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药学》课程的中医药“象思维”能力塑造
1
作者 马骁 黄立华 +1 位作者 蒋淼 徐世军 《中药与临床》 2024年第3期104-106,117,共4页
《中药学》是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如何将现代科学的知识与传统中医药思维系统结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命题。“象思维”是认知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核心路径之一,因此将“象思... 《中药学》是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如何将现代科学的知识与传统中医药思维系统结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命题。“象思维”是认知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核心路径之一,因此将“象思维”的培养融入到《中药学》课程教学环境中,将促进学生能力与专业素养的系统提升。本文针对象思维的概述与范畴、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系统阐释,为《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象思维”提供了可能的契机。进一步提出通过“知识讲授-实践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路径,形成“象思维”的思考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象思维 取象比类 整体观念 学习能力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中“药象”理论探析
2
作者 杜鹏飞 赵鲲鹏 +2 位作者 张秋菊 梁永林 何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246-249,共4页
象思维是我国先民在探索自然界未知事物时常用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古人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和统一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象征等方法,根据两类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性,进而推知二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中... 象思维是我国先民在探索自然界未知事物时常用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古人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和统一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象征等方法,根据两类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性,进而推知二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中药“药象”理论正是基于这一思维模式,在对中药药性的开发和辨识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中药“药象”的阐述大多散见于历代医药著作之中,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有关中药“药象”的论述,旨在深刻认知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等药性,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中药药象 象思维 取象比类
下载PDF
基于湿热虫邪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证治
3
作者 刘扬 江锋 +2 位作者 薛婧 于艳卉 宫朝玲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基于临床观察,结合取象比类法,幽门螺杆菌(Hp)可被视为具有湿热性质的虫邪,即湿热虫邪。Hp感染以湿热虫邪侵袭胃腑为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状态为湿热虫邪的侵袭提供了内在条件。湿热虫邪定植后即会影响胃腑气血运行,产生虫毒损... 基于临床观察,结合取象比类法,幽门螺杆菌(Hp)可被视为具有湿热性质的虫邪,即湿热虫邪。Hp感染以湿热虫邪侵袭胃腑为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状态为湿热虫邪的侵袭提供了内在条件。湿热虫邪定植后即会影响胃腑气血运行,产生虫毒损害人体,初期病邪轻浅,机体尚可耐受,侵袭日久病邪深入,变证由生。湿热虫邪由浅入深,由影响无形之气到有形之邪内生,此过程可见有虫邪郁滞、胃气失和,邪郁中焦、酝而化热,气血失和、虫毒相兼,脾胃内伤、气阴亏耗的病机演变过程,分别以和降胃气、清热除湿、活血解毒、平补脾胃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虫邪 幽门螺杆菌 取象比类 病因学
下载PDF
从象思维论生脉散防治糖尿病心肌病
4
作者 唐雨 王卫 +2 位作者 王丽娜 田硕 王芙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30-134,共5页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隐喻的一部分与中医学发展的进程相伴相随,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内涵。中医借助“象思维”对诸病临床特征进行“观物取象”“取象比类”,从而辨证治病“立象尽意”。该文通过梳理象思维与中医学的关系...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隐喻的一部分与中医学发展的进程相伴相随,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内涵。中医借助“象思维”对诸病临床特征进行“观物取象”“取象比类”,从而辨证治病“立象尽意”。该文通过梳理象思维与中医学的关系引出象思维视角下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分别从肺、肝、脾3个方面阐述中医病机及相关意象。生脉散其功用主治与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相契合,相关中医药研究已日臻完善,因此尝试借用象思维这一工具模型探讨人参、麦冬、五味子各自的药类法象。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大量文献报道也为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行性提供了丰富而又充分的证据。通过回溯传统象思维方式以期更好地梳理认识糖尿病心肌病,从而为其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 取象比类 糖尿病心肌病 象思维 消渴
下载PDF
基于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融合理论模型构建
