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高风险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高歌 张鑫越 +3 位作者 冯玉华 窦婧予 吴雪莹 程根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2-698,共7页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 背景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患者进行1∶1匹配筛选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治疗1年内疾病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开始支持治疗的日期作为随访起点,随访至2022-10-31,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接受透析治疗。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超过30%或进入ESRD或接受透析或患者死亡;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236例原发性IgA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1匹配,激素治疗组97例与支持治疗组97患者匹配成功,两组基线数据匹配均衡。激素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支持治疗组(χ^(2)=6.171,P=0.013;χ^(2)=3.973,P=0.046)。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9.75,28.0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激素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95,P=0.034);激素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19,P=0.036)。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患者中有177例中等量蛋白尿患者,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eGFR对激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的177例患者进行1∶1匹配后,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和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各有76例患者匹配成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127,P=0.042);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934,P=0.0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R=0.982)、血肌酐(HR=1.019)、eGFR(HR=1.020)、24 h尿蛋白定量(HR=1.205)是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激素治疗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支持治疗组(P<0.05)。结论在CKD进展高风险IgAN肾病患者中,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肾脏缓解率,降低肾功能下降、肾衰竭风;但仍需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糖皮质激素类 蛋白尿 预后 危险因素 比例风险度模型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终末期肝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2
作者 段卫 郭力红 柳立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9-301,共3页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比例风险度模型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马艳艳 任付先 +1 位作者 王宇 高登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3791-3796,共6页
背景心力衰竭(HF)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是心血管领域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探寻最佳的风险评估方法是目前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是HF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多种炎性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可能... 背景心力衰竭(HF)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是心血管领域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探寻最佳的风险评估方法是目前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是HF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多种炎性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可能是预测HF转归的重要方法,探究简便易行、综合性能最佳的炎性预测指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MLR)对HF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住院的HF患者583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住院死亡分为生存组(n=564)与死亡组(n=19),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合并症、HF原发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HF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确定NMLR与HF患者住院死亡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NMLR对HF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NMLR水平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死亡组入院时NMLR〔8.36(3.15,9.55)〕高于生存组〔5.00(3.23,8.72)〕(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MLR是HF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HR=1.003,95%CI(1.001,1.005),P<0.05〕。NMLR预测HF患者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652,0.757)〕,最佳截断值为7.93。RCS显示NMLR与HF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呈非线性正相关(P<0.05)。NMLR≥7.93者的住院生存率低于NMLR<7.93者(χ^(2)=111.843,P<0.001)。结论入院时NMLR升高可能是HF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死亡率 预测指标 比例风险度模型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燕 张湘茹 +3 位作者 朱红霞 王彬 徐宁志 孙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3069-3073,共5页
目的尝试建立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的模型。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过去4年间(2002年7月至2007年3月)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262例晚期 NSCLC 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有足够肿瘤组织的55... 目的尝试建立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的模型。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过去4年间(2002年7月至2007年3月)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262例晚期 NSCLC 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有足够肿瘤组织的55例进行了 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DNA 测序)。在综合分析影响疗效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模型。结果吉非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有效率为30.1%,疾病控制率为78.6%;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和1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8%、35.6%和18.3%。24例(47.3%)发生EGFR 基因突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0.0%)明显高于无突变者(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P=0.009)。吉非替尼耐受性好,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岁、腺癌、不吸烟、紫杉类未耐药和有基因突变患者对占非替尼治疗更敏感。但 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年龄、病理类型、吸烟状况和基因突变影响吉非替尼的疗效。以这4个因素为基本元素建立疗效预测模型,以2分为界值,>2分的患者有效率(34.2%)明显高于≤2分患者(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19,P=0.001);每增加1分,疗效增长1倍。结论初步建立了一个能有效预测吉非替尼治疗 NSCLC 临床疗效的模型,对选择合适患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治疗结果 基因突变 比例风险度模型 吉非替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