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容鹄 冯建成 +1 位作者 彭超 罗素兰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优化双向电泳的条件,建立适用于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方法:对毒管蛋白的提取、上样量及SDS-PAGE凝胶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乙酸提取法适宜于毒管蛋白的提取,对于pH3~10、17cm的IPG胶条,当上样量为0.7... 目的:优化双向电泳的条件,建立适用于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方法:对毒管蛋白的提取、上样量及SDS-PAGE凝胶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乙酸提取法适宜于毒管蛋白的提取,对于pH3~10、17cm的IPG胶条,当上样量为0.75mg,聚焦70000Vhr,SDS-PAGE凝胶浓度为15%时,可提高双向电泳的分离效果,所得蛋白点清晰、数目达到1003个。结论:采用优化的条件进行双向电泳,能得到分辨率高、重现性好、完整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后续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学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螺毒管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加强贝毒管理工作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松 钱宏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介绍了6起在中国发生的贝毒中毒事件;介绍了贝毒中毒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提出了加强我国贝毒管理工作的6条建议。它们是:(1)制定贝毒管理标准和规定,建立我国贝毒监测体系,加强执法人员的队伍建设;(2)选择重点海区,对主要食用贝类进... 本文介绍了6起在中国发生的贝毒中毒事件;介绍了贝毒中毒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提出了加强我国贝毒管理工作的6条建议。它们是:(1)制定贝毒管理标准和规定,建立我国贝毒监测体系,加强执法人员的队伍建设;(2)选择重点海区,对主要食用贝类进行贝毒含量的连续定点观测;(3)及早发现有毒赤潮,减少其危害;(4)开展贝毒测定方法的研究;(5)开展有毒赤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6)开展贝毒的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特征 预防措施 管理 贝类
下载PDF
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解毒止痛液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毒蕴结证临床观察
3
作者 肖敬 唐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解毒止痛液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湿毒蕴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解毒止痛液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口服氯诺昔康分散片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 目的探讨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解毒止痛液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湿毒蕴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解毒止痛液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口服氯诺昔康分散片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hs-CRP、IL-6表达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解毒止痛液治疗GA湿毒蕴结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hs-CRP、IL-6表达水平。这可能是该疗法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湿蕴结证 止痛液 经筋针刺疗法 壮医药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及其脱毒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凯龙 刘昆仑 +2 位作者 辛颖 杨趁仙 王子坤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4,共9页
真菌毒素是一类严重危害谷物、食品、饲料安全的污染物,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严重经济损失。在霉变玉米、小麦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具有高检出率,其污染暴露可造成生殖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等危害。因其污染范围广泛... 真菌毒素是一类严重危害谷物、食品、饲料安全的污染物,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严重经济损失。在霉变玉米、小麦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具有高检出率,其污染暴露可造成生殖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等危害。因其污染范围广泛、危害严重,成为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在降解ZEN的同时也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因此,食品相关产业一直在寻求具有更高专一性、靶向性、安全性和适应性的生物降解技术。本文综述ZEN毒性及其危害、ZEN降解菌株与降解酶及现代生物技术在ZEN脱除中的应用,重点分析ZEN生物降解产物类型及其脱毒机制,并展望ZEN生物脱毒的潜在应用方向,为ZEN生物脱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机制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薛琛璐 张艳 +3 位作者 刘海隆 晁哲 魏立民 刘光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MG和MS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2.00%和31.75%;4个地区以琼海市的M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68.00%;儋州市的MS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6.67%;冬季MG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达47.48%,夏、秋两季MS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85%和35.87%;成年文昌鸡MG和MS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雏鸡和育成鸡(P<0.05),分别为74.45%和59%;小规模场的MG、MS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10%和46.45%;不同养殖类型的文昌鸡以商品代蛋鸡MG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83.33%,商品代肉鸡MS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7.04%。结果表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MG、MS感染。提示各养殖地区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文昌鸡MG和MS的防控,以减少疫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 文昌鸡 海南省
