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顺义
曹志贱
李文鑫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5-702,共8页
从中国蝎ButhusmartensiiKarsch基因组DNA中分离到两个毒液肽基因的内含子。在此基础上 ,通过编辑和分析目前已出版的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序列 ,确定了这类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的共有序列 ,并将其与其它物种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蝎
毒液肽
基因组织
剪接信号
内含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毒液的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学强
董朕
+3 位作者
李江
周凯仁
张继瑜
周绪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研究发现动物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蛋白和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针对蛇、蜜蜂、蝎子、蚂蚁和蜈蚣毒液的研究较为广泛,其毒液中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来源。蛇毒中的磷脂酶A2和L-氨基酸氧化...
研究发现动物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蛋白和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针对蛇、蜜蜂、蝎子、蚂蚁和蜈蚣毒液的研究较为广泛,其毒液中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来源。蛇毒中的磷脂酶A2和L-氨基酸氧化酶是发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碱性磷脂酶A2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疽杆菌。L-氨基酸氧化酶在氧气的作用下产生过氧化氢,对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有抑菌活性。蜂毒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蜂毒素、磷脂酶A2和蜂毒肽,其中蜂毒肽和蜂毒素抗菌效果显著,对唾液链球菌、粪肠杆菌、沙门菌具有抗菌活性,蜂毒肽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抗菌活性。蝎毒液作为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分为二硫键桥肽(DBPs)和非二硫键桥肽(NDBPs),大部分非二硫键桥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部分非二硫键桥肽对真核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蚂蚁毒液富含生物活性蛋白和其他挥发性与非挥发性化合物,部分蚂蚁毒液肽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蜈蚣毒液分离出的抗菌肽主要有抗菌肽ScolopinⅠ、抗菌肽ScolopinⅡ和抗菌肽Scolopendrin 1,其中ScolopinⅠ和Scolop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重耐药菌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当前全球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动物毒液作为一种潜在的原材料,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由于动物毒液的毒性、稳定性等限制其作为药物直接进行应用,需通过改造、重组等手段进行改进,且多数研究还处于试验阶段。本文综述了蛇、蜜蜂、蚂蚁、蝎子、蜈蚣毒液的抗菌活性,旨在为开发新型、有效、低毒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毒液
抗菌
毒液肽
蛇毒
蜂毒
蝎毒
蚂蚁毒
蜈蚣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对HSV-1病毒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研究
3
作者
孙芳
邬理莉
+3 位作者
覃陈虎
罗旭东
陈宗运
叶祥东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MPⅢ-3/4/7/10/14在体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qPCR技术和多肽分阶段孵育平台,检测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5个优化突变体在Vero细胞内对H...
目的:研究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MPⅢ-3/4/7/10/14在体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qPCR技术和多肽分阶段孵育平台,检测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5个优化突变体在Vero细胞内对HSV-1感染的预防作用,以及其对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Protopolybia-MPⅢ多肽突变体MPⅢ-4/10/14预处理Vero细胞后去除上清,能限制HSV-1感染。进一步通过多肽抗病毒作用阶段分析实验,发现野生型多肽Protopolybia-MPⅢ主要作用于HSV-1复制周期的吸附阶段,而MPⅢ-3/14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进入/融合以及进入后阶段,MPⅢ-4/7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以及进入/融合阶段,MPⅢ-10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以及进入后阶段。结论:本工作明确了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突变体MPⅢ-3/4/7/10/14对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初步阐明了Protopolybia-MPⅢ多肽优化突变体抗病毒活性提高的原因,为胡蜂抗病毒多肽的分子设计和药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毒液
多
肽
优化突变体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复制周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条新型抗菌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4
作者
刘立伟
朱正煜
+1 位作者
张荐益
高腾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但是其溶血率却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肽
孤蜂
毒液肽
抗菌
肽
构效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顺义
曹志贱
李文鑫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出处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5-7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970897)资助项目
文摘
从中国蝎ButhusmartensiiKarsch基因组DNA中分离到两个毒液肽基因的内含子。在此基础上 ,通过编辑和分析目前已出版的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序列 ,确定了这类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的共有序列 ,并将其与其它物种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蝎
毒液肽
基因组织
剪接信号
内含子
Keywords
Scorpion venom peptide
