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能力本位的比较文学教材体系——基于高校中文专业比较文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1
作者 龙其林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0-53,共4页
当前比较文学教材编撰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着教材编撰中能力本位意识薄弱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与时代同步的前沿教材,以满足教师、学生和学科的需要;在教材编撰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 当前比较文学教材编撰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着教材编撰中能力本位意识薄弱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为此,应该建立与时代同步的前沿教材,以满足教师、学生和学科的需要;在教材编撰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全面掌握比较文学的概念和规律;需要正确处理好教材编撰中的知识积累、思想方法等几个环节,使能力本位贯穿于比较文学教材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比较文学教材体系课程教学
下载PDF
理工院校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微观尝试——写在《比较文学读本》再版之后
2
作者 王福和 《高教与经济》 2007年第4期46-50,共5页
文理学科的互相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急需,使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公共选修课逐渐成为眼下各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的抢手货。《比较文学读本》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和需求下出版、再版,成为国内第一本用于理... 文理学科的互相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急需,使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公共选修课逐渐成为眼下各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的抢手货。《比较文学读本》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和需求下出版、再版,成为国内第一本用于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院校 比较文学教材 尝试
下载PDF
海外汉学研究的学科定位与比较文学教材编写
3
作者 尹建民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6-87,共2页
当前,限于文化普及层面的国学热日益升温,在学术层面的海外汉学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海外汉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和教学也出现了诸多成果。海外汉学研究以对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反向研究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 当前,限于文化普及层面的国学热日益升温,在学术层面的海外汉学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海外汉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和教学也出现了诸多成果。海外汉学研究以对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反向研究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现有的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大都没有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纳入学科体系。海外汉学包含有对中国文学、文化观察和研究的独特的学术视野、学术思想和方法论成果,在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流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立足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对话的立场,将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纳入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对于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的影响,加强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自我反思,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海外汉学研究 学科定位 比较文学教材 文化自觉 平等对话
下载PDF
被我国比较文学教材忽视的学科开拓者:约瑟夫·戴克斯特
4
作者 冯欣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3-24,共12页
比较文学学界普遍认为,约瑟夫·戴克斯特写出了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第一部博士论文,成为比较文学第一位学科教授。保罗·梵·第根、胡戈·狄泽林克等不少学者坚信戴克斯特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我国... 比较文学学界普遍认为,约瑟夫·戴克斯特写出了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第一部博士论文,成为比较文学第一位学科教授。保罗·梵·第根、胡戈·狄泽林克等不少学者坚信戴克斯特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我国大陆出版的比较文学教材中,多部教材在描述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渊源时忽略了戴克斯特的贡献,不少教材中有关戴克斯特的介绍出现了种种讹误,而戴克斯特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论述,中国大陆学者直到目前也没有对其进行翻译,使得戴克斯特的学术成就及学术观点很难被学生直观地了解。本文从戴克斯特对比较文学的贡献着手,对我国大陆比较文学教材关于戴克斯特的介绍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予以分析,同时结合其论著解读戴克斯特所提出的比较文学观念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戴克斯特 比较文学教材 学科发展 法国学派
原文传递
新时期比较文学教材研究的开山之作——论《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垦拓与建构》的价值和意义
5
作者 明明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5-85,共1页
  新时期比较文学教材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从1981年到1990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可称之为继往开来的起步阶段,代表性的教材为乐黛云教授的<比较文学原理>、陈惇、刘象愚教授合作的<比较文学概论>等;1991年...   新时期比较文学教材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从1981年到1990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可称之为继往开来的起步阶段,代表性的教材为乐黛云教授的<比较文学原理>、陈惇、刘象愚教授合作的<比较文学概论>等;1991年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为推陈出新的探索阶段,代表性的教材为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谢天振教授的<译介学>等;从2001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可称之为创新繁荣的挑战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为曹顺庆教授的<比较文学教程>和刘献彪、刘介民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教材 比较文学原理 比较文学教学 乐黛云
原文传递
守正创新: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新垦拓——评曹顺庆先生主编的比较文学系列教材
6
作者 晏红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年第4期414-427,共14页
20世纪末,在中国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已然出现危机的特定语境中,曹顺庆先生开始致力于编写适合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的学科教材,先后主编了《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概论》(人大版)、《比较文学概论》(“... 20世纪末,在中国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已然出现危机的特定语境中,曹顺庆先生开始致力于编写适合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的学科教材,先后主编了《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比较文学教程》、《比较文学概论》(人大版)、《比较文学概论》(“马工程”重点教材,高教版)等系列教材,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思考,不仅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理辨析,而且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观点,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深刻而独到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范式的建构,为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正创新 比较文学教材 新垦拓 曹顺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