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比容海平面低频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美香 常曼 +2 位作者 张雯皓 贾亚茹 左常圣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本文主要基于Ishii和EN3三维温盐数据估算了1945年以来全球大洋不同层次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利用随机动态分析方法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比较分析其低频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基于不同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上层1 500m和1 500m... 本文主要基于Ishii和EN3三维温盐数据估算了1945年以来全球大洋不同层次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利用随机动态分析方法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比较分析其低频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基于不同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上层1 500m和1 500m以下深层海水的比容海平面分别以1962年和1974年为分界,表现为先降后升的特征。最近几十年大西洋以及南极绕极流海域的比容海平面从上层到下层都表现为上升,全球深层水的主要生成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暖。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发现长周期年代际信号会对长期趋势的转折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容变化 海平面 随机动态分析 EMD方法
下载PDF
基于Argo海洋观测资料分析2005~2015年全球比容海平面变化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子昂 陈剑利 +1 位作者 李进 胡小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3-929,共7页
利用3家机构(JAMSTEC、SIO、IPRC)发布的Argo海洋温度和盐度数据分析2005~2015年全球SSL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平均SSL(即由海水密度变化引起的)上升速率为1.08±0.38mm/a;年际信号对SSL变化速率的估算... 利用3家机构(JAMSTEC、SIO、IPRC)发布的Argo海洋温度和盐度数据分析2005~2015年全球SSL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平均SSL(即由海水密度变化引起的)上升速率为1.08±0.38mm/a;年际信号对SSL变化速率的估算结果存在显著影响,近期(2011~2015年)Argo数据的估算结果(2.16±0.50mm/a)显著大于早期(2005~2010年)的结果(0.66±0.64mm/a)。当前Argo产品用于全球平均SSL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差异为3家机构所得结果平均值的10%左右;而小尺度上(20°宽纬度带)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能达到平均值的80%。对全球SSL的空间特征的分析结果也显示,3家机构产品估算的海平面比容变化周年振幅和线性速率在更小的尺度(±5°)上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 比容海平面变化 时空特征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Argo盐度漂移修正及其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宋哲 张子占 +2 位作者 郑硕 闫昊明 高春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9-1185,共7页
基于不同机构(SIO、JAM和EN4)发布的多套Argo数据集,分析盐度漂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以后,3家机构发布的盐度数据集都存在明显的系统性漂移,且不同深度层的盐度漂移幅度差异较大。为此,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 基于不同机构(SIO、JAM和EN4)发布的多套Argo数据集,分析盐度漂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以后,3家机构发布的盐度数据集都存在明显的系统性漂移,且不同深度层的盐度漂移幅度差异较大。为此,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提出面向特定深度层盐度漂移的多项式修正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正0~2000m深度范围内Argo数据集的盐度偏差,使得2005~2021年的GMSL预算平衡偏差减少约43%。盐度漂移具有复杂的空间关联性,全球盐容海平面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北大西洋区域最为显著,修正后其空间分布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盐度漂移 海平面预算 盐容海平面变化 比容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近四年全球海水质量变化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金涛勇 李建成 +1 位作者 王正涛 姜卫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6,共8页
本文利用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和海洋温盐数据反演计算全球海水质量变化,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卫星重力数据利用2003年1月~2006年12月的GRACE月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同时考虑替换一阶项和C_(20)项,并进行了相关误差滤波、高斯滤波和陆地... 本文利用卫星重力、卫星测高和海洋温盐数据反演计算全球海水质量变化,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卫星重力数据利用2003年1月~2006年12月的GRACE月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同时考虑替换一阶项和C_(20)项,并进行了相关误差滤波、高斯滤波和陆地水文信号泄漏改正,计算得到海洋等效水高变化;利用相同时间跨度的卫星测高数据和海洋温度、盐度水文观测数据,计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比容海平面变化,反演得到海水质量变化.反演的两种海水质量变化的年际变化特征一致性较好.三种数据得到的长期趋势变化,与1993~2003年的结果相比,可以看出,海水质量变化加速,并已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卫星测高 海水质量变化 比容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上升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惠军 刘龙威 王涛涛 《测绘技术装备》 2019年第3期23-27,共5页
南海海平面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基于包括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海洋温盐等在内的多源数据以及ENSO和PDO气候指数研究和分析了1993.01-2017.12年间的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01-2017.12期间,南... 南海海平面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基于包括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海洋温盐等在内的多源数据以及ENSO和PDO气候指数研究和分析了1993.01-2017.12年间的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01-2017.12期间,南海的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略高于同期全球平面海平面上升速率;由于受ENSO和PDO的影响,南海海平面变化以及引起南海海平面变化的比容海平面、海水质量等变化的趋势均经历了多次的上升、下降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ENSO PDO 南海海平面变化 比容海平面变化 海水质量变化
