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主要毒物的毒性症状及其急救措施
1
作者 姜红 《广东公安科技》 1999年第3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急救措施 毒性症状 有毒物质 人工呼吸 碳酸氢钠 处于昏迷状态 稀薄气体 氧化镁 漂白粉液 活性碳
原文传递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德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4期181-183,共3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同时分别为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同时分别为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并比较效果。结果①相比于对照组(22例,占73.33%),观察组(28例,占93.3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相比于对照组(12例,占40.00%),观察组(4例,占13.33%)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护理中,能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的疗效,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二例地塞米松引起中毒性精神症状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顾鄂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82-82,共1页
二例地塞米松引起中毒性精神症状的护理体会顾鄂(江西省上饶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上饶334000)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35岁。因发热、头痛、全身酸痛4d,经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于1992年10月30日入院。体检:T... 二例地塞米松引起中毒性精神症状的护理体会顾鄂(江西省上饶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上饶334000)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35岁。因发热、头痛、全身酸痛4d,经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于1992年10月30日入院。体检:T39℃,P96次/min,R2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毒性精神症状 药物副作用 临床护理
下载PDF
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4
作者 王连功 窦智勇 《兽医导刊》 2020年第12期108-108,共1页
猪腹泻已成为养猪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病毒性腹泻。猪的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现在夏季流行的情况逐渐增多,猪腹泻已经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人们应该注意及时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猪病毒性腹泻症状防治
下载PDF
铅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于继慧 陈自强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16-16,共1页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低浓度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 长期接触低浓度铅可引起机体神经行为功能改变,此种变化出现在铅毒性其它指标改变前。铅的神经毒性症状常无特异性,进展缓慢,在接触多年后才被发觉。
关键词 神经行为功能 神经毒性 毒性症状 性别差异 简单反应时 血铅水平 儿童铅中毒 毒作用 特异性 神经细胞体
下载PDF
以咽喉症状为首发的肺结核误诊2例
6
作者 樊举广 熊兴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S1期108-108,共1页
病历简介例1,施某,男,40岁,农民。因声音嘶哑2个月,失声1周于1994年4月16日就诊。患者于2月前因淋雨后,感咽部疼痛,说话或进食时加重,继而声音嘶哑,并不断加重。近1周来失声。发热,尤以下午为甚,干咳,咳嗽剧... 病历简介例1,施某,男,40岁,农民。因声音嘶哑2个月,失声1周于1994年4月16日就诊。患者于2月前因淋雨后,感咽部疼痛,说话或进食时加重,继而声音嘶哑,并不断加重。近1周来失声。发热,尤以下午为甚,干咳,咳嗽剧烈时胸部疼痛。夜间盗汗,乏力,纳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声音嘶哑 咽喉部 首发症状 抗痨治疗 全身毒性症状 慢性咽炎 血吸虫病防治 特殊临床表现 痰中带血
下载PDF
冬春季节谨防鸭病毒性肝炎
7
作者 张书汁 赵秀敏 《畜禽业》 2013年第2期19-20,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冬春季节,雏鸭出孵后最易感染,文章详细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流行特点、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症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局部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分段光热分解治疗的系统毒性
8
作者 Marra D.E. Yip D. +2 位作者 Fincher E.F. Moy R.L. 周炳荣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42-43,共2页
