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毕澄茄粗提物对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许青媛
于利森
张小莉
陈瑞明
陈春梅
-
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6期29-30,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860838
-
文摘
100%毕澄茄水提物10~20g/kg ig,能显著延缓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确有抗凝作用;对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毕澄茄挥发油0.75~1.5ml/kg ig,未见明显的抗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对凝血酶原消耗时间明显延长。
-
关键词
毕澄茄粗提物
实验性体内血栓
凝血功能
血小板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山鸡椒与毕澄茄
- 2
-
-
作者
华迅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2期48-49,共2页
-
文摘
早春二月,我国南方大地已是暖意微微,山问一簇率先怒放的花团缀满枝头,报道春天的来临。待到夏末秋初,硕果成熟,一串串,一撮撮,释放出轻柔的馨香,这就是融入毕澄茄学名的中药材——山鸡椒。
-
关键词
山鸡椒
中药材
毕澄茄
中药学
-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山苍子油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凤鸾
-
机构
湖南医学院药理教研究室
-
出处
《中草药》
CAS
1985年第6期14-15,共2页
-
文摘
用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山苍子油能显著降低氯仿引起小鼠心室颤动的发生率,能使氯化钡引起大鼠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山苍子油能稍提高乌头碱引起大鼠心律失常的剂量及致死量,但统计学不显著,山苍子油对哇巴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无预防作用。
-
关键词
山苍子
山苍子油
毕澄茄
心得安
心律失常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艾中毒死亡1例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董金和
-
机构
江苏建湖县公安局
-
出处
《刑事技术》
1988年第2期42-,共1页
-
文摘
艾即植物家艾,属菊科艾。艾叶煎汁可作药用,具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为中医妇科常用药物。艾味苦、小毒,常用量几无中毒症状出现,服用家艾中毒死亡,实属罕见。笔者曾遇一例,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中毒死亡
温经止血
常用量
中医妇科
中毒症状
毕澄茄烯
暗紫红色
侧柏醇
散寒止痛
苦艾素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董健华教授治胃痛方
- 5
-
-
-
出处
《医学文选》
1993年第3期43-43,共1页
-
文摘
加味香苏饮 [组成] 苏梗6克、香附10克、陈皮6克、毕澄茄6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香橼皮10克、佛手6克。 [功效] 理气、和胃、通降。 [主治] 胃胀、胃痛。 [用法]水煎服。肝郁胀加柴胡、青皮、郁金;焦三仙;兼痛者加金铃子、元胡;吞酸者加左金丸、乌贼骨、瓦楞子。 [方解] 胃痛为古今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尤以气滞者为多。
-
关键词
毕澄茄
大腹皮
左金丸
胃痛方
金铃子
乌贼骨
佛手
常见病
香附
瓦楞子
-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
-
题名温中化湿治早搏
- 6
-
-
作者
观明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5年第2期12-12,共1页
-
文摘
黄勇,男,32岁,初诊(1994年7月20日):早搏10余年。胸闷、泛恶,胃脘不适,食后微胀,舌苔腻,脉缓,时有结代(2~3次/分)。证属心阳不振,寒湿中阻。治宜温中化湿法。拟与平陈桂枝甘草汤加味。 处方:桂枝、枳壳、川朴、苍术、白术、茯苓、藿香、佩兰各10克,吴茱萸、砂仁、白豆蔻、炙甘草各3克,陈皮、姜半夏各5克,七剂。
-
关键词
桂枝甘草汤
温中
化湿法
心阳不振
姜半夏
毕澄茄
桂枝汤
炙甘草
二陈汤
吴茱萸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舍脉从证 凭舌治验
- 7
-
-
作者
观明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5年第5期10-10,共1页
-
文摘
项××,男,17岁。初诊日期:1989年12月25日。 主诉:头晕,精神萎靡不振3年。 病史:14岁起经常头晕,精神不振;15岁去医院检查:包皮过长。进行手术以后,出现阳痿,尿液自流,大便溏薄。脑力、体力惧感不足,已休学1年。
-
关键词
舍脉从证
包皮过长
12月25日
阳气不足
麻辛附子汤
毕澄茄
平胃散加减
化湿开窍
精神萎靡
车前子
-
分类号
R241.25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