寻找太阳的母亲》的文化传承功能,为推动广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研究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叙事诗 韦其麟 《寻找太阳的母亲》 教育 文化 传承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柔石与《为奴隶的母亲》
5
作者 方秀英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地域文化积淀着一个地区的风土民情,也影响着一个作家的成长和精神气质,使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表现本土的文化、生活与风俗。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浙东文人柔石的成长环境,探寻他身上所存在的浙东文人气质。其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 地域文化积淀着一个地区的风土民情,也影响着一个作家的成长和精神气质,使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表现本土的文化、生活与风俗。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浙东文人柔石的成长环境,探寻他身上所存在的浙东文人气质。其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以一曲男人阳刚之气丧失的悲歌,揭示旧社会浙东典妻陋习现象及对人性的摧残,用反面题材达到为革命呐喊助威的作用,这也是很多浙东乡土作家采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柔石 典妻 浙东作家 《为奴隶的母亲》
下载PDF
《金色花》《荷叶·母亲》对比阅读教学
6
作者 钱国芬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2期56-57,共2页
以对比的手段和方法,阅读《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能够为学生提供阅读和思考的灵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与情感主题,也能让他们在对比的过程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在探寻两首散文诗异同点时,本文选... 以对比的手段和方法,阅读《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能够为学生提供阅读和思考的灵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与情感主题,也能让他们在对比的过程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在探寻两首散文诗异同点时,本文选取了语言风格、写作手法和思想主题三个要点作为对比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写法和主题等多个角度,明确《金色花》与《荷叶·母亲》的同与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散文诗 对比阅读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下载PDF
语篇视域下的散文教学——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
7
作者 张增光 张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语文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要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在阅读中关注一个语篇的主题、目的、意图、传意效果等。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在语篇的视域下从语篇的对话关系、基于情感表达的语境、语体形式的语言... 语文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要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在阅读中关注一个语篇的主题、目的、意图、传意效果等。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在语篇的视域下从语篇的对话关系、基于情感表达的语境、语体形式的语言运用、基于行文布局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完成探究任务训练学生的文本解码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能力
下载PDF
文体之辨·文本解读·教学思考--冰心《荷叶·母亲》片论
8
作者 孙景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3,共5页
冰心的《荷叶·母亲》选自其长篇散文《往事》,从大类上看属于散文,进一步从文体上细分,则属于散文诗。从“文体之辨”入手,讲清散文与散文诗的问题,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前提;以“文本解读”为主,探究文章的写作时间、发表情况、写作... 冰心的《荷叶·母亲》选自其长篇散文《往事》,从大类上看属于散文,进一步从文体上细分,则属于散文诗。从“文体之辨”入手,讲清散文与散文诗的问题,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前提;以“文本解读”为主,探究文章的写作时间、发表情况、写作背景、创作特色等,同时按照“依体而教”“遵性而教”的散文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思考,指出其独特的文本价值,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不管从论述的全面性、阐释的准确性,还是从研究的深入性、教学的实用性上看,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荷叶·母亲》 散文诗 散文 散文教学 文体学
下载PDF
革命在“叙述”中隐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细读
9
作者 李国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9-107,共9页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贴着小说女主人公的视点进行叙述,形成了小说的双重结构,即婚恋的显在结构和革命的潜在结构。柔石以平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态度,不是落脚在其感情问题上,而是落脚在其生存问题上。同情因此构成...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贴着小说女主人公的视点进行叙述,形成了小说的双重结构,即婚恋的显在结构和革命的潜在结构。柔石以平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态度,不是落脚在其感情问题上,而是落脚在其生存问题上。同情因此构成柔石理解女主人公生活世界与革命关系的通道,柔石通过《为奴隶的母亲》的写作,不仅试图克服自己过去的爱欲书写,而且暗示了一个自由、平等、无阶级的社会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叙述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隐现
下载PDF
越境、性别与空间:芥川龙之介《母亲》中的都市空间与女性身体
10
