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9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术后低毒性感染的中西医治疗附病例一则
1
作者 李景周 鄢卫平 +2 位作者 李振军 胡得翼 张鑫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颈椎术后的低毒性感染发病率低,但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发病初期症状隐匿,极易造成神经脊髓损伤,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于其体征、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故易发生误诊误治。颈椎术后的低毒性感染属于骨的... 颈椎术后的低毒性感染发病率低,但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发病初期症状隐匿,极易造成神经脊髓损伤,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于其体征、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故易发生误诊误治。颈椎术后的低毒性感染属于骨的低毒性感染,其本质是骨的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常将其归于亚急性骨髓炎范畴。颈椎术后的低毒性感染发病机制与手术创伤密切相关,创伤后骨膜下出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其感染途径以医源性及血源性感染为主,感染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多样的感染性症状为主。中医将其归为“附骨疽”“附骨痈”“阴疽”“骨蚀”等范畴,是素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所致,正气虚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目前对于颈椎术后低毒性感染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对症治疗,中医则多依据不同分期辨证治疗,内治与外治并举,祛邪与扶正兼施。目前报道的骨低毒性感染多位于四肢,尚无颈椎术后低毒性感染病例报道。文章总结了颈椎感染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治疗,并报道了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术后低毒性感染病例,以期帮助更多颈椎术后低毒性感染患者尽早诊断、更高效治疗,避免出现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术后 毒性感染 中西医结合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扶正和解方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欣旖 胡宗侃 +6 位作者 解玉 马文婷 周蓉芳 吕琦 昝杰彧 周玲芳 袁泽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31-637,共7页
【目的】探究扶正和解方(由黄芩、金银花、藿香、柴胡、苍术、生甘草等组成)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3例呼吸道病毒甲型H1N1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2组患儿均给... 【目的】探究扶正和解方(由黄芩、金银花、藿香、柴胡、苍术、生甘草等组成)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3例呼吸道病毒甲型H1N1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2例。2组患儿均给予退热、维持正常水电解质、保障足够睡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及布洛芬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和解方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00例患儿纳入研究。(2)疗效情况: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0%(93/100),对照组为88.00%(88/1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4,P=0.228)。(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患儿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咽痛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5)免疫学指标:治疗后,2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B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CD3+、CD4+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CD8+、B细胞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SAA、CRP、TNF-α、SIL-2R、IL-6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IL-2、IFN-γ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2/100),低于对照组的8.00%(8/1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9,P=0.052)。【结论】扶正和解方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甲型H1N1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调控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甲型H1N1 扶正和解方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手部特殊低毒性感染16例诊治分析
3
作者 何贤标 赵云珍 +2 位作者 斯向东 徐杰 肖蔚林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0期30-31,共2页
目的分享手部特殊低毒性感染诊疗体会。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手部特殊低毒性感染病例16例,回顾性分析其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15例治疗效果良好,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功能恢复正常。1例63岁手背弥漫性肿胀女性患者,手术后拆... 目的分享手部特殊低毒性感染诊疗体会。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手部特殊低毒性感染病例16例,回顾性分析其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15例治疗效果良好,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功能恢复正常。1例63岁手背弥漫性肿胀女性患者,手术后拆线切口愈合良好,自行停用利福平,2个月后复发,二次治疗后坚持服用利福平6周痊愈。结论手部特殊低毒性感染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通过诊断性治疗、病理或者实验室涂片可实现诊断,若保守治疗无效,早期即可手术,彻底清创与坚持服用抗生素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毒性感染 诊治体会
下载PDF
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感染中毒症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21世纪以来,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多种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VP),这改变了相关领域的传统认知。随着对VP的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的重要一环:病毒性感染中毒症(viral sepsis)的概念被提出。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诊早治... 21世纪以来,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多种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VP),这改变了相关领域的传统认知。随着对VP的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的重要一环:病毒性感染中毒症(viral sepsis)的概念被提出。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针对病因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和过度免疫的宿主靶点治疗,将为VP和病毒性感染中毒症带来治疗方面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肺炎 毒性感染中毒症 病毒核酸血症 树状突细胞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9和血清干扰素-γ对小儿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5
作者 俞丹菁 廖永强 夏洪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S0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9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联合检测对小儿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感染性100例小儿患者,根据微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将小儿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62例)与细...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9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联合检测对小儿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感染性100例小儿患者,根据微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将小儿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62例)与细菌感染组(38例),同时收集50例健康小儿标本作为参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9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单核细胞CD169、IFN-γ的评估价值。结果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单核细胞CD169表达水平高于参照组,且细菌感染组单核细胞CD169表达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IFN-γ水平高于参照组,且细菌感染组IFN-γ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根据ROC曲线,两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954,高于单核细胞CD169、IFN-γ单一检测0.879、0.840(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感染诊断中,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9和血清IFN-γ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毒性感染,并给予积极干预措施,可作为诊断小儿病毒性感染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CD169 血清干扰素 毒性感染