Background: Topical anesthetics, unlike injectable anesthetics, can be applied painlessly and can provide sufficient pain control to maintain patient comfort throughout a variety of laser procedures. Although the use ... Background: Topical anesthetics, unlike injectable anesthetics, can be applied painlessly and can provide sufficient pain control to maintain patient comfort throughout a variety of laser procedures. Although the use of topical lidocaine is considered relatively safe, instances of cardiotoxic andneurotoxic adverse events have been reported to occur. Observations: A 52-year-old woman underwent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hypopigmentation and scarring of several years’duration. Shortly after 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to her face and neck, which required prolonged exposure to a 30%lidocaine gel compound both before and during surgery, she developed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consistent with systemic lidocaine toxicity.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studies confirmed serum lidocaine levels within the toxic range. We postul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topical lidocaine required to achieve sufficient anesthesia, together with the laser induced disruption in epidermal barrier function,may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 Conclusions: Application of a 30%topical lidocaine gel to a limited area in conjunction with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may generate serum lidocaine levels high enough to elicit systemic toxicity. Laser surgeons should be alert to this phenomenon,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with underlying hepatic, endocrine, cardiac, 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sychiatric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 low body mass index; and in patients who are taking medication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hepatic lidocaine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卡因 局部应用 段光 系统毒性 热分解 毒性症状 毒性剂量 局部麻醉剂 激光外科 有效止痛
下载PDF
阿米替林引起中毒性精神障碍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荣涛 林春秀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阿米替林是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用于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我们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1例女性病人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伴意识障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阿米替林 毒性精神障碍 三环类抗抑郁药 毒性精神症状 治疗过程 效果显著 意识障碍 女性病人 抑郁症 临床用
下载PDF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环丝氨酸相关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郭健 唐佩军 +2 位作者 刘佳 周芬 邹涛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环丝氨酸相关性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MDR-TB患者环丝氨酸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环丝氨酸相关性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MDR-TB患者环丝氨酸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结核病类型、治疗结局、环丝氨酸的使用情况及其相关ADRs的发生情况等信息,着重分析MDR-TB患者环丝氨酸相关性ADRs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结果:182例MDR-TB患者排除失访、死亡和未使用环丝氨酸的患者后仅剩167例,其中治疗成功的有134例,治疗成功率为80.24%;167例患者中,发生ADRs的有10例,发生率为5.99%;诺氏评估量表显示,10例ADRs与环丝氨酸的关联性评分均为5~8分,即关联性为“很可能”;10例ADRs的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的4~361 d(中位数值为67.5 d),而其临床表现均为中枢神经毒性症状(如自杀倾向、精神错乱、重度失眠、焦虑、抑郁、嗜睡等);通过停用环丝氨酸或加大维生素B6用药量,10例患者的中枢神经毒性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含环丝氨酸抗结核治疗方案对MDR-TB患者的疗效较好,同时环丝氨酸相关性中枢神经毒性症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症状表现较为严重,因此临床在对患者开展用药宣教时应交代明确,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环丝氨酸 药物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毒性症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神经病靶标酯酶的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常平安 伍一军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神经病靶标酯酶 (NTE)是在研究有机磷引起的迟发性神经病的过程中被发现的。