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药研发过程中毒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毒性的原因和早期毒性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秋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8-334,共7页
毒性已成为新药开发过程中淘汰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制药和生物技术工业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新技术以便在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中尽早确定化合物的安全特性。笔者首先对药物毒性产生的原因如药靶的特异性、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代谢和代谢... 毒性已成为新药开发过程中淘汰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制药和生物技术工业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新技术以便在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中尽早确定化合物的安全特性。笔者首先对药物毒性产生的原因如药靶的特异性、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代谢和代谢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再介绍了近几年早期毒性筛选的新技术,包括预测模型、体外高通量毒性筛选、活性代谢产物的检测、高内涵筛选技术、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靶 毒性筛选 预测模型 体外高通量毒性筛选 高内涵筛选技术
下载PDF
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筛选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秋平 杨威 +2 位作者 肖百全 覃仁安 金若敏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的筛选模型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分离提取大鼠肝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绘制肝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 目的研究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的筛选模型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二步灌流法分离提取大鼠肝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绘制肝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液的ALT、AST、ALP、CK、LDH、TP、ALB、GGT值;采用爬片技术进行HE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总量,并采用肝细胞毒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作为早期肝毒性筛选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肝细胞培养4 h后开始贴壁,24 h后绝大多数肝细胞贴壁,体积明显增大;48 h后肝细胞贴壁牢固,维持至第8日,细胞开始逐渐脱落。肝细胞的对数生长期为第2至第3日,ALT、AST、LDH、CK在提取4 h后增高,第1日大幅降低后趋于平稳至第7日。TP、ALB、GGT、ALP提取4 h降低,后趋于平稳至第7日,肝细胞CYP450第1日至第5日分泌呈上升趋势,第6~7日,轻微下降。HE结果显示提取的肝细胞与肝组织的HE涂片基本一致。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20.5 mmol·L-1,能使肝细胞肿胀,细胞核萎缩,使肝细胞分泌ALT、ALP、LDH增多,对肝细胞分泌CYP450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系统全面的阐述肝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在早期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肝细胞作为肝早期毒性筛选模型敏感的评价指标,对于原代培养肝细胞用于药物的早期毒性筛选研究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 毒性 早期毒性筛选模型 对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原代肝、肾细胞培养在保健食品原料毒性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戴伟 顾光 +1 位作者 高芃 徐海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建立肝、肾毒性的体外筛选方法,并研究其在保健食品原料毒性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以原代肝细胞、原代肾细胞、CHL和HepG2细胞为平台,用MTT法检测毒物对细胞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生化学方法检测培养液中酶学指标的变化,作为毒性... 目的建立肝、肾毒性的体外筛选方法,并研究其在保健食品原料毒性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以原代肝细胞、原代肾细胞、CHL和HepG2细胞为平台,用MTT法检测毒物对细胞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生化学方法检测培养液中酶学指标的变化,作为毒性效应标志物;用已知毒物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用该方法对大黄、苍术、红花水提物进行毒性筛选。结果该方法能够筛选出已知毒物的肝肾毒性;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大黄、苍术对肝肾存在靶毒性,红花可能存在潜在的肾毒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毒性筛选;有必要对红花进行更深入的安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筛选 原料 保健食品 肝细胞 肾细胞
原文传递
细胞技术在食品毒理学毒性快速筛选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玉艾 王菲 卢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537,共3页
对食品中外源化合物毒性的考察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传统食品毒理学方法效率低、耗资较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简单、快速、可靠的快速筛选替代模型,一直是国际上讨论的课题。近年来,应用细胞技术对食品中的外源性化合... 对食品中外源化合物毒性的考察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传统食品毒理学方法效率低、耗资较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建立简单、快速、可靠的快速筛选替代模型,一直是国际上讨论的课题。近年来,应用细胞技术对食品中的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进行筛选和安全评价进展迅速,现就细胞技术在食品毒理学毒性快速筛选方面的应用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细胞技术 毒性筛选
下载PDF
利用高内涵分析技术进行药物肾细胞毒性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珠 王志斌 +4 位作者 郑虎占 王立娜 高阳 程源 胡宇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高内涵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肾毒性筛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为阴性药,缬氨霉素(valinomycin)为阳性药,利用高内涵分析技术,通过检测细胞数目(cell number)、DNA含量(DNA intensity)、细胞膜通透性(cell... 目的探讨利用高内涵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肾毒性筛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为阴性药,缬氨霉素(valinomycin)为阳性药,利用高内涵分析技术,通过检测细胞数目(cell number)、DNA含量(DNA intensity)、细胞膜通透性(cell permeability)、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的释放这5个指标,建立高内涵HK-2肾细胞毒性筛选模型并利用具有明显肾毒性的药物马兜铃酸A(aristolochic acid A)和顺铂(cisplatin)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缬氨霉素、顺铂和马兜铃酸A可以检测到明确的HK-2肾细胞毒性,而罗格列酮即使在药物浓度为最大血药浓度的1 000倍情况下仍然不会检测到明显的HK-2肾细胞毒性。结论基于HK-2肾细胞,高内涵平台可以用于对药物进行肾细胞毒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涵分析技术 毒性 毒性筛选