下载PDF
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波 赵金龙 +9 位作者 欧阳振 于洋 吴涛 宋永才 李伍健 刘继超 尹伟 杨立峰 刘丰虎 杨斌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077-7082,共6页
背景:近年国内外对骨折内固定后低毒性感染的报道有较多的文献,但对术后慢性低毒性感染内固定取出是否是必须的报道不一,没有固定的疗效判断标准,导致治疗方法结论不确切。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转移对胫骨平台及踝部骨... 背景:近年国内外对骨折内固定后低毒性感染的报道有较多的文献,但对术后慢性低毒性感染内固定取出是否是必须的报道不一,没有固定的疗效判断标准,导致治疗方法结论不确切。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转移对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环丙沙星+利福平+皮瓣转移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静点抗生素+局部清创内固定取出治疗。两组均完成3-6个月的疗程,每1-3个月复查血沉、肝肾功及影像学指标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随访6-24个月,治愈、好转患者无复发。治疗组24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11例治愈,6例好转,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5%。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转移对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毒性感染 窦道形成 骨折术后 利福平 环丙沙星 皮瓣转移 治疗
下载PDF
透表清气法对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发热体温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奚肇庆 徐艳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观察退热颗粒对外感发热卫分证、卫气同病证的退热疗效影响。方法选择45例符合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退热颗粒治疗组(治疗组)30例与小柴胡冲剂治疗组(对照组)15例,疗程3d;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临床次症及... 目的观察退热颗粒对外感发热卫分证、卫气同病证的退热疗效影响。方法选择45例符合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退热颗粒治疗组(治疗组)30例与小柴胡冲剂治疗组(对照组)15例,疗程3d;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临床次症及血常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2h段降低发热患者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及积分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退热颗粒治疗外感发热具有较好退热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发热 透表清气法 中医药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脑脊液脑样淋巴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丹 曾琦 +3 位作者 王文珍 徐骁贤 陈英 蔡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0期64-64,66,共2页
目的 :对中枢神经系统 (CNS)病毒性感染脑脊液 (CSF)脑样淋巴细胞 (CFL)与免疫球蛋白 (Ig)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粟秀初CSF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检出CFL ,Beckman免疫化学测试系统自动检测IgA、IgG、IgM。结果 :CFL阳性组与CFL阴性... 目的 :对中枢神经系统 (CNS)病毒性感染脑脊液 (CSF)脑样淋巴细胞 (CFL)与免疫球蛋白 (Ig)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粟秀初CSF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检出CFL ,Beckman免疫化学测试系统自动检测IgA、IgG、IgM。结果 :CFL阳性组与CFL阴性组比较 ,IgM增高 (P <0 .0 5 ) ,IgG增高 (P <0 .0 5 ) ,IgA无明显变化(P >0 .0 5 )。结论 :CNS病毒性感染时 ,CSF中CFL不仅可辅助B细胞产生IgM ,还可能经辅助B细胞途径产生IgG ,发挥其抗病毒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 毒性脑膜炎 脑脊液 脑样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输血传播的病毒性感染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宝桐 邓国华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输血(blood transfusion)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输血技术不断发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浓缩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浓缩凝血因子、血浆、清蛋白和球蛋白等多种血液制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 输血(blood transfusion)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输血技术不断发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浓缩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浓缩凝血因子、血浆、清蛋白和球蛋白等多种血液制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尽管随着更加严格的献血员筛选、更加灵敏的血液检验技术以及病原体灭活技术的应用,输血的安全性已大为提高,但输血传播感染的危险仍难以完全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毒性感染 肝炎
下载PDF
运动、免疫机能与病毒性感染(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耀光 《浙江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43,64,共6页
运动对免疫机能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运动可使免疫机能增强,而过度运动则使免疫机能下降,从而导致病毒疾病的发生及运动能力的下降。
关键词 运动 免疫机能 毒性感染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治疗病毒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雪涛 叶天星 杜平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9,共5页
IL-2除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外,现已证明,其对某些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受感染但又需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加以抗御的病毒性感染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本身并无直接的抗病毒活性,它是通过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如增强CTL 活性、NK 活... IL-2除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外,现已证明,其对某些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受感染但又需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加以抗御的病毒性感染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本身并无直接的抗病毒活性,它是通过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如增强CTL 活性、NK 活性、诱生IFN-γ等而介导上述抗病毒作用的,其疗效的进一步提高需与抗病毒类药物或免疫效应细胞等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毒性感染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急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霆 陈亮 赵文姣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5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急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300例,利用随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参照组给予患者利... 目的探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急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300例,利用随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参照组给予患者利巴韦林注射液和维C银翘片,治疗组给予患者磷酸奥司他韦,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观察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0,P<0.05)。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时间(24.57±2.09)h、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8.38±4.29)h、痊愈时间(51.43±3.01)h、TNF-α(1.22±0.31)pg/mL、IL-6(1.37±0.21)pg/mL、hs-CRP(10.41±3.04)μg/L方面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50、30.370、45.410、10.500、8.600、8.200,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与参照组(13.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0,P>0.05)。结论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急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奥司他韦 利巴韦林 急诊 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感染
