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毒害植物调查及防治对策
1
作者 许虎成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1期148-150,共3页
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是我国西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但受过度放牧、人口活动日益剧烈等因素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生长泛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归纳分析,分别... 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是我国西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但受过度放牧、人口活动日益剧烈等因素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生长泛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制度改革、控制放牧、毒害植物多措施防控等多个角度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西部地区 毒害植物 防治
下载PDF
新疆草地药用及毒害植物的霜霉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杰 袁自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9,共4页
对新疆草地药用植物及有毒有害植物的霜霉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采自新疆天山及平原绿洲的97份草地药用及毒害植物霜霉菌标本,共鉴定出分别寄生于15科36属44种寄主植物上的5属34种霜霉菌,包括2个新种,7个全国新记录... 对新疆草地药用植物及有毒有害植物的霜霉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采自新疆天山及平原绿洲的97份草地药用及毒害植物霜霉菌标本,共鉴定出分别寄生于15科36属44种寄主植物上的5属34种霜霉菌,包括2个新种,7个全国新记录种和5个新寄主记录。其中,寄生于26属34种草地药用植物上的霜霉菌5属25种,寄生于10属11种草地毒害植物上的霜霉菌2属10种。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及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挖掘我国真菌和植物种类资源的同时,一方面,通过防治霜霉病极大限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用的药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在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以探讨病原霜霉菌作为“真菌除草剂”对草地有毒有害杂草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毒害植物 霜霉菌 新疆 草地
下载PDF
四川省毒害植物——紫茎泽兰调查报告 被引量:41
3
作者 周俗 谢永良 《四川草原》 1999年第2期39-42,共4页
紫茎泽兰是恶性毒害植物,已传入攀枝花市和凉山州两地14县3区1市,分布面积375160hm2,每年以20~30km的速度向北向东传播。其繁殖能力和侵占性极强,是农、林、牧业生产的大敌,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发动群众,... 紫茎泽兰是恶性毒害植物,已传入攀枝花市和凉山州两地14县3区1市,分布面积375160hm2,每年以20~30km的速度向北向东传播。其繁殖能力和侵占性极强,是农、林、牧业生产的大敌,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发动群众,人人动手,把防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开展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毒害植物 调查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草地毒害植物扩展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4
作者 聂聪 樊奋成 孙跃春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9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毒害植物 控制 原因 草地 有毒植物 化学成分 有害植物 机械伤害
下载PDF
云南草地常见毒害植物及其危害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华 方存幸 《云南农业科技》 1996年第3期32-34,共3页
云南草地常见毒害植物及其危害景东县政府扶贫办李世华景东县景福农工站方存幸据初步调查,云南省常见有毒有害植物约240余种。这些毒害植物在我省草地上广泛分布,大量繁殖蔓延,既侵占草地,减少了草地利用面积,又常引起家畜误食... 云南草地常见毒害植物及其危害景东县政府扶贫办李世华景东县景福农工站方存幸据初步调查,云南省常见有毒有害植物约240余种。这些毒害植物在我省草地上广泛分布,大量繁殖蔓延,既侵占草地,减少了草地利用面积,又常引起家畜误食中毒而死亡,严重阻碍着我省畜牧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花 毒害植物 危害 云南
下载PDF
乌鲁木齐县天然草地毒害植物初步调查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阿德力.麦地 柳妍妍 +2 位作者 古丽努尔 孔小新 纳比乌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超载放牧、鼠害、毒害草入侵等,而毒害草入侵已对各种类型草地构成直接威胁。通过揭示乌鲁木齐县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种类的分布,为综合防治草地退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采集的植物标本鉴定结果,该草地主要... 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超载放牧、鼠害、毒害草入侵等,而毒害草入侵已对各种类型草地构成直接威胁。通过揭示乌鲁木齐县天然草地毒害植物种类的分布,为综合防治草地退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采集的植物标本鉴定结果,该草地主要毒害植物约有46种,分属17科,29属,占该区植物种类的5%;毒害草的分布面积约3.2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83%。主要毒害植物为醉马芨芨(Achnatherum inebrian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马先蒿(Pedicularis sp.)等。这些毒害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繁殖能力极强,生长迅速且植株高大,与矮小的牧草争光、争水、争肥,导致羊茅(Festuca ovina)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等牧草大片枯死。因此,根据草地的承载能力,确定理论放牧强度,通过减少家畜数量,采用划区轮牧制度等措施,为优良牧草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抑制毒害草的生长,使其从种群中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毒害植物 防治对策 乌鲁木齐县