5
作者 陈云鹏 许庞泽 王妍 《标准科学》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既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理论模型存在要素融合框架封闭、路径模式单一的缺点,模型的系统性、开放性、灵活性不足。本文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构建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协同融合PALM模型,创新阐述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融合的组成、... 既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理论模型存在要素融合框架封闭、路径模式单一的缺点,模型的系统性、开放性、灵活性不足。本文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构建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协同融合PALM模型,创新阐述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融合的组成、结构和模式,为质量基础设施要素协同服务路径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取象比类 理论研究
下载PDF
基于大自然水循环探析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病机与辨治
6
作者 刘永寿 徐睿 张福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904-1906,共3页
基于取象比类法通过大自然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过程,类比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分析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法,认为其发病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肝郁气滞和痰湿积聚为基本病因,总结出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的治疗思... 基于取象比类法通过大自然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过程,类比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分析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法,认为其发病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肝郁气滞和痰湿积聚为基本病因,总结出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的治疗思路,以期丰富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进一步认识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取象比类 水循环
下载PDF
“门”穴之见
7
作者 谢雨君 洪亚群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十四正经中以“门”命名的穴位共43个,其中十二经脉双穴有40个,任、督二脉单穴有3个。该文通过对“门”进行溯本求源,深入考究十四正经中43个“门”穴之含义、分布特征、功能及应用,以便为针灸临床用穴和穴位本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门”穴 针灸取穴 取象比类 穴位本态
下载PDF
半夏法象药理考辨
8
作者 张燕妮 高益锐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147-150,共4页
半夏是临床上一味常用中药。从法象药理角度出发,结合半夏的形、色、气、味、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特性,分析半夏的功效,为加深人们对半夏的理解,丰富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半夏 《神农本草经》 法象药理 取象比类 中药功效
下载PDF
陈意取象比类“刷墙洗锅法”运用经验举隅
9
作者 邵淑玲 陈意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陈意认为气血亏虚但舌苔厚的患者,厚苔就犹如旧房子上的旧墙灰、旧桌子上的旧油漆、锅上的锅巴,需先祛厚苔方可补气血。通过跟师侍诊,记录、整理陈师经验及典型医案,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文化源流出发,认为“刷墙洗锅法”先祛厚苔后进补的... 陈意认为气血亏虚但舌苔厚的患者,厚苔就犹如旧房子上的旧墙灰、旧桌子上的旧油漆、锅上的锅巴,需先祛厚苔方可补气血。通过跟师侍诊,记录、整理陈师经验及典型医案,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文化源流出发,认为“刷墙洗锅法”先祛厚苔后进补的治疗法丰富了取象比类中医治法的内容,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意 取象比类 刷墙洗锅法
下载PDF
“类”的基本内涵及其思维演进
10
作者 范甜甜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131-133,共3页
“类”字所见益增,且含义杂出,界说不一。其实“,类”字的多重含义,是随着社会一起发展演变的。“类”的本名是一种兽,后被当作祭品于是延伸出了祭名,祭祀本身就具有求善去恶的职能,于是“类”有了善这种道德属性的含义,直到与族群和万... “类”字所见益增,且含义杂出,界说不一。其实“,类”字的多重含义,是随着社会一起发展演变的。“类”的本名是一种兽,后被当作祭品于是延伸出了祭名,祭祀本身就具有求善去恶的职能,于是“类”有了善这种道德属性的含义,直到与族群和万物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分类的意思,分类包括族类和种类,因为相似才被分为同类,于是又拓展了肖似意,墨家学派第一次将“类”作为一种推理方式存在,即推类,并提出异类不比和种属关系的命题。把现代逻辑意义上的比类与中国传统的推类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推类 比类
下载PDF