研究表明 ,NTE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 ,其本质是具有磷脂酶B催化功能的磷脂酶 ,在细胞内调节磷脂酰胆碱的代谢。NTE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所... 神经病靶标酯酶 (NTE)是在研究有机磷引起的迟发性神经病的过程中被发现的。研究表明 ,NTE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 ,其本质是具有磷脂酶B催化功能的磷脂酶 ,在细胞内调节磷脂酰胆碱的代谢。NTE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 ,脑特异性缺失NTE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症状的出现。NTE作为有机磷的作用位点 ,在不同的生物中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引发不同的毒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靶标酯酶 NTE 有机磷 迟发性神经病 毒性症状 神经退行性症状
下载PDF
尿汞与接触的关系及其在汞中毒诊断上的使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俊康 薛寿征 +1 位作者 傅慰祖 陈汝勉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报道了某温度计厂中汞接触工人1972—1986年间健康监护中共1501个样品尿汞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由于接触评定采用了数据转换,对数正态分布和以最大似然值进行运算,每个工人的累计接触水平算得较准;定期体检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性汞... 本文报道了某温度计厂中汞接触工人1972—1986年间健康监护中共1501个样品尿汞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由于接触评定采用了数据转换,对数正态分布和以最大似然值进行运算,每个工人的累计接触水平算得较准;定期体检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严格执行;尿汞用经定期校验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汞水平的波动幅度很大;尿汞水平与累计接触水平和累计工龄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似有下降趋向。以尿汞表示体内负荷水平来分析剂量反应关系也不明显。讨论了尿汞能否反映体内汞负荷的问题,复习了近期文献。一般认为群体尿汞测定可部分地反映接触水平,但是对其多变与随接触延长而排泄减少趋势的机理尚不了解,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体内汞蓄积量等问题,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汞测定 汞接触与蓄积指标 尿汞与汞毒性症状关系 尿汞波动机理
下载PDF
LD50应统一实验格式
13
作者 李建华 姜纪荣 《医学研究杂志》 1992年第2期32-33,共2页
LD50急性毒性实验为提供“新药审批”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毒性试验。对于动物种属,试验期限,给药途径,剂量水平,给药后至少观察7d(日)及测定和计算方法等实验设计记录中毒症状及致死原因,观察时应随时取出已死的动物并记录死亡的时间等事... LD50急性毒性实验为提供“新药审批”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毒性试验。对于动物种属,试验期限,给药途径,剂量水平,给药后至少观察7d(日)及测定和计算方法等实验设计记录中毒症状及致死原因,观察时应随时取出已死的动物并记录死亡的时间等事项均作了规定。但目前国内各单位,包括药政审批部门及有些专著所阐述测试报告等都不相同,各行其事。例如:1.《审批资料》所示,毒性观察试验期限至少7d。《药理实验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试验 剂量水平 给药途径 新药审批 观察试验 审批部门 测试报告 药政 毒性症状 可信限
下载PDF
头孢噻甲羧肟治疗重症细菌性脑膜炎——附4例报告
14
作者 余绍珍 耿云琴 +4 位作者 齐建民 孙殿兴 李东 杨志国 郄德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88-89,共2页
本文报道4例重症细菌性脑膜炎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而改用头孢噻甲羧肟治疗后顺利恢复者。4例中男1例,女性3例。年龄分别为6、8、19和34岁。诊断:金葡菌脑膜炎1例,暴性流脑混合型3例,该4例有以下共同特点:1.起病急,感染中毒性症状严重,体温... 本文报道4例重症细菌性脑膜炎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而改用头孢噻甲羧肟治疗后顺利恢复者。4例中男1例,女性3例。年龄分别为6、8、19和34岁。诊断:金葡菌脑膜炎1例,暴性流脑混合型3例,该4例有以下共同特点:1.起病急,感染中毒性症状严重,体温不升 或有高热,发病后6~12h内发生了感染性休克,未梢青紫,3例流脑皆有大片状瘀斑;2.4例患者病程中皆有神志改变,昏迷或抽搐;3.入院前都曾用过2—3种常用抗菌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麦迪霉素)治疗,病情继续发展,住院后经头孢噻甲羧肟治疗后2—4h,病情进展停止,休克随之纠正。病程中4例皆有并发症发生。例一金葡菌败血症、例二中毒性心肌炎、例三左膝关节炎,大片瘀斑中央坏死、例四消化道大出血;4.分离所得之2株致病菌一金葡菌及N.脑膜炎球菌,皆为包括对青霉素在内的多种抗菌素耐药;5.4例全部治愈,未留下后遗症。 头孢噻甲羧肟之用量:2例小儿为1g,每日2次静滴共7天;2例成人每日2g,2次/日静滴,分别于用药1及2天后改为每日1g,2次静滴共5—7天。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伺毒副作用。由于本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度稳定.蛋白结合率低,组织穿透力良好,能透过血脑屏障,不在肝脏代谢,无肾毒性以及不出现凝血病等特点,适用于需要保护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甲羧肟 细菌性脑膜炎 金葡菌败血症 毒性心肌炎 凝血病 毒性症状 蛋白结合率 第三代头孢菌素 毒副作用 抗菌作用
下载PDF
甜菊糖甙代替蔗糖,对具母枇杷糖浆及非那根止咳糖浆药效的影响
15
作者 肖逸 包定元 +2 位作者 缪世坤 匡湘红 辛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63-63,共1页
