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7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地区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1
作者 李燕利 邢昭然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舞毒蛾在黑河地区常见,其幼虫以取食嫩叶为害,短时间内能将树叶食光,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系统研究舞毒蛾在黑河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并提出4种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舞毒蛾的防治工... 舞毒蛾在黑河地区常见,其幼虫以取食嫩叶为害,短时间内能将树叶食光,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系统研究舞毒蛾在黑河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并提出4种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舞毒蛾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为有效应对该害虫带来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黑河
下载PDF
毒蛾亚科一中国新记录种记述
2
作者 欧阳思琪 蒋心蕊 +1 位作者 潘朝晖 于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通过整理西藏林芝地区毒蛾亚科标本,发现靓毒蛾属Nygmia一中国新记录种——闪星靓毒蛾Nygmia ganesa Kishida,2020。详细记述闪星靓毒蛾成虫外部形态和生殖器特征,并提供成虫和外生殖器的清晰图片、采集地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现... 通过整理西藏林芝地区毒蛾亚科标本,发现靓毒蛾属Nygmia一中国新记录种——闪星靓毒蛾Nygmia ganesa Kishida,2020。详细记述闪星靓毒蛾成虫外部形态和生殖器特征,并提供成虫和外生殖器的清晰图片、采集地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现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星靓毒蛾 鳞翅目 毒蛾亚科 西藏
下载PDF
一株茶毒蛾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倪铭 陈李林 +2 位作者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喂食法测定浓度为(1.0±0.5)×10^(10)、(1.0±0.5)×10^(11)、(1.0±0.5)×10^(12)、(1.0±0.5)×10^(13)、(1.0±0.5)×10^(14)cfu·mL^(-1)的菌悬液对茶毒蛾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Nan-Y菌体杆状,在NA培养基上菌落呈淡黄色点状,边缘较整齐,表面黏稠;Nan-Y菌株为不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asaccharolyticum),革兰氏阴性。随着菌悬液浓度增大茶毒蛾幼虫的死亡率不断升高,其中,(1.0±0.5)×10^(14)cfu·mL^(-1)菌悬液处理茶毒蛾6 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00%。该细菌处理茶毒蛾幼虫3、6 d的LC50分别为5.23×10^(13)、3.04×10^(9)cfu·mL^(-1)。【结论】Nan-Y菌株对茶毒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在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病原细菌 致病力 不解糖假苍白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海地区7种常见毒蛾的发生危害及乌桕黄毒蛾的药剂防治实验
4
作者 严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176-0179,共4页
毒蛾是一类重要的农林复合害虫,其幼虫不仅取食植物叶片影响产量和景观,而且胸腹部的长毛常具有毒性,人接触后会引发皮炎,红肿等症状,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上海地区常见的7种毒蛾科昆虫,即黄尾毒蛾、豆毒蛾、蜀柏毒蛾、榆毒... 毒蛾是一类重要的农林复合害虫,其幼虫不仅取食植物叶片影响产量和景观,而且胸腹部的长毛常具有毒性,人接触后会引发皮炎,红肿等症状,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上海地区常见的7种毒蛾科昆虫,即黄尾毒蛾、豆毒蛾、蜀柏毒蛾、榆毒蛾、杨雪毒蛾、芦毒蛾和乌桕黄毒蛾,并对这些种类的成幼虫形态学和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逐一介绍;对乌桕黄毒蛾开展药剂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乌桕黄毒蛾的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上海地区 乌桕黄毒蛾 药效试验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中国油茶毒蛾潜在分布区模拟预测
5
作者 杨柳 刘君昂 +3 位作者 周国英 何苑皞 段翔 周洁尘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5,共13页
【目的】油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油茶毒蛾是油茶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严重制约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针对油茶毒蛾的潜在分布开展模拟预测,以期为油茶毒蛾的预警和具体防控行动提供科学依... 【目的】油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油茶毒蛾是油茶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严重制约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针对油茶毒蛾的潜在分布开展模拟预测,以期为油茶毒蛾的预警和具体防控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油茶毒蛾在中国的有效地理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数据,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模拟预测油茶毒蛾在当前气候条件的潜在分布,以及SSP1-2.6、SSP2-4.5和SSP5-8.5 3种气候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油茶毒蛾在中国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并分析了制约其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1)影响油茶毒蛾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干月降水量、年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月均值。