原文传递
西藏草原豆科毒害植物(疯草)的种类与分布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荣福 沈颂东 《动物毒物学》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西藏草原已知的豆科有毒植物主要有黄芪属的颈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白花黄芪A.leucocephalus,从生黄芪A.confertus,坚硬黄芪A.rigidulus,直立黄芪A.adsurg... 西藏草原已知的豆科有毒植物主要有黄芪属的颈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白花黄芪A.leucocephalus,从生黄芪A.confertus,坚硬黄芪A.rigidulus,直立黄芪A.adsurgens,西藏黄芪A.tibetanus Oxytropis glacialis,绢毛棘豆O.tatarica,毛瓣刺豆O.sericopetala,黄花棘豆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毒害植物 黄芪 棘豆 黄华 藏豆
原文传递
西藏阿里地区高寒草原毒害植物冰川棘豆的危害及防除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荣福 张志恒 《动物毒物学》 1998年第1期17-21,共5页
冰川棘豆是西藏阿里地区高寒草原上的主要毒害植物。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放牧过度和高原气候进一步早先,加速了是草原草场退化,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滋生、蔓延十分严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冰川棘豆是西藏阿里地区高寒草原上的主要毒害植物。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放牧过度和高原气候进一步早先,加速了是草原草场退化,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滋生、蔓延十分严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每年都有大批牧畜中毒死亡,牧民蒙受巨大损失。冰川棘豆是青藏高原冰缘地区特有种植物,具有特别适应高寒生境的器官形态的器官形态和抗逆性能力,并且含有使牧畜(马、山羊、绵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毒害植物 冰川棘豆 危害 防除
原文传递
生物质炭和Ca(OH)_(2)缓解土壤酸化过程中植物铝毒性的模拟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来宏伟 倪妮 +6 位作者 时仁勇 董颖 闫静 Nkoh Jackson Nkoh 李九玉 崔秀敏 徐仁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7-1025,共9页
随着外源酸输入,酸性土壤改良剂的石灰效应逐渐消退,土壤再次酸化形成铝毒害。作为一种新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的复酸化过程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循环酸浸洗耦合根伸长试验,对比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和熟石灰(Ca(OH)_(2))... 随着外源酸输入,酸性土壤改良剂的石灰效应逐渐消退,土壤再次酸化形成铝毒害。作为一种新型酸性土壤改良剂,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的复酸化过程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循环酸浸洗耦合根伸长试验,对比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和熟石灰(Ca(OH)_(2))后土壤的复酸化过程及其对植物的铝毒性。结果表明,循环酸浸洗有效模拟了土壤的复酸化过程。随着模拟酸化年限增加,生物质炭和Ca(OH)_(2)处理土壤中玉米根系伸长均逐渐受到了抑制。生物质炭相较于Ca(OH)_(2)有效缓解了酸化过程对植物根系的抑制作用。在模拟12年酸输入时,生物质炭处理中玉米根相对伸长率较Ca(OH)_(2)处理高18.6%,生物质炭相较于Ca(OH)_(2)处理展现出更为长效的酸性土壤改良潜力。这一方面是由于生物质炭通过表面阴离子官能团质子化作用减缓了酸化过程中土壤pH的降低,抑制了土壤铝的活化。在模拟12年酸输入时,生物质炭处理土壤溶液Al^(3+)浓度较Ca(OH)_(2)处理低33%。另一方面,酸化过程中生物质炭持续释放Mg^(2+),在模拟12年酸输入时,生物质炭处理土壤溶液Mg^(2+)浓度和植物Mg^(2+)吸收量均较Ca(OH)_(2)处理高2倍以上。较高的Mg2+浓度可通过调控植物对Al^(3+)的生理响应,缓解植物铝毒害症状。该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酸化长效阻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熟石灰 土壤复酸化 植物毒害 铝活化 盐基阳离子
下载PDF
科尔沁西部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及其防除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34,共6页
概述了科尔沁西部天然草地的毒害植物及其分布,并在对其毒害器官、毒害成分、毒害季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除措施,为预防家畜中毒和制定防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毒害植物 防除
下载PDF
不同性质土壤中钼的植物毒性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凡 王学东 +2 位作者 罗小绒 罗崇义 彭憬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3-689,共7页
