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嗪类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抑制药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佳龙 刘吉元 刘雪英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噻嗪类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抑制药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用于其结构改造及发现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11β-HSD抑制药。方法:基于骨架叠合的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的方法,构建噻嗪类衍生物定... 目的:通过构建噻嗪类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抑制药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用于其结构改造及发现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11β-HSD抑制药。方法:基于骨架叠合的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的方法,构建噻嗪类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并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已构建的3D-QSAR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得到了高精度的11β-HSD抑制药的3D-QSAR模型(CoMFA:q^2=0.346,r^2=0.850;其中q^2为交叉验证系数,r^2为非交叉验证系数)。结论:本文构建的3D-QSAR模型可为11β-HSD抑制药骨架各个位点的化学修饰,实施定向合理设计,为开发新型抗2型糖尿病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噻嗪类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抑制药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力场分析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化合物毒性及三维结构参数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亦然 张燕玲 +1 位作者 艾路 乔延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建立小分子化合物毒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探索化合物毒性数据和三维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方法。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了一组对发光菌有急性毒性的小分子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结果: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 目的:建立小分子化合物毒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探索化合物毒性数据和三维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方法。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了一组对发光菌有急性毒性的小分子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结果: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3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73,标准偏差SE=0.122,F=70.910。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表明在甲基的邻对位减小取代基体积或电负性可以降低化合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毒性 三维构效关系 比较力场分析方法
下载PDF
P38促细胞分裂蛋白酶活性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3D-QSAR研究(英文)
3
作者 沈勇 王源丰 +1 位作者 吴景恒 肖利民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9-1415,共7页
运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26个以嘧啶基咪唑环为基底的一系列同源化合物与p38促细胞分裂蛋白酶晶体结构的结合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对选取的对接优势构象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3D-QSAR的CoMFA模型,其... 运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26个以嘧啶基咪唑环为基底的一系列同源化合物与p38促细胞分裂蛋白酶晶体结构的结合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对选取的对接优势构象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3D-QSAR的CoMFA模型,其非交叉验证系数r^2为0.986,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55,外部验证的标准偏差(SD为0.13,表明该模型合理、可信,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趣的是,配体与活性周围氨基酸残基4个距离之和与其活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752),揭示了配体分子大小及与氨基酸残基结合的紧密程度对化合物的抑制活性起着主要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总结的规律设计了4个具有潜在高活性的嘧啶基咪唑衍生物。研究结果可为实验工作者合成新药提供理论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化合物 p38促细胞分裂蛋白酶 3D-QSAR 比较力场分析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