当最干月降水量28~148 mm、年降水量1 290~2 080 mm、最冷月最低温度1.0~10.1℃、温度日较差月均值7.2~8.5℃时最适宜油茶毒蛾的生存。(2)当前气候条件下,油茶毒蛾总适生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0%,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高度适生区面积为64.2×10^(4) km^(2),中度适生区面积为61.8×10^(4) km^(2),低度适生区面积为66.0×10^(4) km^(2)。(3)在未来两个时期和3种气候情景下,油茶毒蛾适生区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新增适生区面积在9.3×10^(4)~33.0×10^(4) km^(2)之间,地理分布中心迁移距离在24.4~125.1 km之间。气候变暖越明显,油茶毒蛾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加越多,地理分布中心点的迁移距离越远。【结论】油茶毒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较广,几乎囊括了中国南部所有的省份。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油茶毒蛾的适生区将向北、向西等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扩张。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应提前制定预案和政策,加强对油茶毒蛾的观测和防控,减少其对油茶产业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茶毒蛾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适生区
下载PDF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鸣凤 许冬芳 +2 位作者 沈小平 张邵峰 黄虹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松茸毒蛾 防治 毒蛾 马尾松毒蛾 鳞翅目 毒蛾 生活习性
下载PDF
热带果树毒蛾类害虫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0,42,共5页
关键词 热带果树 毒蛾类害虫 防治 鳞翅目 棉古毒蛾 大茸毒蛾
下载PDF
舞毒蛾Methuselah-like分子模拟及靶向小分子抑制剂研究
8
作者 吴元旺 谢佳铭 +2 位作者 丛培娟 曹传旺 孙丽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目的]旨在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Methuselah-like(Ldmthl1)蛋白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M-PBSA及生物测定,探究潜在化合物对Ldmthl1蛋白的抑制能力,为针对舞毒蛾Ldmthl1研发新型靶向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舞... [目的]旨在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Methuselah-like(Ldmthl1)蛋白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M-PBSA及生物测定,探究潜在化合物对Ldmthl1蛋白的抑制能力,为针对舞毒蛾Ldmthl1研发新型靶向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舞毒蛾为研究对象,构建Ldmthl1同源模型,虚拟筛选Ldmthl1受体小分子抑制剂,并采用分子动力学和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的结合强度;通过生物测定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的毒力,同时将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进行联合使用,探究6种潜在化合物的增效作用。[结果]Ldmthl1含7个跨膜结构,符合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特点,评估后符合蛋白模型评估标准;分子对接获得20个候选化合物,根据结合方式及结合能确定6种小分子化合物为潜在的抑制剂;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发现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结合紧密;致死浓度LC30溴氰菊酯与6种抑制剂按照1:1、1:2和2:1的比例联合使用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6种抑制剂与溴氰菊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当混合比例为1:2时,增效作用最显著,但溴氰菊酯浓度过高时,导致抑制剂无增效作用。[结论]虚拟筛选得到6种可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且具有杀虫活性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联用后呈现增效作用,本研究可为研发Ldmthl1靶向新型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Methuselah-like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小分子抑制剂
下载PDF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定殖青山杨后对舞毒蛾的抗性研究
9