下载PDF
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垂直传播可能性评价
6
作者 许翰坤 曹统 +6 位作者 王作欢 张鹏超 蓝胜芝 吴桃芬 杨香林 李肖梁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种猪瘟弱毒C株疫苗作为对照。接种后观察试验母猪临床症状并记录其产仔情况;首免后3、5、7、14 d采集母猪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并于母猪妊娠中期和分娩当日进行尾静脉采血,qPCR检测各组猪的病毒血症及排毒情况,ELISA检测猪血清中分别针对BVDV1和CSFV相应抗原的抗体水平;所有接种RecC-M1的母猪在生产当天留取2头新生仔猪(共24头)并在其吮吸初乳前安乐死后剖检,观察主要脏器大体病变情况,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膀胱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液样品用于猪瘟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母猪免疫后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接种后2周内的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妊娠中期和分娩时血清中的RecC-M1 E2和BVDV1-E rns特异性抗体均维持在较高水平,RecC-M1接种母猪的胎均仔数、死胎数和弱仔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RecC-M1接种母猪所产24头新生仔猪的剖检发现,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和膀胱均未见出血、肿大等病变;组织学结果显示,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正常,均未见有出血性变化;仔猪血样和组织样品均无病毒核酸检出,亦未见抗体阳性。结果表明,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对母猪及仔猪都是安全的,不发生病毒的垂直传播,为该疫苗后选株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标记疫苗 垂直传播
下载PDF
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生物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李惠 付金慧 +10 位作者 李超伟 张莉 夏小龙 李丝桐 张梦梅 陈阴竹 刘书亮 胡凯弟 赵宁 李琴 李建龙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14,共11页
国内外不同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各不相同,这可能与产品原料、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差异有关。微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壁的吸附作用或酶催化作用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以保证发酵调味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生物脱毒研究的深... 国内外不同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各不相同,这可能与产品原料、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差异有关。微生物能够通过细胞壁的吸附作用或酶催化作用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以保证发酵调味品的食用安全。随着生物脱毒研究的深入,许多能够高效降解真菌毒素的菌株被筛选出来,而食源及可应用于食品的对真菌毒素有降解能力的安全菌株研究依然较少。基于此,本文总结发酵调味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重点综述不同来源的可降解真菌毒素的菌株及菌株细胞中的降解酶,旨在为减少发酵调味品中有害真菌及其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调味品 真菌 生物脱 降解
下载PDF
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对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效率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8
作者 彭李顺 曹峥英 +2 位作者 蔡文伟 杨本鹏 杨学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本研究探讨不同膜下滴灌减量施肥模式对甘蔗脱毒原种苗生长、繁育效率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最佳减量施肥模式,旨在为科学指导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过程中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所有对照和处理均配备膜下滴灌系统并... 本研究探讨不同膜下滴灌减量施肥模式对甘蔗脱毒原种苗生长、繁育效率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最佳减量施肥模式,旨在为科学指导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过程中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所有对照和处理均配备膜下滴灌系统并进行水分管理的条件下,以空白对照(CK_(0))、常规施肥(CK_(1))为对照,设置1个膜下滴灌施肥处理T_(100)(施肥量同CK_(1))以及3个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处理T_(80)、T_(70)和T_(60)(减量施肥20%、30%和40%),对甘蔗脱毒原种苗繁育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种茎产量、总芽数、繁育效率及养分利用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农艺指标中,2022、2023年T_(100)和T_(80)的平均分蘖率略低于CK_(1),但在成茎率、单株芽数、有效茎数方面较CK_(1)均有显著提升。在繁育总种芽数上,T_(100)和T_(80)最高,年平均分别达到(1480.87×10^(3))/hm^(2)和(1477.87×10^(3))/hm^(2),显著高于CK_(1)的(1302.50×10^(3))/hm^(2);T_(70)与CK_(1)间差异不显著;T_(60)最低仅为(1170.53×10^(3))/hm^(2)。在繁育效率方面,原种苗田间繁育倍数T_(100)和T_(80)最高,分别达到66.64倍和66.50倍;其次为T_(70)和CK_(1),繁育倍数为59.61倍和58.61倍;T_(60)繁育倍数最低,为52.67。在繁育收益方面,相较于CK_(0),T_(100)和T_(80)收益增幅最高,分别达到5.82和5.87万元/hm^(2);其次为T_(70),收益增幅为4.19万元/hm^(2),略高于CK_(1)(3.84万元/hm^(2));T_(60)最低,仅为2.51万元/hm^(2)。在肥料投入产出比方面,T_(80)最高,达到1∶21.89,明显高于T_(100)(1∶17.36);CK_(1)最低,为1∶11.45。在肥料利用率方面,所有施肥处理中,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均为CK_(1)最低。而T_(80)最高,试验平均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达到51.57%、27.37%和67.45%,分别较CK_(1)提高了21.21、10.37和23.13个百分点。综上所述,在中等肥力红壤蔗区,采用T_(80)膜下滴灌减量施肥模式,可以同时获得较理想的甘蔗脱毒原种苗繁育效率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脱种苗 膜下滴灌施肥 化肥减施 繁育效率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毒邪学说与络病学说探讨免疫炎症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9
