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5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对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唐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的应用对于防治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旗医院上报我中心的7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防治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 探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的应用对于防治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旗医院上报我中心的7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防治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分为观察组(产妇注射时间:孕28周,孕32周,孕36周;新生儿注射时间:出生后24h)37例、对照组(产妇注射时间:不注射;新生儿注射时间:出生后24h)37例,对比两组的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防治效果。结果 对比HBV-DNA(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HBV-DNA水平[(3.70±1.04)×103copies/mL<(6.19±1.22)×103copies/mL,t=9.448]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结果(接种后6个月),观察组阳性率更高。对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结果(接种后12个月),观察组阳性率更高。对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接种后6个月),观察组阳性率更低。对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接种后12个月),观察组阳性率更低。结论 在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更好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降低新生儿的乙型肝炎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 乙型肝炎病毒 防治
下载PDF
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机率的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雅蓉 黄晓军 +2 位作者 魏超平 郭彩娇 郑惠童 《新医学》 1997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通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对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机率的研究,为临床提供防治的依据。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或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母亲外周... 目的:通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对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机率的研究,为临床提供防治的依据。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或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母亲外周血,及其分娩332例出生0时新生儿,和经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7月龄161例婴儿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母亲HBVDNA检出率61.7%;其中单阳组检出率47.1%;双阳组检出率92.5%。婴儿0时HBVDNA检出率34.3%;其中单阳组27.1%;双阳组49.5%。经联合免疫后从0时至7月龄连续两次阳性检出率11.8%;其中单阳组7.1%;双阳组19.0%。结论:PCR方法检测HBVDNA提示母双阳组的婴儿通过胎盘感染和分娩时感染的机率均高于单阳组的婴儿(P<0.05,P<0.01)。结论: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阳性生育期妇女应增强机体免疫力才怀孕,以减少胎儿感染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庞耀 黄秀清 +1 位作者 黄莹莹 刘春秀 《医学文选》 2005年第5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索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效果。方法对HBsAg单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妊娠第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IU,婴儿出生后12 h内注射HBIG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5... 目的探索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效果。方法对HBsAg单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妊娠第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IU,婴儿出生后12 h内注射HBIG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5μg,以后分别在1、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5μg,采脐血和9月龄静脉血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婴儿宫内感染率为3.94%;总阻断效果为94.97%;孕妇HBsAg单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5.77%;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3.50%。孕妇HBsAg单阳性,孕妇注射HBIG,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6.06%;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93.79%。孕妇HBsAg单阳性,仅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3.33%,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88.88%。宫内感染HBV的胎儿,阻断失败。结论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很好,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宫内感染胎儿的阻断方法应另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切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途径
4
作者 何会敏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2年第4期23-23,共1页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流行高发区,据报道HBsAg阳性占总人口的10%。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有研究表明,母婴传播率为83.3%,而当母亲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母婴传播率达92%...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流行高发区,据报道HBsAg阳性占总人口的10%。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有研究表明,母婴传播率为83.3%,而当母亲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母婴传播率达92%~97%。为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乙肝病毒母婴感染途径,做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途径有:①宫内感染。②分娩期感染。③乳汁感染。④产后母婴接触。