下载PDF
禽主要病毒性感染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段志强 王郁杨 +2 位作者 开妍 胡顺林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0-53,共4页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重大疾病研究、治疗和靶向药物的筛选方面。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毒的分子致病...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重大疾病研究、治疗和靶向药物的筛选方面。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毒的分子致病机制,为动物病毒病的诊断、防控和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技术、在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禽主要病毒性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 毒性感染
下载PDF
婴儿巨细胞病毒产毒性感染随访:附97例报告
14
作者 张理菁 余文鑫 李芳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0,共2页
我院自1988年8月~1990年8月住院年龄≤6个月的HCMV产毒性感染儿137例,为了观察其对患儿健康的影响,对其中资料完整的97例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临床资料 97例中男73例,女24例,发病年龄均≤6个月,其中出生~2周58例为... 我院自1988年8月~1990年8月住院年龄≤6个月的HCMV产毒性感染儿137例,为了观察其对患儿健康的影响,对其中资料完整的97例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临床资料 97例中男73例,女24例,发病年龄均≤6个月,其中出生~2周58例为宫内感染组,~3个月28例为围生期感染组,~6个月11例为生后感染组。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婴儿 毒性感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晓蕾 金李鹏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9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方法从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医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病例资料中,抽样选取82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方法从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医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病例资料中,抽样选取82例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41例小儿经过相关治疗后,总显效率高达92.68%远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疗效确切,且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上呼吸道 毒性感染 干扰素Α1B 抗病毒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克病毒饮精制颗粒治疗病毒性感染126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国庆 顾柏林 +4 位作者 陈健云 姜彤 王勇飞 陆吕平 陈昆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31-32,共2页
为观察克病毒饮精制颗粒 (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柴胡、生甘草 )治疗病毒性感染和临床疗效 ,随机分设治疗组 12 6例、对照组 (板蓝根冲剂 ) 10 2例 ,3天为一疗程 ,观察 1~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 112例 ,显效 8例 ,有效 5... 为观察克病毒饮精制颗粒 (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柴胡、生甘草 )治疗病毒性感染和临床疗效 ,随机分设治疗组 12 6例、对照组 (板蓝根冲剂 ) 10 2例 ,3天为一疗程 ,观察 1~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 112例 ,显效 8例 ,有效 5例 ,无效 1例 ,痊愈率 95 .2 % ,较对照组痊愈率 5 8.8%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其体温变化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感染 克病毒饮精制颗粒 板蓝根冲剂
下载PDF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痰热清治疗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1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向薇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痰热清治疗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80例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静脉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痰热清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痰热清治疗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80例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静脉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痰热清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连用3d。通过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得出最终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127例,总有效率90.71%;对照组总有效77例,总有效率5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痰热清治疗病毒性感染相关疾病疗效显著,临床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阿糖腺苷 痰热清 毒性感染相关疾病
下载PDF
围手术期腹内脓毒性感染60例诊治体会
18
作者 张晓国 欧新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腹内脓毒性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核酶在病毒性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鞠佃文 曹雪涛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88-291,共4页
核酶与底物RNA结合后行使其切割功能,可用于降特定的mRNA,控制多种病毒感染以及用于癌症的治疗。RNA在病毒和其他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HIV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利用核酶特异性降解靶RNA的特性,人们成功地设计对... 核酶与底物RNA结合后行使其切割功能,可用于降特定的mRNA,控制多种病毒感染以及用于癌症的治疗。RNA在病毒和其他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HIV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利用核酶特异性降解靶RNA的特性,人们成功地设计对针对HIV-1不同结构RNA的核酶并成功地介导了核酶基因转入CD4^+细胞或细胞株的基因治疗。除AIDS外,核酶还成功地用于抗HBV,HPV等病毒性感染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感染 基因疗法 核酶
下载PDF
在病毒性感染与免疫学的道路上游弋——记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兵
20
作者 胡敬 刘牛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病毒,以地球上最微小的非细胞生物来侵犯人类健康,而“免疫”则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学效应。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可以说病毒与免疫是相辅相... 病毒,以地球上最微小的非细胞生物来侵犯人类健康,而“免疫”则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学效应。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可以说病毒与免疫是相辅相成,所以免疫学也包含着“免于疫患”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感染 免疫学 第三军医大学 博士生导师 上游 道路 生物学效应 生物学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