作者 段丽敏 袁媛 +1 位作者 赵强 韩捷 《医学综述》 CAS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难以根治。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重要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毒损肠络”是UC发生的关键病机,且以不同的形式影响UC的发展及预后,如湿热瘀毒久积损伤肠络使UC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现...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难以根治。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重要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毒损肠络”是UC发生的关键病机,且以不同的形式影响UC的发展及预后,如湿热瘀毒久积损伤肠络使UC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现代医学认为UC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因子损伤肠黏膜这一病理机制与“毒损肠络”高度吻合。中医治疗方面提出UC治法,通过解毒通络恢复各免疫细胞之间的平衡,减轻肠道炎症,促进肠黏膜愈合,以期为临床防治UC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邪学说 络病学说 损肠络 免疫炎症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双壳贝类麻痹性贝毒检测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邓宇翔 吴海燕 +3 位作者 徐希震 赵辉辉 谭志军 郑关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6,共9页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是危害最大、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毒素,给人类健康、渔业经济及海洋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双壳贝类是消费者摄入PSP的主要来源,随着PSP中毒事件频发,全球对双壳贝类中PSP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是危害最大、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毒素,给人类健康、渔业经济及海洋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双壳贝类是消费者摄入PSP的主要来源,随着PSP中毒事件频发,全球对双壳贝类中PSP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首先介绍PSP理化性质,其次从前处理提取净化、仪器条件、基质效应、方法验证方面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在双壳贝类中PSP检测中的优劣势进行总结,经对比分析发现,目前1%乙酸已成为LC-MS/MS检测技术中最常用的PSP提取试剂,石墨化炭黑填料和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分别更适用于净化、分离双壳贝类中PSP提取物,影响基质效应的因素主要为内源性干扰如磷脂、蛋白质等,外源性干扰如检测方法中有机物和聚合物残留等杂质。本文重点分析LC-MS/MS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双壳贝类中PSP的检测提供参考,也为贝类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及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 双壳贝类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325例分析
11
作者 江莹 张锦文 +4 位作者 何艳 漆建军 柳莹 何凯霞 姜淑君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收集的325例热毒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5例热毒宁注射液ADR报告...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收集的325例热毒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5例热毒宁注射液ADR报告中,6岁以下儿童发生ADR居多,多数为联合用药(52.62%);不合理用药导致ADR的影响因素为用药剂量不合理(14.77%)、超适应证用药(1.54%)、溶媒不合理(1.54%);ADR主要发生在用药30 min内,累及系统-器官与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2.71%),全身性损害次之(21.26%)。结论临床上需加强儿童病人(尤其是6岁以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ADR风险管理,应尽量避免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的超剂量用药、超适应证及联合用药等不合理使用,避免增加ADR发生风险,保障热毒宁注射液的安全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抗病 中草药 宁注射液 安全用药 分析
下载PDF
基于脾虚毒损胃络假说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防治
12
作者 王毅 刘冬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75-178,共4页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胃黏膜病理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胃黏膜病理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该阶段较常见的病理变化。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对PLGC的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具有重要延缓作用,甚至可以逆转其进展。“毒邪”贯穿于CAG病变之始终,文章基于“脾虚毒损胃络”假说,认为脾胃虚弱、痰湿瘀毒互结为CAG伴肠上皮化生的重要病机;从毒论治,将健脾解毒法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防治,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损胃络 肠上皮化生
下载PDF
基于“虚、毒、瘀”论治大肠腺瘤撷要
13
作者 王行招 刘万里 司敏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大肠腺瘤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易癌变、易复发的特点。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古今医家认识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体质学说、癌毒理论等的发展,对大肠腺瘤的病因病机认识方面不断深入及更新,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与正虚、浊毒、血瘀相关,正气... 大肠腺瘤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易癌变、易复发的特点。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古今医家认识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体质学说、癌毒理论等的发展,对大肠腺瘤的病因病机认识方面不断深入及更新,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与正虚、浊毒、血瘀相关,正气亏虚为本,毒瘀结聚为标,病位在肠道,主要脏腑为脾,涉及肝与肾。以扶正固元、泻浊毒、散瘀血为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正虚、浊、血瘀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排毒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14