作者 周倩 《南大日本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舞台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母亲》,通过身体与空间的交叠叙事,以女主人公的精神活动为叙事载体,借由不同的空间表征描述了跟随丈夫移居异乡的主人公在经历丧子之痛后,所陷入的主体身份的割裂与不安。小说中所展现的都... 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舞台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母亲》,通过身体与空间的交叠叙事,以女主人公的精神活动为叙事载体,借由不同的空间表征描述了跟随丈夫移居异乡的主人公在经历丧子之痛后,所陷入的主体身份的割裂与不安。小说中所展现的都市空间,既是故事铺陈的具体场景,亦是主人公身份认同危机的外在隐喻。本文借助空间视角考察《母亲》中空间建构与身体书写间互为指涉的叙事关系,解读在性别空间与父权家长制的双重制约下,主人公探索重构自我主体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母亲》 中国 都市空间 身体空间
下载PDF
诗集《星星的母亲》的生活印记与抒情叙事
11
作者 唐洁 《中国故事》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星星的母亲》是贺予飞的首部诗集,收录了诗人从2008至2021年间创作的116首诗歌,共五辑,每辑以辑中的一首诗歌标题命名。诗歌从“本事”出发,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通过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将一时一地的个体感受升华为普遍性情... 《星星的母亲》是贺予飞的首部诗集,收录了诗人从2008至2021年间创作的116首诗歌,共五辑,每辑以辑中的一首诗歌标题命名。诗歌从“本事”出发,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通过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将一时一地的个体感受升华为普遍性情感。具体而言,诗歌叙事与情、理相结合,运用以“我”为主的叙事视角,用多变的时空处理方式,实现个人情感的知性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的母亲》 叙事性叙事者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下载PDF
多重关系网络中的女性与革命——丁玲《母亲》系列文本研读
12
作者 孙慈姗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9,57,共9页
丁玲的长篇小说《母亲》试图以“前一代女性”于曼贞的成长经验为线索,将女性成长与社会变革两大主题纳入左翼理论话语和作者自身的情感脉络,并在书写实践中实现日常经验与革命经验的融合。而在互文意义上,丁母完成于1941—1943年的回... 丁玲的长篇小说《母亲》试图以“前一代女性”于曼贞的成长经验为线索,将女性成长与社会变革两大主题纳入左翼理论话语和作者自身的情感脉络,并在书写实践中实现日常经验与革命经验的融合。而在互文意义上,丁母完成于1941—1943年的回忆录作为“母亲”自述其人生经历的文本与《母亲》的叙述构成了潜在对话,近年来发现的《母亲》第三部提纲与残稿亦为探究丁玲针对相关主题思考与言说方式的变化提供了切入点。具体而言,这一系列文本所呈现的女性置身其中的多种人际关系形式或可成为具象把握女性与革命之内在关联的有效途径。这些关系将女性编织进新旧过渡时期的社会网络,而母女两人在两性关系、家庭形态、女性情谊与母亲身份意识等层面叙述侧重点与叙述方式的异同则体现出两代人在不同时空中针对自身经验的整理、认知模式及整体性情感结构的嬗变。诸种延续与变化最终通向了伦理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女性在其中的位置与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丁母回忆录》 女性与革命 两性关系 女性情谊 现代母职
下载PDF
论《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对话类型
13
作者 郑晓萱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2期5907-5913,共7页
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多样的人物对话和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容纳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思考,展现出柔石对现代小说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小说主要有四种对话类型:一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小说借此表现... 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多样的人物对话和叙述方式,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容纳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思考,展现出柔石对现代小说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小说主要有四种对话类型:一是人物间的直接对话,小说借此表现人物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二是人物间的间接对话,通过有限的全知叙事和话语预设,小说揭露的不平等对话关系下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三是独白,独白揭示了女性无法言说的孤独境遇。四是偷听模式,亦是信息的间接传递,表现出人物的畸形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 全知叙事 对话
下载PDF
向人性的深层挖掘——电视剧《焦裕禄》《我的父亲母亲》赏析
14
作者 吕豪爽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1期154-156,共3页
电视剧《焦裕禄》力图探寻焦裕禄之所以成为楷模的根源,书写和彰显人物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大爱。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以子辈的口吻讲述父辈的故事,围绕人性与婚姻娓娓道来。两部电视剧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均着重向人性的深层挖掘... 电视剧《焦裕禄》力图探寻焦裕禄之所以成为楷模的根源,书写和彰显人物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大爱。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以子辈的口吻讲述父辈的故事,围绕人性与婚姻娓娓道来。两部电视剧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均着重向人性的深层挖掘,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寻找人们精神高尚或情感苦恼的根源。发现两剧的亮点和精髓,能够温暖抚慰观众,并给予人们以人生的教育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裕禄 我的父亲母亲 人性挖掘 启示意义
下载PDF
特殊的普遍性普遍的特殊性——《回忆我的母亲》“这一篇”的教学价值
15
