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顺义 曹志贱 李文鑫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5-702,共8页
从中国蝎ButhusmartensiiKarsch基因组DNA中分离到两个毒液肽基因的内含子。在此基础上 ,通过编辑和分析目前已出版的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序列 ,确定了这类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的共有序列 ,并将其与其它物种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毒液肽 基因组织 剪接信号 内含子
下载PDF
动物毒液的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学强 董朕 +3 位作者 李江 周凯仁 张继瑜 周绪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研究发现动物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蛋白和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针对蛇、蜜蜂、蝎子、蚂蚁和蜈蚣毒液的研究较为广泛,其毒液中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来源。蛇毒中的磷脂酶A2和L-氨基酸氧化... 研究发现动物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蛋白和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针对蛇、蜜蜂、蝎子、蚂蚁和蜈蚣毒液的研究较为广泛,其毒液中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来源。蛇毒中的磷脂酶A2和L-氨基酸氧化酶是发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碱性磷脂酶A2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疽杆菌。L-氨基酸氧化酶在氧气的作用下产生过氧化氢,对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有抑菌活性。蜂毒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蜂毒素、磷脂酶A2和蜂毒肽,其中蜂毒肽和蜂毒素抗菌效果显著,对唾液链球菌、粪肠杆菌、沙门菌具有抗菌活性,蜂毒肽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抗菌活性。蝎毒液作为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分为二硫键桥肽(DBPs)和非二硫键桥肽(NDBPs),大部分非二硫键桥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部分非二硫键桥肽对真核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蚂蚁毒液富含生物活性蛋白和其他挥发性与非挥发性化合物,部分蚂蚁毒液肽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蜈蚣毒液分离出的抗菌肽主要有抗菌肽ScolopinⅠ、抗菌肽ScolopinⅡ和抗菌肽Scolopendrin 1,其中ScolopinⅠ和Scolop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重耐药菌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当前全球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动物毒液作为一种潜在的原材料,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由于动物毒液的毒性、稳定性等限制其作为药物直接进行应用,需通过改造、重组等手段进行改进,且多数研究还处于试验阶段。本文综述了蛇、蜜蜂、蚂蚁、蝎子、蜈蚣毒液的抗菌活性,旨在为开发新型、有效、低毒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毒液 抗菌 毒液肽 蛇毒 蜂毒 蝎毒 蚂蚁毒 蜈蚣毒
下载PDF
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对HSV-1病毒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研究
3
作者 孙芳 邬理莉 +3 位作者 覃陈虎 罗旭东 陈宗运 叶祥东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MPⅢ-3/4/7/10/14在体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qPCR技术和多肽分阶段孵育平台,检测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5个优化突变体在Vero细胞内对H... 目的:研究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MPⅢ-3/4/7/10/14在体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qPCR技术和多肽分阶段孵育平台,检测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5个优化突变体在Vero细胞内对HSV-1感染的预防作用,以及其对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Protopolybia-MPⅢ多肽突变体MPⅢ-4/10/14预处理Vero细胞后去除上清,能限制HSV-1感染。进一步通过多肽抗病毒作用阶段分析实验,发现野生型多肽Protopolybia-MPⅢ主要作用于HSV-1复制周期的吸附阶段,而MPⅢ-3/14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进入/融合以及进入后阶段,MPⅢ-4/7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以及进入/融合阶段,MPⅢ-10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以及进入后阶段。结论:本工作明确了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突变体MPⅢ-3/4/7/10/14对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初步阐明了Protopolybia-MPⅢ多肽优化突变体抗病毒活性提高的原因,为胡蜂抗病毒多肽的分子设计和药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毒液 优化突变体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复制周期
下载PDF
2条新型抗菌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4
作者 刘立伟 朱正煜 +1 位作者 张荐益 高腾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但是其溶血率却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孤蜂毒液肽 抗菌 构效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