本文将含甜菊糖甙及含蔗糖的贝母枇杷糖浆和非那根止嗽糖浆的急性毒性和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糖浆剂的毒性极低,小鼠灌胃90ml/kg(24h内3次分服),无任何毒性症状。10~20ml/kg贝母枇杷甜菊糖甙糖浆及贝母枇... 本文将含甜菊糖甙及含蔗糖的贝母枇杷糖浆和非那根止嗽糖浆的急性毒性和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糖浆剂的毒性极低,小鼠灌胃90ml/kg(24h内3次分服),无任何毒性症状。10~20ml/kg贝母枇杷甜菊糖甙糖浆及贝母枇杷蔗糖浆对小鼠氨水引咳、豚鼠电刺激引咳的止咳作用及增加气管酚红排出量的作用强度相似。10~20ml/kg非那根甜菊甙止咳糖浆及非那根蔗糖止咳糖浆对小鼠氨水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甙 非那根止咳糖浆 贝母枇杷糖浆 毒性症状 止咳作用 急性毒性 排出量 糖浆剂 电刺激 分服
下载PDF
重视老年期肺结核的诊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庆平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05年第2X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 菌阳 肺结核病患者 免疫功能 并存病 漏诊率 发病原理 毒性症状 壮年期 生命安危
下载PDF
行气化痰消瘿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向羽 夏晓峰 程维福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986-988,共3页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和甲状腺退行性改变、甲状腺损伤等有关[1]。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有5%~8%的患者可出现毒性症状,部分患者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甚至有癌变风险,严重影响...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和甲状腺退行性改变、甲状腺损伤等有关[1]。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有5%~8%的患者可出现毒性症状,部分患者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甚至有癌变风险,严重影响预后[2]。西医治疗该病,无论是单发结节或是多发结节,多s首选甲状腺制剂治疗,但有部分患者服药后结节不消失,需行手术切除治疗。中医辨证本病多属气滞痰凝型,治宜行气化痰、散结消瘿,并已取得较好成效[3-4]。笔者观察了自拟行气化痰消瘿汤治疗该病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手术切除治疗 甲状腺制剂 毒性症状 消瘿汤 行气化痰 后结节 中医辨证
下载PDF
免疫毒理学在食品毒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来福 徐晋康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89年第1期46-49,共4页
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对机体的损害往往是多系统多方面的,鉴于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及系统内复杂的免疫调节网络,免疫系统对周围环境变化(包括环境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极为敏感。一些研究表明:毒物作用于机体时,机体免疫系统功... 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对机体的损害往往是多系统多方面的,鉴于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及系统内复杂的免疫调节网络,免疫系统对周围环境变化(包括环境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极为敏感。一些研究表明:毒物作用于机体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变化常发生在其它毒性症状出现之前,提示测定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可提高化学物质毒性检测的灵敏度,并能早期发现中毒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机体免疫系统 毒性症状 免疫调节 化学物质 小鼠脾淋巴细胞 免疫学理论 动物实验 免疫毒性
下载PDF
介绍一种实用有效的脓胸治疗方法
19
作者 陈红 康晓明 方熙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90-90,共1页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各种广谱抗生素,产生了多种耐药性菌群,致使肺炎后脓胸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此,胸膜腔积脓或局限性脓胸再度成为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我科自1987年7月至1992年3月,采用 B 超引导胸穿、低压灌洗、负压排脓技术,对2...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各种广谱抗生素,产生了多种耐药性菌群,致使肺炎后脓胸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此,胸膜腔积脓或局限性脓胸再度成为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我科自1987年7月至1992年3月,采用 B 超引导胸穿、低压灌洗、负压排脓技术,对26例肺炎后脓胸患者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患者男25例,女1例,年龄13~75(平均45)岁,均有近期不同病程的肺炎病史。入院前在当地医院治疗,其毒性症状不缓解或减轻后又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症状 胸穿 肺炎病 胸膜腔 排脓 胸腔穿刺 积脓 胸腔引流管 全身中毒症状 包裹性
下载PDF
透析充分与否的评价
20
作者 张训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疗法不断涌现,在判断新技术的效果以及研究透析患者机体各系统的机能状态时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标,否则难以比较。近年来国外根据尿素动力学提出以时间平均的尿素值(TACurea)和Kt/V作为透析是否充分的指标,...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疗法不断涌现,在判断新技术的效果以及研究透析患者机体各系统的机能状态时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标,否则难以比较。近年来国外根据尿素动力学提出以时间平均的尿素值(TACurea)和Kt/V作为透析是否充分的指标,用以评价新技术的疗效。在研究患者与透析有关的机能状态,如免疫功能时,也需要测定这个基本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动力学 机能状态 尿素清除率 血液净化技术 免疫功能 透析时间 透析器 残余肾功能 血尿素 毒性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