下载PDF
联合时变重力数据与测高数据反演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分量贡献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杨 郭金运 +3 位作者 孙玉 袁佳佳 常晓涛 张红日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68-1778,共11页
理解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间接反映了地球系统中气候性相关因素的变化。本文基于一组海平面指纹和比容经验正交函数,联合时变重力数据和卫星测高数据反演了2002年4月至2020年2月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将全球海平面变化分解... 理解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间接反映了地球系统中气候性相关因素的变化。本文基于一组海平面指纹和比容经验正交函数,联合时变重力数据和卫星测高数据反演了2002年4月至2020年2月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将全球海平面变化分解成南极冰盖融化、格陵兰冰盖融化、陆地冰川融化、陆地水储量变化、冰川均衡调整和海水比容效应这6个分量的贡献。联合反演结果显示,全球平均比容海平面变化为1.08±0.05 mm/a,与相关文献的结果相吻合。研究发现,联合测高数据和时变重力数据的反演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弱GRACE Follow-On卫星时期海水质量变化被低估的现象。本文利用联合反演的结果研究了区域海平面变化,在大部分近海区域反演效果较好,这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区域海平面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指纹 比容海平面变化 联合反演 时变重力 卫星测高
下载PDF
联合CTD、海底地形和ARGO数据构建北太平洋深海时变温度模型
7
作者 张金辉 李姗姗 +2 位作者 杨光 范雕 凌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101,126,共9页
面对深海温度实测数据不足的现实,本文依据CTD温度剖面随海深变化特性对北太平洋海域重新划分区域,联合海底地形和Argo数据构建了2005—2020年北太平洋深海月均格网化温度模型,并反演了其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 面对深海温度实测数据不足的现实,本文依据CTD温度剖面随海深变化特性对北太平洋海域重新划分区域,联合海底地形和Argo数据构建了2005—2020年北太平洋深海月均格网化温度模型,并反演了其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的深海温度剖面均值数学模型相较于其他数学模型与CTD实测数据的差异小1~2个数量级,更能准确地反映各区域深海温度剖面随海深变化特性;(2)本文构建的深海温度模型与CTD实测数据、EN4的差异最大不超过0.20℃和0.60℃,平均差异不超过0.03℃和0.50℃,标准差不超过0.06℃和0.002℃;(3)基于该温度模型和EN4计算得到的北太平洋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2005—2010年上升趋势分别为0.52±0.09和0.73±0.11 mm/a,2010—2020年上升趋势分别为0.02±0.03和-0.01±0.01 mm/a,与相关文献基于热含量变化研究结论一致,整个研究时间段内上升趋势分别为0.11±0.17和0.09±0.11 mm/a。这说明本文构建的深海温度模型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于细化区域海平面平衡方程成因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D 深海 温度区域 模型构建 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Heat Exchangers- Matching of Temperature Field 被引量:2
8
作者 WANG HuanGuang HUAI XiuLa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52-458,共7页
In heat exchangers, the magnitude of Nu of each duct is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field, since the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will influence the matching status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between contacting ducts, ... In heat exchangers, the magnitude of Nu of each duct is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field, since the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will influence the matching status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between contacting ducts,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related with the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Considering this relationship,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heat exchanger is proposed - matching of temperature field. First, for a single duct with the temperature field varying exponentially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its Nu is calculated. Then unde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wall is negligible, the matching condition was set like this: both the temperature and heat flux are equal for the hot and cold fluids at the wall, so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parameter that describes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hot and cold fluids, was obtained.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tal Nu and the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along with the ratio of inherent thermal resistance i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nalyzing methods, the temperature match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get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irectly, and also be used for optimization of heat exchanger design. For a parallel flow, the optimal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is reciprocal to the ratio of inherent thermal resistance, and for a counter flow, the optimal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is zero or infi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ching method heat exchanger ratio of heat capacity rate ratio of inherent thermal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