由此可见,防止母婴间乙肝病毒感染分娩前后的预防和处理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 宫内感染 预防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对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强 韩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母婴乙型肝炎病毒(HBV)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梁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母婴乙型肝炎病毒(HBV)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梁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孕妇在胎儿娩出后24 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组孕妇在孕28周、孕32周与孕36周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在新生儿24 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两组孕妇治疗前后HBV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新生儿接种1年后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HBV-DNA水平差异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治疗后HBV-DNA水平、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HBsAb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产前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疗,能降低其血清HBV-DNA水平,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可以防止胎儿感染HBV,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 被引量:4
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5 位作者 赵英仁 李兰娟 张文宏 刘锦锋 曾庆磊 纪泛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7-1566,共10页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好地...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对2019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为临床医师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治疗 指南 更新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阻断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金鑫 彭睿 +1 位作者 高玲玲 周文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母婴传播(MTCT)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途径,系统了解HBV MTCT的发生机制和相关阻断策略,对提高阻断成功率至关重要。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联合免疫在HBV MTCT的阻断上已取得较好疗效,但阻断失败... 母婴传播(MTCT)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途径,系统了解HBV MTCT的发生机制和相关阻断策略,对提高阻断成功率至关重要。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联合免疫在HBV MTCT的阻断上已取得较好疗效,但阻断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高病毒载量孕妇发生宫内感染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感染途径有胎盘途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途径、经生殖细胞感染途径等。孕期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断宫内感染,但各指南在治疗开始时间及HBV DNA阈值上仍未达成统一。本文对HBV MTCT发生机制及阻断策略予以综述,为进一步提高HBV MTCT阻断成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 联合免疫 病毒治疗
下载PDF
乙肝疫苗接种对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
8
作者 俞佳男 高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51-0054,共4页
研究免疫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方法 收集2020.7-2023.6之间的1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进行调查,对婴儿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在非注射组中,有2例呈阳性,阳性率达到4%,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P>... 研究免疫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方法 收集2020.7-2023.6之间的1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进行调查,对婴儿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在非注射组中,有2例呈阳性,阳性率达到4%,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P>0.05)。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的阳性率为2.51%,明显低于单纯组的5.88%(P<0.05)。结果 显示,联合治疗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单一治疗组,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 免疫预防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和乙肝疫苗接种方面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接种
下载PDF
妊娠期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9
作者 陈宁 苏磊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87-0090,共4页
探讨妊娠期间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何影响母婴健康结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妊娠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600例,均实施HBsAg检查,并比较分析HB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征、阳性孕产妇检查指标和病毒载量水平的关系,对母婴... 探讨妊娠期间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何影响母婴健康结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妊娠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600例,均实施HBsAg检查,并比较分析HB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征、阳性孕产妇检查指标和病毒载量水平的关系,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等。结果 在600例HBsAg阳性感染者中,高病毒载量(≥106 IU/mL)患者占20%,低病毒载量患者占80%。肝功能检查显示,500例患者中,ALT≥40U/L占4%,AST≥40U/L占8%,GGT≥45U/L占4%,TBil≥17.1μmol/L占6%。高病毒载量组中,58.33%孕妇HBeAg阳性;低病毒载量组中,83.33%孕妇HBeAg阴性。两组间有差异(P<0.001)。高病毒载量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0%)高于低病毒载量组(2.08%)(P<0.05)。结论 在规划怀孕前,育龄妇女应接受乙肝表面标志物的检查,以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对于检查结果中表面抗原呈阳性的妇女,需要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D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的监测,以便孕前和孕期将病毒复制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提高新生儿阻断的成功率,确保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结局 流行病学特征 病毒载量水平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 被引量:31
10