以我国9个地区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钼酸盐(Mo^(6+))评估了土壤Mo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毒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性质因子和毒性阈值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9个地区... 以我国9个地区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钼酸盐(Mo^(6+))评估了土壤Mo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毒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性质因子和毒性阈值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9个地区的土壤中,Mo对大麦根伸长10%抑制率(EC_(10))和50%抑制率(EC_(50))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2.64~3301.70 mg·kg^(-1)和851.10~5142.62 mg·kg^(-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影响土壤Mo毒性阈值最重要的因子;基于CEC建立的回归方程中引入pH值和锰氧化物含量时,预测能力显著提升,可以分别解释EC_(10)和EC_(50)的82.2%和88.5%的变异(P<0.05)。利用欧洲9个地区土壤的大麦毒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基于我国土壤建立的Mo毒性预测模型并不适用于欧洲土壤,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和欧洲18个地区的土壤性质和毒性阈值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研究表明,CEC对Mo的大麦毒性有显著影响,基于CEC、pH值和锰氧化物含量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准确评估我国和欧洲18个地区土壤Mo的毒性。本研究可为土壤Mo的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性质 植物毒害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缓解土壤过量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对植物毒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赛赛 蒲子天 +3 位作者 张弛 张瑞芳 王红 王鑫鑫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749,共11页
土壤中过量的植物所需微量元素和重金属污染均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代谢,导致植物生物量降低,引起植物的生理病害甚至死亡。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同时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受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 土壤中过量的植物所需微量元素和重金属污染均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代谢,导致植物生物量降低,引起植物的生理病害甚至死亡。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同时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受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土壤金属污染现状,概述了AMF的作用机制,分析了铁(Fe)、硼(B)、镍(Ni)、锌(Zn)、铅(Pb)、镉(Cd)、砷(As)、铬(Cr)、汞(Hg)胁迫条件下AMF缓解植物毒害的主要机制,总结了AMF缓解不同金属对植物毒害机制的差异,以期为AMF缓解土壤过量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对植物毒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过量微量元素胁迫 重金属胁迫 植物毒害
原文传递
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俗 谢永良 《四川畜牧兽医》 1999年第12期24-24,共1页
针对恶性毒害植物紫茎泽兰的危害特点,提出“前堵后截,一齐行动,集中连片,综合防治,开发利用,注重效益”的防治对策,采取发动群众,动手挖除,把防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开展综合防治。
关键词 毒害植物 紫茎泽兰 开发利用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农村沼气技术500问》摘选
14
《中国沼气》 2009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沼气技术 农村 二氧化硫 脱硫处理 腐蚀作用 二氧化碳 毒害植物 硫化氢
下载PDF
外源六价铬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其小麦毒性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叶棉 杨阳 +4 位作者 侯素霞 程鹏飞 宋旭昕 杨泽胜 刘同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9-377,共9页
土壤中的铬(Cr)进入植物体内,易对动植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中国农田土壤中关于铬污染防治的研究较少。土壤环境中的铬主要以Cr(Ⅲ)、Cr(Ⅵ)两种化学价态存在,而Cr(Ⅵ)毒性远大于Cr(Ⅲ)。该研究在外源添加Cr(Ⅵ)溶液的6种土壤上种... 土壤中的铬(Cr)进入植物体内,易对动植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中国农田土壤中关于铬污染防治的研究较少。土壤环境中的铬主要以Cr(Ⅲ)、Cr(Ⅵ)两种化学价态存在,而Cr(Ⅵ)毒性远大于Cr(Ⅲ)。该研究在外源添加Cr(Ⅵ)溶液的6种土壤上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探究其对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富集作用及植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的小麦富集的铬质量浓度达到约200 mg·kg-1时开始抑制小麦根的生长。几种土壤中小麦富集系数均随着外源铬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导致该结果的原因为低铬处理下(5 mg·kg-1)对小麦根长抑制较小,此时铬的富集系数较高;随着土壤中铬含量的增加,各土壤中小麦根系的生长均受影响,富集能力则逐渐降低。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提取态铬(乙酸铵提取剂)与小麦相对根伸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41,P<0.01)。相比土壤全量铬,有效态铬更适宜作为有效性模型的预测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提取态总铬含量、Cr(Ⅲ)与Cr(Ⅵ)的分配值预测相对生长量的有效性预测模型(R2>0.75,P<0.001)。受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供试土壤中的重庆土壤有效态铬含量低、Cr(Ⅵ)占比低,故在6种农田土壤中铬毒害最轻。土壤理化性质等参数对有效态Cr(Ⅲ)与Cr(Ⅵ)含量的影响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直接测定提取态总铬和Cr(Ⅵ)含量以建立生物有效性模型的方法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铬 Cr(Ⅵ) Cr(Ⅲ) 有效态 植物毒害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环境纳米材料的响应及减毒效应