原文传递
斑马鱼胚胎试验比较4种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蒙怡 金秋 +1 位作者 林燕妮 刘华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0期9458-9462,共5页
背景:目前斑马鱼胚胎毒性试验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农业和生态学领域,但其在药物毒性筛选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目的:运用斑马鱼胚胎试验比较4种常用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毒性强弱,评估斑马鱼胚胎试验用于药物毒性筛选的效果。方法:... 背景:目前斑马鱼胚胎毒性试验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农业和生态学领域,但其在药物毒性筛选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目的:运用斑马鱼胚胎试验比较4种常用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毒性强弱,评估斑马鱼胚胎试验用于药物毒性筛选的效果。方法:挑选6hpf时发育正常的受精卵进行药物暴露。环磷酰胺、盐酸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硫酸长春新碱4种待测药物分别设置7个实验组,包括:5个药物浓度组,空白对照组(Holt Buffer溶液),助溶剂对照组(含0.5%二甲基亚砜的Holt Buffer溶液)。于72hpf观察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变化,并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数、孵化数、畸形数以及各种发育缺陷,并据此求取在72hpf时,斑马鱼胚胎畸形率、死亡率、各药物毒力方程、相关系数和95%置信限及LD50、ED50和LD1/ED99。结果与结论:斑马鱼胚胎试验中,测得4种常见抗肿瘤药物注射剂LD50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环磷酰胺>盐酸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硫酸长春新碱。ED50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环磷酰胺>盐酸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硫酸长春新碱。LD1/ED99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硫酸长春新碱>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盐酸阿糖胞苷。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试验方法可适用于快速有效测试多种药物的毒性及评价药物安全性,达到高通量筛选药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胚胎毒性试验 畸形率 死亡率 药物毒性筛选 斑马鱼 环磷酰胺 盐酸阿糖胞苷 氟尿嘧啶 硫酸长春新碱
下载PDF
环境中可致肝脏损伤化学成分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美琪 林鹤 +2 位作者 于娜 刘兆泉 任利翔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63,共8页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中的有害化学成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而肝脏作为代谢的主要器官,无疑最易受到损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的、多参数的肝脏毒性体外筛选方法。采用了5种肝毒性阳性化合物和3种阴性化合物,3种试验...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中的有害化学成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而肝脏作为代谢的主要器官,无疑最易受到损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的、多参数的肝脏毒性体外筛选方法。采用了5种肝毒性阳性化合物和3种阴性化合物,3种试验方法对2种肝细胞进行了比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考察了化合物对2种细胞体外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高内涵检测法考察了化合物对肝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比较了2种细胞的肝药酶含量。5种明确能够导致肝损伤的阳性化学物质对HepG2和L-02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而3种明确不能诱导肝损伤的化合物对2种细胞均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且L-02细胞对肝毒性阳性化学物相对敏感。高内涵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毒性机制的阳性化合物作用于2种细胞时,与肝损伤机制相关的参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且L-02细胞预测肝损伤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表明其预测肝损伤的能力更强。此外,L-02细胞药物代谢酶的mRNA表达含量显著高于HepG2细胞,表明其与体内肝脏代谢水平更加接近。综上所述,L-02细胞结合高内涵检测为合适的肝脏毒性体外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脏毒性 毒性筛选 高内涵检测
下载PDF
大鼠肾细胞分离制备及培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顾光 高芃 +5 位作者 支媛 殷召雪 隋海霞 刘珊 周宇红 徐海滨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比较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简称两步消化法)对大鼠肾细胞分离效果及细胞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MEM、RpMI1640)、鼠龄(乳鼠、成年鼠)对细胞产量、质量、增殖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影... 目的比较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简称两步消化法)对大鼠肾细胞分离效果及细胞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MEM、RpMI1640)、鼠龄(乳鼠、成年鼠)对细胞产量、质量、增殖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两组Wistar大鼠(乳鼠和成年鼠)用三种不同的消化方法制备大鼠肾组织细胞悬液,分别在MEM培养液和RPMI1640培养液中原代培养,培养48小时之后第一次传代,观察细胞质量,计算细胞产量,MTT法检测传代细胞24~48小时之间的增殖率,生化分析仪检测传代细胞第1~7天培养液中LDH漏出量.结果胶原酶消化法和两步消化法的肾细胞产量显著高于胰蛋白酶消化法(P<0.01),两步消化法的细胞质量优于胶原酶消化法,MEM培养液和RPMI1640培养液对细胞产量、增殖率和LDH漏出量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乳鼠的肾细胞产量显著高于成年鼠(P<0.01).结论两步消化法对于肾细胞的分离制备尤为适合,MEM培养液和RPMI1640培养液均适于肾细胞的培养,乳鼠比成年鼠更适合肾细胞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大鼠 细胞培养 原代培养 毒性筛选
下载PDF
Z24经口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全军 颜贤忠 +5 位作者 吴纯启 赵剑宇 盛和章 余寿忠 袁本利 廖明阳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研究Z2 4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经口染毒 0、60、13 0和 2 0 0mg/kgZ2 45d后收集血浆 ,测定1 HNMR谱 ,并进行血浆生... 目的 研究Z2 4染毒大鼠血浆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性早期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经口染毒 0、60、13 0和 2 0 0mg/kgZ2 45d后收集血浆 ,测定1 HNMR谱 ,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 0 0mg/kg组大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总胆红素 (TbiL)分别升高了 14 8 4%、14 0 %和 10 9 8% ;13 0和 2 0 0mg/kg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和坏死。血浆1 HNMR谱偏最小乘方分析 (PLS DA)发现在不同染毒条件下 ,各组动物的代谢谱各不相同 ,与肝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 ,并且其敏感性优于常规毒理学检测指标。结论 大鼠血浆1 HNMR代谢谱与Z2 4毒作用强度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24 大鼠 血浆 代谢组学 NMR 毒性筛选 药物毒性
