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枯萎病原菌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车建美 刘波 +2 位作者 林营志 肖荣凤 谢关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91-93,共3页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原菌 毒素滤液 种子萌发 胚根生长
下载PDF
黄芪根腐病菌毒素滤液产生条件和生物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文姣 李金花 柴兆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71-2576,共6页
目的:为掌握黄芪根腐病菌毒素滤液产生条件和探讨黄芪根腐病菌致病机制,以及为利用毒素进行种质抗原筛选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和胚根生长抑制法研究了10株来源不同的黄芪根腐病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毒素滤液的... 目的:为掌握黄芪根腐病菌毒素滤液产生条件和探讨黄芪根腐病菌致病机制,以及为利用毒素进行种质抗原筛选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和胚根生长抑制法研究了10株来源不同的黄芪根腐病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毒素滤液的生物活性和专化性。结果:黄芪根腐病菌F.solani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毒素滤液对黄芪胚根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胚根抑制率逐渐增高,第12天时毒素滤液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在52.0%~92.0%。5~35℃下病菌所产毒素滤液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以25℃时毒素滤液的抑制率最高,其次为20,30℃。PSC培养液所产毒素滤液的抑制率较高,其次为PDB。光照条件对毒素滤液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不显著,但24h连续黑暗更有利于毒素滤液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所有条件下产生的毒素滤液经灭菌后对黄芪胚根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供试菌株HQM40培养12d后产生的毒素滤液对4种供试植物种子的胚根都具有抑制作用。结论:10株黄芪根腐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毒素滤液生物活性强,对热稳定;产生毒素滤液的最佳条件是PSC培养液、25℃,24h黑暗条件下培养12d。HQM40菌株所产毒素滤液所含生物活性物质为非专化性毒素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根腐病 茄镰孢 毒素滤液 毒性 胚根
原文传递
HMC毒素培养滤液对专化寄主玉米叶片诱导抗病性及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商闯 贾银锁 +4 位作者 马春红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侯立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07-4313,共7页
【目的】研究HM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诱导抗病性作用及抗病性相关酶的影响。【方法】以两对同核异质玉米自交系(B37和C103)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不同稀释倍数的HMC毒素培养滤液对专化寄主玉米叶片的致病性,从中筛选适宜诱导的... 【目的】研究HM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诱导抗病性作用及抗病性相关酶的影响。【方法】以两对同核异质玉米自交系(B37和C103)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不同稀释倍数的HMC毒素培养滤液对专化寄主玉米叶片的致病性,从中筛选适宜诱导的有效浓度,在诱导中和接种后两个阶段分别测定防御酶活性及与抗病性相关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基因型与不同细胞质玉米都可以利用低浓度HMC毒素培养滤液诱导以增强其抗性;不同处理时期,植物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不同的诱导处理均导致抗病性反应的产生,对C细胞质的预处理效果好于N细胞质,且具有浓度效应。【结论】低浓度HMC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后,刺激了POD、PAL酶活性提高和MDA含量下降,以此来启动玉米本身的防卫系统,因钝化作用而抑制侵染,当再接种高浓度HMC毒素培养滤液后,抗病性相关酶得到了进一步激活,使C细胞质玉米对HMC敏感性降低,从而玉米叶片呈现出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商闯 马春红 +5 位作者 李运朝 翟彩霞 董文琦 崔四平 侯立白 贾银锁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B37和C103)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后再接高浓度毒素培养滤液,观察其病斑大小并测定与抗病相关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对CB37的处理,以1∶50处理...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B37和C103)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后再接高浓度毒素培养滤液,观察其病斑大小并测定与抗病相关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对CB37的处理,以1∶50处理效果较好,PAL酶活性最高;对CC103的处理,以1∶60处理效果较好,PAL酶活性最高。在不同基因型、不同细胞质中所需激发子最有效地激活浓度及激活时间不同,确定了低浓度C毒素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苯丙氨酸解氨酶 诱导抗性
下载PDF
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商闯 马春红 +5 位作者 李运朝 翟彩霞 董文琦 崔四平 侯立白 贾银锁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2-46,共5页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故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适性。对CB37和CC103的处理中,1∶60处理组效果均表现为较好,POD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过氧化物酶 诱导抗性
下载PDF
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诱导寄主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商闯 马春红 +5 位作者 贾银锁 翟彩霞 李运朝 董文琦 崔四平 侯立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4,共7页