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浅析从肺论治眼表疾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宁 徐新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中医临床研究中,眼表疾病一般多从“五轮学说”角度论述,从肝进行论治,然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也有着密切联系。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且朝百脉,主治节,具有辅心行血之机能,目受五脏六腑的精气和血液濡养方能视物清晰。若肺宣发肃降功... 中医临床研究中,眼表疾病一般多从“五轮学说”角度论述,从肝进行论治,然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也有着密切联系。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且朝百脉,主治节,具有辅心行血之机能,目受五脏六腑的精气和血液濡养方能视物清晰。若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气无所主,则卫外失权,气血失调,目易生病。本文运用“取象比类”思维,从肺与眼表的关系和眼表疾病从肺论治的临床应用2个角度,对眼表疾病与肺的关系进行探讨。临床应用中,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翼状胬肉等眼表疾病多外因风热袭目,内因肺热壅盛、阴虚肺燥,治以清肺热、散风邪、滋阴生津后,均取得良好疗效。可见,从肺论治眼表疾病有其可行性,故以期对眼表疾病的临床治疗能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眼表疾病
下载PDF
从“援物比类”到“假说-演绎”:研究生科研思路的培养
12
作者 冯颖 王宪波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3期338-343,共6页
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来自“援物比类”,是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但缺乏推论、演绎和验证的过程。中医在治疗重大及新发、突发传染病过程中,对治疗疾病的科学机制阐述不明、缺乏疗效评估手段等问题,极大制约了学科在传染病防治中作用的... 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来自“援物比类”,是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但缺乏推论、演绎和验证的过程。中医在治疗重大及新发、突发传染病过程中,对治疗疾病的科学机制阐述不明、缺乏疗效评估手段等问题,极大制约了学科在传染病防治中作用的发挥和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影响力。通过着眼中西医传染病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传统医学通过“援物比类”与现代医学“假说-演绎”的互补特征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以“证实将中医治疗瘟疫的‘截断扭转、先证而治’理念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为例,讨论了在实践中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科研型研究生从“援物比类”到“假说-演绎”的科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 援物比类 假说-演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肿瘤微环境与肝癌从脾论治的关系
13
作者 张楠 姜家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47-51,共5页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疾病。研究显示中医药可以在肝癌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脾虚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分子层面的原理始终不明确。肿瘤微环境在肝癌病程的全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疾病。研究显示中医药可以在肝癌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脾虚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分子层面的原理始终不明确。肿瘤微环境在肝癌病程的全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土壤。“取象比类”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符合中医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式。本文以取象比类的思维,用脾虚与糖酵解相比,脾虚所致的病理产物痰瘀与细胞黏附分子和血液高凝状态相比,从肿瘤微环境角度阐述“肝癌从脾论治”,在贯彻健脾益气的治则之上,辅以化痰,兼顾血瘀,以达到缓解症状,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本研究从分子层面,论证传统中医理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以期为肝癌的中医治疗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微环境 取象比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肝癌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锐 黄琦 +5 位作者 马文峰 孙新锋 韩志毅 张卫 冯文杏 周小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70-57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总病例数85%左右,其致死率高居全球第三位[1],HCC发病率受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最为突出)、酒精成瘾、机体代谢障碍及接触黄曲霉毒素等危险因素影响[2]。手术是早期肝癌...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总病例数85%左右,其致死率高居全球第三位[1],HCC发病率受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最为突出)、酒精成瘾、机体代谢障碍及接触黄曲霉毒素等危险因素影响[2]。手术是早期肝癌最优治疗方案,但HCC起病隐匿,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达肿瘤中晚期,手术切除和移植合格率低。无手术指征者可采用局部消融、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放射及分子靶向等替代手段,虽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复发率仍高[3,4]。原发性肝癌作为典型炎症相关性肿瘤,免疫逃逸是主要特征[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淋巴细胞 取象比类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葡萄糖激酶探讨“脾虚燥热”与血糖稳态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代浩 张茜 +1 位作者 魏皓月 黄延芹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475-478,共4页