作者 徐陈瑜 陈洁 +4 位作者 温坚 陈廷美 毛旭琴 周乙华 胡娅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实际应用中免疫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能否减少HBV母婴感染。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24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以及250例儿童,结... 目的:调查实际应用中免疫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能否减少HBV母婴感染。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24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以及250例儿童,结合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母亲孕期HBIG使用情况、子女出生后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资料,并采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谷丙转氨酶(ALT)。其中69例儿童出生后免疫预防前采外周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250例HBsAg阳性孕妇的子女随访时年龄(3.3±1.6)岁,出生时检测HBV标志物的69例中,4例HB-sAg阳性,其中2例随访时HBsAg仍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也阳性,说明慢性感染,另外2例HBsAg转阴;1例出生时HBsAg阴性,但随访时转为阳性。另1例出生时未检测,随访时HBsAg阳性。因此共4例(1.6%)慢性感染HBV,其母亲均为HBeAg阳性。4例感染儿童中,2例出生时未注射HBIG,且未正规接种疫苗。随访的224例母亲中,215例明确孕期使用HBIG的情况;76例子女的母亲孕期注射了HBIG,1例(1.3%)HBsAg阳性,142例子女的139例母亲孕期未使用HBIG,3例(2.1%)HBsAg阳性(P>0.05)。结论:HBsAg阳性孕妇的子女经正规免疫预防后,HBV母婴阻断效果良好,部分预防失败是由于未实施正规预防。新生儿出生时HBV血清标志物不能作为诊断是否感染HBV的指标。孕晚期使用HBIG对阻断母婴感染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震宇 傅益飞 +5 位作者 浦蕊 丁一波 沈秋霞 殷建华 张宏伟 孙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疗机构中招募445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别采集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疗机构中招募445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别采集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滴度。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与HBV DNA阳性者定义为新生儿HBV阳性。新生儿均按国家规定注射疫苗,对104名新生儿开展出生后随访到7月龄,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血清学与HBV DNA滴度检测,7月龄婴儿HBsAg阳性定义为儿童HBV突破免疫感染。结果 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HBV阳性率为8.0%。HBsAg和HBV e抗原(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26.7%vs 1.8%,P<0.05);HBV DNA大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V DNA小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23.6%vs 2.3%,P<0.05)。产后7个月,婴儿突破免疫感染率为3.8%,其母亲均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结论母体HBeAg阳性与HBV DNA高浓度是新生儿HBV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可能导致新生儿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联合双重免疫方案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病毒传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先杏 洪永孟 陈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双重免疫方案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母婴病毒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0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双重免疫方案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母婴病毒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0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孕期不给予抗病毒干预,观察组在孕24~28周口服替诺福韦酯直至分娩。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给予双重免疫方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200μg肌肉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0μg,0、1、6个月程序肌肉注射)。比较两组孕妇肝功能指标、HBV DNA水平,新生儿HBV感染情况、新生儿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分娩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治疗6、12个月,观察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HBV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双重免疫方案阻断HBV携带孕妇母婴病毒传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分娩时HBV DNA水平,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替诺福韦酯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
下载PDF
妊娠期不同阶段给予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母婴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邱波 朱玲 +5 位作者 陈艳 吴晓丽 刘秀丽 王堂明 严世春 刘星妤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阶段给予替比夫定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清HBsAg阴性父亲,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孕妇180例,干预1组60例,在孕前口服替比夫定,直至HBV DNA阴性后受孕并继续服药至新生儿出生;干预2组6...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阶段给予替比夫定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清HBsAg阴性父亲,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孕妇180例,干预1组60例,在孕前口服替比夫定,直至HBV DNA阴性后受孕并继续服药至新生儿出生;干预2组60例,在孕24 w时口服替比夫定至新生儿出生;对照组60例不进行抗病毒处理。观察婴儿0 w、24 w和48 w时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情况。结果干预1组婴儿出生时、24 w、48 w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率均为0.0%,干预2组出生时、24 w、48 w时HBV DNA阳性率为5.0%、3.3%、3.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出生时、24 w、48 w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20.0%、18.3%、16.7%,与干预2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未发现与应用替比夫定相关的不良反应;三组新生儿胎龄、体质量、身长和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替比夫定至HBV DNA阴性时受孕可以完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且有较好的孕妇和新生儿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宫内感染 母婴传播 安全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风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利 李俊男 +2 位作者 曾毅 吴全新 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在常规预防接种后HBV母婴传播率为4.29%(7/163)。孕妇HBV DNA含量越高时,新生儿脐血HBV DNA及随访的婴儿静脉血HBV DNA阳性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出生后6个月静脉血HBV DNA水平有关(P<0.05)。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均无关(P>0.05)。