作者 赵佳齐 方静 +4 位作者 谭明涛 武帅 任英杰 孟昭军 严善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青山杨抗虫性的影响以及舞毒蛾对AMF定殖青山杨的适应能力,为AMF定殖青山杨后抗虫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对照(CK,无AMF定殖)、根内根孢囊霉(GI)或摩西管柄囊霉(GM)定殖的青山杨叶片饲喂...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青山杨抗虫性的影响以及舞毒蛾对AMF定殖青山杨的适应能力,为AMF定殖青山杨后抗虫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对照(CK,无AMF定殖)、根内根孢囊霉(GI)或摩西管柄囊霉(GM)定殖的青山杨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统计3、4、5龄幼虫的体重、体长、头壳宽和食物利用率,测定4、5龄幼虫解毒酶酸性磷酸酯酶(ACP)和碱性磷酸酯酶(AKP)的活性。【结果】GI组3、4龄幼虫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GM组5龄幼虫的体长、体重、头壳宽、食物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I组3龄幼虫取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龄显著低于对照组,GM组5龄显著高于对照组,3、4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GI组A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在4龄显著高于对照组,5龄AK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GM组两种解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GI定殖的青山杨能促进舞毒蛾低龄幼虫的生长,对舞毒蛾老熟幼虫的生长影响不显著。GM定殖青山杨叶片促进了舞毒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食物的利用效率,激发了幼虫体内磷酸酯酶活性,表明舞毒蛾对GM定植的青山杨有更好的适应性。AMF对树木及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具有种类特异性,GI定殖对青山杨的抗虫性的影响呈中性,GM定殖对青山杨的抗舞毒蛾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青山杨 毒蛾 生长发育 解毒酶活性
下载PDF
四种生物制剂防治灰斑古毒蛾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利锋 李彬 +7 位作者 李亚坤 邱灵子 徐丽萍 路德胜 宋芳领 刘彦琳 黄丽桃 王建勇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2期35-37,101,共4页
近年来,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区的植物大面积发生灰斑古毒蛾虫害,严重制约其防风固沙效能的正常发挥。为寻求安全、环保、有效的防虫害药剂,文章通过室内3%甲氨基阿维菌素药剂、5%桉油精、1.0%苦参碱可溶液剂、26%阿维·灭幼脲悬浮剂... 近年来,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区的植物大面积发生灰斑古毒蛾虫害,严重制约其防风固沙效能的正常发挥。为寻求安全、环保、有效的防虫害药剂,文章通过室内3%甲氨基阿维菌素药剂、5%桉油精、1.0%苦参碱可溶液剂、26%阿维·灭幼脲悬浮剂四种药剂不同浓度和林间同一浓度对灰斑古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试验,筛选出适合于当地、安全且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制剂为1500倍液5%桉油精,为今后大面积防控灰斑古毒蛾虫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防治 灰斑古毒蛾
下载PDF
取食不同植物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生化酶的影响
11
作者 聂佳佳 张爱莲 张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206,共7页
以垂柳、白桦、雪松、水杉、华山松、元宝枫饲喂舞毒蛾幼虫,研究了不同食料植物对幼虫生长发育和6种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雪松的2龄幼虫的存活率最高为55.32%,发育历期最短为5.41 d;取食垂柳和白桦的存活率分别为4... 以垂柳、白桦、雪松、水杉、华山松、元宝枫饲喂舞毒蛾幼虫,研究了不同食料植物对幼虫生长发育和6种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雪松的2龄幼虫的存活率最高为55.32%,发育历期最短为5.41 d;取食垂柳和白桦的存活率分别为41.34%和35.71%,发育历期分别为6.40 d和6.66 d;取食元宝枫、华山松、水杉的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取食其他3种植物的,且不能完成整个生命史。幼虫取食不同植物后,体内的6种酶活性差异显著,幼虫取食垂柳后的CarE、AChE、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取食雪松的,取食雪松个体的GSTs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取食垂柳的个体。GST、SOD活性与幼虫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呈正相关;CarE、AChE、POD、CAT活性与幼虫的体质量、头宽和体长呈正相关。取食垂柳个体的LdAChE、LdCAT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取食雪松的个体,LdPOD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取食雪松的个体,取食雪松个体的LdS-OD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取食垂柳的个体。舞毒蛾幼虫能够随着取食植物种类的不同调整其体内的生化酶活性及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食源植物 生长发育 生化酶
下载PDF
毒蛾科5种西藏新记录种记述
12
作者 欧阳思琪 于霞 潘朝晖 《武夷科学》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记述了采自西藏林芝地区的毒蛾科5种西藏新记录种:瘤古毒蛾(Orgyia tuberculata Chao,1993)、黑脉毒蛾[Himala argentea(Walker,1855)]、刻丽毒蛾[Calliteara taiwana(Wileman,1910)]、刻丽毒蛾日本亚种[Calliteara taiwana aurifera(Sc... 记述了采自西藏林芝地区的毒蛾科5种西藏新记录种:瘤古毒蛾(Orgyia tuberculata Chao,1993)、黑脉毒蛾[Himala argentea(Walker,1855)]、刻丽毒蛾[Calliteara taiwana(Wileman,1910)]、刻丽毒蛾日本亚种[Calliteara taiwana aurifera(Scriba,1919)]、半带叉毒蛾(Artaxa digramma Boisduval,1844)。对所记录种的成虫和生殖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主要采集地生境图和成虫正面及对应生殖器图,并给出了寄主植物和国内外分布等信息。研究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新记录种的发现及记述,丰富了毒蛾科昆虫多样性资料,并为有效利用和保护毒蛾科昆虫资源、精准防控毒蛾科食叶害虫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林芝 新记录 成虫 生殖器