作者 马晓佳 王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排毒尪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关节恢复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进行诊治的61例RA患者开展研究,参照... 目的探讨排毒尪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关节恢复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进行诊治的61例RA患者开展研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吲哚美辛等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排毒尪痹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压痛和肿胀关节数、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各项炎症因子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压痛、肿胀关节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均更少;VAS疼痛评分及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联合排毒尪痹汤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关节恢复,缓解疼痛,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尪痹汤 甲氨蝶呤 吲哚美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安徽部分地区鸡场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与垂直传播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学怀 侯宏艳 +8 位作者 赵瑞宏 尹磊 张丹俊 戴银 殷冬冬 王洁茹 胡晓苗 潘孝成 王红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析种鸡及其后代雏鸡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MG和MS的鸡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90.48%,鸡群平均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5.08%和77.01%;商品蛋鸡和种鸡的MG和MS血清阳性率高于育雏育成鸡;鸡群日龄越大,MG和MS的血清阳性率越高,其中300日龄以上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均为100%。病原检测发现,种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MG和MS感染,其中MS感染率高于MG;种鸡感染率与其后代雏鸡的垂直感染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在垂直感染的雏鸡关节组织检测出MS病原。结果表明,MG和MS在安徽鸡场中的感染较为严重,垂直传播是雏鸡早期感染的重要途径,并且MS在雏鸡垂直感染的早期即可侵入关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规模鸡场 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垂直传播
下载PDF
基于毒邪与络病学说探讨免疫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梦 苏丽清 胡志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激活后,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病理改变。“毒损心络”是心衰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贯穿心衰发展...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激活后,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病理改变。“毒损心络”是心衰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贯穿心衰发展的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影响心衰的发展及预后。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基于毒邪与络病学说,从免疫炎症与心衰的关系及中药防治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心衰早期,以心气虚为主,兼心气阴虚,尚未化毒、入络;心衰中期,心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水饮留滞络脉,有化毒、入络趋势;心衰晚期,痰、瘀、水蕴结成毒,损伤心络。中药以复方治疗为主,多具有益气温阳、化瘀利水、解毒通络之功效,通过恢复M1/M2、Th1/Th2及Th17/Treg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促炎/抗炎因子,从根本上祛除或缓解因毒邪产生的病理状态,减轻炎症,调整心之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为临床防治心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络病学说 损心络 免疫炎症
下载PDF
马钱子致大鼠体内毒性的研究——“装袋”算法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曦烨 宝乐尔 +2 位作者 姜明洋 李丹 白梅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22,共19页
目的中药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SN)在临床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由于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对马钱子毒性所引起的大鼠内源性代谢变化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失调的潜在影响知之甚少,因此,马钱子的... 目的中药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SN)在临床上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然而,由于含有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具有一定毒性。人们对马钱子毒性所引起的大鼠内源性代谢变化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失调的潜在影响知之甚少,因此,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对其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相结合来探索马钱子的致毒机制。方法通过急性、蓄积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确定马钱子的中毒剂量、毒性强度和毒性靶器官。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分析大鼠灌胃马钱子后的血清、肝脏和肾脏样本。利用基于装袋算法的决策树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模型对组学数据进行分类。从大鼠粪便中提取样本后,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装袋算法提高了样本分类的准确率。共鉴定出12个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代谢失调可能是马钱子致体内毒性的原因。拟杆菌、粪厌氧棒菌、颤螺菌、双茎体菌等与肾肝功能的生理指标密切相关,这表明马钱子引起的肝肾损害可能与这些肠道细菌的代谢紊乱有关。结论本文揭示了马钱子的体内致毒机制,为马钱子临床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机制 代谢组学 肠道菌群 装袋算法
