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霉素对海洋微藻的毒物刺激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健 宫相忠 +1 位作者 唐学玺 李永祺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642-644,共3页
实验选用链霉素对六种海洋微藻进行实验 ,发现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对链霉素具有抗性。其中只有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在实验范围内 (0~ 50 0 mg/ L)测到了 72 h的半抑制浓度 ,EC50 分别为346 mg/ L和 4 4 5mg/ L。其它四种均未测到。而且当... 实验选用链霉素对六种海洋微藻进行实验 ,发现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对链霉素具有抗性。其中只有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在实验范围内 (0~ 50 0 mg/ L)测到了 72 h的半抑制浓度 ,EC50 分别为346 mg/ L和 4 4 5mg/ L。其它四种均未测到。而且当链霉素浓度为 30 mg/ L时 ,对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具有生长刺激效应 ,即毒物刺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链霉素 毒物刺激效应 低浓度毒物 抗生素
全文增补中
镉对金银花的毒物刺激效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贾莲 刘周莉 +2 位作者 陈玮 何兴元 齐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5-940,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Cd)(0、0.5、2.5、5、10和25mg·L-1)胁迫下金银花的生长特征,分析低浓度Cd对金银花产生的毒物刺激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Cd处理(≤5mg·L-1)对金银花最大根长、植株干质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Cd)(0、0.5、2.5、5、10和25mg·L-1)胁迫下金银花的生长特征,分析低浓度Cd对金银花产生的毒物刺激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Cd处理(≤5mg·L-1)对金银花最大根长、植株干质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产生显著刺激效应,分别比对照增加13.6%、11.7%、14.0%、10.8%和54.5%;低浓度Cd(≤5mg·L-1)对叶片含水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当Cd浓度≥10mg·L-1,对金银花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当Cd浓度为25mg·L-1时,金银花地上部Cd含量达到622.93mg·kg-1,表明金银花对Cd具有较强的超富集能力.Cd对金银花产生毒物刺激效应的剂量范围为0.5~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毒物刺激效应 超富集
原文传递
有机磷农药草甘膦异丙胺盐对球形棕囊藻的刺激效应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磊 段舜山 +1 位作者 孙凯峰 钱晓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设置0、0.001、0.01、0.1、1和10mg·L-16个质量浓度梯度,测定了草甘膦异丙胺盐(Glyphosate-isopropylammonium)农药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叶绿素a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有机磷农药对球形棕囊藻的毒物... 设置0、0.001、0.01、0.1、1和10mg·L-16个质量浓度梯度,测定了草甘膦异丙胺盐(Glyphosate-isopropylammonium)农药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叶绿素a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有机磷农药对球形棕囊藻的毒物刺激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呈现出刺激效应。在实验所设定的6个质量浓度梯度范围内,0.001mg·L-1和0.01mg·L-1质量浓度处理下的刺激效应最为显著。该两个质量浓度处理下,球形棕囊藻的平均相对增长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7%和0.45%,叶绿素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和2.5%,SOD活性提高了5.9%和7.2%,CAT活性提高了93%和155%;而当草甘膦异丙胺盐质量浓度在0.1mg·L-1以上时,球形棕囊藻的生长率、叶绿素a含量、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草甘膦异丙胺盐在0.001mg·L-1和0.01mg·L-1范围内对球形棕囊藻均呈现刺激效应,而高于0.1mg·L-1时球形棕囊藻各生理指标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研究结果为了解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特征,揭示有机磷农药对微藻产生低促高抑的规律和为深入探索赤潮暴发的成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草甘膦异丙胺盐 毒物刺激效应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草甘膦异丙胺盐对赤潮异弯藻的毒物干扰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静韵 张磊 +1 位作者 安民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0,共5页
以我国典型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浓度梯度(0 mg.L-1、0.001mg.L-1、0.01 mg.L-1、0.1 mg.L-1、1 mg.L-1和10 mg.L-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暴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叶绿素... 以我国典型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浓度梯度(0 mg.L-1、0.001mg.L-1、0.01 mg.L-1、0.1 mg.L-1、1 mg.L-1和10 mg.L-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暴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赤潮异弯藻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10 mg.L-1浓度处理下,赤潮异弯藻细胞大量死亡,藻细胞密度以及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草甘膦异丙胺盐浓度在0.001~1 mg.L-1范围内,在培养的第3 d草甘膦异丙胺盐能够显著促进赤潮异弯藻的细胞密度增加,叶绿素a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毒物刺激效应;在暴露实验的中后期(第7 d、第9 d和第11 d),赤潮异弯藻的各生长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能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农药的降解、生物体对农药的适应、进入细胞的农药减少等原因,藻细胞生理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弯藻 草甘膦异丙胺盐 毒物刺激效应