血糖稳态失衡是2型糖尿病复杂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葡萄糖激酶是机体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感受器。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亏虚、燥热偏盛”是导致血糖稳态失衡的关键病机。葡萄糖激酶调控全身多个器官以维持血糖... 血糖稳态失衡是2型糖尿病复杂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葡萄糖激酶是机体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感受器。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亏虚、燥热偏盛”是导致血糖稳态失衡的关键病机。葡萄糖激酶调控全身多个器官以维持血糖稳态与中医学“脾”的作用相似。因此,现从葡萄糖激酶出发论述脾虚燥热导致2型糖尿病血糖稳态失衡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为健脾清热法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燥热 葡萄糖激酶 血糖稳态 取象比类 健脾清热
下载PDF
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中医隐喻翻译及教学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蓁 刘皓 吴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中医取象比类的认知方式与概念隐喻的意象图式均依赖人类认知经验。《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中存在大量取象比类的隐喻性语言。文章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隐喻表达,重点分析了应对中医隐喻中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上-下图式等常见意象图式... 中医取象比类的认知方式与概念隐喻的意象图式均依赖人类认知经验。《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中存在大量取象比类的隐喻性语言。文章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隐喻表达,重点分析了应对中医隐喻中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上-下图式等常见意象图式的翻译思路及方法,提出将意象图式应用于指导中医隐喻翻译的实践与教学,以期为中医隐喻翻译实践和教学提供更多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隐喻 翻译方法 意象图式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取象比类探讨痰瘀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内皮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鑫淼 黄承武 +2 位作者 陈奇炜 肖明耿 杨柳清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8期41-43,共3页
取象比类法将相似性质的事物归类,探求二者关系,在中医药领域广泛运用。痰和瘀为糖尿病重要致病因素,其演变经历痰瘀形成前期、痰瘀生成期、痰瘀互结期3个阶段。高血糖可诱发大血管病变,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本文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痰瘀... 取象比类法将相似性质的事物归类,探求二者关系,在中医药领域广泛运用。痰和瘀为糖尿病重要致病因素,其演变经历痰瘀形成前期、痰瘀生成期、痰瘀互结期3个阶段。高血糖可诱发大血管病变,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本文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痰瘀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内皮损伤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痰瘀 痰瘀互结 内皮损伤 取象比类
下载PDF
名中医于志强临床运用子类药经验
18
作者 黄丹妮 朱林平 刘岩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792-1795,1799,共5页
子类药具有内实质重的特点,成熟后落地入土,在治疗上有向内、向下的作用趋势,故能走里利尿、泄下逐水、降气化痰、清肝降压;种子与果实作为植物的繁殖器官,具有生发之气,静而不守,有助于孕育之胎长养,且集植物精华,类似人类之精具有繁... 子类药具有内实质重的特点,成熟后落地入土,在治疗上有向内、向下的作用趋势,故能走里利尿、泄下逐水、降气化痰、清肝降压;种子与果实作为植物的繁殖器官,具有生发之气,静而不守,有助于孕育之胎长养,且集植物精华,类似人类之精具有繁殖意义;种子与果实多生于植物高位,具有通过枝干汲取周身之营养精华能力,因此子类药之于人体具有明目功效。于志强教授临证重视中药性味归经及升降浮沉特性,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总结用药规律,擅长运用子类药,取其内实质重,沉降下行及多生高位,静而不守,集植物之精华,生发内蕴特性,抓住精髓,广泛应用于石淋、顽痰哮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压、男性不育、甲亢后遗症突眼症等内科杂病。文章通过对于志强教授运用子类药经验进行整理,为内科杂病诊治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类药 中药特性 取象比类 于志强 内科杂病 名中医
下载PDF
基于法象药理探析夏枯草与附子的功效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璐 郭奥林 +1 位作者 刘宗宇 王琛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1期10-12,共3页
法象药理理论是古代医家阐释中药功效的主要依据。本文基于法象药理理论,从药材产地、生长周期、采收季节、炮制方法、药用部位等角度,分析中药夏枯草与附子的功效差异及其原因。
关键词 法象药理 取象比类 中药功效 夏枯草 附子
下载PDF
文创产品设计——五行之灵
20
作者 段廷 史慧 +1 位作者 伍爽 董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设计说明:本系列设计以“五行之灵”为主题,“五行”是对万事万物的取象比类,取金、木、水、火、土5种自然物质为设计元素,“灵”寓意精灵,以蒙古马马头为原型,运用拟人化的设计思路,融入“五行”的“意、形、色”创作系列马头造型的图... 设计说明:本系列设计以“五行之灵”为主题,“五行”是对万事万物的取象比类,取金、木、水、火、土5种自然物质为设计元素,“灵”寓意精灵,以蒙古马马头为原型,运用拟人化的设计思路,融入“五行”的“意、形、色”创作系列马头造型的图案,每款图案寓意内蒙古的一种自然景观或资源特色,将每一匹奔腾而来的蒙古马打造成代言家乡的精灵使者,欢迎每一位热爱草原风光和文化的远来之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蒙古马 设计说明 拟人化 文创产品设计 五行 系列设计 设计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