Genomic organization
Splicing signals
Intron
分类号
R996.3 [医药卫生—毒理学]
Q7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毒液的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学强
董朕
李江
周凯仁
张继瑜
周绪正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602201)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JR10RA023)。
文摘
研究发现动物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蛋白和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针对蛇、蜜蜂、蝎子、蚂蚁和蜈蚣毒液的研究较为广泛,其毒液中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来源。蛇毒中的磷脂酶A2和L-氨基酸氧化酶是发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碱性磷脂酶A2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疽杆菌。L-氨基酸氧化酶在氧气的作用下产生过氧化氢,对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有抑菌活性。蜂毒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蜂毒素、磷脂酶A2和蜂毒肽,其中蜂毒肽和蜂毒素抗菌效果显著,对唾液链球菌、粪肠杆菌、沙门菌具有抗菌活性,蜂毒肽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抗菌活性。蝎毒液作为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分为二硫键桥肽(DBPs)和非二硫键桥肽(NDBPs),大部分非二硫键桥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部分非二硫键桥肽对真核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蚂蚁毒液富含生物活性蛋白和其他挥发性与非挥发性化合物,部分蚂蚁毒液肽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蜈蚣毒液分离出的抗菌肽主要有抗菌肽ScolopinⅠ、抗菌肽ScolopinⅡ和抗菌肽Scolopendrin 1,其中ScolopinⅠ和Scolop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重耐药菌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当前全球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动物毒液作为一种潜在的原材料,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由于动物毒液的毒性、稳定性等限制其作为药物直接进行应用,需通过改造、重组等手段进行改进,且多数研究还处于试验阶段。本文综述了蛇、蜜蜂、蚂蚁、蝎子、蜈蚣毒液的抗菌活性,旨在为开发新型、有效、低毒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
毒液
抗菌
毒液肽
蛇毒
蜂毒
蝎毒
蚂蚁毒
蜈蚣毒
Keywords
animal venom
antibacterial
venom peptide
snake venom
bee venom
scorpion venom
ant venom
centipede venom
分类号
S85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对HSV-1病毒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研究
3
作者
孙芳
邬理莉
覃陈虎
罗旭东
陈宗运
叶祥东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204407)
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B296)
湖北医药学院青年学者培养项目(2021QDJZR019)。
文摘
目的:研究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MPⅢ-3/4/7/10/14在体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qPCR技术和多肽分阶段孵育平台,检测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5个优化突变体在Vero细胞内对HSV-1感染的预防作用,以及其对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Protopolybia-MPⅢ多肽突变体MPⅢ-4/10/14预处理Vero细胞后去除上清,能限制HSV-1感染。进一步通过多肽抗病毒作用阶段分析实验,发现野生型多肽Protopolybia-MPⅢ主要作用于HSV-1复制周期的吸附阶段,而MPⅢ-3/14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进入/融合以及进入后阶段,MPⅢ-4/7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以及进入/融合阶段,MPⅢ-10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吸附以及进入后阶段。结论:本工作明确了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突变体MPⅢ-3/4/7/10/14对HSV-1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初步阐明了Protopolybia-MPⅢ多肽优化突变体抗病毒活性提高的原因,为胡蜂抗病毒多肽的分子设计和药用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胡蜂
毒液
多
肽
优化突变体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复制周期
Keywords
Wasp venom peptide
Optimized mutants
Herpes simplex virus-1
Replication cycle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条新型抗菌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4
作者
刘立伟
朱正煜
张荐益
高腾超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出处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文摘
以蜂毒肽mastoparan (简称MP)和孤蜂毒液肽Anoplin为母体,通过Leu、Lys连接起来组成具有25个氨基酸残基的2条新型抗菌肽AM-1、AM-2。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抗菌肽的体外抗肿瘤明显高于母体,对正常细胞(NIH-3T3)的杀伤力低于肿瘤细胞,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但是其溶血率却较高。
关键词
蜂毒
肽
孤蜂
毒液肽
抗菌
肽
构效关系
Keywords
mastoparan
Anoplin
antibacterial peptide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蝎毒液肽基因内含子剪接信号分析
朱顺义
曹志贱
李文鑫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动物毒液的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姚学强
董朕
李江
周凯仁
张继瑜
周绪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蜂毒肽Protopolybia-MPⅢ及其优化突变体对HSV-1病毒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抑制活性研究
孙芳
邬理莉
覃陈虎
罗旭东
陈宗运
叶祥东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条新型抗菌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刘立伟
朱正煜
张荐益
高腾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