下载PDF
怒江草果木毒蛾防控技术
13
作者 吴莲张 廖方平 +3 位作者 黄梅 宋启道 廖良坤 元超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木毒蛾是近年来危害怒江州草果种植产业的一类重要林业虫害,存在繁殖扩散速度快,发生面积大,防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课题根据多年防控木毒蛾的实践探索,总结适合怒江特殊地形特点的木毒蛾防控技术规程,探索根据木毒蛾不同发育时期开... 木毒蛾是近年来危害怒江州草果种植产业的一类重要林业虫害,存在繁殖扩散速度快,发生面积大,防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课题根据多年防控木毒蛾的实践探索,总结适合怒江特殊地形特点的木毒蛾防控技术规程,探索根据木毒蛾不同发育时期开展防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怒江州木毒蛾防治提供参考,有效守护当地草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 草果 毒蛾 技术规程
下载PDF
毒蛾科5种西藏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裳蛾科)
14
作者 欧阳思琪 于霞 +1 位作者 蒋心蕊 潘朝晖 《西藏科技》 2024年第9期3-8,58,共7页
西藏毒蛾科种类丰富,在整理和鉴定此地林芝地区毒蛾科标本时发现5种西藏新记录种。5种西藏新记录种为:绿棕毒蛾Ilema chloroptera(Hampson,1892)、栎毒蛾Lymantria mathura Moore,1865、皱棕毒蛾Ilema caperata(Chao,1986),comb.nov.、... 西藏毒蛾科种类丰富,在整理和鉴定此地林芝地区毒蛾科标本时发现5种西藏新记录种。5种西藏新记录种为:绿棕毒蛾Ilema chloroptera(Hampson,1892)、栎毒蛾Lymantria mathura Moore,1865、皱棕毒蛾Ilema caperata(Chao,1986),comb.nov.、线丽毒蛾Calliteara grotei(Moore,1859)、珀色毒蛾Aroa substrigosa Walker,1855。文章详细记述了所记录种的成虫外貌特征、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清晰的成虫图片、生殖器图片以及国内外分布信息,为今后探索毒蛾科分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标本现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西藏 新记录种 鳞翅目 裳蛾科
下载PDF
不同榕树对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3类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琪 廖菘凯 +3 位作者 毛新杰 卫宏健 林浩宇 陈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103,共9页
为明确榕透翅毒蛾(Perina nuda)对榕树选择适应机制,选取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altissima)、垂叶榕(F.benjamina)、小叶榕(F.concinna)4种榕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饲养榕透翅毒蛾至5龄后测定取食不同榕树的榕透翅毒蛾幼虫消化... 为明确榕透翅毒蛾(Perina nuda)对榕树选择适应机制,选取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altissima)、垂叶榕(F.benjamina)、小叶榕(F.concinna)4种榕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饲养榕透翅毒蛾至5龄后测定取食不同榕树的榕透翅毒蛾幼虫消化酶(α-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保护酶(SOD、POD、CAT)、解毒酶(细胞色素b5、CarE、GST)活性,以及榕树叶片内的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类黄酮、总酚、单宁)含量,从而分析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酶活性变化与4种榕树次生代谢物和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取食4种榕树对榕透翅毒蛾幼虫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取食小叶榕和垂叶榕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高山榕和黄金榕,取食垂叶榕的榕透翅毒蛾幼虫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4种榕树叶片对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保护酶活性影响显著差异(P<0.05),取食小叶榕的幼虫体内SOD和POD活性最高,而取食垂叶榕的CAT活性最高。取食4种榕树的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CarE活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取食黄金榕的CarE活性最高,取食小叶榕和垂叶榕的细胞色素b5活性显著高于高山榕和黄金榕。4种榕树叶片中次生代谢物类黄酮、总酚含量表现为高山榕>黄金榕>小叶榕>垂叶榕,高山榕叶片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榕树植物(P<0.05),4种榕树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垂叶榕>小叶榕>黄金榕>高山榕,高山榕的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低。说明榕透翅毒蛾能够通过调节自身酶活性,代谢寄主榕树体内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透翅毒蛾 消化酶 保护酶 解毒酶 营养物质
下载PDF
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剑 舒金平 +2 位作者 华正媛 徐天森 王浩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539,共5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我国特有的重要油料树种。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和β-胡萝卜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1-2]。随着油茶经济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 毒蛾 环茸毒蛾 油茶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乌审旗柳毒蛾病虫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刘志宏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2期103-107,129,共6页