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抗病性。以一对同核异质玉米B37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适宜诱导抗性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抗病性的适宜诱导浓度,测... 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抗病性。以一对同核异质玉米B37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适宜诱导抗性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抗病性的适宜诱导浓度,测定与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经用1∶50和1∶60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植株,再接种高浓度(1∶10)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的病斑面积分别为(0.30±0.14)和(0.36±0.17)mm2,而对照为(2.70±0.24)mm2,是处理的7.5-9倍,差异极显著。经0-72 h的动态检测,以1∶60预处理效果为最佳,与对照相比,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平均提高了23.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平均提高了65.9%,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平均降低了28.2%。叶片内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与叶片表面的抗性病理反应相吻合,证实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寄主-玉米获得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丙二醛(MDA) 诱导抗性
下载PDF
烟草低头黑病菌毒素的研究(Ⅰ)
7
作者 房保海 张广民 +1 位作者 迟长凤 阚光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对烟草低头黑病菌 (Colletotrichumcapsici(Sdy)Bulter&Bisbyf.nicotianaeG .M .Zhang&G .Z .Jiang)无菌培养毒素滤液进行生物测定 ,筛选强产毒菌株和最佳产毒条件。结果表明 :① 8株烟草低头黑病菌皆能产生对烟草NC82有致萎作... 对烟草低头黑病菌 (Colletotrichumcapsici(Sdy)Bulter&Bisbyf.nicotianaeG .M .Zhang&G .Z .Jiang)无菌培养毒素滤液进行生物测定 ,筛选强产毒菌株和最佳产毒条件。结果表明 :① 8株烟草低头黑病菌皆能产生对烟草NC82有致萎作用的毒素类物质 ,以菌株C -Ⅲ - 1产毒最强 ,萎蔫指数达到 98.33% ;C -Ⅰ - 1和C -Ⅱ - 1产毒最弱 ,萎蔫指数仅为 4 0 .0 0 %左右。②以C -Ⅴ - 1为目标菌株对病菌产毒条件进行测定 ,得到最佳产毒模式 :pH =6 ,2 5℃或30℃ ,PDB培养基中连续黑暗振荡培养 13d。③活体植株浸根法作为烟草低头黑病菌毒素的生物测定跟踪方法是较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低头黑病菌 毒素 无菌培养 毒素滤液 生物测定 产毒菌株 萎蔫指数 病害防治
下载PDF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翟彩霞 马春红 +4 位作者 王立安 陈霞 郭秀林 崔四平 李广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7-389,共3页
概述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HMC毒素引起玉米根冠活细胞凋亡的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春红 郑秋玲 +6 位作者 董文琦 李秀丽 张红心 李运朝 商闯 范尉尉 贾银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35-139,共5页
采用根冠细胞测定法,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处理基因型为B37的同核异质体(Homo-caryon)雄不育C细胞质和正常N细胞质玉米的根冠离体细胞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发现HMC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C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 采用根冠细胞测定法,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处理基因型为B37的同核异质体(Homo-caryon)雄不育C细胞质和正常N细胞质玉米的根冠离体细胞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发现HMC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C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多于N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在对照中未观察到凋亡现象。还记载了玉米根冠细胞凋亡的具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根冠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对玉米抗病性的诱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春红 翟彩霞 +4 位作者 王立安 陈霞 郭秀林 崔四平 李广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78-1584,共7页
以1对同核异质的玉米C103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为(0.3±0.05)~(0.9±0.5)mm2,而对照为(23.1±8.7)mm2,差异极显著。同时... 以1对同核异质的玉米C103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为(0.3±0.05)~(0.9±0.5)mm2,而对照为(23.1±8.7)mm2,差异极显著。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经0~96h的动态检测,以1∶50的处理效果为最好,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64.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41.2%,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比对照平均降低了29.7%。从而说明低浓度培养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诱导抗性 培养滤液 小斑病菌 抗病性 玉米
下载PDF
玉米在诱导抗病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2