作者 李婷鸿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9期37-39,共3页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为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而为了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更合理地挖掘“这一篇”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通过文体辨析,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发现其特殊性;通过情境还原、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为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而为了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更合理地挖掘“这一篇”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通过文体辨析,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发现其特殊性;通过情境还原、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开展亲子读写活动,让阅读真正地回归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价值 文体辨析 情境还原
下载PDF
《金色花》《荷叶·母亲》的情感审美与教学实践
16
作者 张围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8期70-73,共4页
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中外散文诗经典名篇,被选入统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文体较为特殊,有必要向学生专门介绍,但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散文诗有正确认知和独到见解。解读这两篇散文诗,需要经历一个从... 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中外散文诗经典名篇,被选入统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文体较为特殊,有必要向学生专门介绍,但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散文诗有正确认知和独到见解。解读这两篇散文诗,需要经历一个从诗歌意象到情感体悟的审美过程。如果只停留在语词和修辞的分析与感受上,则会大大减弱其中的审美感受力。教学这两篇散文诗,不仅要切实贯彻感性的审美式教学理念,还要让学生尝试去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情感体悟 审美式教学
下载PDF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以《荷叶·母亲》为例
17
作者 李英 《教师》 2023年第18期27-29,共3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读课文的指导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有助于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技能开阔自身的阅读视野,达到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水平的目的。文章以《荷叶·母亲》为例,从朗读文本、聚焦语象、比较分析、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读课文的指导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有助于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技能开阔自身的阅读视野,达到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水平的目的。文章以《荷叶·母亲》为例,从朗读文本、聚焦语象、比较分析、重现画面和读写相融等方面,探索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创新化的阅读支架,指导他们开展高效率、高水平的自读活动,使其于自读的过程中实现群文阅读目标,不断拓展文学阅读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读课文 教学策略 《荷叶·母亲》
下载PDF
《我的母亲》多维思政教学探究
18
作者 陈娣纯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77,共3页
语文教学承载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职责。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现以《我的母亲》一文教学为例,来展开中职语文... 语文教学承载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职责。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现以《我的母亲》一文教学为例,来展开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增强课程思政效果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我的母亲》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英译汉研究——以《一位难忘的母亲》英译本为例
19
作者 尹志玲 《今古文创》 2023年第5期88-90,共3页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应掌握文本类型的特点,明确翻译风格,保证译文的忠实性。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一位难忘的母亲》英译本的翻译词汇使用、句式变化、句序调整和作者意图传达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译者如何...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应掌握文本类型的特点,明确翻译风格,保证译文的忠实性。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一位难忘的母亲》英译本的翻译词汇使用、句式变化、句序调整和作者意图传达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译者如何把握原文的情感主调,并将其神韵在译文中精彩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位难忘的母亲》 英译本 功能对等理论
下载PDF
《回忆我的母亲》落选新版教材为哪般
20
作者 吴守雷 李清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母爱题材的代表作,也是对学生进行母爱教育、感恩教育的优秀作品,堪称初中语文教材的压卷之作。奇怪的是在百花齐放的新版教材中,却难觅《回忆我的母亲》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作家的同类题材作品,如胡适...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是母爱题材的代表作,也是对学生进行母爱教育、感恩教育的优秀作品,堪称初中语文教材的压卷之作。奇怪的是在百花齐放的新版教材中,却难觅《回忆我的母亲》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作家的同类题材作品,如胡适《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梁晓声《慈母情深》,只有语文版还保留着这一传统篇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我的母亲》 初中语文教材 《我的母亲》 落选 优秀作品 感恩教育 百花齐放 代表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