下载PDF
发现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全军 吴纯启 廖明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8-961,共4页
发现毒理学又称为开发前毒理学(PredevelopmentalToxicology),是指在创新药物的研发早期,对所合成的系列新化合物实体(NewChemicalEntities,NCEs)进行毒性筛选,以发现和淘汰因毒性问题而不适于继续研发的化合物,指导合成更安全的同类化... 发现毒理学又称为开发前毒理学(PredevelopmentalToxicology),是指在创新药物的研发早期,对所合成的系列新化合物实体(NewChemicalEntities,NCEs)进行毒性筛选,以发现和淘汰因毒性问题而不适于继续研发的化合物,指导合成更安全的同类化合物。发现毒理学的研究既可加快药物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成功率,又减少资源消耗。笔者就发现毒理学研究的定义、必要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我国当前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毒理学 新化合物实体(NCEs) 毒性筛选
下载PDF
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默 周卓妍 《中国处方药》 2005年第9期83-86,共4页
成体干细胞在治疗多种难治性疾病包括中风、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外伤等已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干细胞是研究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重要工具,并将在新药发明和药物毒性筛选中发挥作用,对成体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研究必将在... 成体干细胞在治疗多种难治性疾病包括中风、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外伤等已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干细胞是研究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重要工具,并将在新药发明和药物毒性筛选中发挥作用,对成体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研究必将在今后对医学及生物学领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体干细胞 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 细胞自我更新 难治性疾病 毒性筛选 糖尿病 心脏病 生物学 分化
下载PDF
Screening of Toxin Mutant of Dickeya zeae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s
12
作者 Jingyi ZHANG Yutao WANG +1 位作者 Yanchang LI Qiongguang LI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397-1402,共6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screen toxin mutant of Dickeya zeae(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and investigate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s.[Method]We obtained a toxin mutant strain D.zeae Ech7-3-42 by using acridine or...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screen toxin mutant of Dickeya zeae(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and investigate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s.[Method]We obtained a toxin mutant strain D.zeae Ech7-3-42 by using acridine orange as a mutagenic agent and compared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irulence between the toxin mutant and wild strain.[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ctin lyase,protease,cellula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and lipopolysaccharide,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xin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virulence.Ech7-3-42 mutant did not produce toxin,as well as the loss of virulence on rice and HR on tobacco,but did not lose the ability to soft rot on potato.Mutant strain Ech7-3-42 can infect rice root and then enriched in the root neck and stalk,but it could not cause rice foot rot.Dickeya zeae(wild and mutant strain)could be detected by PCR in the root neck and below the 1-2 cm long stem area,but could not be detected in the leaves.[Conclusion]We believed that toxin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D.zeae virulence o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keya zeae TOXIN VIRULENCE Extracellular enzyme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下载PDF
Screening in liver disease
13
作者 Paolo Del Poggio Marzio Mazzole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3期5272-5280,共9页
A disease is suitable for screening if it is common, if the target population can be identifi ed and reached and if both a good screening test and an effective therapy are available. Of the most common liver diseases ... A disease is suitable for screening if it is common, if the target population can be identifi ed and reached and if both a good screening test and an effective therapy are available. Of the most common liver diseases only viral hepatitis and genetic hemochromatosis partially satisfy these conditions. Hepatitis C is common, the screening test is good and the therapy eliminates the virus in half of the cases, but problems arise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target population. In fact generalized population screening is not endorsed by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although some recommend screening immigrants from high prevalence countries.