下载PDF
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_(x))及其预测模型
5
作者 孙晓艺 王萌 +3 位作者 秦璐瑶 俞磊 王静 陈世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毒物学资料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污染土壤中Cr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取了我国7种不同性质土壤,分别以蚯蚓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和微生物基质诱导呼吸(SIR)为毒性测试终点,基于Log-logistic剂量效应关系... 毒物学资料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污染土壤中Cr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取了我国7种不同性质土壤,分别以蚯蚓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和微生物基质诱导呼吸(SIR)为毒性测试终点,基于Log-logistic剂量效应关系及低剂量刺激效应函数模型对不同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 x)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Cr对蚯蚓、小白菜、土壤微生物毒性均随着土壤Cr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剂量效应关系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不同性质土壤中,基于微生物(SIR)、蚯蚓、小白菜毒性测试的EC 10分别为22.1~53.7、65.0~137.2和82.1~220.2 mg/kg,EC 50分别为50.3~103.7、103.9~369.0和159.9~441.9 mg/kg;不同物种Cr毒性阈值由大到小顺序为小白菜>蚯蚓>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对Cr毒性最为敏感;在土壤Cr低含量(<112 mg/kg)条件下,3种测试物种对Cr毒性表现出明显的低剂量刺激效应,其中,蚯蚓在不同性质土壤中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08%,小白菜为105%~112%,相对来说,土壤中Cr对微生物的低剂量刺激效应较小,最大刺激效应为104%;pH、黏土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研究结果对土壤中Cr的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中Cr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 低剂量毒物刺激效应 毒性阈值
下载PDF
稀土的hormesis效应及其农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45
6
作者 陈祖义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毒物刺激效应(hormesis)是指毒物对生物生理过程产生的刺激效应。从稀土元素对生物的刺激效应及其疑似"环境激素"的问题出发,探讨农业应用稀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稀土 生物学效应 毒物刺激效应 环境激素
下载PDF
稀土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丝雨 傅惠鹃 董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56-62,共7页
我国稀土矿山长期以来的无序开采甚至盗采现象致使稀土离子及其化合物不断进入到土壤、水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稀土元素具有毒物刺激效应(Homesis效应),进入环境后影响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其造成的潜在危害引... 我国稀土矿山长期以来的无序开采甚至盗采现象致使稀土离子及其化合物不断进入到土壤、水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稀土元素具有毒物刺激效应(Homesis效应),进入环境后影响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其造成的潜在危害引起了研究者对稀土生物效应的重视.文中从稀土元素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入手阐述其生物效应,概括了微生物应答稀土元素的胁迫反应,微生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稀土作用的可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微生物在稀土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及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毒物刺激效应 胁迫反应 吸附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T-2毒素肌肉注射凡纳滨对虾的毒代动力学及对P450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邓义佳 王雅玲 +2 位作者 施琦 孙力军 廖建萌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234,共7页
以3 mg/kg bw T-2毒素(T-2)对凡纳滨对虾肌肉注射染毒,于5,10,15,30,45,60,120,240,480,960min和1 440 min时间点采集血淋巴及肝胰腺,采用LC/MS-MS法测定对虾血淋巴中T-2浓度,并测定肝微粒体APND及ERND酶活性。使用代谢动力学3P97软件... 以3 mg/kg bw T-2毒素(T-2)对凡纳滨对虾肌肉注射染毒,于5,10,15,30,45,60,120,240,480,960min和1 440 min时间点采集血淋巴及肝胰腺,采用LC/MS-MS法测定对虾血淋巴中T-2浓度,并测定肝微粒体APND及ERND酶活性。使用代谢动力学3P97软件分析及使用Origin 8.5软件对肝微粒体代谢酶活性曲线拟合,探究T-2对凡纳滨对虾毒代动力学及对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淋巴中T-2浓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曲线拟合方程式为y=8.8+1587.8×0.96x,R^2=0.721;主要代谢动力学参数为k_(12):0.00 min^(-1);k_(21):9.66×10^(-2)min^(-1);k_(13):5.14×10^(-2)min^(-1);k_(31):1.41×10^(-3)min^(-1);k_(10):4.54×10^(-2)min^(-1);t_(1/2)π:7.10 min;t_(1/2)α:7.17 min;t_(1/2)β:1.06×10~3min;AUC:6.01×10~4ng·min/g;CL(s):5.00×10^(-5)g/min;VC:1.10×10^(-3)(mg/kg)/(ng/g)。对虾肝微粒体中ERND与APND代谢酶活性变化趋势符合毒物刺激效应模型,即在暴露T-2后迅速出现激活效应。经拟合曲线分析,与APND酶活相拟合的函数为Gauss,时间-反应拟合方程式为y=66.8(1-e^(-0.03x))_2^(-0).^(27),R^2=0.752;与ERND酶活相对反应度相拟合的函数为Chapman,时间-反应拟合方程式为:y=89.9+48e-2^((x-9.4)/32.5),R^2=0.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凡纳滨对虾 液相色谱-质谱法 毒代动力学 P450酶 毒物刺激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