16
作者 孙东年 胡君利 +1 位作者 白建峰 林先贵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7-1153,共7页
环境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但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危害.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可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也可降低环境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探究AM真菌... 环境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但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危害.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可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也可降低环境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探究AM真菌对环境纳米材料的响应和减毒效应已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纳米材料会因材料自身性质、环境浓度和土壤性质等的差异而对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生长与侵染产生不同影响,同时AM真菌也能通过固持纳米颗粒、改善根际环境和调节宿主植物营养与水分状况、降低纳米材料的吸收转运以及增强系统防御等途径来调控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效应,缓解其进入环境后所带来的危害.最后结合现状,提出未来AM真菌与纳米材料互作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方面通过借助新型手段探究AM真菌对纳米材料的响应机制并试图识别具有纳米材料高耐受性AM真菌,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复杂体系下纳米材料土壤环境行为和植物毒害效应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AM真菌的调控作用,为环境纳米材料的科学应用和安全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图1参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纳米材料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土壤环境行为 植物毒害效应
原文传递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lants to Cadmium Toxicity: A Review 被引量:38
17
作者 HE Shanying YANG Xiaoe +1 位作者 Zhenli HE Virupax C.BALIGAR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21-438,共18页
Cadmium(Cd) contamination has posed an increasing challenge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food security. In recent years,phytoremediation has been particularly scrutinized because it is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 Cadmium(Cd) contamination has posed an increasing challenge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food security. In recent years,phytoremediation has been particularly scrutinized because it is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specially the use of metal-hyperaccumulating plants to extract or mine heavy metals from polluted soils. Under Cd stress, responses of hyperaccumulator and non-hyperaccumulator plants differ in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uptake, transport, and assimilation of minerals and nitrogen, and water uptake and transport, which contribute to their ability to accumulate and detoxify Cd.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hyperaccumulator and non-accumulator plants to Cd toxicity in terms of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ful in developing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contaminated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HYPERACCUMULATOR metal accumulation mineral elements PHOTOSYNTHESIS PHYTOREMEDIATION water trans-port water uptak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