结论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是HBV母婴传播的低风险因素,围生期孕妇静脉血HBV DNA水平是HBV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剖宫产不能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并不会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佩 钟晓祝 +2 位作者 廖慧华 何建军 陈春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2期91-93,共3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TDF)和替比夫定(Ld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HBe Ag阳性、HBV DNA>106IU/mL的孕妇,将其分为TDF组17例和LdT组25例,自妊娠中晚期服药至分娩。检测各组治疗前和分娩前HBV DNA、AL...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TDF)和替比夫定(Ld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HBe Ag阳性、HBV DNA>106IU/mL的孕妇,将其分为TDF组17例和LdT组25例,自妊娠中晚期服药至分娩。检测各组治疗前和分娩前HBV DNA、ALT水平,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婴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结果两组婴儿7月龄检测HBsAg均为阴性,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均为100%。除LdT组1例婴儿出现先天腭裂,其余婴儿生长发育指标均正常。TDF组和LdT组孕妇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经等效性检验,两组治疗后HBV DNA水平具有等效性(P<0.05)。产前ALT水平较基线水平下降(P均<0.05),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TDF和LdT均能降低乙肝孕妇产前HBV DNA水平,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良好,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 替诺福韦 替比夫定 母婴传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母婴传播 被引量:56
16
作者 胡丽娜 顾美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发区,人群中 HBsAg 阳性率高达10%以上。HBV 母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 HBsAg 携带者,而且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 HBV 围产期母婴传播和母婴防治...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发区,人群中 HBsAg 阳性率高达10%以上。HBV 母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 HBsAg 携带者,而且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 HBV 围产期母婴传播和母婴防治问题是目前妇产科、儿科及传染科共同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母婴传播 妊娠 分娩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云霞 邹怀宾 +2 位作者 陈煜 张华 段钟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将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分娩的216例经同样的主被动免疫联合免疫接种后的婴儿,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102例和剖宫产分娩组11... 目的探讨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将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分娩的216例经同样的主被动免疫联合免疫接种后的婴儿,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102例和剖宫产分娩组11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婴儿7月龄时外周静脉血的乙肝五项,比较两组的母婴阻断效果。结果 102例阴道分娩的婴儿中有6例(5.9%)出现了阻断失败,96例阻断成功(94.1%);而114例剖宫产分娩的婴儿中有5例(4.4%)出现了阻断失败,99例阻断成功(95.6%),两组之间的阻断成功率和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9,P=0.617)。结论 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所分娩的婴儿,经主被动免疫后,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手术分娩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阻断效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分娩方式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娜 徐光华 +1 位作者 曾庆磊 李春霞 《肝脏》 2011年第4期343-344,共2页
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30%-50%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人群中慢性HBV感染和HBV储存库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报道,HBV在传播与临床肝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HBV传播的机制,探讨阻断各种传播的有效方法对于减少HBV感染有非常重要... 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30%-50%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人群中慢性HBV感染和HBV储存库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报道,HBV在传播与临床肝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HBV传播的机制,探讨阻断各种传播的有效方法对于减少HBV感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 慢性HBV感染者 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产妇乳汁母婴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岳瑛 何津 +1 位作者 乐杰 刘爱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7年第3期166-167,共2页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检测88例产妇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阳性的初乳,其中HBV-M(+)者20例,阳性检出率为22.73%,表明血清HBV-M(+)产妇乳汁中存在HBV-M,且大三阳者排毒率最高,达...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检测88例产妇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阳性的初乳,其中HBV-M(+)者20例,阳性检出率为22.73%,表明血清HBV-M(+)产妇乳汁中存在HBV-M,且大三阳者排毒率最高,达30.77%。同时对初乳HBV-M(+)者20例及HBV-M(-)者20例进行动态监测过渡乳及成熟乳,结果初乳HBV-M(-)者过渡乳和成熟乳HBV-M可为阳性,说明动态观察乳汁中HBV-M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乳汁 垂直传播
下载PDF
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新清 欧阳佩英 +4 位作者 田美英 徐志一 陆佩华 庄依亮 段恕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55-656,共2页
对97例单用乙肝疫苗和53例乙肝疫苗联合含HBIG免疫的新生儿随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单用乙肝疫苗还是采用联合免疫,母亲HBVDNA水平高的新生儿发展为持续携带HBV的危险性也较大;对母亲HBVDNA高水平的新生儿... 对97例单用乙肝疫苗和53例乙肝疫苗联合含HBIG免疫的新生儿随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单用乙肝疫苗还是采用联合免疫,母亲HBVDNA水平高的新生儿发展为持续携带HBV的危险性也较大;对母亲HBVDNA高水平的新生儿联合免疫效果优于单用疫苗。建议对高危新生儿应在出生时加HBIG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 接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