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case finding) of individuals with classic risk factors, such as transfusion before 1992 and drug addiction,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trategy, but there is disagreement whether prison inmates,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promiscuous or traumatic sex and health care workers should be screened. In a real practice setting the performance of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s low but can be ameliorated by training programs. Screening targeted to segments of the population or mass campaigns are expensive and therefore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aimed to improve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and the detection skill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genetic hemochromatosis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for population screening, but individual physicians can decide to screen racial groups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such as people in early middle age and of northern European origin. In the other cases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of high risk individu-als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 a high level of suspicion in case of unexplained liver disease, diabetes, juvenile artropathy, sexual dysfunction and skin pig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EENING Risk factors Hepatitis C Hepatitis B Genetic hernochromatosis
下载PDF
Strategies for Antiviral Screening Targeting Early Steps of Virus Infec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Tao PE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81-293,共13页
Viral infection begins with the entry of the virus into the host target cell and initiates replication. For this reason, the virus entry machinery is an excellent target for antiviral therapeutics. In general, a virus... Viral infection begins with the entry of the virus into the host target cell and initiates replication. For this reason, the virus entry machinery is an excellent target for antiviral therapeutics. In general, a virus life cycle includes several major steps: cell-surface attachment, entry, replication, assembly, and egress, while some viruses involve another stage called latency. The early steps of the virus life cycle include virus attachment, receptor binding, and entry. These steps involve the init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a virus and the host cell and thus are major determinants of the tropism of the virus infection, the nature of the virus replication, and the diseases resulting from the infection. Owing to the path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se early steps in the progress of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hibitors against these steps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is review,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d 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 were used as representatives of enveloped DNA, enveloped RNA, and non-enveloped viruses, respectively. The current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ir attachment and entry, and the strategies for antagonist screenings are summarized her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us Infection Antiviral therapeutics Virus life cycle Inhibitor screening
下载PDF
京大戟的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楷承 姚芳 +2 位作者 曹雨诞 陈佩东 丁安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1-27,共7页
目的:对京大戟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采用斑马鱼胚胎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方法:京大戟干燥根用95%乙醇50℃温浸提取,将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制备柱色谱,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和方法进行分离... 目的:对京大戟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采用斑马鱼胚胎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方法:京大戟干燥根用95%乙醇50℃温浸提取,将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制备柱色谱,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和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同时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胚胎评价京大戟中各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选取24 h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预试验确定各化合物的96 h全部死亡剂量(96 h-LC100)和96 h无死亡剂量(96 h-LC0),正式试验每个化合物设8个浓度和一个空白组,并观察给药后96 h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和死亡情况,重复3次,计算不同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96 h-LC50)。结果:从京大戟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肉豆蔻酸(1),甘遂甾醇(2),大戟二烯醇(3),十四烷酸丁基酯(4),阿魏酸二十八酯(5),β-谷甾醇(6),豆甾醇(7),(3β)-stigmast-5-en-3-ylpalmitate(8),α-菠菜甾醇(9),球松素(10),油酸(11),泪杉醇(12),亚油酸(13),pekinenal(14),neomotiol(15),(3β)-3-hydroxyanosta-8,24-diene-7,11-dione(16)。结论:其中化合物4,8,10~13,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经斑马鱼胚胎毒性评价,毒性化合物为10,12,1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大戟 化学成分 斑马鱼胚胎毒性筛选 球松素 亚油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