下载PDF
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5 位作者 郑正安 王晶 邓颍骏 杨小林 王佐乾 张舒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DEM)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毒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DEM)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毒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将其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桶混助剂。【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评价印楝素及添加助剂OPEO、GABA、卵磷脂或DEM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印楝素(20 mg a.i./L)及添加助剂处理后,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3种酶活性;测定添加助剂后对印楝素药液(40 mg a.i./L)与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处理后96 h,添加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胃毒性毒力显著增强,增效比为1.512;连续浸液法处理后72 h,添加OPEO或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内吸性毒力显著增强,其增效比分别为1.486及1.560;添加OPEO或DEM分别使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GST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分别降低69.4%和65.5%;添加DEM使CarE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降低88.2%;添加OPEO或DEM后,印楝素药液液滴与水稻正面叶片的初始接触角从110°分别降至64.5°或67.9°。【结论】添加OPEO或DEM能明显提高印楝素对褐飞虱的毒力,提高印楝素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性。因此,将OPEO或DEM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的桶混助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桶混助剂 植物源农药 增效作用 接触角
下载PDF
我国小麦赤霉病流行与化学防控现状及控病降毒关键技术理论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亚冰 周明国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概述了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现状,深入剖析了该病流行危害的原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控历程,综述了化学防控及其抗药性发生的现状,并总结了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此外,对小麦赤霉病控病降毒关键技术... 概述了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现状,深入剖析了该病流行危害的原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控历程,综述了化学防控及其抗药性发生的现状,并总结了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此外,对小麦赤霉病控病降毒关键技术理论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展望了小麦赤霉病精准防控的科学用药技术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阐释。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精准选药、科学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化学防控 抗药性 DON 抗病降
下载PDF
基于炎症大鼠代谢组学的马钱子炮制减毒存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伟瀚 魏江平 +1 位作者 张小梅 阳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5-837,共13页
运用动物模型、血浆药物化学及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马钱子炮制前后干预炎症大鼠作用机制。按不同剂量灌胃小鼠,以死亡率初步考察炮制前后毒性;建立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模型,通过肿胀率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炮制前后抗炎效果;采用高分辨质谱... 运用动物模型、血浆药物化学及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马钱子炮制前后干预炎症大鼠作用机制。按不同剂量灌胃小鼠,以死亡率初步考察炮制前后毒性;建立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模型,通过肿胀率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炮制前后抗炎效果;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多元统计学,鉴定入血后的移行成分及相应的代谢产物;比较分析各实验组代谢轮廓及差异生物标志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结果显示,高剂量下马钱子砂烫品的毒性要明显低于生品。生品和砂烫品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肿胀率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水平,炮制前后在抗炎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浆药物分析,鉴定出了12个移行成分,以及相应60个代谢产物,S-plot鉴定出10个差异性化合物。代谢组学实验共发现10个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途径。通过本研究确证马钱子生品和砂烫品均有较好抗炎治疗作用,高温炮制可以降低马钱子毒性;入血后有效成分应多为生物碱,经过I相反应就容易被体内清除;马钱子炮制抗炎、镇痛、减毒机制主要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相关。该实验结果进一步阐明了起效物质基础及体内作用机制,为后续炮制工艺改进和新药研发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炮制 抗炎作用 代谢组学 存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