文章利用病虫害面积倾向率分析柳毒蛾病虫害面积的变化趋势,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显著相关的气象要素对该地区柳毒蛾病虫害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8年,乌审旗柳毒蛾病虫害面积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 文章利用病虫害面积倾向率分析柳毒蛾病虫害面积的变化趋势,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显著相关的气象要素对该地区柳毒蛾病虫害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8年,乌审旗柳毒蛾病虫害面积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86.808 hm^(2),柳毒蛾病虫害面积整体趋势在减少。通过研究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冬季、春季和秋季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分别约为66%、86%和62%,很接近,说明预报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另外,柳毒蛾病虫害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不但与气象因素有关,也与外因干扰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审旗 毒蛾 气象因子
下载PDF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措施研究
18
作者 杜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65-0168,共4页
受环境、气候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舞毒蛾在应县南山地区的危害比较严重,对林业生态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对舞毒蛾的形态特征、在应县的生活史、发生原因分析、监测、防治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可以结合防治工作的实际... 受环境、气候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舞毒蛾在应县南山地区的危害比较严重,对林业生态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对舞毒蛾的形态特征、在应县的生活史、发生原因分析、监测、防治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可以结合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应县及其他地区的舞毒蛾防治提供借鉴与技术支撑。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查阅文献、数据资料、实地观察、采集舞毒蛾相关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结合防控数据与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寄主、分布、传播等方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为有效地防控舞毒蛾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美国对外来入侵害虫舞毒蛾的减缓扩散治理进展
19
作者 顾鹏远 周德宝 +4 位作者 陈壮 杜鑫 李秀华 徐炜超 陈国发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舞毒蛾是美国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和最具破坏性的森林食叶害虫,2001-2020年美国开展了减缓扩散项目治理,舞毒蛾的扩散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理效果显著。总结了美国对舞毒蛾减缓扩散项目区范围的划定、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计算机决策系统的... 舞毒蛾是美国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和最具破坏性的森林食叶害虫,2001-2020年美国开展了减缓扩散项目治理,舞毒蛾的扩散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理效果显著。总结了美国对舞毒蛾减缓扩散项目区范围的划定、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计算机决策系统的应用、治理措施的效果以及种群扩散的速度,并提出了对我国林业外来入侵害虫以及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减缓扩散治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外来入侵害虫 毒蛾 减缓扩散治理
下载PDF
通辽市科尔沁区舞毒蛾生物学特性与不同龄期防控措施
20
作者 宋颖峰 杜艳红 +4 位作者 赵宏伟 闫海明 高敏 田万祎 特日格勒 《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6-49,58,共5页
舞毒蛾危害通辽市科尔沁杨柳榆等阔叶树种,通过野外踏查结合系统观测的方式摸清了舞毒蛾在科尔沁区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等级判断方法。针对不同龄期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月末~2月末进行摘卵破卵防治;5月1日~15日对初孵幼虫采用1... 舞毒蛾危害通辽市科尔沁杨柳榆等阔叶树种,通过野外踏查结合系统观测的方式摸清了舞毒蛾在科尔沁区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等级判断方法。针对不同龄期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月末~2月末进行摘卵破卵防治;5月1日~15日对初孵幼虫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6月中旬前对2~3龄幼虫施放15%异丙威烟剂防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