11
作者 翟彩霞 马春红 +4 位作者 王立安 陈霞 郭秀林 崔四平 李广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8,82,共3页
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检测玉米叶片中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以1∶40的低浓度T毒素预处理的效果最好。96h的动态测试中,MDA含量较对照平均下降43.8%,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 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检测玉米叶片中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以1∶40的低浓度T毒素预处理的效果最好。96h的动态测试中,MDA含量较对照平均下降43.8%,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丙二醛
下载PDF
枯萎病菌毒素培养滤液对唐菖蒲幼苗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颖慧 龚束芳 +4 位作者 李彩华 冯晓晓 尙芬 杨涛 车代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7-504,共8页
对唐菖蒲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研究毒素培养滤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及对幼苗的致萎作用。结果表明:唐菖蒲枯萎病菌在Czapek培养基中培养15 d所产生的培养滤液对唐菖蒲胚根的抑制作用最强,胚根生长... 对唐菖蒲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研究毒素培养滤液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及对幼苗的致萎作用。结果表明:唐菖蒲枯萎病菌在Czapek培养基中培养15 d所产生的培养滤液对唐菖蒲胚根的抑制作用最强,胚根生长抑制率高达99.79%;而菌丝干重在PD培养基中培养13 d达到最高值1 242.27 mg;毒素培养滤液经121℃灭菌20 min后对唐菖蒲胚根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与对照相比,毒素培养滤液能够显著降低唐菖蒲幼苗根系活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萎蔫级数逐渐增加。说明枯萎病菌毒素培养滤液是唐菖蒲枯萎病的致病因子,可以利用其筛选唐菖蒲抗枯萎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枯萎病 毒素培养滤液 根系活力 致萎作用
原文传递
利用胚性细胞悬浮系研究香蕉枯萎病抗性离体筛选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春香 陈佳越 +2 位作者 潘晓 王泽槐 陈厚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6-690,F0003,共6页
以香蕉(Musa spp. AAA group)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ECS)为试材,进行抗枯萎病离体筛选技术研究。首先测试不同的γ射线(60Co)辐射剂量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浓度的枯萎病病原菌毒素粗滤液(F... 以香蕉(Musa spp. AAA group)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ECS)为试材,进行抗枯萎病离体筛选技术研究。首先测试不同的γ射线(60Co)辐射剂量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浓度的枯萎病病原菌毒素粗滤液(FOC)为选择压力,研究FOC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离体抗性筛选。结果表明,ECS的植株再生能力与辐射剂量之间呈负相关,半致死剂量为70~80Gy。同样地,未经辐射处理的ECS其植株再生能力也随着FO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但经辐射处理过的ECS其植株再生能力与CK相比成倍地增加;当FOC体积分数达到12%后,只有从经80Gy辐射后的ECS获得了再生植株。这表明ECS耐FOC的能力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辐射 病原菌毒素滤液(FOC) 体细胞胚发生 离体筛选
下载PDF
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荧光显微观察(简报) 被引量:8
14
作者 商闯 贾银锁 +1 位作者 侯立白 马春红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9-334,共6页
1969年Smedegard-Petersen和Nelson首次报道玉米小斑病菌毒素(Helminthosporium maydis toxin,简称Hm-毒素)时曾利用抑制种子根生长法和离体叶片法对Hm-毒素进行生物测定。以后Lim等人在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简称HMT毒素)的研究中提... 1969年Smedegard-Petersen和Nelson首次报道玉米小斑病菌毒素(Helminthosporium maydis toxin,简称Hm-毒素)时曾利用抑制种子根生长法和离体叶片法对Hm-毒素进行生物测定。以后Lim等人在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简称HMT毒素)的研究中提出了抑制根伸长法在抗病性鉴定和选育抗病品种方面有应用价值。但是,抑制根伸长法受种子个体间生活力差异的影响较大,不够理想,加上不同毒素制剂之间结果的差异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困难。198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根冠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丙二醛(MDA)含量在玉米诱导抗病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商闯 马春红 +5 位作者 翟彩霞 李运朝 董文琦 崔四平 侯立白 贾银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29-32,共4页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检测玉米叶片中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说明:经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的玉米叶片中的MDA含量的下降幅度明显,1∶60处理组效果最好,同时也... 分别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毒素培养滤液处理两种基因型(C103和B37)的同核异质系的玉米叶片,检测玉米叶片中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说明:经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的玉米叶片中的MDA含量的下降幅度明显,1∶60处理组效果最好,同时也说明了低浓度C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